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縣糾風工作總結
(五)認真清理涉農收費項目,全面推進收費公示公開工作。為進一步加強對涉農收費工作的監管,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收費項目、價格的知曉率,切實糾正部門和行業亂收費行為,維護好人民群眾利益,我縣認真開展了涉農收費項目清理工作,進一步完善收費公示制度,全方位推進收費公示公開。成立了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縣發改委、監察局等部門領導為成員的**縣價格和收費公示工作領導小組,下發了《關于印發〈**縣價格和收費公示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級各部門加強對收費和價格公示工作的管理,堅持“誰收費,誰公示”,“未經公示,不得收費”,“沒有規定,不得收費”的原則。各級各部門認真執行收費公示制,使涉農收費價格項目向社會全方位公開。通過認真清理,共清理出現今執行的收費項目14191項,其中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867項、經營服務性收費項目210項、醫療服務收費項目3966項、藥品收費項目9148項,F今執行的價格和收費項目清理出來后,我縣要求各級各部門全方位多角度公開價格和收費項目。一是充分應用網絡資源,將統一清理出的全部收費目錄在“紀檢監察網”、“**縣公眾信息網”、“**縣監察局政府信息公開網”上公開,各收費單位將涉及的收費項目在本單位的公示欄和網站上公開,鄉鎮和村社將縣價格和收費公示協調領導小組審核的涉農收費項目在本鄉鎮、本村社的公示欄和網站上公開。二是充分發揮媒體作用,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清理出的現今執行的收費項目在縣電視臺分期滾動播出,將國家和省州決定增加、取消或調整的收費項目也及時在縣電視臺播出,向全縣人民公開。三是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要求各收費單位繼續維護、更新好原有的價格和收費公示牌,保證公示內容與現行的價格和收費項目標準相一致;各鄉鎮、村社也采用公示欄、黑板報、墻報等靈活多樣的形式,把涉及群眾的收費項目向群眾公開。四是以文件形式進行公開。縣糾風辦和縣發改委聯合發文,把現今執行的收費項目以文件形式向全縣各級各部門、各鄉鎮公開。方便了人民群眾對各收費單位的監督,促進了各級各部門依法依規收費。
(六)認真開展治理公路“三亂”工作。根據省、州糾風辦《關于加強元旦春節期間治理公路“三亂”工作的通知》精神,我縣由縣人民政府糾風辦、縣公安局、縣交通局、縣林業局及時聯發了《關于建立**縣公路水路“三亂”監督網絡和快速反應機制的意見》,建立監督和快速反應工作網絡,安排部署治理公路“三亂”工作。縣監察局、糾風辦、公安局、交通局、交警隊、運政所、稽查所、安監局、森林公安分局的領導及時召開了治理公路“三亂”工作聯席會議,對全縣的治理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對治理工作提出了相關要求。抽調了交通、公安、運政的相關人員5名組成檢查組,認真開展了專項治理檢查活動。要求交通行政執法人員樹立“以人為本、以車為本”的觀念,提高服務意識,堅持秉公執法,文明執法。執行公務時,佩戴標志,持證上崗。實行執法公示,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在道路交通主管部門全面落實治理工作責任制,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對發現的公路“三亂”案件,按照《黨風廉政責任制》的規定,嚴格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堅決遏制公路“三亂”反彈。通過認真開展治理公路“三亂”工作,我縣公安、交通、運政、安監等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嚴格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緊緊圍繞“維護社會穩定,確保公路運輸安全、暢通”的工作目標,認真履行法定職責,規范執法行為,公開執法,文明執法,沒有借執法之名謀取私利行為,也沒有亂設檢查站點,隨意攔截車輛檢查和罰款行為等“三亂”現象。
(七)認真開展“四項資金”監督檢查工作。根據國務院糾風辦《關于2009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及省州對糾風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加強對社;稹⒆》抗e金、扶貧和救災專項資金的管理,嚴肅查處資金管理使用中截留、挪用、貪污等違法違紀問題,確保“四項資金”安全,我縣認真開展了對“四項資金”的監督檢查。 一是及時下發了元政字〔2009〕51號文件《**縣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社;鹱》抗e金扶貧和救災專項資金監督檢查的通知》,成立了“四項資金”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由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任領導小組組長,縣監察局局長、縣財政局局長、縣審計局局長分別擔任領導小組副組長,領導和安排部署全縣的“四項資金”監督檢查工作。抽調縣糾風辦、財政局、審計局、扶貧辦等部門業務骨干10人,組成兩個監督檢查組,對全縣10個鄉鎮、8個縣級部門“四項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進行重點檢查。通過督查組一行深入單位聽取主要領導匯報、查閱財務會計材料、實地察看項目實施情況、詢問基層群眾等方式開展監督檢查,檢查組向“四項資金”管理使用單位提出整改意見建議12條,有效促進了征收管理使用單位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管理,避免了在“四項資金”管理使用過程中違規違紀違法現象的發生,確保了我縣專項資金的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