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安全知識:遇到危險情況怎么辦?(精選3篇)
日常生活安全知識:遇到危險情況怎么辦? 篇1
鐵路旅客乘車安全須知
1.旅客應當接受并配合鐵路運輸企業在車站、列車實施的安全檢查,不得違法攜帶、夾帶匕首、彈簧刀及其他管制刀具,或者違法攜帶、隨身托運煙花爆竹、槍支彈藥等危險品、違禁物品。旅客進站乘車、出站應當接受鐵路工作人員的引導。
2.鐵路運輸托運人托運貨物、行李、包裹時不得有下列行為:⑴匿報、謊報貨物品名、性質;⑵在普通貨物中夾帶危險貨物,或者在危險貨物中夾帶禁止配裝的貨物;⑶匿報、謊報貨物重量或者裝車、裝箱超過規定重量;⑷其他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行為。
3.旅客或托運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檢查時:在車站,安檢人員可以拒絕其進站或運輸;在列車上,則由列車工作人員通知乘警依法進行檢查。因拒絕檢查而影響運輸的,由旅客或托運人負責。對懷疑為危險物品,但受客觀條件限制又無法認定其性質的,旅客或托運人又不能提供該物品性質和可以經旅客列車運輸的檢測證明時,鐵路可以不予運輸。
4.站車查出危險品時,按下列規定處理:⑴在車站發現超過旅客限量攜帶規定的少量有危險性質的生活用品,可以由旅客選擇交由送站親友帶回或放棄該物品;⑵旅客拒絕按本條前款規定處置危險物品或站車發現屬于嚴禁攜帶和托運的危險品、違禁物品時,應將物品及旅客、托運人交公安部門處理;⑶列車檢查發現的鞭炮、拉炮、摔炮、發令紙類的危險品應立即水浸銷毀。
5.發現危險品或國家禁止、限制運輸的物品,妨礙公共衛生的物品,損壞或污染車輛的物品,按該件全部重量加倍補收乘車站至下車站四類包裹運費。危險物品交前方停車站處理,必要時移交公安部門處理。對有必要就地銷毀的危險品應就地銷毀,使其喪失危害力并且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沒收危險品時,應向被沒收人出具書面證明。
6.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在站內、列車內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的人,站、車均可拒絕其上車或責令其下車;情節嚴重的送交公安部門處理;對未使用至到站的票價不予退還,并在票背面做相應的記載,運輸合同即行終止。
7.旅客攜帶品由自己負責看管。每人免費攜帶品的重量和體積是:兒童(含免費兒童)10千克,外交人員35千克,其他旅客20千克。每件物品外部尺寸長、寬、高之和不超過160厘米。桿狀物品不超過200厘米;重量不超過20千克。
8.下列物品不得帶入車內:⑴國家禁止或限制運輸的物品;⑵法律、法規、規章中規定的危險品、彈藥和承運人不能判明性質的化工產品;⑶動物及妨礙公共衛生(包括有惡臭等異味)的物品;⑷能夠損壞或污染車輛的物品。
9.限量攜帶下列物品:⑴氣體打火機5個,安全火柴20小盒;⑵不超過20毫升的指甲油、去光劑、染發劑,不超過100毫升的酒精、冷燙精,不超過600毫升的摩絲、發膠、衛生殺蟲劑、空氣清新劑;⑶軍人、武警、公安人員、民兵、獵人憑法規規定的持槍證明佩帶的槍支子彈。
日常生活安全知識:遇到危險情況怎么辦? 篇2
預防中暑有訣竅
多洗浴。水能帶走暑熱,有條件者可經常游泳。
合理飲食,及時補充水分。飲食以清淡為好,多食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B、維生素C的食物。因這些水溶性維生素容易隨汗排出。每日補充足夠的水分,特別是出汗多時,要喝些鹽汽水。
隨身帶上必要的防暑藥物。如清涼油、人丹、十滴水、風油精等,發現不適可及時使用。
出行躲避烈日。減少產熱,中午盡量不要外出。如必須外出,宜穿寬松透氣性好的淺色衣服,并戴防護眼鏡和遮陽帽。酷熱時,不論在戶外從事什么活動,都應放慢速度。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涂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別等口渴了才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為口渴已表示身體已經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另外,乳制品即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保持充足睡眠。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日常生活安全知識:遇到危險情況怎么辦? 篇3
地鐵中遇到危急情況怎么辦
1.乘客應該在進入地鐵車廂后,對車廂內的報警裝置特別留意。報警裝置是為發生緊急情況而設置的,通常安裝在一節車廂兩端的側墻上方。乘客在選擇按響報警之前,最好對事態進行初步判斷,如果不是特別緊急的情況,大部分事故應該等列車行駛到站臺后再解決更為合理。比如在車廂內遇到緊急病情,可以先撥打120急救電話,這樣列車停靠站臺后更容易處理問題。
2.人們在站臺上等候乘車時,一定要站在黃色安全線以內,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和節假日乘車時,當站臺人群比較擁堵時注意觀察四周情況,以免發生墜落或者被人擠下站臺等意外。
3.為地鐵提供動力的接觸軌攜帶750伏的高壓電,位于靠近站臺一側,上面覆蓋有木板的為接觸軌。在地鐵發生意外墜落的人中,因往站臺上攀爬或者采取其他自救動作時碰到接觸軌而觸電身亡的事故已不鮮見。因此,專家提醒廣大乘客,萬一發生意外,不論情況多么緊急,首先要鎮定,留意腳下以免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