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上半年糧食工作總結
上半年全市的糧食工作,在省糧食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市糧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辛勤努力下,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認真踐行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按照全市糧食工作的總體規劃部署和目標,緊緊圍繞全市農村工作會議和省、市糧食工作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好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推進全市高效農業和農村三大合作的思路和措施,利用我市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產業化過程中新一輪建設投資熱潮,以產業發展為目標,以糧食購銷及精深加工為抓手,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扭虧增盈和安全儲糧為重點,加強糧食市場監督管理,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職工隊伍建設,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推動了全市糧食經濟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達到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要求。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重點工作目標完成情況(1―5月份)
(一)、糧食購銷(國有糧食經營企業)
1、實現糧食銷售18.42億斤,同比增加115%;
2、夏糧預計收購13.9億斤,截止6月25日已入庫15.4億斤,占預購數110%,其中執行最低收購價收購小麥14.4億斤。預計今年夏糧實際收購量將達到16.5億斤。
(二)、糧辦工業
實現糧食工業總產值22億元,占全年計劃41%,比去年同期增長32%;實現銷售收入20.3億元,占計劃39%,比去年同期增長31%;實現利稅總額8000萬元,占計劃57%,比去年同期增長41%。
(三)、市場管理
糧食市場秩序良好,各縣(市、區)局建立建全了糧食執法支部,依法加強了對糧食市場的監管。
(四)、財務狀況
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2928萬元,比上年同期61424萬元增長35%,虧損309萬元,比上年同期1316萬元減虧1007萬元。減虧的原因主要是企業改制后,增強了經營活力,減少了負擔,以及國家實施小麥托市收購,帶來企業經濟效益的改觀。
(五)、安全生產
上半年取得較好成效,全市未發生存糧安全責任事故
主要工作特點:
1、嚴格執行糧食收購政策,切實保護好糧農利益。今年是國家在我市實行小麥最低價收購政策的第二年,為了切實做好糧油收購工作,全市糧食部門及早動手,做到了產購形勢分析到位、倉容準備到位、收購器材及人員和庫點到位、政策宣傳到位、提前入市收購到位,確保了收購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惠及糧農。截止6月25日,全市納入統計的各類糧食經營主體共收購糧食16.8億斤,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15.4億斤,按最低收購價收購糧食 14.4億斤,全市農民從出售最低收購價小麥中增收過億元。
一是超前謀劃,把握主動。全市認真總結去年托市收購工作中的經驗,超前抓好倉容、資金、人力等準備工作。到5月底,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移庫騰倉的目標,托市小麥出庫6.3億公斤,占托市收購庫存總量的91.3%;加強維修倉房、完善收購作業設備,全市新增9000萬公斤倉容,準備各類機械設備118臺(套);支部各類培訓13期,培訓人數達570人次;市、縣均針對托市政策執行時間與本地收購入庫時間不一致的實際,做好收購前、中、后執行托市收購的預案。
二是履行職能,敞開收購。針對今年小麥成熟期提前,沿江農民售糧早的實際情況,5月27日我市在邗江區舉行了夏糧收購開秤儀式,當日收購入庫100多萬斤。6月3日召開了全市小麥最低價收購工作會議,縣(市)區相繼專題部署。針對收購期間售糧集中,局部倉容緊缺,各地在縣內集并小麥1500多萬公斤。同時,嚴格執行現金結算、依質論價等各項政策,沒有出現“打白條”和拒收、限收等現象。從已收購入庫情況看,今年入庫小麥質量普遍達到三等或二等,價格為每斤0.69元至0.71元,二等糧比例明顯高于去年,加之畝產高于去年8.5%左右,總產達10億公斤,農民每畝增收80余元,總計增收2.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