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建筑學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
目前,由于人類無節制地掠奪開發使得自然資源被大量的消耗,出現了耕地銳減、土地沙化及環境污染等嚴重的生態問題,這給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下面是淺析建筑學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
隨著我們對生態學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在建筑學設計中出現了生態建筑及生態城市的理論與實踐,隨著生態建筑和綠色建筑的不斷發展,建筑學設計的生態建筑設計思想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和提升。
我國生態建筑設計發展的主要問題
1 缺乏對生態建筑的正確理解
如今國內外學術界對生態建筑的概念有著不同的解釋,但核心的內容還是統一的,就是要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通過運用建筑學及生態學的基本原理,使得建筑物與其周圍環境能夠達到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建筑物的自我調節能力來達到改善生態的環境目的。但是目前對生態建筑的理解還存在很多的片面性,甚至有的人認為將建筑物周圍加一些綠化及在建筑物內部點綴一些植物就是生態建筑了,也有的人認為達到建筑物的節能就是生態建筑,這些觀點往往只是看到了生態建筑的表象沒有從本質上認清生態建筑的全面含義。
2 農村的生態建筑缺乏系統的研究
我國對生態建筑的系統研究重點大多還局限在發達的城市,對農村居住環境的系統研究還比較缺乏。目前多數的研究都從學科各自專業的角度出發,導致各個學科之間不能很好的結合起來進行深人的研究,導致對人居環境與植物環境工程的結合研究還不到位。農村生態建筑工程應該建立在政府與民間、國內與國際資源相結合的基礎上,以實現中國的生態農業為整體目標,以最終實現中國農村與農民生活形態與質量的全方位進步,使從而為中國農村的生態建筑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在農村生態建筑的實施必須要依賴于各級政府的資源和農村自身的資源,并要將以上資源根據生態工程的不同階段、不同項目進行有效的組合。
3 缺乏生態建筑的廣泛實踐
我國建筑界關于生態建筑的研究對推動生態建筑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目前關于生態建筑設計的理論還缺乏實際工程的大規模實踐。生態建筑能夠有效的實現節能減排,能夠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及推動建筑技術向綠色建筑方向發展,可以說加大探索城市生態發展之路是當前建筑領域最迫切的任務,隨著城鎮化的高速發展,通過生態建筑的實踐來引導和培育人們低碳生活的方式是我們今后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