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進校園方案(精選3篇)
垃圾分類進校園方案 篇1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物質消費水平大幅提高,我國生活垃圾產生量迅速增長,環境隱患日益突出,已經成為發展的制約因素。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可以有效改善企業環境,促進資源回收利用,打造美麗企業。根據相應文件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生活垃圾減量化為核心,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以垃圾源頭分選分投,多途分運為手段,以廚余垃圾收集處理為突破口,科學化分運、優化垃圾。強化企業員工對環境的保護意識,提高企業環境,致力打造美麗企業為目的開展企業垃圾分類工作。
(二)基本原則。
政府推動,全民參與。落實政府主體責任,強化企業示范帶頭作用,引導企業員工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形成企業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綜合考慮各企業文化、發展水平、生活習慣、垃圾成分等方面實際情況,合理確定實施路徑,有序推進企業生活垃圾分類。
完善機制,創新發展。充分發揮企業管理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完善相關的考核機制,加強宣傳力度,利用各種方法提高垃圾分類效率。
嘉興家具有限公司
(三)主要目標。
通過企業生活垃圾分類使員工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提高企業環境,帶動農村以及社區內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工作,大大推動全民垃圾分類這股潮流。
生活垃圾分類明細:
1.有害垃圾。
主要品種。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2.廚余垃圾。
主要品種。包括:相關單位食堂、賓館、飯店等產生的餐廚垃圾,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殼、畜禽產品內臟等。
3.可回收物。
主要品種。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廢紙塑鋁復合包裝等。
4.其他垃圾。
主要品種。包括:除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物之外的生活垃圾都稱為其他垃圾。
垃圾分類進校園方案 篇2
為認真落實市政府垃圾分類工作推進要求,確保我區完成年底前機關單位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100%的目標,根據《關于在機關單位實施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政辦發【20xx】69號)有關要求,結合我局實際情況,制定此實施方案。
一、組織領導
成立局垃圾分類工作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全局垃圾分類工作。
組長:組員:
二、主要目標
按照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分步實施的原則,有計劃地推進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處置工作,逐步形成全局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要充分認識到垃圾分類工作的目的、意義,不斷提升環保意識,切實發揮帶頭作用,為順利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發揮示范作用。
2、規范實施。全局人員要嚴格按照《關于在機關單位實施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進行垃圾分類,自覺在工作、生活中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良好習慣,切實保障垃圾分類工作目標任務順利實現。
3、督促檢查。垃圾分類工作小組要切實做好全局垃圾分類的指導、協調、宣傳工作,加強對各辦公室的檢查力度,并及時督促整改到位。
四、實施步驟
(一)前期準備階段(11月20日—30月)
1、做好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
2、統計、購買、分發垃圾分類收集容器;
3、完善相關機制對接等工作。
(二)全面實施階段(12月1日—31日)
1、各辦公室規范使用垃圾分類小桶(可回收為藍色,其他垃圾為黃色);
2、可回收物品由辦公室進行統一存儲,定期交由物資回收企業回收再利用;
3、工作小組做好對各辦公室垃圾分類的檢查、督促和整改工作。
(三)鞏固完善階段(20xx年)
進一步總結經驗,規范管理,完善制度,改進提高。
垃圾分類進校園方案 篇3
為進一步解決當前餐廚垃圾收集、運輸、儲存、處理各環節監管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關于加強全省城鎮餐廚垃圾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現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做好當前非洲豬瘟等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會議精神,規范我市餐廚垃圾收運處置監管,推進餐廚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從源頭堵住餐廚垃圾流入養殖環節。
二、工作目標
建立和完善覆蓋全市的餐廚垃圾管理網絡,實現城鎮餐廚垃圾的規范收運,提高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確保全市城鎮餐廚垃圾實現妥善處置。
三、組織領導
成立xx市城鎮餐廚垃圾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綜合行政執法、農業、市監、公安等部門以及袁州區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宜陽新區管委會,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城管局),負責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工作的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全面調查摸底。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由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組織對轄區內所有餐飲酒店、機關食堂、學校食堂等產出餐廚垃圾場所進行調查摸底,匯總產生單位的位置、產生量等相關信息,建立一店一檔,為餐廚垃圾收運處理提供原始依據。及時發放書面通知書,告知各餐廚垃圾產生單位不得將餐廚垃圾出售或轉運給生豬飼養戶,流入生豬喂養市場。
(二)強化監督管理。市監部門督促餐廚垃圾產生單位配備餐廚垃圾儲存容器并按規定投放,建立餐廚垃圾管理臺賬制度。城管部門督促餐廚垃圾產生單位與合法的收運企業簽訂收運協議,并建立管理臺賬。農業(畜牧獸醫)部門加強對生豬養殖環節投入品的監督管理,全面禁止餐廚垃圾進行生豬喂養。公安部門要配合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依法查處未經許可收運餐廚垃圾的運輸車輛,對涉及違法犯罪的刑事案件依法進行查處。
(三)密閉收集運輸。鼓勵各地采取特許經營、購買服務的方式,由第三方采用密閉車輛對餐廚垃圾進行收集、運輸、處置。
(四)增強處置能力。未建設餐廚垃圾處理設施或處理能力不足的縣市,要積極推進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近期餐廚垃圾處理設施難以建成的,要通過生活垃圾焚燒廠或生活垃圾填埋場,為餐廚垃圾提供處理處置和消納能力。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和市直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城鎮餐廚垃圾處置工作,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工作任務,有序推進餐廚垃圾處置工作。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要在x年x月xx日前將餐廚垃圾產生單位信息臺帳(見附件)、餐廚垃圾收運處置方案及工作開展情況報送至餐廚垃圾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二)加強協調。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和市直有關單位要加強溝通聯系,強化監督執法,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及時協調推進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建立投訴舉報制度及企業信用黑名單制定,及時通報情況,及時查處違法行為,確保餐廚垃圾應收盡收,及時妥善處置。
(三)強化宣傳。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要結合各自實際,加強餐廚垃圾屬地管理責任,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利用各種宣傳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有針對性的社會宣傳活動,增強產生、收運、處置單位及從業者遵紀守法意識,增強市民的環境意識和監督意識,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長效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