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畢業論文樣稿參考
另外,集中研究同一課題或將同一課題細分之后加以分別研究,也是實證研究的一個傾向。為了使企業經營趨于合理,必須對特定的課題集思廣益,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思維方式進行探索;或者將同一課題劃分為一個個子課題,分別進行深入研究。目前,實證研究在中國方興未艾,是比較熱點的會計研究方法,尤其是隨著財務會計實證研究內容的泛化。傳統財務會計中的會計報告部分占整個會計實證研究的第一位。同時,關于會計準則等會計制度的研究也占重要地位。概括起來說,跨學科研究的廣泛展開,對實務課題研究的重視,即反映會計環境的課題增多也是明顯的例證。今后對財務報表各項目的數據預測、信息利用者的決策、行動方案的選擇等進行實證研究,仍將是一個主要的方向。但是,在應用實證法時,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1)選題的適應性;(2)實證會計研究的規范性;(3)數據的質量;(4)模型和方法的適應性;(5)驗證結果的客觀性;(6)避免研究對象過于集中。
三、實證會計理論研究的局限性
當前,我國會計界,實證研究異軍突起,并得到許多人的極力推崇,對規范會計研究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長期以來,我國會計理論研究絕大多數屬于規范會計研究,會計理論往往注重于假說與推論,缺乏應用價值。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會計研究領域內新的問題不斷涌現。一方面,企業自主權不斷擴大,企業內部經濟利益關系日趨復雜,企業內締約各方受經濟利益驅動而對會計行為施加的影響不容忽視;另一方面,公司制企業日益增多,資本市場日趨復雜,會計信息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方式和程度倍受關注。因此,為彌補傳統會計理論的缺陷,推行實證會計研究十分必要。但是,應當明確,兩大會計研究各有其優缺點,因重視一方而偏廢另一方極不可取。實際上,實證會計理論的局限性是客觀存在的。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粗略的替代變量來表示契約成本與政治成本。由于對所采用的一些概念還不能予以明確的解釋并加以量化,驗證模式中的契約成本、政治成本等只好以“替代物”來表示;
(2)限定的線性模型缺乏依據,在所假設的模型中,預測能力較低;
(3)契約中的變量都是線性的,忽視了相互之間存在著共線性。這樣,要獨立分析各個變量的影響就很困難;
(4)大部分實證會計理論進行的研究多限于某一時點上的對比。這種對比,究竟有多大的代表性,尚值得懷疑。
因此,實證研究在選題方面大都集中于可以取得經驗數據的一些財務會計問題,但對一些會計基本理論問題卻很少、甚至從不涉及,同時它很注重某些經濟現象與會計的關系的研究,卻常常有意或無意回避財務會計的技術方法。在實證會計理論中,一些模型中相關參數可能是言過其實的,以致有時直接和用被修整的會計信息進行不實的實證,這樣產生的實證結果,就會顯得過于勉強。例如,企業行為的改變究竟應歸因于會計準則的變化,還是歸因于經濟環境的變化等。這是實證研究包括實證會計理論研究方法中固有的缺陷。此外,由于實證會計研究難以計量企業行為的影響尤其是會計選擇對企業行為的影響,因此,從統計角度而言,也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即使已試圖用其它變量進行替代,也無法回避其方法論上的缺陷。
以上分析可得出這樣的結論,規范研究和實證研究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補充的。規范研究的結論需要實證研究加以驗證,實證研究需要規范研究的結論作為基礎和前提。只重視一方面忽視另一方是有失偏頗的。歸根到底,會計研究是為了在會計理論研究方面取得對社會有價值的成果,其研究結論要能解決會計實踐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在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會計實踐所遇到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應當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根據不同的研究目標,采用相應的研究方法。
上文是會計畢業論文樣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