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讀書節活動實施方案
2、提供閱讀主題材料,促進活動高效開展。
為響應市教科研中心"與名家為友,與經典同行"的教師讀書活動和蓓蕾讀書活動,特確定本次讀書節活動的讀書內容:
教師:學習名家教育理論,閱讀經典書籍,品評高深教育實踐,提高文化素養和理論水平(名家:葉圣陶呂叔湘袁微子張志公吳立崗等;經典:《論語》、《詩經》、"三百千"、四大名著等;教育實踐:《給教師的建議》、《陶行知教育文集》等)
學生:加強經典誦讀,開展繪本和童話欣賞,品評兒童文學,拓寬自我視野,為學生經典閱讀"保駕護航"。(經典:"三百千"、《弟子規》、《論語》、《詩經》等;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愛心樹》、《爺爺有辦法》等;童話:《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兒童文學:《烏丟丟的奇遇》、《夏洛的網》、《告訴世界,我能行》等)
具體要求:
教師:
(1)全體教職工,特別是各學科教師,要充分認識讀書活動的重要意義,做到人人參與,共享經典。要在選好閱讀書目后,充分利用雙休、假期,靜下心來,誦經典,品名著,充實自我;要在閱讀過程中做好隨記、旁批,定期整理讀書反思和心得體會;要在教師之間開展"好書共讀"或"好書交換讀"活動,促進本項活動可持續發展。
(2)各任課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將讀書與教學、思考與實踐緊密結合,加強課外閱讀方法和教學策略的研究與探討,力求做到"五個一":即精讀一本好書、深研一位名家、寫好一篇讀書心得、上好一堂指導課、設計一節精品教案。
(3)要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閱覽室、電子備課室,經常翻閱學校的各類報刊雜志,并鼓勵每位教師每年至少訂閱一份教育教學類雜志。
(4)要將教師讀書活動與新課程通識培訓結合起來,定期安排教師集中學習、讀書論壇或主題閱讀活動,使集中學習與教師自學相結合,增強活動的針對性。
(5)開展與學生"同讀一本書""同背一首詩""同過一個節"(讀書節)活動。每位教師要在自主閱讀學生必讀書目的基礎上,利用晨會課、閱讀課的時間為學生朗讀經典書籍。
學生:
(1)遵循"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原則,繼續開展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
一、二年級:每學年至少熟讀背誦經典詩詞50篇(段);
三、四年級:每學年至少熟讀背誦比較簡單、易理解的經典詩詞50篇(段);
五、六年級:每學年至少熟讀背誦有一定難度的經典古詩文60篇(段)。
(2)每天繼續利用早讀時間認真開展誦讀活動;課程表中設置"閱讀課",內容為閱讀經典和指導課外閱讀。并真正實現:閱讀一本好書:讀完、讀懂、讀透;學做一點筆記:認真、實用、高效。
(3)建立學生"讀書成長檔案",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心得體會,在閱讀過程中認真撰寫的讀書筆記、作文或日記,創作的優秀書法作品、創辦的"讀書手抄報"等實踐作業以及每學期制定的讀書計劃書,參加讀書實踐活動的作品及獲獎情況等記錄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