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精選19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大豆、扁豆、四季豆,學習比較它們的異同。
2、學習剝大豆,體驗勞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只盤子,盤子里放大豆、扁豆、四季豆。
2、曬干的大豆若干。
3、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
2、秋天到了,豆寶寶們都成熟了,請大家來看看它們吧!
二、觀察豆的不同特征。
1、出示圖片,認識植株。
2、分別出示三種豆,讓幼兒觀察,將植株與果實一一配對。
讓這三位豆寶寶找到媽媽。
3、說說各種豆的特征。
4、剝豆,認識豆莢和豆籽。看看里面果實。
5、觀察三種豆豆莢的不同。
大豆豆莢小,綠色,上面有毛,摸上去比較硬、薄;扁豆的豆莢大、扁,有點紫色,摸上去較硬、較厚;四季豆的豆莢細長、綠色,摸上去厚、軟。
6、觀察比較三種豆籽的不同。
三、了解豆的食用部分。
1、提問:“你們喜歡吃大豆的'什么部分?扁豆和四季豆呢?
2、小結:大豆剝了莢吃它的籽,大豆籽還可以曬干(出示干豆籽),做成豆腐、豆腐干豆漿—————————,扁豆、四季豆的豆莢及豆籽都能吃,因為它們的豆莢很嫩。
3、教師小結。
大豆、扁豆、四季豆營養好,大家都喜歡吃。
四、師幼一起剝豆,然后將剝好的豆送到廚房。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2
設計意圖: 《快樂的羅嗦》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歡快、活潑的云南民間舞曲。是幼兒所喜愛的 。新《綱要》中提到: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件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那么,怎樣在本活動中體現新《綱要》的精神,使幼兒輕松、愉快地演奏樂曲呢?在此活動中,我以幼兒最喜歡的動物為題材,編成簡單的故事導入教學,并將樂句分解,與故事中動物的特征相匹配,在這基礎上,讓幼兒扮演小動物并自由創編表演動作,結合形象、生動的圖譜,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樂曲的節奏,再請幼兒將動物與樂器相匹配,這樣的做法使幼兒能輕易地感受曲子中不同樂句的強弱變化,較快地感受、理解樂曲。
重點:運用舞蹈動作和觀看圖譜來表現樂曲及演奏樂曲。
難點:有節奏的創編舞蹈動作。
難點解決:學習看圖譜及教師的.身勢動作。
目標:1、學習節奏樂《快樂的羅嗦》,感受、表現樂曲歡樂、活潑的情緒,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2、運用舞蹈動作和觀看圖譜來表現樂曲及演奏方式。進一步學習看圖譜演奏。
工具與材料:
1、圖片、圖譜,幼兒使用的胸飾:小兔、小馬、小青蛙、小羊若干,獅子一個。
2、錄音機、錄有《快樂的羅嗦》的磁帶。
3、打擊樂器:小鈴、鈴鼓、圓舞板、雙響梆子、鼓、鈸、洗衣板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及樂曲。
提問:小動物們演奏的這首曲子,曲名叫什么?你聽起來感覺怎么樣?
二、動作與節奏相匹配。
1、 出示圖片,聽音樂,請幼兒隨音樂自由做小動物的動作,并在教師的幫助下確定節奏型。
2、幼兒自由選擇,教師指揮,幼兒完整表演動作。(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佩帶胸飾坐到該位置上。) 教師: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完整跳舞吧,那么怎么跳呢?請看圖譜吧。(出示圖譜)
(1)幼兒看圖譜跟隨音樂完整表演動作。
(2)教師用身體動作指揮幼兒完整表演動作。
三、樂器與動物相匹配。
教師:小動物們,我們要開始演奏了,我們來請一些樂器做朋友,請你們找一件適合你們的樂器吧。
1、小白兔,跳跳跳,可以用什么樂器來表現?為什么?
2、小馬,的篤的篤用什么樂器好?
3、小羊“咩——”地叫著,可以用什么樂器?
4、小青蛙,呱呱呱,用什么樂器表現? 四、幼兒選擇樂器,嘗試演奏樂曲《快樂的羅嗦》。
1、分句練習。
2、跟隨音樂教師指揮,幼兒完整演奏。
3、累加樂器鈸、鼓完整演奏。
4、藝術活動的高潮表現:嘗試部分幼兒演奏,部分幼兒跳舞的綜合藝術活動。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正確拍打節奏,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2。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能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演唱并唱準曲調
3。體驗通過自己的探索學會唱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引入現在我問小朋友一個問題現在是什么季節?來,你說,(讓三個小朋友回答)
——春天
那你們都說是不是春天?
——是
那你們都說是春天?那你們喜歡春天嗎?
——喜歡
你們都很喜歡春天,王老師也很喜歡春天
那現在有一首好聽的樂曲給小朋友聽,請小朋友一邊聽一邊仔細的回憶一下,想一想在春天里你看到了什么景色?歌曲的名字叫《歌唱春天》
2。播放音樂
哪個小朋友說說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景色?(讓多個小朋友回答)
——在春天里,鮮花開放了
——在春天里,映山紅開了
——等等
3。1邊做動作1邊讓小朋友思考
好,小朋友們說了那么多,我把你們剛才說的這些都編成了動作,你們1邊看一邊來猜猜看,我做的這些動作可能是什么意思?仔細來猜一猜,播放音樂
剛才老師做了那么多動作,你們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花兒開了
———有鳥兒
—————等等
4。根據小朋友說的,展示圖片
剛才我們聽了《歌唱春天》這首曲子,也看了老師跳的舞,接下來,你們聽我唱這首歌,聽完之后,請你們說說你聽到了什么?
來小朋友們,這么長一首歌,你聽到了什么,誰來說說?
—————唱出一個春天來
————等等
讓小朋友把整首歌曲填充完整。
5。邊打節奏,邊唱歌。
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很能干把這首歌所有的歌詞都猜出來了,現在我們不能只是唱,我們要用打節奏的方式來演唱這首歌曲,老師唱,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打節奏,
剛才我們用拍手方式打節奏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不一樣的地方?誰來說說?
——前面是這樣分開打后面是連著打(讓多個小朋友說)
這幾位小朋友說的很好,接下來我們請全體小朋友一起來打節奏。
邊打節奏邊請出我們的__寶寶
跟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一起來打節奏唱這首《歌唱春天》我看看哪個小朋友不僅唱歌唱的好而且啊節奏也要打的`好?
6。進行大合唱
所以的__寶寶都請出來了,現在有請我們大一班的寶寶也出來啦。一起來。
你們有沒有看過電視里那些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大合唱呀。今天我們小朋友合唱團合唱的樣子,唱給我們自己聽也唱給我們的客人老師們聽看看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有多能干好嗎?
活動延伸:
我們馬上要上小學了下次我們要自己打節奏自己學新歌了讓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變的更棒好嗎?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4
活動內容一:好玩的番薯造型
活動目標:
1、喜歡自己動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創作出不同的造型。
活動準備:
1、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番薯若干;牙簽、小棒、畫筆若干;裝飾用的各種紙等。
2、范例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例談話。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什么?這些有趣的小動物、小飾物老師是用什么做出來的?
二、啟發思維。
1、教師隨意地取出一個番薯,引導幼兒觀察這個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2、想一想一個或幾個番薯拼起來,可以做成什么?
三、討論交流。
1、請小朋友相互討論交流:我準備用x個番薯做什么?
2、再次引導幼兒觀察老師帶來的作品,說說老師用幾個番薯做成了什么?
四、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1、啟發幼兒根據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膽想象,創造出與別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師巡視觀察指導,及時發現幼兒的需要和特殊的創意,并及時給予幼兒一定的幫助。
五、展示幼兒作品,相互介紹。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作品的名稱,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師幼一起評出形象獎若干個。
活動內容二:大豆、扁豆、四季豆
活動目標
1、認識大豆、扁豆、四季豆,學習比較它們的異同。
2、學習剝大豆,體驗勞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只盤子,盤子里放大豆、扁豆、四季豆。
2、曬干的大豆若干。
3、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師:“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
2、秋天到了,豆寶寶們都成熟了,請大家來看看它們吧!
二、觀察豆的不同特征。
1、出示圖片,認識植株。
2、分別出示三種豆,讓幼兒觀察,將植株與果實一一配對。
讓這三位豆寶寶找到媽媽。
3、說說各種豆的特征。
4、剝豆,認識豆莢和豆籽。看看里面果實。
5、觀察三種豆豆莢的不同。
大豆豆莢小,綠色,上面有毛,摸上去比較硬、薄;扁豆的豆莢大、扁,有點紫色,摸上去較硬、較厚;四季豆的豆莢細長、綠色,摸上去厚、軟。
6、觀察比較三種豆籽的不同。
三、了解豆的食用部分。
1、提問:“你們喜歡吃大豆的什么部分?扁豆和四季豆呢?
2、小結:大豆剝了莢吃它的籽,大豆籽還可以曬干(出示干豆籽),做成豆腐、豆腐干豆漿---------,扁豆、四季豆的豆莢及豆籽都能吃,因為它們的豆莢很嫩。
3、教師小結。
大豆、扁豆、四季豆營養好,大家都喜歡吃。
四、師幼一起剝豆,然后將剝好的豆送到廚房。
活動內容三:糧食豐收了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重疊的方法畫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畫面,體會布局的變化。
2、大膽表現自己見到過的糧食豐收的景象。
活動準備:
1、已經觀察過水稻豐收的景象。
2、繪畫用具:水彩筆,紙。
3、表現豐收的照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回憶與欣賞。
1、師啟發幼兒回憶在田野里看的糧食豐收的景象。“我請幾位幼兒來說說你看到的景象。”
2、教師出示田野里糧食豐收的照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二、討論交流。
1、師:“我們已經看到過糧食豐收的景象,也看到過豐收的照片,那么如果讓你來畫,你覺得畫什么可以表現糧食的豐收的.情景?(豐收的田野、運糧忙、收割稻子……)
2、師提出作畫要求:糧食豐收的畫面一定要畫上糧食,可以重疊畫景象,但可以不畫人。
三、自由創作繪畫。
1、幼兒自由創作畫畫。
2、教師啟發幼兒:遠的景物要畫的小一點,近的景物要畫的大一點,排列要有疏有密。
3、師提醒幼兒要注意各種顏色的相互交叉,搭配。
四、相互評價。
1、師請幼兒相互看看畫面是不是體現了豐收。
2、對于敢大膽創作,體現個性化的幼兒進行表揚。
活動內容四:棉花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認識棉花,知道棉花的結構組成。
2、能用語言清晰準確的表達出棉花的用途與好處。
3、大膽運用棉花棒等作畫工具,進行繪畫,發展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實物棉花一株。
2、已剝好的棉花若干。
3、火柴若干,水彩顏料,顏料盒,紙。
活動過程:
一、認識棉花。
1、教師出示一株實物棉花。“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株我們植物?(棉花)它是生長在哪里的?它長的怎樣?引導幼兒從棉花的形狀,顏色等方面回答)
2、師“請你們仔細地觀察一下,棉花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3、教師小結:哦,原來棉花是一株生長在地里,由根,莖,葉,花,果實組成,它的果實的白色的……
二、棉花的用途。
1、師:“現在我們已經清楚了棉花的結構,形狀,顏色,那你們知道棉花有些什么用嗎?有我們好處嗎?
2、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回答,教師適時對幼兒的回答做補充說明。(如:可以做棉衣,棉鞋,棉褲,穿著舒服,暖和,不會過敏,對身體好……)
3、師小結:“原來棉花的用處和好處有這么多,我們應該感謝農民伯伯種出這么多雪白的棉花來。
三、我用棉花來畫畫。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棉花,準備好了水彩顏料,火柴等材料,我想讓你們用棉花來畫一幅好看的圖畫。
2、教師示范作畫:在火柴棒上繞上一些棉花,然后用棉花棒蘸需要的顏色,在畫紙上畫下來。
3、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嘗試用棉花做成棉簽在紙上做畫。
4、教師巡回觀察,并及時對幼兒進行指導與幫助。
5、教師提醒幼兒要保持畫面的整潔。
活動內容五:黃豆爺爺找朋友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黃豆與豆制品關系的欲望和興趣。
2、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黃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營養價值。
3、培養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辨別黃豆并區分豆制品的能力。
活動準備:
黃豆、紅豆、綠豆等各種豆子,各種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圖片“黃豆爺爺”。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幼兒品嘗豆制品,引出認識黃豆的課題。
1、教師與幼兒邊品嘗邊互相交流。
2、教師提問: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點、難點部分)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及討論辨別出黃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營養價值,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區分豆制品。
1、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嘗試性地尋找出黃豆。(教師提供黃豆、綠豆……請幼兒看、摸,并運用經驗找出黃豆。)
2、認識黃豆外形特征。
(1)幼兒相互交流,掌握黃豆外形。
(2)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出黃豆外形特征。
教師提問:
a、黃豆是什么顏色的?
b、黃豆是什么形狀的?
c、黃豆上有什么?
d、黃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3、認識豆制品,了解它們的營養價值。
(1)幼兒利用已有經驗,理解黃豆與豆制品的關系。(教師講解什么是豆制品。)
(2)引導幼兒通過生活經驗,說出豆制品。
教師提問:你還吃過哪些豆制品?
(3)幫助幼兒了解豆制品具有的豐富營養價值。
4、引導幼兒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區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種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通過游戲“豆寶寶找爺爺”讓幼兒在眾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活動內容六:媽媽的菜藍子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賽講述蔬菜種類,讓幼兒感受到秋天是蔬菜豐收的季節。
2、了解葷菜與素菜的合理搭配:葷菜少吃,素菜多吃。
活動準備:
幼兒畫的各種菜,菜籃子等。
活動過程:
一、蔬菜火車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我們在中班的時候認識了許多的蔬菜,綠葉的菜,現在大班了,講講我們新認識了哪些蔬菜!
A:我的火車就要開,蔬菜、蔬菜快上來!
B:青菜、青菜上來了!
A:我的火車就要開,蔬菜、蔬菜快上來!
C:蘿卜、蘿卜上來了!
3、統計每一組一共講了幾種蔬菜。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數數。
二、幫媽媽買菜
1、媽媽每天都要買菜的,想一想媽媽的菜籃子里除了蔬菜還有什么菜?為了全家人的健康,今天媽媽叫我們去幫她去買菜,你會怎么配菜?
2、幼兒自己選擇各種菜,并貼在菜籃子里3、統計自己的菜籃子里買了哪些菜,葷菜有幾種,蔬菜有幾種。
三、比誰配的菜最有營養。
1、看看有這么多的菜籃子,你們知道誰的配的菜最有營養嗎?
2、還記得保健老師說過什么嗎?(葷少、素多)
3、那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哪些菜配的有營養,哪些菜配的營養不合理?
4、這里有兩籃菜,一個葷菜有1種,素菜有4種,另一個葷菜有2種素菜有6種,哪個更有營養呢?為什么?
5、讓我們一起去問問保健老師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合著音樂《歡樂舞曲》,用打擊樂器演奏 ︱ ︱和︱︱等節奏型。
2、能把隨樂律動的動作用手拍出來。
3、學習看指揮演奏打擊樂器,并在活動中保持歡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1、已學過《歡樂舞曲》隨樂律動。
2、人手一件打擊樂器(碰鈴、鈴鼓、圓舞板)。
3、幼兒座位排列成雙馬蹄形。
活動過程:
一、練習隨樂律動《歡樂舞曲》。
1、幼兒在樂曲伴奏下,邊做律動邊進教室。
2、自由找空間站立,邊做律動邊進教室。
二、學習抽取隨樂律動中的`節奏型。
1、教師做隨樂律動,要求幼兒邊看老師做動作,邊根據動作的不同快慢,用拍手拍出動作的節奏。(練習前教師提出特定要求:老師做“雙手高舉轉動手腕“時,大家和老師做一樣的動作。)
2、請部分幼兒上來做隨樂律動,教師和其余部分幼兒一起邊看表演邊拍出律動的節奏型。
3、教師和幼兒一起隨樂拍整首樂曲的節奏型。
4、教師帶領大家隨樂拍整首樂曲的節奏型。
三、學習做分聲部動作。
1、將全班幼兒分成三部分。教師講解指揮手勢并與幼兒的理解相呼應。
2、教師指揮幼兒隨樂分聲部做動作。(指揮前,確定“雙手高舉轉手腕“動作,由哪一部分幼兒擔任,其余節奏動作根據指揮要求做出反應)。
四、打擊樂器演奏。
1、根據指揮者的暗示,注意用合適的力度,正確的方法演奏。
2、演奏時,保持歡快的情緒,享受演奏活動的快樂。
歌曲《歡樂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6
活動內容一:好玩的番薯造型
活動目標:
1、喜歡自己動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創作出不同的造型。
活動準備:
1、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番薯若干;牙簽、小棒、畫筆若干;裝飾用的各種紙等。
2、范例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例談話。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什么?這些有趣的小動物、小飾物老師是用什么做出來的?
二、啟發思維。
1、教師隨意地取出一個番薯,引導幼兒觀察這個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2、想一想一個或幾個番薯拼起來,可以做成什么?
三、討論交流。
1、請小朋友相互討論交流:我準備用x個番薯做什么?
2、再次引導幼兒觀察老師帶來的作品,說說老師用幾個番薯做成了什么?
四、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1、啟發幼兒根據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膽想象,創造出與別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師巡視觀察指導,及時發現幼兒的需要和特殊的創意,并及時給予幼兒一定的幫助。
五、展示幼兒作品,相互介紹。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作品的名稱,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師幼一起評出形象獎若干個。
活動內容二:大豆、扁豆、四季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7
設計意圖: 《快樂的羅嗦》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歡快、活潑的云南民間舞曲。是幼兒所喜愛的 。新《綱要》中提到: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件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那么,怎樣在本活動中體現新《綱要》的精神,使幼兒輕松、愉快地演奏樂曲呢?在此活動中,我以幼兒最喜歡的動物為題材,編成簡單的故事導入教學,并將樂句分解,與故事中動物的特征相匹配,在這基礎上,讓幼兒扮演小動物并自由創編表演動作,結合形象、生動的圖譜,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樂曲的節奏,再請幼兒將動物與樂器相匹配,這樣的做法使幼兒能輕易地感受曲子中不同樂句的強弱變化,較快地感受、理解樂曲。
重點:運用舞蹈動作和觀看圖譜來表現樂曲及演奏樂曲。
難點:有節奏的創編舞蹈動作。
難點解決:學習看圖譜及教師的身勢動作。
目標:1、學習節奏樂《快樂的'羅嗦》,感受、表現樂曲歡樂、活潑的情緒,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2、運用舞蹈動作和觀看圖譜來表現樂曲及演奏方式。進一步學習看圖譜演奏。
工具與材料:
1、圖片、圖譜,幼兒使用的胸飾:小兔、小馬、小青蛙、小羊若干,獅子一個。
2、錄音機、錄有《快樂的羅嗦》的磁帶。
3、打擊樂器:小鈴、鈴鼓、圓舞板、雙響梆子、鼓、鈸、洗衣板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及樂曲。
提問:小動物們演奏的這首曲子,曲名叫什么?你聽起來感覺怎么樣?
二、動作與節奏相匹配。
1、 出示圖片,聽音樂,請幼兒隨音樂自由做小動物的動作,并在教師的幫助下確定節奏型。
2、幼兒自由選擇,教師指揮,幼兒完整表演動作。(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佩帶胸飾坐到該位置上。) 教師: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完整跳舞吧,那么怎么跳呢?請看圖譜吧。(出示圖譜)
(1)幼兒看圖譜跟隨音樂完整表演動作。
(2)教師用身體動作指揮幼兒完整表演動作。
三、樂器與動物相匹配。
教師:小動物們,我們要開始演奏了,我們來請一些樂器做朋友,請你們找一件適合你們的樂器吧。
1、小白兔,跳跳跳,可以用什么樂器來表現?為什么?
2、小馬,的篤的篤用什么樂器好?
3、小羊“咩——”地叫著,可以用什么樂器?
4、小青蛙,呱呱呱,用什么樂器表現? 四、幼兒選擇樂器,嘗試演奏樂曲《快樂的羅嗦》。
1、分句練習。
2、跟隨音樂教師指揮,幼兒完整演奏。
3、累加樂器鈸、鼓完整演奏。
4、藝術活動的高潮表現:嘗試部分幼兒演奏,部分幼兒跳舞的綜合藝術活動。
————等等
讓小朋友把整首歌曲填充完整。
5。邊打節奏,邊唱歌。
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很能干把這首歌所有的歌詞都猜出來了,現在我們不能只是唱,我們要用打節奏的方式來演唱這首歌曲,老師唱,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打節奏,
剛才我們用拍手方式打節奏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不一樣的'地方?誰來說說?
——前面是這樣分開打后面是連著打(讓多個小朋友說)
這幾位小朋友說的很好,接下來我們請全體小朋友一起來打節奏。
邊打節奏邊請出我們的__寶寶
跟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一起來打節奏唱這首《歌唱春天》我看看哪個小朋友不僅唱歌唱的好而且啊節奏也要打的好?
6。進行大合唱
所以的__寶寶都請出來了,現在有請我們大一班的寶寶也出來啦。一起來。
你們有沒有看過電視里那些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大合唱呀。今天我們小朋友合唱團合唱的樣子,唱給我們自己聽也唱給我們的客人老師們聽看看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有多能干好嗎?
活動延伸:
我們馬上要上小學了下次我們要自己打節奏自己學新歌了讓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變的更棒好嗎?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賽講述蔬菜種類,讓幼兒感受到秋天是蔬菜豐收的季節。
2、了解葷菜與素菜的合理搭配:葷菜少吃,素菜多吃。
活動準備:
幼兒畫的各種菜,菜籃子等。
活動過程:
一、蔬菜火車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我們在中班的時候認識了許多的蔬菜,綠葉的菜,現在大班了,講講我們新認識了哪些蔬菜!
A:我的火車就要開,蔬菜、蔬菜快上來!
B:青菜、青菜上來了!
A:我的火車就要開,蔬菜、蔬菜快上來!
C:蘿卜、蘿卜上來了!
3、統計每一組一共講了幾種蔬菜。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數數。
二、幫媽媽買菜
1、媽媽每天都要買菜的,想一想媽媽的菜籃子里除了蔬菜還有什么菜?為了全家人的健康,今天媽媽叫我們去幫她去買菜,你會怎么配菜?
2、幼兒自己選擇各種菜,并貼在菜籃子里3、統計自己的菜籃子里買了哪些菜,葷菜有幾種,蔬菜有幾種。
三、比誰配的菜最有營養。
1、看看有這么多的菜籃子,你們知道誰的配的菜最有營養嗎?
2、還記得保健老師說過什么嗎?(葷少、素多)
3、那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哪些菜配的有營養,哪些菜配的營養不合理?
4、這里有兩籃菜,一個葷菜有1種,素菜有4種,另一個葷菜有2種素菜有6種,哪個更有營養呢?為什么?
5、讓我們一起去問問保健老師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9
活動目標:
1、喜歡自己動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創作出不同的造型。
活動準備:
1、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番薯若干;牙簽、小棒、畫筆若干;裝飾用的各種紙等。
2、范例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例談話。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什么?這些有趣的小動物、小飾物老師是用什么做出來的?
二、啟發思維。
1、教師隨意地取出一個番薯,引導幼兒觀察這個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2、想一想一個或幾個番薯拼起來,可以做成什么?
三、討論交流。
1、請小朋友相互討論交流:我準備用x個番薯做什么?
2、再次引導幼兒觀察老師帶來的作品,說說老師用幾個番薯做成了什么?
四、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1、啟發幼兒根據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膽想象,創造出與別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師巡視觀察指導,及時發現幼兒的'需要和特殊的創意,并及時給予幼兒一定的幫助。
五、展示幼兒作品,相互介紹。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作品的名稱,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師幼一起評出形象獎若干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0
目標
感知音階從低到高、從高到低的音高順序,并能隨琴聲唱出音高,練習音準。
準備
用粉筆在地上由低到高畫出圓圈和臺階。
過程
1、帶幼兒玩跳圓圈的游戲。請一位小朋友從低到高跳圓圈。小朋友每跳一個圈,教師在琴上按C調1234567i一個音一個音的往上彈,幫助幼兒感受
樂音由低到高排列的順序,也可從高到低用同樣辦法跳圓圈。全體小朋友隨跳圈的小朋友一個音一個音地唱,可用唱名或“啦”音來唱。
2、聽音跳臺階。幼兒輪流參加。教師按音階順序,每彈一個音,幼兒跳動一個臺階,邊跳邊用“啦”或“啊”唱出音高。提醒幼兒34、7i臺階之間距離近,只有其他臺階的一半,注意唱準音高。
3、請一位小朋友自選動作自定唱詞,學一個小動物走或跳。這個小朋友表演時,其余小朋友觀看,并隨他一起唱。如:
1234567ii7654321
我學小兔跳跳跳跳,我學大象走走走走。
建議
1、幼兒伴唱時,隨著表演幼兒動作的輕重調整。如:用足尖走時,聲音要輕柔;頓足走時,聲音要重些。如果幼兒表演的速度時快時慢時,要提醒幼兒專心配合與其速度保持一致,最后唱與跳同時結束。在幼兒熟悉上行音階的基礎上,再讓跳的幼兒沿著圓圈從上往下跳,伴唱的小朋友練習聽著下行音階唱詞。
2、小組活動時,要讓聽覺辨別能力差的幼兒多進行練習,提高他們的成熟感和對音的感知能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重疊的方法畫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畫面,體會布局的變化。
2、大膽表現自己見到過的糧食豐收的景象。
活動準備:
1、已經觀察過水稻豐收的景象。
2、繪畫用具:水彩筆,紙。
3、表現豐收的.照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回憶與欣賞。
1、師啟發幼兒回憶在田野里看的糧食豐收的景象。“我請幾位幼兒來說說你看到的景象。”
2、教師出示田野里糧食豐收的照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二、討論交流。
1、師:“我們已經看到過糧食豐收的景象,也看到過豐收的照片,那么如果讓你來畫,你覺得畫什么可以表現糧食的豐收的情景?(豐收的田野、運糧忙、收割稻子……)
2、師提出作畫要求:糧食豐收的畫面一定要畫上糧食,可以重疊畫景象,但可以不畫人。
三、自由創作繪畫。
1、幼兒自由創作畫畫。
2、教師啟發幼兒:遠的景物要畫的小一點,近的景物要畫的大一點,排列要有疏有密。
3、師提醒幼兒要注意各種顏色的相互交叉,搭配。
四、相互評價。
1、師請幼兒相互看看畫面是不是體現了豐收。
2、對于敢大膽創作,體現個性化的幼兒進行表揚。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2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演唱弱拍起唱的歌曲,恰當地表現樂曲的其止和襯詞。
2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創編反映其他違反正常生活現象的滑稽事情的唱詞。
3體驗歌曲的幽默,詼諧感,學習協調合拍地接唱襯詞,銜接自然緊湊。
二、活動準備:襪子一只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演唱歌曲,幼兒傾聽
教師出示襪子提問:1襪子該穿在哪里?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有趣的歌,你們聽聽歌曲里面把襪子穿在了哪里?
演唱后提問:1你們覺的這首歌有趣嗎?為什么有趣?
2小結為什么叫胡說歌。教師:剛才老師唱的是跟平時生活不一樣的,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胡說歌”。誰知道胡說歌是什么意思?
教師:胡說歌就是把平時常見的事情顛倒著說,本來襪子是穿在腳上的,可現在襪子穿在了耳朵上,真有意思。
(二)幼兒學唱,教師唱,幼兒用動作伴奏
教師:1現在老師把這首有趣的歌再唱一次,請小朋友在每句的末尾的時候替我拍手伴奏。
2剛才小朋友是用拍手為老師伴奏的,現在請你們想一想還能用什么有趣的動作為我伴奏?
3前面兩次小朋友都是用有趣的動作為我伴奏,下面請你們想一想能不能有趣的聲音來為我伴奏,比如我們學小雞叫”嘰嘰“我們來試試看
4誰還能想出更有趣的聲音來為我伴奏?
(三)教師伴奏動作,幼兒唱
1下面我們來反一下,你們唱,我來問你們伴奏。(伴奏2"3次)
2剛才小朋友有沒有發現最后一句特別長,特別難唱,你們能不能把他唱好,我們來試試看。
(四)教師示范仿編歌詞
現在我們來編個不一樣的,把襪子穿在脖子上,我們來試試看
(五)幼兒自由創編,并想出有趣的'動作或襯詞
還可以怎么編?誰來想個滑稽的動作或聲音?
(六)活動結束
剛才小朋友都編的許多有趣的歌詞跟動作,等下下課的時候可以唱給自己的朋友聽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認識棉花,知道棉花的結構組成。
2、能用語言清晰準確的表達出棉花的用途與好處。
3、大膽運用棉花棒等作畫工具,進行繪畫,發展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實物棉花一株。
2、已剝好的棉花若干。
3、火柴若干,水彩顏料,顏料盒,紙。
活動過程:
一、認識棉花。
1、教師出示一株實物棉花。“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株我們植物?(棉花)它是生長在哪里的?它長的`怎樣?引導幼兒從棉花的形狀,顏色等方面回答)
2、師“請你們仔細地觀察一下,棉花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3、教師小結:哦,原來棉花是一株生長在地里,由根,莖,葉,花,果實組成,它的果實的白色的……
二、棉花的用途。
1、師:“現在我們已經清楚了棉花的結構,形狀,顏色,那你們知道棉花有些什么用嗎?有我們好處嗎?
2、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回答,教師適時對幼兒的回答做補充說明。(如:可以做棉衣,棉鞋,棉褲,穿著舒服,暖和,不會過敏,對身體好……)
3、師小結:“原來棉花的用處和好處有這么多,我們應該感謝農民伯伯種出這么多雪白的棉花來。
三、我用棉花來畫畫。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棉花,準備好了水彩顏料,火柴等材料,我想讓你們用棉花來畫一幅好看的圖畫。
2、教師示范作畫:在火柴棒上繞上一些棉花,然后用棉花棒蘸需要的顏色,在畫紙上畫下來。
3、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嘗試用棉花做成棉簽在紙上做畫。
4、教師巡回觀察,并及時對幼兒進行指導與幫助。
5、教師提醒幼兒要保持畫面的整潔。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4
活動準備:
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哈達獻給解放軍》、《織布》;
2、練聲:《精彩夏天》、《山谷回音真好聽》。
二、基本部分。
1、熟悉樂曲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教師:小朋友相處在一起已經三年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小朋友就要畢業,老師和小朋友就要分開了,以后我們還是好朋友嗎?
(2)教師:你還記得好朋友是怎么和你一起玩的,怎樣幫助過你嗎?
教師: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間的友誼,分別的時候,好朋友總是唱起這首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教師范唱,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1)教師范唱。
(2)教師富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教師:你聽到歌詞里說了些什么呢?說的最多的是一句什么話?“舊日朋友”、“懷念”是什么意思。
教師結合和孩子回答小結:說的最多的一句是“友誼萬歲”, “舊日朋友”就是“老朋友“的意思;“懷念”是“想念”的意思。
(3)引導幼兒第二次傾聽范唱。教師自然帶動幼兒與領座同伴目光對視,隨著節拍輕搖身體。
教師:和好朋友一起面對面再來聽一聽這首歌吧!
3、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有感情地邊彈唱邊唱,引導幼兒用輕聲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教師:這首歌曲聽起來有什么感覺?我們應該怎樣唱?
教師小結:這首歌曲是抒情曲調,歌詞所表達了離別情緒,十分感人。
(2)教師范唱第一、二樂句,注意提醒幼兒弱拍起唱的強弱處理及延長音的情感處理。
教師彈琴,幼兒反復跟唱歌曲。
(3)教師演唱兩段歌詞,幼兒完整唱出歌曲。
(4)提醒幼兒唱準弱起小節。
三、告別時刻。
1、復習《小牧民》,結束本活動。
2、教師:我們馬上就要告別了,你想和朋友怎樣告別呢?下課后和好朋友可以握手、擁抱、拉鉤、擊拳等。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究黃豆與豆制品關系的欲望和興趣。
2、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黃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營養價值。
3、培養幼兒運用多種感官辨別黃豆并區分豆制品的能力。
活動準備:
黃豆、紅豆、綠豆等各種豆子,各種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圖片“黃豆爺爺”。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幼兒品嘗豆制品,引出認識黃豆的課題。
1、教師與幼兒邊品嘗邊互相交流。
2、教師提問: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點、難點部分)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及討論辨別出黃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營養價值,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區分豆制品。
1、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嘗試性地尋找出黃豆。(教師提供黃豆、綠豆……請幼兒看、摸,并運用經驗找出黃豆。)
2、認識黃豆外形特征。
(1)幼兒相互交流,掌握黃豆外形。
(2)教師引導幼兒總結出黃豆外形特征。
教師提問:
a、黃豆是什么顏色的?
b、黃豆是什么形狀的.?
c、黃豆上有什么?
d、黃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3、認識豆制品,了解它們的營養價值。
(1)幼兒利用已有經驗,理解黃豆與豆制品的關系。(教師講解什么是豆制品。)
(2)引導幼兒通過生活經驗,說出豆制品。
教師提問:你還吃過哪些豆制品?
(3)幫助幼兒了解豆制品具有的豐富營養價值。
4、引導幼兒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區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種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通過游戲“豆寶寶找爺爺”讓幼兒在眾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6
活動目標:
1、初步讓幼兒學看圖譜演唱歌曲。
2、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3、能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演唱并唱準曲調。
活動準備:有關歌唱的圖譜、節奏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昨天我們去春游,你看到了什么?”
(小樹長出嫩芽了,小紅花也開了-------)
“春天來了,外面的景色真漂亮,老師想用一首歌唱出來,聽聽我唱了哪些東西?”
(老師輕聲歌唱)
二、出示樂譜,啟發幼兒尋找與歌詞相匹配的圖片。
師:“這首歌很長,我們可以用樂譜記下來,看看,這句歌詞用哪張圖?”
老師出示圖譜,以同樣的方法讓幼兒聽歌曲選歌詞填空缺。
師“小朋友真棒,我們做的樂譜完成了。聽我來唱一遍。”
老師看圖譜唱一遍
幼兒自己制作圖譜
師:“你想有張自己做的樂譜嗎?”
“老師為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份,請你聽老師唱自己填,好嗎?”
(幼兒聽老師清唱自己填樂譜)
“現在我們看看你填的和我的樂譜一樣嗎?”
(讓幼兒對照樂譜)
“好,我們一起來唱一遍吧。”
三、突出重點
引導幼兒找出難點
師:“你覺得什么地方不會唱的,很難的?”
(請幼兒自己發現問題)
“有誰會唱這個地方?”
“那請你們再聽老師唱一遍吧。”
“現在我們都會擦黑能夠這首歌了。我們聽著優美的琴聲一起唱一遍吧。”
“誰來幫它起個名字?”
“我們把這首歌唱給其他小朋友聽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7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兒歌,理解詞:孤孤單單。
2.通過兒歌,知道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快快樂樂的在一起。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一條魚,兩條魚,許多魚。
2.課件-音樂《How lucky I am!(我多幸運) 》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猜謎語,引起幼兒興趣
凸眼睛,闊嘴巴, 尾馬要比身體大,碧綠水草襯著它, 好象一朵大紅花 (金魚)
二、展開
1.課件聲音:嘆氣
你們聽到了什么?(嘆氣聲),知道是誰在嘆氣嗎?
2.課件-照片:金魚
(1)奧!原來是金魚呀,它為什么嘆氣呢?
(引導幼兒說出,一條小魚孤孤單單)
教師:一條小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愁。
(2)你想幫助小金魚快樂起來嗎?怎樣幫助它呢?
(引導幼兒說出,找個好朋友)
課件-照片:兩條金魚
我們幫它找到了好朋友,現在有幾條小金魚了?它們會怎樣呢?(教師動作:搖尾,點頭)
教師:兩條小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
3.我們再幫小雨找朋友好嗎?
課件——照片:許多小金魚
(1)又來了幾條小金魚呀?(許多)
(2)許多小金魚在一起會怎樣呢?(豐富詞匯:親親熱熱、快快樂樂)
教師:許多小魚水里游,快快樂樂做朋友。
4.欣賞兒歌《小金魚》
現在,我們來聽一首小金魚的兒歌好嗎?
(1)教師完整朗誦一遍。
你聽到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呀?引導幼兒跟隨老師學接兒歌下半句。
一條小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愁,)
兩條小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
許多小魚水里游…(快快樂樂做朋友。)
5.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我們一起來朗誦一遍這首好聽的兒歌,好嗎?
(教師可演示課件,配合幼兒朗誦)
三、結束
請幼兒扮演小金魚,伴隨音樂《How lucky I am!(我多幸運) 》表演,自然結束。
【附】
小金魚(兒歌)
一條小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愁,
兩條小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
許多小魚水里游,快快樂樂做朋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8
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老師應創設自由寬松環境,引導幼兒自主感知、想象、感受并有個性的表現及創造。大班孩子對音樂節奏有了一定的基礎,喜歡欣賞各種形式的樂曲,并能隨著音樂節奏的變化敲敲打打,樂在其中。而《森林狂想曲》這首曲子節奏歡快、明顯,樂曲以動物音樂為主題,將生動有趣的動物與音樂、節奏有機地結合,深受幼兒的喜愛,所以我把它作為打擊樂活動的素材,設計了音樂活動“森林音樂會”。旨在通過認識節目單、多次彩排到正式演出等音樂會的情節,吸引幼兒主動參與,讓幼兒在欣賞、表演、演奏的過程中理解音樂作品,體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與節奏,根據圖譜拍出相應的節奏型,會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
2.學會看指揮進行樂器的演奏,并能嘗試用不同樂器進行合奏。
3.能積極愉快地和同伴交換樂器,體驗與同伴演奏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看指揮拍出相應的節奏型。
難點:幼兒進行打擊樂演奏時,能基本掌握好自己的節奏。
活動準備:
音樂《森林狂想曲》選段,圖譜,打擊樂器(圓舞板、鈴鼓、三角鐵)。
經驗準備:有使用各種樂器的經驗,會看一些簡單的圖譜。
活動過程:
1.欣賞樂曲,感受節奏
(1)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森林里玩,想去嗎?”(播放音樂前奏部分)咦,聽聽這是什么聲音?(鼓勵幼兒講述)噢,今天森林里要舉行音樂會,小動物它們都來參加這個音樂會了,我們來聽聽有哪些小動物來了呢?(師幼共同欣賞一遍音樂)
(2)分析圖譜,初步掌握節奏型。
師:“你們猜了那么多,那么到底哪些動物來參加音樂會了呢?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的節目單吧!”
①第一位給我們表演的是小青蛙,它為我們帶來的是唱歌的節目,小青蛙是怎么唱歌的?誰能看著圖來拍出它的節奏。師指圖引導幼兒拍出小青蛙唱歌的節奏。
②第二位給我們表演的是小鴨子,它為我們帶來的是什么節目呢?(跳舞)我們一起來試試小鴨子跳舞的節奏。
③第三位給我們表演的是孔雀,孔雀要表演什么?(開屏)你們能不能學學孔雀是怎么開屏的?前面一部分我們做孔雀開屏的動作,小羽毛這我們做拍手的動作,一起來試試。
④根據圖譜,連貫的拍打三種節奏。
(3)初次嘗試聽音樂完整的拍打節奏。
師:接下來有一個新任務,演出就要開始了,演員們要先進行彩排。這次的彩排任務是:聽著音樂,看指揮,拍拍手,開屏的地方我們就做開屏的動作。
①幼兒第一次進行看指揮,完整拍打節奏,并發現結尾部分節奏的不同。
師:咦。你們有沒有發現音樂結束部分有什么不同?(有青蛙的叫聲)那代表音樂結束了,看老師指揮的手勢,我們再來試一試,把結束的音樂表示準確,看看這次你們能不能做好。
②幼兒第二次進行看指揮完整拍打節奏,要求幼兒把結束部分拍準。
2.借助圖譜,配樂演奏
師:為了讓今天的演出更加的精彩,老師今天帶來了小樂器,看看有什么?(出示樂器)
(1)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樂器,初次嘗試用樂器演奏。
(2)正式“演出”,提升難度,完整演奏。
師:“‘森林音樂會’的序幕拉開了,現在我宣布‘森林音樂會’正式開始!”
幼兒看指揮,聽音樂,運用樂器進行完整合奏。
(3)交換位置,交換樂器,快樂演奏。
3.感受快樂,結束活動
師:“今天的演奏到此結束,恭喜你們,演出成功!大家都非常開心!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方案 篇19
一、教育活動:維族歌曲《雪蓮花》
目標:1、熟悉并喜愛維族的民族風情及音樂特點。
2、了解這首歌曲的風格特點及情緒,學會演唱歌曲。
準備:維族服飾若干套 歌曲:《雪蓮花》、音樂:《掀起你的蓋頭來》
過程:(一)、聽音樂做律動進教室。
1、 今天段老師要帶你們到遙遠而美麗的新疆去看一看那里人們的生活,聽一聽那里優美動聽的歌曲,現在就請小朋友們跟著我走進新疆吧!
2、 放音樂《掀起你的蓋頭來》教師帶領幼兒跟著音樂做動作。
(二)、發聲練習
1、跟老師學一首很簡單的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
2、C—G 模唱歌曲。
(三)、了解維族的民族風情及音樂特點。
1、 你見過維吾爾族的人嗎?她們都是什么樣子的呢?
2、介紹維族的民族服飾:馬家、長裙、帽子。
3、維族的女孩子喜歡梳著一頭的小辮子,一般來講,梳了多少個小辮子,就證明這個女孩子有幾歲了。
4、平時小朋友們喜愛的食品中也有新疆的特產,你知道是什么嗎?(葡萄干、羊肉串等)
5、新疆人特別喜歡唱歌跳舞,他們用這種方式歌唱美好的生活來表達自己愉快的心情。
6、聽幾首新疆的音樂:說一說這幾首歌曲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四)、學習歌曲
1、新疆還有一種特別珍貴的草藥叫雪蓮花,這中草藥不畏嚴寒,生長在雪山上,因此特別珍貴
2、聽歌曲《雪蓮花》。說說歌曲給你的感受。
3、再聽老師唱一遍歌曲,說說歌曲內容。
4、跟著老師一起唱一唱。
5、老師還編了一個新疆的小舞蹈,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學一學?
6、下次課咱們就來學學這個小舞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