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畢業自我鑒定(精選4篇)
遠程畢業自我鑒定 篇1
自從七月十日學校傳達了教委的通知參加繼續教育遠程培訓,晚上我就進行了注冊,粗略地瀏覽了一遍必修課程,又看了選修課程,越看越覺得有必要認真研讀。通過十天的認真有效研讀、看視頻、寫研修日志、寫學習心得、與本班級學員及其它班級相互交流、互評、跟帖、提問等的研修,學習收獲很大,現將學習情況進行總結:
一 備課問題診斷與解決
1、“備課”不等于“背課”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備課觀,課堂教學是由師生雙邊的活動構成的,因此,上課的過程絕不可能僵化死板地背著教案走,要樹立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2、處理好“預設”和“生成”之間的關系,預設要適度,要留有空間。過度的設計必然導致對教學的控制,導致對學生活動和發展的包辦、強制干預。在教學過程中,則應關注學情,準確把握“生成”,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3、重視教師的第二次備課“課后備課”。必須盡可能地征求學生的意見,細心記錄學生的反映,能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為學生全面發展服務。
4、教學目標要具體,不管采用什么教學方式與手段,都必須有明確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注意學科之間的綜合,以學生為本,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
5、關注學生主體,合理使用媒體課件,有效輔助教學。
二 教師專業化與教師專業化發展
1、教師專業化是世界教師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潮流。
2、教師專業化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需要。
3、教師專業化是職業專業化的一種類型。所謂教師專業化,簡而言之,就是“教師個體專業水平提高的過程以及教師群體為爭取教師職業的專業地位而進行努力的過程”。
4、素質教育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有更高的師德境界、擁有更加優化的知識結構、具有更加全面的專業能力,不斷實現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
通過繼續教育教師遠程培訓的學習,使我認識到教師要加強自身的素質培養,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有所長、愛崗敬業,具有奉獻精神。還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要勇于承認別人的長處,取長補短,加強交流和溝通,充分利用音樂在音樂審美的教學過程中所具有的德育教化功能,因此,我在平時工作中注意加強自身專業以外的文化知識以及音樂藝術素養的學習,了解并有所掌握國內、國外的音樂作品,加強自身文化藝術修養,學做心胸寬廣,品德高尚的人,不斷開拓綜合與專業學科相關聯的邊緣學科知識。在工作中認真負責,對人誠懇,思想端正,以大局為重。在教學上有自己的教學個性風格,為自己樹立長遠計劃,通過實踐、反思、研究三位一體的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加強自己專業化的提升,多實踐,勤反思,多記讀書筆記,讓反思貫穿自己的教師專業發展學習中,不斷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遠程畢業自我鑒定 篇2
時間過得真快,本期學習接近尾聲,本期我堅持學習,認真完成作業。因為在培訓和學習的過程中我的確感覺到受益非淺。下面我簡單總結幾點收獲:
我在工作中,每時每刻都體會到知識的重要性、學習的緊迫性和補課、“充電”的必要性,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生活、工作的節奏。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先導的新技術革命,正在不斷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傳統封閉的學校教育體系被打破了,知識與信息的傳播、存儲與檢索方式都發生了革命性的巨變。
遠程教育是一種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指導為輔,通過各種媒體或網絡自學的一門新興教育體系。這一教育體系為我們這些在職人員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遠程教育不僅意味著對教育對象的開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觀念、教育資源和教育過程的開放。
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我們的責任是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優秀人才。為了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要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這就要要求我們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備,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與教學課程整合在一起,創新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突破傳統教育的觀念和教學思想,廣泛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積極研究、探索和實踐,使自己在思想上、教育教學上得到提高。
對于數學學科更是如此。如果自己能成為學科的積極的學習者,我們就能夠對自己教學的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對這些內容的學習過程也能更深入的理解。通過自己探究的過程,我們能夠了解到哪些內容是能吸引學生的。同樣,通過交流,教師也能夠體會合作交流對于學習的意義,認識到每個參與合作的人員都能為集體的智慧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與同事之間的相互的交流,共同的研究,我開始認識到對話對于理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認識到一個傾聽者對于幫助別人更好地認識自己,更好地組織自己的想法是非常有幫助的;另一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對自己、對共同體集體智慧的形成,也是不可缺少的。
總之,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嶄新的學習環境,使人們的學習可以在校內,也可以在校外,在社會的任何一個場所主動的進行學習。它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更是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原先的傳統學習模式,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學習觀念和新的學習方式。開放教育的學習者必須充分了解自己所在的學習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通過幾年的學習,努力掌握學習技巧、策略。最終學會學習。
遠程畢業自我鑒定 篇3
國家級遠程教育培訓,使我獲益匪淺。特別是就語文教學中如何使工具性與人文性走向和諧交融,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早就提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但由于受考試功利性目的的影響,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往往只重視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不能使工具性與人文性走向和諧統一。這樣的教學往往使單純的語言訓練顯得蒼白無力,學生在缺乏情感體驗的、枯燥乏味的學習過程中慢慢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致使教學得不償失。通過培訓,我體會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回家又看了《散步》教學課例,更明白了語言訓練與人文教育是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的。現將此范例寫出來,并就此談談我對語文教學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認識。
課程導入:出示課文插圖,問:“你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讀圖、聽說以及聯想能力,又使學生初步整體感知了一家人的和睦、溫馨,并且,還有學生能結合個人的生活體驗與文本交流(在洪水時父親背起了奶奶,媽媽背起了我)。
檢查課前預讀:請學生用一句話談談對此文的初步感受。進一步整體感知,做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教師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一、四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思考:“課文中哪些詞語和句子最能體現濃濃的親情!睂W生找出了“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等寫人、敘事、寫景的八處句子,找出了“摸”“背”“熬”“鋪”四個詞語,師生對句子進行了理解交流,對四個詞語進行了揣摩、品評,甚至替換、比較。這樣,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對句子詞語的理解緊緊扣住了“親情”。教師此時不失時機地說明:要想準確深入地理解他人的語言,往往需要通過語義的表層,透過其中蘊涵的思想觀念才行。教師還引導學生對四處句子進行了朗讀,尤其對“兒子突然叫起來,前面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一句,教師點撥學生要結合說話人“是怎樣的一個人”,要帶著情感去讀。這樣,讀是帶著情、融著理去讀的,而不是機械割裂地讀。另外,教師還有兩處設疑:“母親身體不好,還要她出去散步,萬一她摔了一跤,不是把好事變成壞事了嗎?這行為不是多此一舉嗎?”“菜花、桑樹、魚塘太平常了,為什么母親一眼望過去,就決定要走小路呢?”這樣的討論是為了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刻,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親情”的魅力。
二、再讀課文,看看哪些語句有更深沉的含義找出來讀一讀,品一品。學生抓住了尾句“我背上的是母親,妻子背上的是兒子,母親、兒子和妻子就是我的整個世界!苯處熢O計了三個有層次的問題:1、“我”是一個什么年齡層次的人?2、“我”對母親和兒子承擔著哪些使命和責任?3、為什么說一家三代人就是整個世界?使學生們認識到“中年人尊老愛幼”,“中年人肩負著使命和責任”,“三代人構成了生命的輪回”等比較深刻的話題。這樣,使語言訓練在更深理解的層面上做到語言與思想內涵的有機結合,真正體現了“品味語言,不僅要理解語言所體現的情感,還應該挖掘書語言的言外之意與意外之象”。
課尾寫作訓練:用四幅圖片拓展生活中的“親情”,讓學生書寫曾感動過自己的親情點滴。這樣,使語言訓練在“運用”的層面上達到語言與情感的融合,實行了知識、能力與情感的有效拓展與遷移。
此課例在讀寫聽說的語言學習實踐活動中,更多地以滲透、熏陶等方式非常和諧地實現了“親情”的價值取向目標,人文性是建立在工具性的基礎之上的,是通過語言訓練完成的,頗有渾然一體、融會貫通之效。
因此,我們應在平時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語言這個工具,有目的,有方向地實施人文教育,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交融,使語文真正變成“大語文”。
遠程畢業自我鑒定 篇4
自從七月十日學校傳達了教委的通知參加繼續教育遠程培訓,晚上我就進行了注冊,粗略地瀏覽了一遍必修課程,又看了選修課程,越看越覺得有必要認真研讀。通過十天的認真有效研讀、看視頻、寫研修日志、寫學習心得、與本班級學員及其它班級相互交流、互評、跟帖、提問等的研修,學習收獲很大,現將學習情況進行總結:
一、備課問題診斷與解決
1、“備課”不等于“背課”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備課觀,課堂教學是由師生雙邊的活動構成的,因此,上課的過程絕不可能僵化死板地背著教案走,要樹立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2、處理好“預設”和“生成”之間的關系,預設要適度,要留有空間。過度的設計必然導致對教學的控制,導致對學生活動和發展的包辦、強制干預。在教學過程中,則應關注學情,準確把握“生成”,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3、重視教師的第二次備課“課后備課”。必須盡可能地征求學生的意見,細心記錄學生的反映,能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為學生全面發展服務。
4、教學目標要具體,不管采用什么教學方式與手段,都必須有明確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注意學科之間的綜合,以學生為本,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
5、關注學生主體,合理使用媒體課件,有效輔助教學。
二、教師專業化與教師專業化發展
1、教師專業化是世界教師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潮流。
2、教師專業化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需要。
3、教師專業化是職業專業化的一種類型。所謂教師專業化,簡而言之,就是“教師個體專業水平提高的過程以及教師群體為爭取教師職業的專業地位而進行努力的過程”。
4、素質教育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有更高的師德境界、擁有更加優化的知識結構、具有更加全面的專業能力,不斷實現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