義形于色 | |||
拼音 | yì xíng yú sè | 簡拼 | yxys |
近義詞 | 義無反顧、義正詞嚴(yán)、義憤填膺 | 反義詞 | 理屈詞窮、無理取鬧、心懷叵測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義:正義;形:表現(xiàn);色:臉色。伸張正義的神態(tài)在臉上流露出來。 |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于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于色矣。” |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定語、補(bǔ)語;含褒義 | ||
例子 | 蔣和森《風(fēng)蕭蕭》:“盧攜念著念著,聲調(diào)竟顯得那樣的激昂,儼然一副義形于色的樣子。” | ||
英文翻譯 | with indignation written on one's face <one's face shows no compromise with evil> | ||
成語故事 | 魏文帝稱帝,陳群面帶愁容,文帝問他:“朕順應(yīng)天命即位,你為什么不高興?”陳群回答說:“臣和華歆銘記先朝,現(xiàn)在雖然欣逢盛世,但是懷念故主恩義的心情,還是不免要流露出來。” | ||
成語正音 | 色,不能讀作“shè”。 | ||
成語辯形 | 義,不能寫作“意”。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