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八一建軍節演講稿范文(通用3篇)
紀念八一建軍節演講稿范文 篇1
各位指戰員、敬愛的戰友們:
今天我為大家報告的標題是《爭做“三隊三員”,加強義務感》!
轉瞬間,參軍已經一年多了,記得中學的時候就聽人家說過,軍營是座大熔爐,走入的是平常,走出的是閃亮的人生,咱們作為跨世紀的一代人,沐浴著軍隊的陽光,一路下來,心中充斥了驕傲跟沖動
回想一年來的工作,感觸良多,播種許多,這其中包涵了各級領導的造就、教育,同道們的贊助、關心,也包涵了自己辛苦耕耘、不懈努力的辛酸。一年多來,自己始終保持“三隊三員“精力------打硬仗的戰役隊、優質服務的保障隊、部隊形象的代表隊;合格駕駛員、合格戰斗員、及格勤務員,爭做“三隊三員”。我認為要想做到“三對三員”,首先必需增強自己的責任感。
一個人的責任感首先是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的立場。一件事首先要當事人迫不得已去做。委曲、應付敷衍,甚至兩面三刀,那都是不真心想做一件事的表示,這時候請求有責任感,那實際上是沒有可能的事。被逼著做某事,這樣反應出來的是逼迫者的志愿,要被強制者存在責任心,這也是不可能。一個人不信念,或者不以為本人可能做到、做好,他就不會樂意為之背上責任感。既然已經做出了決議,簡直沒有一個人不想把事件做好。然而,假如信息重大不足,當事人不曉得該怎么做的時候,他的責任感就沒有一個依靠點,或者說是載體。落不到實處的責任感,或者無奈進行績效評估的責任感,即是沒有。責任感還體現為是否樂意承當一件事的成果。如果不敢承擔,那象征著有所保存,也不可能會居心付出。
黨的xx屆三中全會《對于增強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的決定》中指出:“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礎要求是:愛崗敬業,老實取信,辦事公平,服務大眾,貢獻社會。”這五句話中,愛崗敬業是條件,而強烈的責任感也恰是愛崗敬業要求的題中之意。社會職業和工作崗位是多種多樣的,不同崗位都有各自的職業道德,但無論什么職業的道德都有獨特的準則和要求,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就是各種職業道德的根本要求。
一個人的成績大小,最根本的決定因素就是他對待工作的態度,而事業心責任感的強弱就是看待工作的基本態度問題。高爾基說過:“天才是因為對事業的熱愛而發展起來的,幾乎可以說,蠢才就其實質而論---只不外是對事業,對工作進程的熱愛罷了。”可以設想,一個人不酷愛自己的工作,缺乏最少的事業心責任感,在職不盡責,安心不盡心,怎么可能把工作干好?更談不上高尺度,發明性的發展工作。只有把工作當成事業干,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才干在艱苦的時候找到力氣,在急躁的的時候得以動搖,堅持高昂的工作狀況,干好每一項工作。能夠說,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是干好所有工作的前提前提,是實現個人價值的決議性因素。
組織的培育,領導的關懷、教導,戰友們的支撐與輔助,容納了我的毛病和過錯,教會了我做人做事。今后,我將倍加愛護,盡力學習,增強自己的責任感,爭做“三對三員”,在領導和戰友們給予的舞臺上,為團隊的發展盡一份責任。
紀念八一建軍節演講稿范文 篇2
前段時間,部里一直在組織學習方永剛精神專題教育,為此我也要寫一篇關于學習方永剛精神的演講稿。其實為方教授寫點文字的想法早在聽方教授事跡報告會的時候我就有了。在聽報告時,我和許多戰友一樣,眼里都含著淚。方教授感人的事跡、樸實真誠的話語,讓這種叫做眼淚的透明物質恣意流淌。人,一旦感情的閘門被打開了,泅了水的思緒便不聽使喚,時而雜亂無章時而清晰無比。方教授在我腦海里,一會具體成一個激情四溢的人,一會又抽象成一尊精神的雕塑。所以想寫的東西太多,但是又不知從何寫起,我的寫作欲望在方教授澎湃的激情中難以定位,寫了多個開頭,設想過多種結尾,都被我否定。多次的自我否定之后,我產生了頓悟,其實,與其這樣設定和否定,不如從我的主觀出發,順著我的感動脈絡,我相信真誠的力量一定會給在座的戰友們一個說法的,就像方教授無怨無悔的信仰一樣。
信仰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從盤古開天辟地時就有了。方教授的信仰就是馬克思主義。所以,在與真理結伴而行的道路上,注定了他擁有平凡的偉大和偉大的平凡。翻開他的人生字典,處處都充滿了為這個信仰奮斗的痕跡,每一處都以特有的方式標識著他的信仰與追求,那么堅定,不容置疑,仿佛是一種本質的屬性。
人們常說,成功的背后付出的是辛苦的汗水,而我認為方教授的背后付出的卻是心血,是為信仰甘愿拋灑的生命精血。他一路走來,縱有鮮花芬芳四溢,總是無法拂淡昨夜通霄之后,那眉頭上殘留的讓人心疼的一絲倦怠;縱有如潮掌聲似海浪層層襲來,但掌聲過后,他依舊淡然播散信仰的種子。他始終都是以一個戰士的沖鋒姿態,燃燒著旺盛的激情,不知疲倦地盯著目標,守住自己的夢。在執著的尋夢旅途中,他永遠都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個堅定的精神行者,哪怕病重轉院時,他堅持不坐輪椅,軍容嚴整走出病房,保持軍人的威嚴姿態,保持著信仰的尊嚴;即使在與病魔作堅決斗爭時,他也不忘刮刮臉,剃剃胡須,以保持自己身體和心靈的整潔。
紀念八一建軍節演講稿范文 篇3
各位領導、敬愛的戰友們:
春風漸稀,黃葉依然,秋日無多.冬雪將至。轉眼離開部隊已經三年多了。
這三年來自己常常遙望遠方的第二故鄉,感懷著昔日的戰友,真想再回到那激情奮發經久難忘的美好歲月,然而我卻不能。我只能以我自己的想象和幻覺來彌補內心的遺憾,只能寄托深深的懷念來解釋內在的情感。許久以來我一直想淡化它,好讓時間的河水將它送入人生的湖泊,可我很難做到,因為它在我心中已根深蒂固,盤結到我的言行,我的血液,乃至身體的每一個部位,它將成為我記憶之庫存,無法磨滅。
歲月悠悠,時光流逝,五年的日子如行云流水般的過去了,回想往事,當第一次穿上軍裝的情景和離開部隊的心情依然如現。同是汽笛聲聲,同是依立窗前,然而不同的是彼此的心情和窗外送別的人。家鄉的父母,變成了朝夕相處的戰友,激動的喜悅,變成了難舍的泣聲,想想自己來似風雨歸似微塵,看著窗外的戰友,以后就要天各一方,回顧車尾,而是故鄉,在我生命里烙下深深印記的第二故鄉。
這幾年來我做著繁雜的工作,面對人情世故,對軍營曾經的眷戀似乎淡化了許多,一些戰友的名字也模糊了,我想我已溶入了社會。然而每當夜深人靜總是夢回故鄉,嘹亮的軍號聲聲,整齊的步伐,飽滿的熱情,多少次此景在我的內心總會泛起層層波瀾。我不能回避我的感情,更不能淡忘曾經的這段經歷。五年的軍旅生涯給了我無窮的精神財富,留下了太多的懷念,每念至此,紛沓的記憶像快速的倒帶,不知在那里停頓,只覺得人影閃動綠樹映院,是親密的戰友,是熟悉的營房。多想再和戰友一起唱那《當兵的人》,嘹亮的歌聲現在才發覺是那么的好聽。多想再回到訓練場參加一次訓練,緊張的訓練,激烈的競爭是那么的催人奮進。多想再和戰友一起走一次正步,整齊劃一,鏗鏘有力的腳步聲是那么的富有感召力。然而想歸想歲月不可回,一切都早已過去了。此后,我生活里找不到了戰友的身影,再沒有軍歌激昂的旋律,我也永遠失去了那樣純真和激情。當我擁有這些時,我是那么不懂得珍惜,任憑它一點點從身邊劃過,然而當我與它揮手了,卻又感到失落很多。
滿空星斗夜不能寐,軍營的種種像是因緣未了的前世,藏在內心隱隱而發。深深的夢鄉現不完它的身影,長長的電話述不完戰友間的惦念。一句軍語會泛起陣陣感嘆,一聲懷念會激蕩彼此的心靈。五年的時光,過著漫長,想著短暫,甚至是一瞬間,但這一瞬間又可以讓我懷念不盡,受益無窮。
穿過了這方神圣的熱土,又溶入了習習人流,我還是我,可已不是昔日的我。軍營鍛煉了我的體魄,錘煉了我的意志。“戎馬三秋曖,抵御一世寒。”或許時間可以帶走一切,我想它是帶不走我對軍營的懷念了,因為那是人生的一種經歷,更是我生命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