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院畢業生畢業感言
高考讓我實現了兒時的學醫夢想。轉眼間,五年的大學生活走到了終點,回顧五年的歷程,好好歸納了一下,對自己是一個總結,對學弟學妹也留下的一些感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這醫學生的錚錚誓言,從入學第一天就牢牢地記在了心里。
入學不久,輔導員讓我們每人寫一份大學生活目標規劃,正是這份規劃引發了我對未來的思考。“我的未來應該什么樣?我希望過一種怎樣的生活?我如何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在那段時間里,感性的認識和理性的思考不時沖擊著我的思緒。最終,我設定了一個詳細又具體的五年目標,為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做好了心理上的準備。
然而,真正進入醫學殿堂后,才發現人類對很多疾病尚無能為力。假期,在家鄉醫院進行社會實踐時,一個癌癥患者離去引發的其家屬撕心裂肺的悲痛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從那一刻起,我認識到,作為一名醫生有必要從事一些科學研究,去攻克那些臨床實踐中亟待解決的難題。這也是我后來積極參加學校大學生科研小組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位學長曾經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學習永遠是一個人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事情。在大學里,要注意培養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要注意學習效率,而不要片面地延長學習時間,即使在考研期間也是如此。
大學學習需要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絡資源。學校圖書館的書籍更新很及時,有很多剛剛出版的新書。我喜歡在下午沒課時帶著紙和筆去圖書館閱讀一些專業書籍,有時一坐就是一下午。我覺得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應該拘泥于指定的教材,每一種教材都有著自己的側重點。閱讀不同版本的專業書籍,可以開闊視野,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事物的本質。
可以說,正是大學期間持之以恒的努力確保了我在今年研究生考試中的成功。扎實的專業基礎讓我以總分第一名的身份進入復試,并最終被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普通外科學專業公費錄取。所以,準備考研的同學不要將人生的賭注壓在最后的突擊努力上,而是應該從一開始就努力,從一開始就以較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只有這樣,“用兵之時”才能做到成竹在胸。
當然,學習的范圍也不能僅僅局限于專業之內,還應該擴展至生活的各個層面,有時間應該多去圖書館一樓的期刊室看看,了解一下世界大事和社會百態,更多地了解社會,認識社會;多去圖書館五樓的醫學期刊室看看,了解一下學術前沿……
另外,我還想特別提醒大家要好好學習英語。如今,我就非常后悔大學期間沒有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好英語,特別是聽力和口語。如果英語能夠達到優秀,你可以走得更高,走得更快。
大學五年,我感受到了學校發展的突飛猛進。學校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提高自己、發展自己的平臺和機遇。大學期間,在不耽誤學習的前提下,同學們應盡可能地多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它既是學習之余的休閑,也可以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高交流和動手能力,使我們更全面地認識世界。
在參加的課外活動中,讓我記憶深刻又受益匪淺的是大學生科研小組活動。大二時,我幸運地被選拔參加了學校首批科研小組,先后跟隨基礎醫學院張玲教授和王杰教授從事課題研究。那兩年多的時間里,在兩位導師的悉心指導下,我逐漸步入科研領域,學習了一些分子生物學知識和實驗技術,嘗試了中英文專業論文的寫作,初步學會了科學思維,鍛煉了科研能力。正是這段經歷,讓我在研究生復試中獨占優勢,并如愿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