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黨支部上半年工作總結
年初以來,我們按照縣局“兩會”和縣委工作會議的精神,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抓黨建、強班子、干實事、增效益”的工作思路,扎實工作,創新載體,實現了黨建工作與經濟建設雙贏。現將上半年的黨建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 上半年工作的簡要總結:
(一)把握關鍵,加強了隊伍建設
人是企業興衰的決定性因素。我們注重人的能動性發揮,加強了領導班子、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職工隊伍的建設。
領導班子建設。“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領導班子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在領導班子建設上,我們把發展型班子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打造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牽動企業健康發展。為了使企業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黨政班子立足實際,統一思想,更新觀念,對企業的現狀、面臨的形勢以及困擾企業發展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探索,提出了很多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對策。樹立了“大發展小困難,小發展大困難,不發展更困難”的意識,提出了“我靠公司生存,公司靠我發展”的口號,確定了“轉變思想觀念,調整產業結構,健全運行機制,增強企業活力”的發展思路。公司圍繞我縣建設生態旅游名城的重點工作,結合實際,建立了多元化的經濟結構,努力在育苗生產、園林綠化、培育花卉、馴化野花等方面大做文章。今年種植花卉15萬余株,已經占領了我縣三分之二的花卉市場。承攬了北極鄉、中華路、西山公園、特色養殖小區、加漠公路等園林綠化工程,不僅獲得了50萬元以上經濟效益,也得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為了增強班子的核心能力,我們公司黨政班子堅持民主管理,科學決策,發揮集體智慧,制定重大事項議事、決策規則和程序。在確定經濟發展思路、大額資金使用、購買機械設備、職工分配制度等方面,我們都是通過班子提議、職工討論、民主決策來執行。使領導班子成為“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的班子,使公司成為職工當家作主,發揮主人翁作用的集體。
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我們以早會、培訓班等形式使公司從領導干部到普通職工都對公司的各項業務有粗略了解。為實現公司職工一專多職多能,我們打破崗位限制,加大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例如公司以老司機帶新司機、老技術人員帶新技術人員的形式,使生產段絕大部分職工會使用多種車輛機械。為適應園林綠化市場的需求,我們在原有一名園藝大專生的基礎上,新培養了一名園藝工作管理人員和一名園藝技術員。
職工隊伍建設。為了提高職工的政治覺悟,我們將學習的層面從黨員擴大到廣大職工隊伍當中,向他們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學習黨的理論,了解縣局時政要事,對于機關工作人員,采取了早會固定時間學習的形式。對于生產段職工,采取了田間地頭生產主任和生產段長傳達學的方式。共學習了10余個篇目,記筆記5000多字。在企業經濟逐步向前發展的情況下,我們提出了“我靠公司生存,公司靠我發展”的口號,并通過職工大會、談心等形式使職工清楚地認識到企業與自身的唇齒相依關系,樹立立足崗位創業績的意識。此外,我們充分發揮工、青、婦群團組織的優勢,在職工中開展了“金點子”工程。通過各種措施,有效地激發了職工的主人翁意識。
(二)夯實基礎,推進了組織建設
加強黨員的學習教育工作。我們按照《黨員學習制度》和《中心組學習制度》的要求,將每周三固定為黨員學習教育日,并且,確立了周一為全體機關人員學習日,中心組學習視具體情況隨機安排。黨員記學習筆記達20余篇近萬字,機關干部記學習筆記10余篇5000多字,達到及時傳達縣委、縣政府的重要時政要事、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的目的。
內業建設實現了規范完善。我們按照縣委下發的“六大機制”建設和《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標準》的要求,改變了傳統的內業分類管理方法,對內業資料按照要求重組和新建,不僅使內業資料建設達到上級的要求,而且實現了翔實、準確、明晰、實用的目的。
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在先進性教育的基礎上,我們繼續加強和完善制度建設。出臺了《機關工作人員崗位職責》、《機關人員考核考評制度》、《生產段職工雙休日出勤制度》,完善了《黨員學習制度》、???等,逐步實現了用制度管人管事,使企業管理走向科學化、規范化。
(三)推出特色,增強了黨建工作新活力
立足實際開展了“四爭四促一建”活動。年初,我們開展了以“爭奉獻先鋒,促企業發展實力;爭當創新先鋒,促企業發展活力,爭當管理先鋒,促企業發展增強;爭當技術先鋒,促企業發展增效;建設新型苗圃”的“爭、促、建”活動,在這項活動中,我們主要是做到了“三個結合”,即與造林生產相結合、與環境綠化相結合、與企業經濟發展相結合,收到了較好效果。在春季生產中,針對勞力少、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情況,黨支部號召全體黨員參加園林綠化勞動,大家起早貪晚,放棄午休和節假日時間,平均每人每天義務獻工5小時,為完成北極鄉、西山公園的綠化任務爭取了寶貴時間。在溫室花卉移植前,機關黨員干部利用舊報紙糊紙筒13萬個,既節省了購買小營養杯的成本,提高了花苗的質量,又緩解了人員緊張的矛盾。同時,我們本著修舊利廢、節約挖潛的原則,對大膠輪改制裝鏟,使其功能多樣化。修理廢舊噴頭100多個,制作土壤耕作犁片1組,雪鏟8個,自制鋼鍬10余把,通過修理恢復正常使用的報廢機械3臺套,共為企業節約資金7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