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入黨的動機范文(精選3篇)
大學入黨的動機范文 篇1
端正入黨動機是爭取入黨的首要問題,入黨動機是一個人要求入黨的內在原因和真實目的,獻身共產主義事業,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才是唯一正確的入黨動機。因為它與黨的性質、宗旨、奮斗目標和黨員條件是一致的。只有端正了入黨動機,才符合黨章規定的黨員條件;入黨以后,才能發揮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作用,從而保證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戰斗力。因此,黨組織把端正入黨動機作為對申請入黨的同志的最基本的要求,把考察要求入黨同志的入黨動機和幫助他們端正入黨動機,作為保證新黨員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和措施。發展新黨員,只能把那些入黨動機端正,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表現出色,確實具備黨員條件的人吸收進來。
端正入黨動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正確的動機,是正確行動的精神力量。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入黨動機,才能有持久不衰的動力,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更加自覺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把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同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起來,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積極做出貢獻;才能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努力擺正黨和人民的利益同個人利益的關系,逐步培養和樹立起甘愿“吃虧”、不怕“吃苦”、為人民無私奉獻的人生價值觀;才能夠正確對待爭取入黨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具體問題。 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還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努力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一個人入黨的動機是不是正確,往往同他對共產主義事業和無產階級政黨的認識正確不正確、深刻不深刻有直接關系。i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的黨建理論,科學地闡述了上述問題,只有認真學習這些理論,才能對上述問題有更加明確和深刻的認識。事實也證明,一個人對共產主義事業和共產黨有了明確、深刻的認識,他的入黨動機才會端正。
第二,通過實踐鍛煉,不斷端正入黨動機。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人們的正確認識,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并不斷循環往復,才能獲得。這里最重要的是實踐。要求入黨的同志僅有入黨的迫切愿望還不夠,還必須見諸于行動,在實踐中不斷用切身體驗來深化對黨的認識,從而進一步端正自己的入黨動機。
第三,用正確的入黨動機克服不正確的入黨動機。人的思想活動是比較復雜的。在爭取入黨的過程中,一個人的入黨動機往往既有正確的成分,也會摻雜一些不正確的東西。只不過有些同志入黨動機正確的成分是主要的,不正確的成分是次要的;而有些同志則是相反。這就要求申請入黨的同志主動靠攏黨組織,爭取黨組織對自己的幫助,通過接受黨的教育、實際鍛煉和自我思想改造,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把不正確的動機改正過來。 總之,我們應該自覺克服私心雜念,真正樹立起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全心全意地為黨和人民勤奮工作,以實際行動來端正入黨動機。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優質資源,大學生的入黨動機是否端正,將直接關系到黨員隊伍的質量、關系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在大學生中積極培養和發展新黨員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近年來伴隨著高校擴招和學生入黨熱情的日益高漲,大學生要求入黨的人數劇增,支部發展在數量上得到了保證,但如何保證質量還是目前首要解決的問題。雖然要求入黨的學生很多,但入黨動機呈現多元化和功利性。種種情況表明,現在大學生申請入黨時的動機,現實多于理想,功利大于信念,這是社會觀念在大學生思想中的折射。這種現實主義的傾向無論對黨組織和學生本人都潛藏著危機。而我們高校基層黨組織在引導和端正大學生入黨動機上做得不夠深入。
大學生入黨動機的多元化,是認知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就業因素和工作環節因素等多種因素聚合作用的結果。但是,當前學生黨組織在學生入黨、黨前教育、預備黨員的考察以及學生黨組織生活質量提高上存在著各種不容忽視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當前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中存在了問題一些亟待解決。如黨員發展程序形式化;忽視入黨宣誓、民主評議等實質環節;高低年級的黨員比例嚴重失調等等。在組織生活方面,支部組織生活質量不高、活動形式單一的問題,往往局限于“學習、討論、交流”的“老三篇”;另外,民主生活會質量不高,甚至把組織生活純粹當作一種任務而流于形式。其次,目前在學生支部中普遍存在著“重入黨前的發展,輕入黨后的再教育”的現象。在高校擴招的背景下,基層黨組織面臨巨大的發展黨員的工作壓力。通常情況下,一個大學生從遞交入黨申請書開始到成為預備黨員,組織上至少要投入近兩年時間,相對于有限的在校時間,培養考察工作顯得十分緊張。因此,發展黨員似乎成為高校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的工作中心,每月一次的黨組織生活基本就是圍繞發展黨員工作展開的,黨組織生活有被黨員發展工作取代的傾向。同時,在發展前,對發展對象進行重重考察和層層教育,參加黨校培訓、馬列主義班、黨章學習小組等等,但發展后就認為任務完成了,忽略了黨員的再教育工作,導致了部分黨員“入黨之前拼命干,入黨之后松一半”的現象,大大損害了黨在學生中的形象。
鑒于大學生入黨動機多元化價值取向的復雜性,加強大學生入黨動機的教育是高校黨建工作當務之急。要加大工作力度,改進工作方法,加強教育和引導,加深大學生對黨的認識,端正入黨動機。一是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對黨的認識。強化端正入黨動機的思想基矗二是要嚴格履行入黨程序,嚴把入口關,確保黨員發展質量。三是要重視學生入黨后的繼續教育,增強黨的理論修養和黨性鍛煉,廣泛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活動。四是要加強大學生黨建工作隊伍建設。提高黨建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五是要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建立大學生入黨動機糾偏的實踐機制,注重實踐活動創新性、實踐性和實效性。
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一個人的入黨動機是否正確,往往同他對共產主義事業和無產階級政黨的認識有直接關系。大學生是否具有正確的入黨動機,極大的依賴著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教育與學生黨組織建設。因此,建立真正完善健全的學生基層黨組織,在新時期,對于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保障黨的事業后繼有人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大學入黨的動機范文 篇2
正確的入黨動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過自己的不斷學習、實踐和修養鍛煉,逐步形成的。那我們該如何去端正入黨動機呢?我覺得我們要端正入黨動機首先就是要去發覺自己的入黨動機不夠純正,只有先發現,才能去解決。那么要通過什么樣的途徑去發現我們的入黨動機不正確呢?
首先我覺得我們應該勤奮刻苦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知識。一個人的入黨動機正確不正確,往往與他對共產主義事業和共產黨的認識正確不正確、深刻不深刻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最開始應該去學習各種理論知識。比如我們大一上學期開的黨課以及這學期開的馬克思主義。只有學習先進的理論,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并將理論貫徹到實際中去,指導自己的實踐,才能端正并且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
通過理論的學習檢驗了自己的入黨動機是否端正,然后我們就應該持之以恒地投身社會,接受實踐的鍛煉和考驗。在實踐中不斷端正并且再次檢驗自己的入黨動機。實踐出真知,實踐的體驗可以使要求入黨的同志不斷地調整和升華入黨動機。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檢驗人的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不斷的投身實踐,在實踐中磨練自己的意志,鍛煉自己的才干和情操,檢驗一下我們的入黨動機是否正確,是否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否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不是光聽其口頭上如何如何,唯一的、靠得住的是看我們在實際、生活、工作、學習中的所言所行,所作所為。如我們應該多去參加青年志愿者活動以及各種公益活動去體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最后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接受黨組織的嚴格培養和教育,不斷端正入黨動機。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長期的、艱苦的奮斗,在奮斗過程中,艱難和曲折是難免的,共產黨員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會上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會影響我們,因此,正確的入黨動機的樹立,不可能是一勞永逸的,如果不注意人生觀的改造,就會發生動搖。這就需要我們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進行自我反省,經常審視自己的入黨動機,不斷加強自己的黨性修養。我們也要積極主動的向黨組織匯報自己的情況,如有空多寫思想匯報,讓黨組織充分的了解我們,有便于給予我們針對性的教育和幫助,此外還要積極參加黨的活動,如轉正大會,黨組織的演講朗誦比賽,支部會議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是我們體驗黨的生活,接受黨內生活鍛煉,接受黨的熏陶,加強黨性修養,更是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和向優秀黨員學習的大好機會。
只有經過以上的途徑,經過各種磨練與磨合,我們才能不斷的端正并且樹立純潔的,理想的入黨動機。
大學入黨的動機范文 篇3
入黨動機是一個人要求入黨的內在原因和真實目的,是推動其爭取入黨的精神力量。入黨動機,就是為什么要入黨,這是每一名共產黨員在入黨前和入黨后都要深深思考的問題。因為,共產黨員不僅要在組織上入黨,更要從思想上入黨。正確的入黨動機是思想上入黨的根本問題,是激勵人們入黨的主觀原因,它從根本上決定了每一個黨員的素質和行為,是共產黨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反映。因此,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是十分重要的問題。正確的入黨動機,指爭取入黨的內在原因是忠誠地信仰共產主義,把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制度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決心為了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首先,入黨是一種心靈的凈化,共產黨是一個純潔的隊伍,凈化心靈應是我們入黨的基本動機。入黨的過程就是認識黨、熱愛黨、發展黨和捍衛黨的過程,不能存在任何私心雜念,不能帶有功利欲和虛偽心入黨。
其次,入黨是一種覺悟的提高,共產黨先進就先進在覺悟上,這是本質,如果說黨員有什么超越常人的地方,那就是信念和忠誠。
再次,入黨是一種特殊的奉獻,黨的宗旨就在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奉獻中體現人生價值,維護和發展群眾利益,是我們入黨的現實動機。事實證明,在每個重要時期、特殊時刻,黨員總是沖鋒在前。要入黨,就要敢于奉獻、勇于奉獻、甘于奉獻、樂于奉獻,而入黨行動的本身就是在向黨組織表白自己的奉獻之心。
二、大學生入黨動機的類型
1.理想型動機
理想型動機是指部分大學生的入黨動機由其理想,信念所引發,在他們看來,為實現最高理想(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和共同理想
(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是值得的。他們把對共產主義的理想追求作為最高的人生價值觀,把為了振興中華,建設祖國,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而發奮學習作為動力.在大學生群體中,他們被稱作正統的布爾什維克。
2.進取型動機
被稱為進取型申請者的這部分學生,是為了個人更好地發展而要求入黨,以實現“三連冠”(入隊、入團、入黨) ,謀求政治上的好名聲.他們一般都具有較強的上進心和自我完善的自覺性。這部分學生要求入黨,主要是受新聞媒體的宣傳,受社會輿論的激勵,受家長或親友的鼓勵而產生入黨動機的。嚴格地說,他們的入黨動機是不夠端正,這類動機者必須端正思想和態度,培養樹立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正確理想。
3.虛榮型動機
虛榮型動機是指部分大學生為了“面子”或“不服輸”而申請入黨,在他們的入黨動機中,含有入黨光榮的因素,一般地說,他們熱愛黨,能聽黨的話,入了黨還能懷著一種“報恩”的心理積極一陣子.但他們對馬列主義基本理論和黨的基礎知識知之甚少,也是一種不端正的入黨動機。虛榮型動機者要進行正確的黨性教育,學習黨的基本知識,懂得入黨不是為了裝門面,而是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作貢獻。
4.參與型動機
參與型申請者,一般出于從眾心理,看到周圍的同學,自己也跟著申請。他們把入黨看成自己獲取政治進步的一種手段,重在參與而不重在得失上,是一種非常盲目的入黨動機。應當肯定,這部分學生提出入黨申請,是政治上要求進步的表現.但一個人要求入黨,首先應該有堅實的思想基礎,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如果僅僅是為入黨而入黨,就根本不夠入黨條件。參與動機者應當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認識,明確為共產主義奮斗的目標.
5.實用型動機
實用型動機指申請入黨的目的是到執政黨中得到好處,撈到實惠。如錯誤地認為,入黨后可以找到一個好單位, 同時到單位后還可以繼續得到提拔和重用。實用型動機要提高他們的三種能力:一是站穩無產階級立場的意志力, 二是辨別是非和拒腐防變的免疫力,三是為人民服務和艱苦奮斗的毅力, 使他們在各種復雜 的環境中經得起考驗,塑造全新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影響大學生入黨動機形成的因素
1、家庭因素
在家長的督促下,一部分學生把入黨當成就業道路上必過的一道關隘。有些同學提出入黨申請,是受到家長的督促。當代大學生背負的家庭責任越來越大,我國家庭的傳統教育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獨生子女更被視為掌上明珠。傳統的“學而優則仕”、“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等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家庭都把子女能否在大學入黨這個問題看得很重,因為子女入黨可以增加畢業后的競爭資本。如有些家庭就認為黨員身份是仕途順利的重要籌碼,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響到部分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有的同學說“我爺爺、爸爸等家長和親戚很多是黨員,我受他們的影響,想要入黨”等。這類學生一般會表現的乖巧,知趣,有些則難免動用社會關系來達到目的。此類同學入黨動機功利化的背后,有著諸多的家庭因素。
2、社會因素
(1)擴招政策的推行,促使大學生就業壓力加劇,從而對大學生的入黨動機產生影響。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畢業生每年遞增數十萬。根據教育部的數據,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413萬人,比20xx年增加75萬人,增幅達22%;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突破450萬大關,達到495萬人,比20xx年增加82萬,同比增幅達19.9%,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創紀錄的559萬人,比20xx年增加64萬人,增幅接近13%。畢業生人數在不斷增長,而金融危機的影響,資本市場的動蕩,企業發展增速的減緩,造成用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卻有所減少,因此大學生畢業就業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就業問題已成為幾百萬大學畢業生需要直接面對的現實問題,大學生往往還沒有畢業就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崇拜實用主義和個人主義,產生功利心理,入黨動機差生偏差也就在所難免。
(2)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政治條件的限制,使大學生積極爭取入黨的背后夾雜著實用主義和功利思想。在激烈的求職競爭中,每一名大學生都在努力為自己爭取就業資本,創造競爭條件,以期待在未來的就業競爭中取得優勢。而一些高素質學生黨員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具有比較明顯的競爭優勢。不但國有企事業單位對應聘者提出政治上的要求,而且一些外企和私企,也逐漸認識到學生黨員不僅思想政治素質高,而且往往更富于協作精神,具備更強的溝通能力。因此,許多用人單位都比較青睞黨員畢業生,甚至公開優先錄用,這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黨員畢業生選擇用人單位相對容易的局面,也就是說,具有黨員身份的大學畢業生更容易找到收入和職位較高的工作。所以,在就業競爭異常激烈的條件下,黨員的身份顯得格外重要。因而也驅動著部分大學生的功利觀,使其入黨的價值取向變得現實、實用和扭曲。
3、自身因素
(1)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一部分學生把入黨作為自我設計的一部分這類同學僅僅把組織上入黨作為一種成才的政治標準,甚至只把入黨過程當成是鍛煉自我、提高自我的“工具”,并不是把思想上入黨作為自己政治上的畢生追求。他們把入黨看成是實現個人發展的一種手段,滲透著個人利益的現實考慮。所以,這類學生經常主動找組織、找老師談心,表現出十分迫切的入黨愿望,自我約束力也比較強。但是,一旦組織上批準其入黨后,就有“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感覺,只是注重組織上入黨,而不是思想上入黨。
(2)從眾心理的影響,使一部分學生把入黨作為就業的敲門磚。社會心理學認為,同輩群體之間在心理志趣上有較強的示范和感染作用,在行為選擇上會出現從眾附和、跟風隨流的傾向。一般而言,在學校里,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大學生會被吸收為黨員,這部分學生黨員在學生中就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榜樣作用。有一些學生拿自己和黨員同學做比較,覺得自己在學習上、工作上都很優秀,他們能入黨,我也能入黨,他們能夠做到的我也應該能夠做到;或者有的同學覺得周圍同學都申請了,我也跟著申請了,自己不申請就太落后了。同時,已經就業的師兄師姐的言論也會影響到學生得入黨動機。在現實生活中,把入黨作為敲門磚的同學,往往并不太熱衷于公益活動和集體生活。 四、如何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
第一,確立共產主義信念,把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制度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理想、信念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是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表現。它表示著人們對未來社會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為此,要求入黨的青年學生都必須樹立共產主義信念,把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制度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
第二,愿意為工人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而艱苦奮斗,直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共產主義不僅是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也是一場偉大的運動。共產主義運動,不是空談,而是實踐。工人階級是歷史上最大公無私的階級,它不但要解放自己,而且要解放全人類,這就需要與歷史上一切剝削階級和不合理現象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每一個要求入黨的青年學生都應該主動積極地投身到這一偉大運動中去,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直至生命。
第三,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自覺地以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開拓進取,無私奉獻,在一切困難和危險的時刻,挺身而出。
五、總結
大學生為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為了更好的就業,努力學習,提高專業技能,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提高綜合素質,積極要求進步,增強政治素質向黨組織靠攏,這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入黨動機一旦產生偏差,就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影響。社會心理學認為,動機是產生行為的直接動力,并決定行為的發展方向。只有在正確的入黨動機下,才能使黨員的思想和行為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因此,必須采取切實措施,對大學生入黨動機偏差進行矯正。
首先,組織大學生加強理論學習,加深對黨的理性認識。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員的行動指南。它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展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光明前景,是唯一正確的科學理論。青年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開始形成階段,具有反復性和不穩定性。只有通過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才能堅定起共產主義信念,增強對黨的認識,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認識能力,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念。
其次,經常開展實踐活動,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人們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環節,是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有效途徑。大學生人生經歷少,社會經驗缺乏,對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變革的歷史和現狀認識不足,看問題往往出現片面、偏激,思想波動較大。因此要積極發揮實踐育人的功能,為大學生創設多層次的實踐途徑,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大學生走向社會,開展青年志愿者活動,等等。在這些實踐活動中,黨組織了解考察遞交了申請書同學的入黨動機,全面分析考察每個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狀況和行為表現,切實掌握他們思想發展脈絡和入黨的真實動機,區別對象,有針對性地進行入黨動機教育。比如對從眾型的同學要加以正確引導,對功利型的要加強思想教育,端正思想認識。
再次,把握各個環節,幫助入黨積極分子克服功利思想。加強團員推優、群眾評議等各個環節,在與積極分子密切接觸的黨員和群眾中了解其思想狀況,并關注其入黨動機是否純潔,是否有偏差,并及時幫助其端正。在支委會討論、黨員大會討論以及黨委審批時,并在討論和表決時引導黨員注意考慮被表決者的入黨動機的情況。在組織員談話時,組織員也應特別重視學生的入黨動機。對經過考察和教育,確實不能端正入黨動機的同學,不能發展其入黨。
總之,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凸顯,對學生入黨動機產生的影響不可避免,對高校的組織發展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們要適應新形勢,研究大學生組織發展與人才培養的關系,努力為培養真正的跨世紀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