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自考畢業自我鑒定(精選3篇)
學前教育自考畢業自我鑒定 篇1
短暫而難忘的三年中專生活即將告一段落了,總結一下這三年中專的生活是很必要的。
這三年中,我在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外,還閱讀了很多名著,古典書籍,中華幾千年積累下的深厚底蘊讓我認識到了品行是多么的重要。平時友愛同學,尊師重道,樂于助人。以前只是覺得幫助別人感到很開心,是一種傳統美德。對于老師,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為他們無私地傳授給了我們知識,猶如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多么崇高。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得對社會負起一定的責任義務,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確認識自己所負的責任,在貢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三年中專學習,我參加了不少的校內活動和做過一些社會實踐。參加校內的活動可以認識到更多的同學,也就增加了與其他同學交流和向其學習的機會,鍛煉了自己的交際能力,學到別人的長處,認清自己的短處。感謝老師信任,同學們的支持,我擔任委員,力所能及地為班上多做一些工作。
我喜愛音樂,我喜歡運動,曾在運動會上獲得獎項,榮譽,而且增強了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三年的中專生活似彈指一揮間,像流星劃過天空,轉瞬即逝,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即將踏入社會的我們,又要經歷一次洗禮,又要開始新的征程了。這除了有較強的適應力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專三年的學習積累和技能的培養。
通過這三年的學習使讓我從一個懵懂的孩子成長為一個成熟的人,從一個純真幼稚的孩子,經歷了無數個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成熟、穩重的我。一個個的挫折和坎坷讓我明白了,人生就是一個充滿荊棘的道路,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對人生中的每一個驛站。
學前教育自考畢業自我鑒定 篇2
我還有一年就要走向社會,成為一名正兒八經的學前教育老師了,我的內心還是非常的期待的,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推移,距離我開始工作的時間也是越來越近,我不得不好好的審視一番自己,看自己究竟是否已經具備了成為同一個學前教育老師的基本素質和能力,我的心理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為此我對自己做了以下自我鑒定:
一、性格謙和、溫柔、有耐心
作為一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一定要清楚自己以后的工作環境是什么樣的,又該面對一群什么人,有一個良好的性格,可以讓自己在工作中過的愜意很多,所以我一直以來都在下意識改變自己的性格,我知道一個性格大大咧咧的老師是照顧不好幼兒的,一個動不動暴跳如雷的老師,是不會惹幼兒們喜歡的,一個沒有耐心的老師,是沒辦法跟幼兒好好相處的。性格這東西的確很難改變,而我本身就比較偏向溫柔這個詞,所以我想在性格這塊下功夫并不難,現在的我,在老師眼里我為人非常的謙和,在同學們的眼里我是一個溫柔的女孩子,我自己也是覺得我的耐心非常好,所以在性格這塊我想我已經具備了一個學前教育老師的要素了。
二、學習認真,盡可能的加強專業能力
一個學前教育的老師是否能在工作當中脫穎而出,成為幼兒家長們的喜愛,工作經驗閱歷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但是對于我們學生而言,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加強自己的專業能力,我現在無論是上舞蹈課,還是對于兒童教育的心理學課,我都會精氣十足的去聽課,這兩年的我在課上所記得筆記已經都把我宿舍的抽屜塞滿了,可見我在學習上是有多么的努力,這是常人無法做到的,因為我覺得我是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學前教育老師的,所以我非常的重視自己在學校的專業學的好不好,我至少要把老師那點知識悉數學到,我才能放心的走向社會,走向我的工作崗位,走向我的學生們。
三、提前做好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
雖然我現在還是個學生,我還有一年我才能去工作,但是我覺得提起做好準備沒有錯,凡事都講究個萬無一失。我會趁著自己有時間得空的時候,去調查我目前這個地方的學前教育的一些政策,以及了解那個單位更好一點,更加的適合我的發展,這些我都會銘記在心,讓自己有個數。
對于每年的學前教育老師招聘情況,我也會關注,我真的不希望,我到時候因為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走向其他的職業,這樣我這幾年不久白學了嗎?我已經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目標,畢業之后首選的就業單位是哪家,我就朝著他們對老師的招聘要求奮進。
學前教育自考畢業自我鑒定 篇3
學前教育是指出生至六、七歲兒童的教育,包括學前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它的教育任務和要求是: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和個性發展及良好習慣的養成,重視學前兒童智力發展和入小學的準備。幼兒期是智力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這時期孩子精力充沛、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喜歡發問,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后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天才兒童的誕生無不與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當然,學前教育也是一個多方面的培養過程,不僅僅注重智力教育,更加關心幼兒的心理健康。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心智發展極不成熟,需要家長及幼師進取的引導。此刻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很強,缺乏對他人的關心,不懂得分享,所以,作為家長和幼師,應進取引導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分享,樂于分享。
這兩年來,經過專業基礎課程的認真學習,讓我學到許多知識,取得較好的成績,有了更多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構成進取的現代兒童觀,因材施教。
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習慣是人在某種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資本不斷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享受著它的利息。”這句話道出了良好的習慣對于人的極重要性。在國內,不少教育家也指出:“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
學前教育不能只注重兒童智力開發,更重要的是引導兒童構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與他人相處。幼兒時期容易受外界影響,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這就需要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構成進取的現代兒童觀,因材施教。每個幼兒都有不一樣的性格,不一樣的天賦,不能以一種方式去教育他。比如說:“有一個小朋友很調皮,每一天上課不認真,還經常打小朋友。對于這樣的幼兒就要讓他有種成就感,讓他當一個小組長啊,管管班上其他的小朋友,這樣他會更好的約束自我,”所以對不一樣的幼兒要用不一樣的方法,這樣才能發揮孩子們各自的特長,做到因材施教。幼兒教師要真正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孩子,用欣賞的、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進而構成進取樂觀的“兒童觀”。
僅有認真學習教育理論,樹立正確的現代兒童觀,不僅僅要重視對兒童文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對兒童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僅僅要“教書”,更要“育人”,并且把兩者辯證統一地結合起來,讓孩子們有個完美的“樂園”,能夠快歡樂樂的健康成長。
二、制定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實現自我突破。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是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計劃,花再多的努力也會事倍功半。做什么事有了計劃就容易取得好的結果,反之則不然。有沒有學習計劃對你的學習效果有著深刻的影響。要正確利用好每一天、每時、每刻的學習時間。平時,學會要養成這樣一種習慣,每一天早上起來就對一天的學習作個大致的安排:什么時候學習,什么時候復習和做作業,什么時候閱讀課外書籍等都做到心中有數,并且一件一件按時完成。一般來說,早晨空氣清新,環境安靜,精神飽滿,這是最好的學習時間。午時較為疲勞,應以復習舊課練習為主。晚上外界干擾少,注意力容易集中,這時應抓緊時間做作業。這樣堅持下去,就會養成科學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常言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零星時間看似很少,利用價值很小,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將零星時間集合起來,就是寶貴的整段時間。學會利用在等待中浪費的時間。等公交車、等人的這些等待的時間加起來其實是很可觀的。只是因為它們單獨時間都比較短,所以容易被大家忽視掉。其實5分鐘也能夠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說溫習隨身的筆記,看看學前教育的課外書。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好這些“邊角料”時間,經過必須的量的積累,就會產生質的飛躍,就必須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實現自我突破。
三、培養進取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說,干一件事,明白它,了解它不如愛好它,愛好它不如樂在其中。“好”和“樂”就是愿意學,喜歡學,這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有興趣才能產生進取的學習態度,就要去實踐它,到達樂在其中,有興趣才會構成學習的主動性和進取性,所以說:興趣是學習的不竭的動力源泉。只要我喜歡當教師,喜歡教孩子,我就會端正自我的學習態度,愿意去學,喜歡去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之相輔相成。
學習態度是內因,學習習慣是外因,僅有端正學習態度,才能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構成并發展,成為一種個體需要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學學習的進取性和主動性;有利于構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自主學習本事;有利于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本事,使自身終身受益。學習態度是內因,學習習慣是外因,僅有端正學習態度,才能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多做筆記,理論聯系實際,學會自我反思,自我總結。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養成做筆記的習慣,考前復習時能夠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做筆記的過程就是將書本知識進行系統化整理的過程。資料要少而精,且條理清晰,看后很容易記住,比抱著厚厚的課本復習要簡便許多,不會造成大的心理壓力。最終復習時,筆記就是自我建的一個知識體系,把知識點串起來記就很容易了。多做筆記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有助于加強記憶,還能夠對知識點進行查漏補缺。
學前教育不能單純作為知識進行學習,還要理論聯系實際,把所學的教育理論運用于教學當中,同時在教學中學習和探索新的教育理論。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要學會自我反思,自我總結。所謂“溫故而知新”,我們要對自我平時學習的成果和心得進行及時的反思與總結。僅有靜下心來,我們才能夠對自我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做到及時的發現,然后進行及時的補救。古人云:“思己之過方成才”。反思,不可不做的一件事。反思的過程中才能明白自我的弱點,要害,不足之處在那里。加以改正,加以完善,不斷地提高,進取,成功就會指日可待。人僅有在不斷的反思與改正中才能成長。我每一天下班都養成一個良好習慣,首先是打開計算機,把一天的學習任務完成后。開始自我反思,并且寫反思日記。把出現的問題進行自我總結,能夠總結解決的問題就自我解決,警惕自我的懶惰,如果不能解決的問題就發布到網路平臺,讓家人和朋友同學來督促我改正,這樣,在不斷的總結中,我的專業水平提升很快。
經過這兩年的學習,使我學到了許多關于幼兒教育方面的理論知識,在整個實習教學的過程中,收獲了很多,成長了很多!這些理論知識將會給未來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我明白自我不能松懈,人活到老學到老。我還需要不斷補充知識,充實自我,在實踐教育中創新改善方法,對得起社會,對得起孩子,對得起幼師這份神圣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