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方案
2.教育目標:使全校師生熟悉日常行為規范、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基本內容,并受到一次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對中層干部和教師進行一次全面的培訓。
3.宣傳目標:向家庭、社會延伸普及日常行為規范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增強遵章守規意識和法制觀念,使社會、家庭的規范意識和可持續法制觀念有明顯提高。
(二)要求:
1.管理目標要求:
(1)學校作出創建決定,提出創建要求,成立領導小組,明確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的主管領導和小組成員的職責。
(2)制定好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計劃和方案,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納入學校總體安排,對校長和教師進行一次培訓。
(3)各處、室、年級、班、組經常組織活動,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工作。
(4)提供必要的經費,基本滿足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的需要。
(5)教務處組織編寫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教學學科滲透的教案,實行資源共享。政教處組織開好“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校級主題班會。
(6)各有關處室要注重原始數據,臺帳和文件材料的積累,保證檔案資料齊全,完善管理。
2.成效目標要求:
(1)加強各學科中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內容的教育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學生切實掌握各教材所規定的內容。
(2)組織開展培訓、講座、主題班會及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
(3)鼓勵學生在校內成立各種社團,組織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日常活動;結合學校和師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各種形式和內容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受到豐富多彩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4)努力培養良好的道德意識,積極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社會教育宣傳活動,為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做好、做實事,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
(5)進一步合理規劃校園文化建設,提高校園文化的內在影響力和驅動力。
(6)努力做好校園環境建設,進一步增強環境育人的功能。
(7)努力創出學校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的教育特色。
三、實施途徑
1、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納入學校的整體教育計劃中
一是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主渠道作用。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入教材、引入課堂,要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進一步強化有關榮辱觀教育的內容,針對我校學生的特點,分層次科學設計教育內容,深入淺出地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不僅學校德育課程中要重點突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容,在其他相關學科教學中特別是語文、歷史、政治等學科中也要滲透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容。
二是發揮實踐教育環節的作用。利用豐富的社會資源,合理安排內容,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起來,在學生實踐教育環節中強化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要求。通過組織學生參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會實踐活動、志愿者服務、社會調查和公益活動,提高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性。
2、把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
校園文化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導向,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建設價值導向鮮明的校風、班風、教風、學風,營造自然、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要努力讓每一個校園文化活動都發揮道德教育的作用,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面墻壁都體現道德教育的意義。通過校園文化的熏陶,引導學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惡丑,不斷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級趣味,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