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爆竹專項整治方案范文(精選3篇)
煙花爆竹專項整治方案范文 篇1
根據《XX市煙花爆竹安全監管領域損害群眾身邊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安排部署,自20xx年X月至X月,在全省/市/縣范圍內開展煙花爆竹安全監管領域損害群眾身邊利益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現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整治目標
聚焦群眾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強力整治煙花爆竹安全監管領域的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進一步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二、組織領導
成立專項整治工作專班,省/市/縣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安全生產基礎股和審批股全體人員為成員,負責組織落實專項整治行動計劃和方案,收集匯總、總結上報、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等。
三、整治重點
本次專項整治的對象是省/市/縣應急管理局、各鄉鎮以及縣吉慶煙花爆竹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第三方服務機構、全縣所有煙花爆竹零售店(點)。
整治的重點內容包括:
1.對經營企業違規使用非專用車輛配送煙花爆竹監管執法不力的問題。
2.違規收取煙花爆竹零售許可證代辦費的問題。
3.煙花爆竹零售店(點)“下店上宅”、“前店后宅”查處不到位的問題。
4.達到處罰條件未進行處罰,達到停業整頓條件未停業整頓的問題。
5.根據實際情況應當整治的其他損害群眾身邊利益問題或違法違規行為。
四、工作安排
(一)自查自糾(X月X日前完成)
各鄉鎮和市縣應急管理局圍繞整治重點內容開展自查自糾,檢查本轄區批發經營企業配送煙花爆竹的車輛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齊全的安全警示標志,是否存在使用非專用車輛配送煙花爆竹現象;批發經營企業和第三方服務機構等有關單位是否違規收取煙花爆竹零售店(點)許可證代辦費;對轄區煙花爆竹開展監督執法過程中,是否做到嚴格公正規范文明執法,是否存在違法行為達到處罰條件未進行處罰,達到停業整頓條件未停業整頓的問題。
除此之外,要根據實際情況,自我剖析是否還存在其他損害群眾身邊利益問題或違法違規行為。
針對上述問題的檢查情況或發現的安全隱患,制定《XX省/市/縣煙花爆竹安全監管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自查自糾問題整改清單》,逐條逐項整改,形成常態化管理。
(二)監督檢查(XX月底前完成)
在自查自糾的基礎上,省/市/縣應急管理局負責對省/市/縣級煙花爆竹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和N家煙花爆竹零售專店進行全面排查,依法嚴厲查處非法違規行為。
各鄉鎮負責對本轄區其他煙花爆竹零售店(點)進行全面排查,對發現的零售店(點)存放的非法、“三無”、套牌和未貼流向標識碼的煙花爆竹產品以及無證經營零售店(點)存放的煙花爆竹產品一律現場沒收,并及時移交縣應急管理局集中銷毀;對發現的零售店屢教不改超量存放,特別是存在“下店上宅、前店后宅”等違法違規問題及時移交市縣應急管理局依法處理。
(三)整改提升(12月)
各鄉鎮、市縣應急管理局根據自查自糾和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建立問題整改清單,逐一整改銷號。
同時系統梳理專項整治發現的問題,注重舉一反三,精細精準完善各項制度措施,努力構建長效管理機制,鞏固專項整治工作成果。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鄉鎮市縣要成立專項整治工作專班,明確工作負責人和聯絡員,及時制定工作方案,進一步細化措施,落實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抓好自查自糾。
要堅持問題導向,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強力推進自查自糾,對自查發現的.問題,迅速制定整改清單,落實整治責任,逐條逐項整改落實。
(三)加強社會監督。
充分發揮“12350”舉報投訴熱線、網絡、信件等舉報渠道的作用,公開接受群眾信訪舉報,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打擊煙花爆竹安全監管領域的腐敗問題的積極性,同時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工作輿論氛圍。
(四)嚴格依法履職。
對檢查中發現或群眾舉報的線索,經調查屬實的,要及時移交市縣應急管理局依法處理,并與紀委監察部門溝通,做到嚴查快辦,嚴肅問責,確保有案必查,查有結果。
(五)及時報送信息。
各鄉鎮要加強信息報送,X月份起要及時報送《XX市縣煙花爆竹安全監管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自查自糾問題整改清單》,同時及時整理匯總整治工作情況,作為月工作動態信息(條目式)于每月25日前報送至縣應急管理局。
煙花爆竹專項整治方案范文 篇2
一、強化措施,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為了確保檢查不走過場,以規范市場經營秩序為重點,加強煙花爆竹零售單位安全監管和全民安全常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煙花爆竹經營單位的安全防護意識,保證守法經營者的利益和廣大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為規范煙花爆竹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是成立“打非”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級職責。區主管負責人為組長,安監局長為副組長,抽調公安、工商、質檢、安監等部門,組成工作領導組,全面開展煙花爆竹專項治理和打非工作。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專門研究部署專項治理工作,明確各責任單位具體責任和任務。安監局: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對收繳的非法煙花爆竹進行清點、登記和移交公安部門進行集中銷毀,調度、總結和匯報專項治理工作情況;公安部門:積極配合安監局開展工作,按要求開展宣傳教育工作,抽調人員參與定點和巡查執法,摸底排查,掌握轄區內私儲和重點私售人員情況,集中公開銷毀非法煙花爆竹;工商、質檢部門:抽調主要力量配合安監,重點清理無證經營攤點并收繳非法煙花爆竹,做好登記、統計后交安監局處理。
二是先期摸排,打“窩點”。采取劃片包干的辦法,由
鎮辦會會同公安派出所對轄區內的非法存儲點和重點私售人員,進行明查暗訪、定點監控,重點對涉農社區的民房、空閑房進行不間斷的監控,掌握情況后報區安委辦,領導小組調集力量打掉非法存儲點。對重點無證經營人員進行警告教育,防止出現反復。春節前我局聯合公安秦都分局共查處非法花炮55箱、鞭炮95箱、禮花彈27箱、禮花75箱,并進行了銷毀。
三是定點執法,嚴打無證經營。對全區經營重點區域進行清查,嚴厲打擊私售行為,出現一個打掉一個。對有證的經營戶,加強教育和管理,防止售私、售假,對不守法的有證經營戶嚴肅處理。
四是強化責任追究。嚴格落實責任制,簽定責任狀,強化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在煙花爆竹專項治理和“打非”工作中不力的單位,對單位主要領導和責任人進行談話,力促責任落實和責任追究的嚴肅性。
二、建立健全檔案,全程規范化管理
對全區范圍進行全面排查,下發排查登記表,有過非法生產史的重點戶和可疑經營戶登門進行復查,詳細排查,確保不留死角。建立健全煙花爆竹各項臺帳和管理制度,建立煙花爆竹經營“一店一檔”,與每個店簽定了煙花爆竹安全承諾書。嚴格按照管理辦法,對經營淡季的常態管理,特別是對專營店進行定期監督檢查,防止出現超量存儲和售私的`情況。
三、加強全面的監督管理
一是把煙花爆竹的監管作為隱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內容,進行全面的檢查。二是與公安、工商聯合制定方案,對進貨安全;對經營中的進貨,與批發公司進行協調,采取控制量的辦法,適時供貨,防止出現過多存貨的問題。三是早入手,查處非法存儲,進行全時監控,防止出現非法存儲的違法行為發生在轄區內,為專項治理打基礎。四是對有非法生產史的重點戶進行重點監控,確保不發生一起非法生產現象。五是設立舉報電話,對舉報人舉報的事情,一經查實,進行獎勵,并對舉報人保密。
煙花爆竹專項整治方案范文 篇3
一、指導思想
堅持突出重點,標本兼治原則,實行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生產源頭治理與市場規范管理相結合,強化監管機制與建立信用體系相結合。切實抓好農資市場專項整治工作,實現打假護農目標。
二、整治目標
通過對農資專項治理,使我縣農資市場秩序得到明顯改善,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等違規行為得到明顯遏制,有關大案得到有效查處,初步建立農資生產、銷售監管機制,加快農資信用體系建設。
三、整治重點
農資專項整治要緊緊圍繞重點季節、重點地區、重點市場、重點單位、重點品種和大要案查處,突出對種子、農藥、化肥的整治。
(一)大力整頓農資生產企業。一是以種子生產經營檔案檢查和資質檢查為重點,對種子生產經營企業進行全面檢查。對生產經營檔案不符合有關條件的,要抓緊督促整改,從源頭把好種子質量關。二是對農藥生產企業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嚴肅查處無農藥登記證、農藥生產許可證和農藥生產批準證書而生產農藥的違法行為,徹底搗毀發現的黑窩點。三是結合測土配方施肥行動,加大對配方肥生產企業的監管力度,推進配方肥質量追溯制度的建立,確保配方肥產品質量。
(二)全面開展市場整治。要緊緊抓住農資批發市場、專業市場和集散地,對農資生產經營單位和產品進行全面檢查,在春耕、秋種等重要農時季節開展拉網式檢查。
種子管理:以雜交水稻、抗蟲棉、雜交玉米、雜交油菜、大豆和小麥等農作物種子和蠶種為重點,在春耕和秋種前,均要集中開展種子市場專項整治,突出種子質量抽查,重點查處生產經營假劣種子、未審先推、亂引種、虛假廣告、超范圍經營、無證生產經營、未按規定建立經營檔案、品種包裝標簽介紹與審定公告表述不符、品種權假冒侵權等違法行為;嚴格品種審定,解決品種多、亂、雜等問題。對農業轉基因生物種子,要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農業部關于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和標識管理的有關規定進行嚴格管理。
農藥管理:嚴格按照農業部頒布的6項農藥管理新規定,規范農藥登記管理,切實解決農藥登記管理中產品數量多、“一藥多名”和標簽標識不規范等突出問題。加大農藥產品質量和農藥標簽檢查力度,以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和種子包衣劑為重點,堅決查處生產經營假劣農藥、無登記證生產、擴大使用范圍、一證多用、套證或冒證、標簽不符合規定以及肥料產品標稱具有農藥功能等違法行為。繼續查處非法生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種禁用高毒農藥的違法行為。
肥料管理:以復混肥、有機肥料、有機無機復混肥、微生物肥料及葉面肥料、沖施肥為重點,嚴查有效成份不足、包裝標識不規范、夸大使用效果、一證多用、假冒偽造登記證等違法行為。加強對配方肥定點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的監測,建立完善配方肥質量追溯管理制度。加強對肥料登記產品的后續管理。
(三)強化農產品質量抽檢。農資產品質量抽檢是農業行政執法的重要環節,也是及時發現和處理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的基本手段。各地要結合當地農資市場特點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時制定執法抽檢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農資產品質量執法抽檢,進一步加大農資產品質量抽檢力度,做到“兩個同步”:一是抽檢與取證同步,抽檢時由執法機構對樣本基數、生產經營情況等事實進行證據固定;二是公布結果與依法查處同步,對于檢測不合格的農資產品,要及時公布結果,同時按照《行政處罰法》和《農業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的要求,進行執法程序。縣農委將在春耕秋種期間分別組織一次種子、農藥、肥料的質量抽檢活動。
(四)建立規范化、有效的監管機制。積極推進農資監管工作規范化建設,形成穩定、有效的農資監管機制。一是強化屬地管理責任。由縣農委履行農資日常監管責任,并對本行政區域農資執法工作負責。二是推行責任書制度。縣農委要與農資監管責任部門簽訂責任書,明確職權、職責、目標、要求和保障措施。三是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監管措施不落實、該報告不報告、發現有違法行為的苗頭不控制、該查處的不查處、該移交的不移交等行為,要及時予以處理;造成后果的,對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要依法處分。四是推行監管工作記錄制度。具體履行農資監管職責的機構要建立監管工作記錄,要對監管工作開展情況如實記錄。五是進一步完善信息報送和統計制度。逐步實現電子化報送,網絡化管理。
(五)突出信用評價,推進誠信體系建設。要結合實際,制定科學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信用等級評定標準和辦法,根據農資市場主體資質、守法程度、消費者投訴、公眾評價等相關信息,結合農資質量監督抽檢結果,分等級評出農資生產經營主體的信用等級,并實行信用等級分類管理。對信譽好的企業,給予扶持和鼓勵;對失信和具有不良記錄的企業給予警示或限期整改,并列入“黑名單”予以重點監控;對多次違法違規、信用差的企業要依法取消其資格。通過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和信用等級評價數據庫,將農資生產經營主體的誠信檔案、信用等級及所生產、經營農資產品質量抽檢情況、違法行為查處等信息資料公布于眾,發揮農資誠信體系的作用。
(六)繼續推進毒鼠強專項整治。在切實加強殺鼠劑日常監管的同時,結合鼠害防治工作,繼續加大對毒鼠強等違禁劇毒鼠藥的打擊力度。以農村、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廣泛開展毒鼠強等違禁劇毒鼠藥清繳活動,繼續推進換購工作。對殺鼠劑經營單位進行一次全面排查,重點調查有無新的窩點和銷售渠道。
四、重點活動
(一)3月,組織集中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春季行動。
(二)3月下旬,組織20xx年“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
(三)5-7月,組織開展以農藥和獸藥為主的專項整治行動,鞏固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成果。
(四)9月,組織集中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秋季行動。
(五)10-11月,組織開展農資監管責任制落實情況檢查活動。
五、保障機制
為保障農資整治工作順利開展并取得實效,要切實加強有關制度建設。
1、進展報告制度:要對轄區內每周農資市場專項整治情況及時匯總,于次周一上午上報市農委農資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重大情況隨時上報,不得不報,瞞報、漏報。
2、完善舉報制度
要設立舉報電話,并向社會公布,方便廣大群眾舉報非法生產、銷售農資產品的案件線索,對舉報有關人員給予獎勵。
3、案件督辦制度:
實行案件限時辦結制。對上級交辦的案件,要在規定的`期限內上報查處結果。案件查處要堅決做到:案情沒有搞清的不放過,違法產品的源頭和流向沒有查明的不放過,制假售假責任者沒有依法處理的不放過,該移送司法機關沒有移送的不放過,支持或參與售假制假的國家工作人員沒有受到追究的不放過。
4、責任追究制度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建立農資專項整治工作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專項整治工作到位、措施落實。
六、幾點要求
農資專項整治工作任務十分艱巨,涉及內容廣泛,違法違規行為多樣,案件查處難度較大。因此,必須切實加強領導,采取得力措施,使專項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1、強化領導,明確職責
要切實加強統一領導,縣農委成立農資專項整治領導組,縣農委主任李定國任組長,委紀檢組長沈光兵任副組長,領導組下設辦公室(縣農業執法大隊),梁小東同志任辦公室主任。根據管理職能,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職責任務,形成合力,真正做到認識到位、責任到位、監管到位、制度到位、認真抓好農資專項整治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2、突出重點,抓好落實
突出專項整治重點內容,集中力量,精心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各種違規違法經營行為。圍繞全市秋季農資專項整治行動安排。
3、強化執法、完善制度
要強化對農資生產經營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堅持“五不放過”原則,從嚴、從重、從快懲處違法犯罪行為,確保農資市場秩序。要建立和完善各項保障制度,加大對農資產品及其經營單位的市場準入監管力度,強化依法管理,規范生產經營行為,積極推廣農資連鎖經營現代營銷方式,提高服務管理水平。
4、加強宣傳,強化監督
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報刊、雜志等宣傳媒介、廣泛宣傳農資打假專項整治的意義,加大有關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擴大科普宣傳面。尤其要著重抓好大要案查處和典型案件查處結果的宣傳,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監督氛圍。要強化執法隊伍建設,嚴肅執法紀律,強化執法監督,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對工作成績突出要予以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