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中班主任工作總結
3. 學生參與評價。
在學生主體參與了各種德育活動的基礎上,由學生參與對自己、他人、班集體的評價,使德育活動更具有方向性、規范性、完整性。我曾經組織學生展開對于班委的評價活動。先由學生制定了班委的評價標準,然后制定了一些調研題目進行調研。調研之后,把調研的結果反饋給班委會,并向全班公布。然后學生共同制定下面的目標和行動計劃。這樣,在學生用高標準參與評價他人的同時也進行了一次自我教育,也成為一次自我完善過程。與此同時,我經常在每一個學期走過一個階段時,要求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使學生明確了自己那些地方進步了,那細地方還需要改進;也使學生更加明確了正確的方向,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從而向德育目標靠得更近。
三、班會準備及過程
1、 請一組同學準備“非典”病毒以及疫情的詳細介紹,發布在網上,并負責隨時發布抗“非典”國內外研究的進展。
2、 請一組同學每日介紹健康知識,也可以采取在網上發表健康知識競賽題的方式。
3、 請一組同學介紹營養學知識,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等等。
4、 每一位同學自擬一份在家學習、鍛煉、生活、做家務、休息的一日常規與安排以及自己在家將如何防治“非典”。發到我的郵箱里。每天進行自評打分,并請家長打分。
5、 開展為爸爸媽媽做一頓飯的活動。
6、 讓學生到社區中為抗非典做一件事,并記錄下過程與自己的感受
7、 向全班征集為抗非典一線的白衣天使們寫一封慰問信(詩歌、收集短信也可以,發表在網上,進行評比)
8、 征集好書好的文藝作品的介紹及讀后感。
9、 最后,學生經過實踐與思考續寫“學會長大”(文章見后),這就是我們班會的成果。
注:不能上網的同學可以通過打電話的方式向小組長或老師匯報參與。
附:
學會長大
什么是長大?它不僅僅體現在生理上的成熟,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成熟,這才是真正意義的長大。比爸爸媽媽還高不是長大,敢和父母老師頂嘴更不是長大。每位同學都希望自己快些長大,怎樣才能做到呢?我們可以共同來探討這個問題。
我認為:
首先,要學會寬容。能寬容一切,時刻以感激之情生活。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去感謝的人和事。感謝自然給與我生存的環境:陽光使我心情燦爛,陰雨天使我浮想聯翩……;感謝父母給與我們生命,含辛茹苦撫養我們長大;感謝老師對我的嚴格要求,使我能夠健康成長;感謝同學對我的幫助,哪怕只是一個微笑;感謝所有為我服務的人;甚至感謝擦肩而過的陌路人,讓我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世界;感謝逆境給我們以勇氣以堅強德意志;感謝錯誤失敗使我們能增長智慧;感謝我的競爭對手,他使我在競爭中不斷進步……能以感激之情生活,是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
其次,要勇于承擔責任。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享受著一切。自然給與我們的:陽光、藍天、綠水……人們給與我們的:關愛、幫助、寬容……,我們就要對一切負起責任。要對自己負責(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對待每一次活動,認真對待自己的學習事業,不輕易放縱自己,使自己健康成才),要對環境負責(熱愛大自然,保護地球,保護環境),要對班集體負責(有意識地多為班集體多做一些也許在你看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它們的積累將發揮你想象不到的作用),要對家庭負責(多位父母承擔生活的壓力,多做些家務,發揮家庭成員的作用)……總之,盡量多做一些,多承擔一些責任,將會使你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這樣的人受人尊重,被人認可,會使你在未來的生活與工作中,擁有更多的機會。
第三,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處于青春期的同學們令人羨慕,你們散發著勃勃生機,給人以無限美好的遐想,給人以希望。但青春期是一個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由于在生理上,我們大腦尚未發育完全,導致情緒、情感不穩定,由于生活經驗社會經驗的不足,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尚未完全定型,對事對人的看法不全面,容易偏激。而這個缺陷往往會給本來讓人羨慕的青春蒙上陰影,使我們不能健康成長,甚至會耽誤許多有價值的寶貴的東西,令我們抱憾終生,所以同學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多看一些關于心理學知識的書籍,調整心態,盡量廣博地多學習各方面知識,學會全面考慮問題,學會換位思考,增強自己辨別事物的能力,控制情緒的能力。
第四,能看清自己的路,明確自己的方向。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與別人的不同和差距,明確自己的任務,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
你怎樣認為:
…… …… …… ……你來寫完這篇文章好嗎?
最后,我會用盡我畢生最大的精力,投入到我熱愛的班主任工作,像孫維剛老師說的那樣:“做一名因我努力工作而使學生幸福的老師”。我愿我能為教育樹立起一面旗幟,不愧“靈魂工程師”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