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災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心得(精選3篇)
防汛救災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心得 篇1
近日,南方強降雨來襲,多地百姓受到洪澇災害的影響。自古以來,洪災就是常見的自然災害之一,為使百姓免遭生靈涂炭,古人在洪水面前,早已形成一套“防汛妙招”。這些“防汛妙招”放至現(xiàn)在,卻處處彰顯著“為民之心”。
“防汛妙招”——“舍棄當下私利,贏得未來無患”的遠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修建的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譽。然而這項工程在當時卻不被人理解,可高瞻遠矚的秦始皇深知,雖然眼下勞了民傷了財,但是為了子孫后代不再受洪水侵害,必須建成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yè)。
這種超越時代的遠見,蘊含著“舍棄當下私利,贏得未來無患”為民情懷,更是新時代年輕干部應當懷揣的“為民之心”。不受“鼠目寸光”的制約,不受“蠅頭小利”的羈絆,為百姓謀福、為群眾謀利。毛澤東主席曾說,“只有遠見卓識,才能不失前進的方向。”年輕干部要培養(yǎng)超人的遠見卓識,以世界眼光洞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心系百姓,胸懷全局,恪守初心,永葆本色,努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帶領群眾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防汛妙招”——“勇立潮頭,義不容辭”的擔當。唐高宗永徽年間,頒布了一部重要法典《唐律疏議》,其中記載了嚴格的防洪法規(guī):“諸不修堤防及修而失時者,主司杖七十。”金元時期也頒布了關于黃河及海河水系諸河流的修守法規(guī)《河防令》,在黃河“漲水月”,州縣河防官員要輪流上堤指揮防汛。
勇立潮頭、義不容辭既是時代精神的濃縮,也是當代的振興之路。打頭陣、作表率,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直面困境、破浪前行,擁有敢為天下先的氣魄……這些正是當代年輕干部應當秉承的“為民之心”。一朝上島、一生衛(wèi)國的“守島英雄”王繼才,面對“石多泥土少,臺風時常擾;飛鳥不做窩,漁民不上島”的惡劣環(huán)境,在開山島一守就是32年。王繼才常說:“我要永遠守在開山島,守到守不動為止!”如今,他用生命兌現(xiàn)了這一樸實的諾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年輕干部必須有“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摒棄私心、祛除私利。在難題面前,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風險面前,敢作敢為、敢擔責任,真正成為廣大群眾的領路人和主心骨。
“防汛妙招”——“打破桎梏,敢為人先”的創(chuàng)新意識。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的都江堰,李冰父子在前人基礎上創(chuàng)新運用無壩引水技術,讓都江堰成為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并且沿用至今的宏大水利工程。說起“防汛妙招”,自然也少不了趙州橋。得益于匠師李春新穎的設計,橋體至今屹立不倒。這些創(chuàng)新理念的實施,直到今日依舊守護著百姓。
習近平總書記說:“抓創(chuàng)新就是抓發(fā)展,謀創(chuàng)新就是謀未來。不創(chuàng)新就要落后,創(chuàng)新慢了也要落后。”從兩彈一星到東風-41,從天宮二號到“北斗問蒼穹”,一個個大國重器皆源自于科研人員自主創(chuàng)新的心血。要想贏得未來,創(chuàng)新未有窮期。當前,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作為年輕干部應當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在工作中解放思想,破除思維禁錮,時刻不忘“為民之心”,不斷探索新思路、新舉措和新方法。
年輕干部要將古人“防汛妙招”體現(xiàn)出的“為民之心”時刻銘記,患民之所憂、應民之所求,盡心盡力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不辜負群眾對我們的期望。
防汛救災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心得 篇2
7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員干部要“壓實責任,勇于擔當,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諸葛亮作為千古傳誦的歷史人物,不僅其《出師表》人人稱頌,而且他“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作為一名運籌帷幄、神機妙算的軍事將領,其言行和治軍思想,對當前基層黨員干部抓好防汛救災工作,仍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胸懷大局,才能站得高看得遠。諸葛亮早在隆中就預見了“天下三分”戰(zhàn)略格局存在的持久性,并據(jù)此判斷對整體戰(zhàn)略戰(zhàn)術進行了適時調整和積極應對。他的判斷,來源于對各方統(tǒng)帥的綜合分析判斷,來自于對天下大形勢的準確把握。作為防汛一線的基層黨員干部,要學習諸葛亮的整體思維能力,對本地的汛情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分析,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要善于謀篇布局,吃透上情,熟悉民情,掌握汛情,牢牢抓住防汛工作的“牛鼻子”,找準工作的發(fā)力點,嚴格落實責任制,確保防汛救災工作組織有序、指揮有力、救援高效。
知人善任,才能集眾智凝眾力。“善將者,必有博聞多智者為腹心,沉審謹密者為耳目,勇悍善敵者為爪牙。”諸葛毫不僅善于知人,而且能根據(jù)將士的不同性格特征和才能,凡事用其長而避其短,是知人善任的典范,也是歷代帝王將相和各級官員學習的榜樣。作為防汛一線的基層黨員干部,要從諸葛亮身上汲取寶貴的精神營養(yǎng)。首先要加強隊伍,把精兵強將充實到防汛隊伍中來,確保一聲令下,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其次要充分論證,不斷修訂和完善預案,從做好防汛、排澇、搶險、減災等方面過細準備。再次是要善于團結同志,使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群策群力去完成防汛中的急難險重任務。
誠信務實,才能樹威信得民心。“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持功能而失信。”諸葛亮的成功之道,不僅僅是善于謀略,還得益于他始終堅守誠信,一言九鼎,說一不二,因此贏得了軍心,用凝聚力產生強大的戰(zhàn)斗力。責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防汛救災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來不得半點馬虎。作為防汛一線的基層黨員干部,要從諸葛亮身上悟出誠信的重要性,“一口唾沫一個釘”,說出去的話就是板上釘釘,言必行、行必果,用生命去履行對組織、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是人民的主心骨。必須以真抓實干的勁頭,以務求必勝的作風,以勝券在握的信心,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身先士卒,才能當先鋒奪全勝。諸葛亮說:“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則士無不勇矣。”意思是作戰(zhàn)時將帥能夠沖鋒在最前面,撤退在最后面,便沒有不勇敢的士兵了。自古以來帶兵打仗,強調的就是指揮員沖鋒在前的表率作用。今年是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有許多硬仗要打,當前又值汛期,很多地方防汛形勢十分嚴峻。作為基層黨員干部,必須關鍵時刻沖得上去,生死關頭豁得出來,帶頭沖鋒陷陣,當好先鋒模范,把一面面鮮艷的黨旗插在防汛第一線,帶領群眾嚴防死守,誓奪全勝。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黨和國家的事業(yè)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作出更大貢獻。
防汛救災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心得 篇3
據(jù)國家氣象部門預測,20__年我國區(qū)域性暴雨洪水可能多發(fā),局部洪澇災害幾率較高,對安全生產影響加大,防汛形勢比較嚴峻。防汛工作一直都是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工作和必要手段,也是廣大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不忘使命的必答題。要抓好防汛工作,答好這份考卷,需要廣大黨員干部三措并舉,勠力而行、全力以赴方能護百姓安危。
以作風為盾,高度警惕拉響思想警鐘。工作能不能干好,關鍵看干部的作風,作風實則落實實,作風到位則擔當?shù)轿弧7姥垂ぷ魇顷P乎群眾生命財產的重要工作,直接影響著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干部在防汛工作中是走馬觀花走形式、推三阻四耍官威,還是實實在在將防汛工作的重要性牢記心中,實實在在將工作任務落實到位,關鍵還是看干部的作風。干部作風強,就會自覺地將責任和使命牢記心上、扛在肩上,千方百計將工作做細做實。始終保持警鐘長鳴,時刻牢記人民至上的宗旨,始終將服務人民置頂。
以務實為基,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堤壩。防汛工作說到底就是要“干”字當先,嘴上說得再多不如行動來得實在,以務實為要義就是要堅持將防汛預案做實做強做細,以防汛預案的可操作性為基礎做好防汛演練,以便在遇到危險的時候能夠一以貫之地搶險,能夠最快最好地將群眾安置到位;以務實為第一要義就是要將防汛物資落實到位、準備到位,將防汛人員培訓到位、安排到位;將聯(lián)動機制建立健全并能夠有效呼應,全面相應。只有將所有工作都落實到位,方能為防汛筑牢安全堤壩。
以擔當為矛,攻堅克難護衛(wèi)百姓安全。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面對汛情時,干部的擔當才是護衛(wèi)百姓的最強屏障。我們曾看見無數(shù)黨員干部在防汛中身先士卒,他們與天搶時間,就是為了能夠搶在災情暴發(fā)之前將群眾救出來,安置到安全的地方。我們的“第一楷模”、巾幗英雄黃文秀同志將群眾安危始終放在心上,在趕回百坭村抗洪搶險的途中遇到山洪不幸遇難。她始終將群眾置頂,將群眾安危放在首位,才會日夜兼程、無私奉獻,最終將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30歲。她用自己的行動扛起了責任,將擔當化為攻克難關的矛,為搶險贏得了時間,為人民群眾的安全贏得了時間,她將擔當書寫到了人生的盡頭,用生命護衛(wèi)群眾的安全。
我們廣大黨員干部要將人民放在心上,將人民利益置頂,不斷強化自身作風,以過硬的素質和能力去扛起為人民服務的責任,用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去化解難題,用堅強不屈、頑強拼搏的精神去為民謀利,以只爭朝夕舍生忘死的精神去筑牢人民安全的防護堤,只要心中有民、腳下有行、肩上有責,我們的黨員干部定能乘風破浪,為人民群眾筑起一道安全防護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