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街道組織工作總結
一是健全制度,加強管理。進一步完善考勤、調研、考核、激勵等日常管理制度,約束大學生村干部日常行為,增強其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二是加強教育,提高素質。重點對他們開展政治理論,基層工作方法,經濟技術等長期培訓,幫助提升大學生村干部參政議政的能力和創業帶富的能力。三是大力扶持,鼓勵創業。制定了細致可行的大學生村干部創業扶持方案,盡一切能力為大學生村干部創業提供各項便利條件,讓他們施展自己的才華,積極開拓創業門路,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體現大學生村干部的自身價值。四是創建平臺,增進交流。定期召開大學生村干部工作例會和大學生村干部聯誼會。通過會議、座談,及時了解大學生村干部的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了解他們的心理動向,增進相互的交流學習,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六)、加大遠程教育工作力度,加強黨員群眾教育。
一是加強日常管理。街道定期對各村遠程教育播放情況進行督察,確保點擊率。二是積極開展活動。充分發揮黨員現代遠程教育平臺的實效性、便利性和帶動作用,抓好黨員干部市場經濟、法律法規等知識的學習培訓。組織黨員干部通過遠教平臺收看了《沈浩事跡報告會》、全國“兩會”視頻直播等遠程教育節目,使黨員干部受教育。各村每月定期播放《農事早知道》欄目,幫助村民了解最新最好的農業信息。社區舉辦多次講座,為轄區黨員干部居民提供免費的教育培訓機會。
(七)、強化服務職能,不斷創新非公有制企業、“兩新”組織黨建。
一是通過把非公企業黨組織和“兩新”組織納入街道區域化黨建、聯點共建等活動中,不斷加強企業黨組織同街道黨工委的聯系,同時加強對企業業主和管理層的教育培養,積極發展其為黨員,進一步發揮黨組織在企業中的領導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二是在堅持把推進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與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為“兩新”組織、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和黨員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公共平臺。
(八)、是認真做好發展黨員工作。
全面推行發展黨員預備制、票決制、責任追究制,確定了30余名轉正人員,19名轉預備人員,30余人參加入黨積極分子黨課培訓。對老鴉陳村20余名預備黨員多年以來未轉正問題進行研究解決,經過考察認定決定對其進行延期轉正的決定。
(九)、認真完成其他工作。
一是協助做好2010年鄭州市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重點加強對組織部牽頭的五小單位整治工作的領導力度。二是開展企業幫扶活動。科級干部深入所包企業開展幫扶,盡力為企業發展解決問題,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
二、下步打算
(一)加大兩個黨建亮點工程建設
一是提升區域化黨建實效。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街道成立駐街道綜合黨委,調整了組織設置,完善了組織網絡,達到了區域化黨建全覆蓋,經過創新多種載體進行宣傳,廣大黨員群眾對區域化黨建工作已經有了初步認識,對駐街道綜合黨委的職能有了一定了解,下一步要充分發揮駐街道綜合黨委的核心地位,將整合的黨建工作資源,充分發揮綜合黨委的力量,加強黨組織的領導力,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突出實效性,為街道整體工作和廣大黨員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二是加大非公企業黨建亮點建設。健全非公企業黨組織,不斷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建立黨建工作指導員或聯絡員掛鉤聯系非公企業制度。開展陣地建設活動,完善黨員活動陣地。創新活動方式,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開展“雙強雙優”企業創建活動和“黨員亮身份、促發展、樹形象”為主題的實踐教育活動,積極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等活動。
(二)扎實推進三項工作開展。
一是扎實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加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再各基層黨組織中的應用,加大檢查指導力度,明確“四議兩公開”內容,在規范“四議”程序和“兩公開”落實上下功夫,在解決突出問題、維護群眾利益、壯大集體經濟、促進社會和諧上見成效。二是進一步提升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水平。在現有基礎上,以提高檔次、完善管理、發揮作用為原則,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滿足辦公、教育、娛樂等需求。完善規章制度,狠抓各項工作和活動落實。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和群眾性娛樂活動,充分發揮活動場所作用。三是深入開展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落實黨員干部“三級培訓”制度,明確培訓職責,制定培訓計劃,落實培訓措施,保障培訓經費,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活動。繼續舉辦“長興講壇”,邀請專家教授講課。以機關、村、社區黨員活動室為陣地,開展培訓、座談、交流會議以及演講、朗誦等比賽活動。以黨員干部遠程教育網絡為平臺,組織黨員干部開展學習培訓。適時組織外出參觀學習,吸取先進地區發展經驗。
(三)在建好四支隊伍下功夫,把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作為長效機制貫徹下去。
一是加強中層干部隊伍建設。繼續加強中層干部的平時考核,對干部嚴格要求,堅持公平、民主、競爭、擇優的原則,形成中層干部管理運行的新機制,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使不干事、只策事,不想事、只鬧事,不管事、只惹事的干部受到處罰,使想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得到重用。二是加強村社區干部和后備人才隊伍建設。健全支部書記例會制度,健全支部書記半年、全年工作考評考核制度,堅持年終“雙述雙評”制度。加強支部書記教育培訓,努力提高素質、增強執政能力和發展能力。在退伍軍人、大學生村干部、致富能人當中推選后備干部,加大培養力度,提高綜合能力。三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一方面加大發展黨員的力度,真正把那些年紀輕、有文化、善經營、懂管理、富有事業心和責任感的同志吸收到黨內來,壯大黨員隊伍。另一方面通過開展“黨員活動日”、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社區黨員特色崗、企業五好黨員評比等活動,真正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四是加強大學生村干部隊伍建設。加強日常管理,提高大學生村干部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出臺扶持大學生村干部創業方案,創造條件,開展多種形式的扶持活動,幫助大學生村干部創業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