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課外讀物進校園的方案(通用3篇)
檢查課外讀物進校園的方案 篇1
為了規范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證課堂教學有序進行,樹立課堂“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學校特制定學生學習規范管理制度,請全體全校師生認真執行。
一、學習紀律要求:
1、上課預備鈴響了必須馬上趕往教室,嚴禁在操場、過道玩耍,正式上課鈴響了未進教室就是遲到。第一次遲到的學生進教室后主動向全班同學和教師道歉,道歉語:“同學們:對不起,我遲到了,我影響了你們的學習,下次我不遲到了!”對多次遲到的學生按照學生考勤管理辦法處理。
2、課堂上不能隨便請假上衛生間或外出打水喝,如身體特殊原因,必須得到任課教師同意后方可外出。不允許兩人以上同時請假結伴上洗手間。上課時間教師不得安排學生為教師辦公室搞清潔衛生或干私活。違者學校將對違規學生和違規教師同時進行通報批評。
3、上課不能帶手機、mp3、游戲機等電子產品到教室玩耍。科任教師、班主任、查堂領導、巡視領導一經發現,必須立即收繳后交政教處登記存放,期末放假時請家長來領取。不主動上交的報學校給予紀律處分并請家長配合處理。
4、上課必須用普通話與教師、同學進行學習交流。上課發言要舉手,老師同意后方可發言,發言時聲音要洪亮。同學發言、教師講解時,不能插嘴,保持良好的教學秩序。違規者科任教師責令插嘴學生當堂向全班同學道歉,道歉詞:“同學們:對不起,我插嘴了,影響了大家的聽課,我立即改正!”對多次插嘴的同學責令書面在班級檢討。
5、上課不能睡覺或干與本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情,遵守課堂紀律,執行教師紀律和學習要求,確保課堂教學有序進行。違者,第一次科任教師個別提醒,第二次公開批評,第三次責令課后寫出書面檢查在班上作公開檢討,第四次報學校通報批評,第五次報學校給予紀律處分,第六、七、八、九通知家長帶回家配合教育。
6、隨時保持教室干凈整潔,座椅擺放整齊,書本擺放規范。不亂搬動桌椅,不能竄座位。違者,第一次科任教師當堂批評教育,第二次在班級書面公開檢討,第三次報學校通報批評,第四次報學校給予紀律處分,第五、六、七、八請家長帶回家配合教育。
二、執行監督人員:
1、科任教師主要負責處理本人課堂上的違紀行為。
2、班主任主要負責本處理本班學生的'違紀行為。
3、政教處負責處理全校學生發生的違紀行為。
4、其他領導、教職工有責任教育學生違紀行為。
5、對學生違紀行為視而不見的教職工給予通報批評。
三、備注:
1、此規定從20xx年9月1日執行。
2、班主任認真組織學生學習了解此規定。
檢查課外讀物進校園的方案 篇2
一、目的
學生學習過程的基本環節有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小結等。對這些基本環節,也應提出規格要求,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適用范圍
班主任、各任課教師。
三、內容
1、預習。預習是為學習新課作好準備。養成了預習習慣,就會學習得更主動。當然,有的課不一定要預習。哪些課要預習,哪些課不要預習,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基礎和時間來掌握,一般說來,初中的語、數、外、理、化等課,要養成預習習慣。預習的方法和步驟是通讀、標疑、思考。即要把要學的新課瀏覽一遍,把不懂的地方標上記號,對后面的習題進行初步思考。預習是為了提高聽課水平,培養自學能力。不要用預習來代替聽課。
2、聽課。聽課是學生學習的過程的中心環節,是學好功課的關鍵。聽課應做到專心聽講,積極思考,重點筆記,踴躍答問。所謂專心聽講,就是要邊聽邊想,認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思考其他同學的提問和答問,多問幾個為什么,并敢于提出問題。所謂重點筆記,就是要把教師講課的要點,教師特別強調的結論性的論述重點地記下來,或在書上加批注。所謂踴躍答問,就是教師提問同學時,敢于站起來回答。課堂回答教師的提問,是學生鍛煉思維能力,鍛煉即發言能力,鍛煉口才的大好機會。作為學生要主動利用這種機會,鍛煉和發展這些能力。
3、復習。復習是把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過渡環節。復習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教材,消化鞏固知識,使知識系統化。復習要做到認真及時,把握重點,融會貫通,胸有計劃。所謂認真及時,就是當天的功課在當天復習,這樣才能減少遺忘;所謂把握重點,就是要把基礎知識、基本要領開清楚,把不懂的問題徹底弄懂,不留知識缺陷;所謂融會貫通,就是不孤立地死記知識,要把所學知識互相聯系起來,可用摘要、列提綱等辦法加以歸納,使之系統化;所謂胸有計劃,就是要照顧各科,不要偏科,還要把經常復習與階段復習結合起來。
4、作業。學生只有通過作業練習,才能形成技能技巧。對于教師來說,要盡可能做到課堂解決問題,作業要少,要適量,要有全局觀念;對于學生來說,要嚴肅認真地做作業,要有刻苦的學習精神。“題海戰術”和反對布置必要作業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對學生布置作業時,應提出以下要求:
(1)先復習,后作業,先審題,后解答。有的`學生看到題目,不加思考,馬上就做的習慣是不好的。作業和考試時出現不應有的錯誤,往往是這樣造成的。
(2)做完作業后要認真檢查。
(3)書寫要工整,作業格式要規范化,要愛護作業本,不要在上面亂涂亂畫。
(4)要按時、獨立完成作業,不拖欠作業,不依賴父母和別人,不抄襲。
5、小結。學生學完一單元或一階段后,要進行學習小結,即回顧前一段的學習,哪些知識掌握得牢固,哪些地方存在著缺漏,有什么經驗,有什么教訓。小結的目的在于把前面學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小結的形式應靈活多樣,可采用學生自己喜愛的形式,可寫成日記,或寫成周記,或寫個講演稿,或寫個發言提綱,只要能達到目的即可。對小學生,一般不必作此要求。
檢查課外讀物進校園的方案 篇3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校園閱讀,提升校園閱讀質量,規范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切實發揮課外讀物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育人功能,引導廣大中小學生增強綜合文化素養和精神文明素養,提高審美情趣,爭做社會主義時代新人。
(二)基本原則
堅持育人為本,方向正確。課外讀物的推薦與選用必須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要嚴把政治關,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助力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要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圍繞核心素養,緊密聯系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滿足中小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方面的閱讀需要,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堅持統一管理,學校主責。區級教育行政和業務部門要充分發揮監督、指導、檢查作用,指導學校營造健康、和諧、文明的校園閱讀生態。中小學校要全面落實課外讀物進校園工作的主體責任,負責學校的課外讀物推薦、遴選、審核工作,做到嚴格把關,凡進必審。
二、組織機構
(一)石景山區中小學課外讀物進校園工作領導小組
成立石景山區中小學課外讀物進校園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教委主任任組長,相關行政科室及業務部門共同構成。負責協調各部門分工,統籌負責全區中小學課外讀物進校園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工作。
組長:石顯富 區委教育工委書記
李秀蘭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 區教委主任
副組長:王傳東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
孟馳 區教委副主任
胡光熠區教委副主任
管娜 區教委三級調研員
李文 區教育分院院長
成員:基礎教育科、學前科、德育科、職成科、宣傳科、教育分院相關部門負責人。
(二)學校課外讀物進校園工作領導小組
各學校成立校級課外讀物進校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長擔任,成員由教育教學、后勤采購、圖書館等負責人共同構成。負責本校進校園課外讀物的推薦、遴選、審查等工作。
三、課外讀物范圍
依照教育部《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附件,以下稱《管理辦法》),本方案所稱的課外讀物是指教材和教輔之外的、進入校園供中小學生閱讀的正式出版物(含數字出版產品)。
四、工作舉措
(一)建立校園課外讀物推薦報備制度
學校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原則上每學年初進行一次。推薦前,須進行審查和備案。具體環節分為初選推薦、分組審讀、集體評議、公開公示、上報備案。學校課外讀物進校園工作領導小組要組織教育教學干部、各學科教研組長及骨干教師、圖書館管理人員提出初選目錄。初選通過后,安排各學科組相關人員進行分組審讀,對所選書目按照《管理辦法》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所述推薦原則、標準、要求進行全面把關。集體評議環節,學校要召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集中聽取評審意見,經領導小組一致評議并簽署意見后,確定本校課外讀物進校園推薦閱讀目錄。學校推薦書目確定后,每年9月要上報區教委基礎教育科備案,并向學生家長公開,堅持自愿購買原則,禁止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購買課外讀物,學校不得組織統一購買。
(二)建立課外讀物進校園監督檢查機制
學校針對進校園課外讀物需做到“凡進必審、凡用必審”,筑牢課外讀物進校園的“防火墻”,做好推薦目錄的區級備案。區教委責任科室及相關業務部門定期開展抽查和專項督查,并將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納入教材工作機制。區教育督導部門也要將課外讀物進校園有關情況納入督導檢查范疇,發現問題立行立改,對于存在《管理辦法》第十三條中違規情況的,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三)推進校園閱讀良好氛圍創建
課外閱讀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自我發展。學校要大力倡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可設立讀書角、讀書欄等,優化校園閱讀環境,推動書香校園建設。學校要不斷創新形式,積極開展閱讀工程、整本書閱讀、讀書交流會、名師大家進校園等豐富的校園閱讀活動,但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校園內通過舉辦講座、培訓等活動銷售課外讀物。通過家委會、家長會等機制發揮家長在學生課外閱讀中的積極作用,營造家校協同育人的良好氛圍。鼓勵學校建立閱讀激勵機制,采用適當的形式表彰閱讀活動表現突出的師生。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壓實主體責任
課外讀物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對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時代新人發揮重要支撐作用。加強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有利于提高中小學生課外閱讀質量,有利于課外讀物與課程教材形成整體育人合力,有利于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各學校需進一步提高政治認識,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充分意識到規范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一把手要親自抓,以實際行動推動制度完善和工作落實,營造良好的校園閱讀生態。
(二)落實管理要求,加強監督檢查
學校要落實主體責任,制定校級工作方案,細化和落實各項任務。在做好日常規范管理的同時,要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科學使用課外讀物的教育。區教委將健全目錄報備和監督檢查制度,暢通群眾和社會監督渠道,定期對備案書目進行入校抽查,并配合市教委開展專項督導,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掛賬督辦,對敷衍塞責、違紀違法等問題依法嚴肅處理。
(三)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
區教委宣傳部門、各學校要善于通過網絡新媒體,立足區域和學校特色,加強校園閱讀品牌建設活動的社會宣傳,引導廣大中小學生培養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閱讀習慣,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促進書香校園、書香社會的構建,助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