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XX年上半年工作總結下半年安排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1、通村公路建設進展比較緩慢,與周邊縣市比,與上級下達的年度計劃有很大的差距。交通部、省交通廳、孝感市交通局三級下達給我市的通村公路年度計劃為160公里,市委主要領導要求今年確保完成100公里,截至6月底,全市已經開工建設的通村公路總長不到20公里,差距很明顯,完成目標任務的壓力很大。主要原因:一是鄉鎮發展不夠平衡,有少數地方對通村公路建設不夠重視,有一定的畏難情緒;二是地方配套資金難以籌集到位,啟動困難。國家對通村公路建設實行的是“見花澆水”的激勵政策,每公里7至9萬元的補貼只是平均概算成本的一半左右,因此,很多鄉鎮、行政村雖有熱情、有規劃,但由于配套資金難以籌到位,無法啟動,規劃也只能停留在紙上。
2、交通改革發展穩定過程中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一是事業單位改革上面只有政策,沒有資金來源,實施過程中難度和阻力都很大。二是新一輪出租車經營權轉讓工作保穩定壓力很大。明年3月31日前全面“禁麻”,涉及上千個家庭四、五千人的生活出路問題,到動真格的時候,不穩定的因素肯定會凸現。三是交通企業軍轉干部人數較多,保穩定的責任大,任務重,壓力也很大。
3、極少數路政、運政等執法人員執法不文明行為仍然存在。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6月20日上午,新到任的市委書記謝世芳同志率領“四大家”領導到我局調研,對我市交通“十五”期間取得的成就給予充分肯定的同時,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高標準、高起點編制“十一五”規劃;二是加快通村公路建設步伐;三是加快交通企業民營化改革進程;四是全面推進交通“廉政陽光工程”。下半年,我們要圍繞市委、市政府對交通工作的總體要求,按照年初
制定的目標規劃,再鼓干勁,再加措施,確保全年工作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以我市交通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優異成績為全面建設小康應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主要目標
全面完成水陸基礎設施建設年度規劃,全面完成孝感市交通局下達的水陸規費征收任務;公路客貨運量增長2%,周轉量增長3%,交通運輸安全保持平衡態勢;工程合格率達100%,重點工程優良率達90%,單位工程優良率85%,公路養護干線年均好路率達到85%;規范運輸市場管理,完成出租小汽車新一輪經營權轉讓;孝感市級文明單位達到50%以上,應城市級文明單位保持100%。
〈二〉工作舉措
1、精心組織,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步伐。XX年,全市公路建設的重點將由干線轉向農村路網。因此,加大農村路網建設力度,打造小康致富路,既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我們交通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反哺農業、扶持農村、回報農民的最佳途徑。為完成今年路網建設目標,必須認真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從去年開始,“讓農民兄弟走了油路、水泥路”的口號第一次在神州大地響徹,不論是東部還是西部,紅紅火火的通鄉、通村公路建設已經拉開巨網,現在全國、全省其它縣市都在抓住新一輪的機遇加快發展,同時,周邊兄弟縣市競爭激烈,形勢逼人。因此,我們必須確保、力爭超額完成建設目標任務,在通鄉公路建設上做到“甩掉追兵,趕超標兵”,在通村公路建設上做到“大干快上,迎頭趕上”。抓好農村公路建設質量,不僅僅是公路建設自身規律的要求,更是一個十分嚴肅的政治問題,質量是工程的生命,更是行業的生命,因此,確保通鄉、通村公路工程質量作為農村路網建設的根本要求什么時候都不能動遙具體要求是堅持以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為基礎,加強質量監督,嚴格質量巡檢,強化過程質量監控,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二是發展與籌資的關系。農村公路建設,發展是第一要務,籌資是最大難題。不確保一定數量的“真金白銀”投入,農村公路發展只能是紙上談兵,成為無本之末。因此,加快通鄉、通村公路建設,關鍵是資金,不能有多少錢辦多少事,要辦多少事找多少錢,動員一切力量,想盡一切辦法,變“兩眼向交通”為“多元建交通”。具體地講,在籌資上要做到“五個一點”,即交通主渠道爭取一點,財政補助一點,鎮村自籌一點,社會捐資一點,部門幫扶一點。三是建設與養護的關系。下半年要把養護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要樹立“建設是發展,養護也是發展”和“有路就要養”的觀念,總的要求是“列養公路計劃養,新增里程調劑養,農村公路群眾養”,通過這樣機制的建立,依法把所有公路的養護主體搞明確,把責任搞到位,把養護質量搞上去,把建設成果鞏固起來。同時,以點帶面,探索和完善村級公路養護模式,力爭取得實質性突破。
2、突出穩定,加大交通企事業改革力度。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級交通部門出臺的改革政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各項改革。一是繼續深化交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運管、港航等進入市行政服務中心的交通職能部門要精兵減政,優化服務環境。二是深化事業單位人事、用工與分配制度改革。主要任務是籌集配套資金,完善養老保險、醫保、失業保險等各項配套改革,切實解決職工參與改革的后顧之憂,增強主動性和積極性。三是鞏固公路養護體制改革。積極培育養護市場和市場主體,從根本上解決“養人與養路”的矛盾。四是加快交通企業改革步伐。客運企業要擺脫“丟輪子、保場子、吃牌子”習慣于掛靠經營的被動局面,積極探索全盤民營化或實行公有和非公有混合發展的新路子;昌隆出租車公司要主動適應市場環境,按照市政府出臺的關于發展城市出租小汽車的實施方案,做好“面的”9月底全部下線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10月1日出租小汽車正式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