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建設工作總結范文
(四)注重實效性,企業普法成效明顯
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是普法的重點對象,為深化企業普法工作,我們采取措施,深化了企業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一是加強企業法律顧問工作,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市國資委在全市國有重點企業已基本建立起法律事務機構,加強了對企業法律顧問人才的培養, 150多名國有企業法律事務工作者參加了專門的法律培訓,227名企業法律顧問進行了注冊登記。二是加強了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普法教育。市國資委組織了79家國有企業250余名普法骨干的法制理論知識培訓
,并對全市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層以上8000余名干部進行了法制理論知識培訓和考試;三是大力開展企業職工的普法教育,引導企業職工遵紀守法,依法維權。全市各級工會組織20萬職工參加了全國總工會舉行的普法考試。市總工會組織了萬名職工參加了全國職工“四五”普法知識競賽和網絡有獎知識競賽。我市在市總工會設立“12351”法律咨詢熱線的基礎上,又在全市40個區縣(自治縣、市)和2個開發區總工會全部開通了維權熱線。市經委利用網站建立“工業法制園地”,及時向企業和群眾宣傳法律。
二、強化措施,拓展載體,依法治理穩步推進
(一)提高立法質量,服務經濟建設
XX年,地方立法以提高立法質量為重點,不斷創新立法工作機制和方法。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法制辦嚴格控制新制定法規、規章數量,逐步推進立法由數量向質量的轉變。為增強立法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廣泛實行了民主立法、開門立法,XX年市人大、市政府所有的立法項目均通過網絡或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XX年,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和批準法規案37件,其中新制定法規7件、修訂修正29件、廢止1件,修訂修正的法規數占立法量的78.4%;市政府共起草、制定政府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103件。市人大常委會和各專門委員會還積極探索和改進監督方式,加大監督力度,開展了《安全生產法》、《重慶市農村初級衛生保健條例》等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檢查,全年督辦群眾申訴案96件。
。ǘ┩七M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
我市加大依法行政工作的力度,積極探索政府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措施和方法,推進了法治政府的建設。一是推出創建法治政府的“三大管理創新”機制!吨貞c市政府重大決策程序規定》解決了領導決策的難題;《重慶市建設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使一般建設項目總的審批時間從350個工作日縮短至150個工作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堅持以人為本創新和規范行政執法的決定》,進一步防止行政執法人員中可能發生的粗暴執法行為。二是創建服務型和信用型政府。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授權和委托了一批市級部門的行政審批項目給區縣,進一步完善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的工作機制。完善行政許可法8項配套制度,其中7項制度已全面實施。三是改善和規范行政執法。繼續抓好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貫徹落實,對文化、農業、交通三大領域的綜合行政執法進行了改革。進一步加大行政執法的管理與培訓,開展了重慶市“十佳行政執法隊伍”和“百佳行政執法人員”的評選。四是加強行政監督。為保障依法實施行政監督,加強了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建立,加強了對重點領域的監督檢查,對聲訊市場、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10余項工作開展了專項執法整治活動。強化了規范性文件審查登記工作,發揮了復議監督的功能,完善了行政復議公開聽證制度和重大復雜案件專家咨詢制度,促進了行政執法質量的提高。
(三)加強隊伍建設,促進政法各項工作
全市政法部門狠抓隊伍建設,扎實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教育活動和“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的專項整改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廣大干警的綜合素質。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各政法部門認真開展了各個階段的工作,實現了“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的預期目標。在“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的專項整改活動,全市政法部門本著“不避短、深入查、務求準、重長效”的原則,扎實開展了活動。各部門圍繞亟需整改的重要崗位和環節,從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執行力度等方面入手,進行了分類細化,自查自糾。全市政法部門狠抓了以業務建設、隊伍建設、信息化建設“三位一體”為主要內容的執法規范化體系的建設。全市法院以“規范化管理年”活動為載體,健全了機制、細化了制度,形成較為完善的審判運行機制。全市檢察系統狠抓糾正和防止超期羈押、公訴案件質量保障等11個重點工作機制的建設,在40個區縣(自治縣、市)全面實行了“一證通”制度。各級公安機關全面整改執法突出問題336條,糾正錯案28件,整改率達99.7%,對重點崗位和存在問題的民警進行了集中法制培訓,并開展了“公安局長大接訪”活動。全市監獄、勞教系統執法活動日趨規范,打罵體罰罪犯,勞教人員超時超體力勞動等“頑癥”得到有效遏制。通過上述活動的開展,廣大干警的執法觀念進一步轉變、執法態度進一步端正、執法行為進一步規范、執法能力進一步提高,公正司法明顯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