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某年半年工作總結
、整體推進。勞動工資管理工作穩步推進。三項基本工資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實行以崗位工資為主的基本工資制度試點企業。完善了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調查全縣企事業單位近萬名職工,初步完成了個職業(工種)的工資指導價位工作。健全勞動合同制度,國有集體企業、三資及其他企業新簽訂的勞動合同簽訂率都在%以上;職業技能開發工作力度加大。全面組織職業技能培訓,初級、中級、高級工經培訓后,均取得了職業資格證書,技術工種持證上崗率達%;積極做好退休人員審批工作,規范工作程序,嚴格標準。認真受理工傷事故,扎實搞好工傷評殘鑒定工作。此外,還對全縣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進行檢查考核;勞動關系協調處理工作得到鞏固。積極開展了勞動保障年度檢查工作,年檢用人單位家,“兩節”期間,開展了工資支付、欠繳社會保險費等重點專項監察,查處技術工種無證上崗、用人單位無故拖欠工資、不遵守勞動合同等侵權行為。同時加大群眾舉報案件的查處力度。維護了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推動了各項勞動保障工作的開展。
、
思想作風建設得到加強,黨員干部隊伍素質有新的提高。一是抓理論武裝。積極開展先進性教育,著力抓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章、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二是抓業務學習。認真抓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社會保障概論》和政策法規學習,干部職工業務整體素質得到明顯提高。三是抓協調聯動。廣泛發動系統黨內外同志,調動工、青、婦各方面力量,搞好精神文明單位創建工作,使文明單位創建不斷拓展、延伸、提高。
我們通過采取以上措施,扎實抓好了各項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工作壓力加大。截至月底,
全縣登記失業人員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尚未實現就業;大量外來勞動力和新增勞動力也在不斷涌入勞動力市場;在結構性矛盾上,表現為勞動力整體素質偏低,技能人才短缺,無法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大部分由于職業技能素質低難以就業,市場對高技術工人需求旺盛,但高技能人才相對匱乏,目前全縣職工中持有高級技術等級證書者不足%。因此,技能培訓工作急需加強,培養高技能工人工作迫在眉睫。
二是社會保險改革進程中矛盾漸現,改革亟需深化。第一、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矛盾突出,基金支撐能力弱。企業退休人數增長;離退休待遇調整,養老金支出逐年上升;基金征繳率不高,收支矛盾突出。 第二、城鎮失地農民和靈活人員參保政策正在修改完善中,一時難以較好落實。各項保險擴面收效不大,實際繳費人數凈增長進度不快。
三是醫療保險在運行中出現一些問題。因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藥品生產流通體制改革“三項改革”未能同步推進,導致醫療保險改革出現一些問題,醫療機構違規問題突出。掛床住院、分解住院、降低入院標準、小病大治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定點醫療機構普遍推行科室承包制,導致醫療機構以經濟效益為目的違規套取醫保基金;重病患者較多,醫療費用支出大。
四是勞動關系日漸復雜,勞資雙方矛盾突出。企業改制過程中各項保險待遇的落實、保險關系的接續、勞動合同的簽訂和履行、拖欠克扣職工工資以及在勞動工作中,超時加班加點、隨意處理職工的問題在用人單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勞動爭議案件數量年年攀升,侵權案件不斷增多,處理的壓力和難度進一步加大。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今后我們將加力度、添措施,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加大各項再就業政策的落實力度,加大再就業培訓基地建設步伐,努力實現一期工程年底竣工。同時針對“兩個確保”資金收支矛盾突出問題,進一步爭取縣領導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重視,積極向上爭取資金。
、建立擴面長效機制。把社會保險擴面征繳作為今年的核心工作來抓。要以非公有制企業、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為重點,集中開展擴面核定征繳工作,全面扎實完成各項擴面任務。按照全縣安排,逐步把鄉鎮干部和教師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范疇。
、全面實行“五險一單”申報核定。切實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結算中心工作,統一思想認識,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健全社會保險大廳功能,加強申報核定管理,落實職工申報簽字制度,建立核定責任制,確保核定準確率達到%以上。強化對社.com會保險參保人數、繳費人數、繳費工資基數、待遇發放的集中稽核,堵塞少繳、漏繳、人情核定和冒領漏洞。
、推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積極推進企業年金制度,努力擴大實施范圍;同時,穩妥推進并軌工作,將“三條保障線”并為“兩條保障線”。加強調查研究,認真做好做實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準備、實施工作。
、加強規范管理。規范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加繳費政策,大力推進制度的實施;繼續推進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