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一議實施方案(精選4篇)
一事一議實施方案 篇1
根據村民提議,按照《河北省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有關規定,結合我村實際,經村支兩委認真研究分析,制訂此方案。
一、硬化街道長度及面積:前進街南至邢臨公路,北至文明路長450米,寬4米,和諧街南至邢臨公路,北至文明路長450米,寬4米。根據實際情況,南半部寬4米,北半部寬3米,總面積合計3160平方米。
二、工程造價:根據目前報價情況,大約每平方55.7元造價計算,工程款總計:17.6萬元。
三、工程款籌集:
1、根據《河北省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第八條、第九條、第十五條規定:“籌資的對象為本村戶籍在冊人口或者所議事項受益人口。籌勞的對象為符合上述條件的勞動力(18周歲至60周歲男性和18周歲至55周歲女性)。”“五保戶、低保戶、現役軍人不承擔籌資籌勞任務;退出現役的傷殘軍人、革命烈士家屬、在校就讀的學生、孕婦和分娩未滿1年的婦女不承擔籌勞任務。”“需要籌資籌勞的年度,所籌資金每人不得高于30元。”即每人籌資30元,根據村民人數預計籌資4萬元。
2、按照河北省《關于做好20xx年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通知》規定:“一般村興辦的一事一議項目,按照村民籌資額按1:1獎補。”根據省加強基層建設年工作要求,省直單位幫扶村直接配套項目專項資金10萬元。
3、為了調動大家的能動性,村支部依據村民自愿的'原則,積極與在外經商的發財戶聯系,爭取資金支持。
四、項目資金管理:根據獎補政策規定,縣級財政部門設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專戶,實行縣級報賬制。村里成立村民理財小組,專門負責村民所籌集資金的收支與公開工作。
一事一議實施方案 篇2
根據《安徽省財政廳關于加強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通知》(財農改辦〔20xx〕127號)、《潁上縣20xx年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現制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為目標,充分發揮農村基層民主,廣泛調動基層干部群眾積極性,建立農民出資出勞、財政獎補、集體投入和社會捐贈等多元投入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新機制,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二、基本原則
農民民主議事、民主決策,是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環節,是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靈魂"。 在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中,要堅持 "議字當先",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引導基層完善議事程序,規范議事制度,真正做到"能議事,真議事,議成事"。堅持"民事民辦",充分發揮農民參與積極性,依法依規實施農民籌資籌勞,不搞一刀切,嚴禁增加農民負擔。
三、實施范圍
全鎮所有行政村(包括農業人口占多數的居委會、社區)。
四、獎補對象
"村內戶外"公益事業建設項目。以農民共同需求為導向、普遍受益為目標,按照輕重緩急原則,優先解決村內道路、小型水利、公共衛生、綠化亮化等農民最關心、最現實、最急需的公益性項目建設。
五、獎補標準
認真落實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健全完善投入機制。今年,財政按照籌資1:4的比例給于獎補,同時結合脫貧攻堅工作要求,加大貧困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支持力度,適當提高貧困行政村財政獎補項目的獎補標準。鼓勵社會各界捐贈和村集體經濟組織投入。立足當前農民迫切需求,考慮村鎮規劃、農村人口布局變化趨勢,加強項目規劃審批管理,既要防止搞平均分配,又要防止項目過度集中,導致苦樂不均。按照上級要求開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的村要達到本轄區行政村總數的70%以上(貧困行政村財政獎補項目必須全覆蓋),參與籌資人數不低于村(組)居民的70%。嚴格執行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范圍和限額標準規定,防止擅自提高農民籌資籌勞標準,或以自愿以資代勞等名義變相加重農民負擔。
六、工作要求
1、嚴格按照《安徽省農村綜合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規程的通知》(省綜改辦[20xx]6號)規范操作,同時繼續實行"先建后補、民主決策、逐級申報、公開公示、項目招標、合同管理、工程監理、實地督查、信息監管、竣工驗收、質量檢測、決算審計"等規定。
2、加強規劃設計。加強一事一議項目規劃和設計,由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是"村內戶外"公益事業建設項目,資金規模小,各鄉鎮要聘請有資質的工程設計部門進行規劃設計,設計人員必須深入實地,現場勘查,根據項目工程預算、資金情況和實際需要,設計切實可行的施工圖紙,設計標準既不能過高,又不能過低,做到既能滿足農民實際生產、生活的需要,又不浪費資源。
3、做好招投標工作。項目實施要按照招投標管理、阜農〔20xx〕143號文件和政府采購的有關規定,依法公開確定施工單位,分項目簽訂合同,明確施工方、管理方的責任權利義務,組織村民代表參與項目實施監督。
4、加強施工管理。嚴格按照《招投標法》、《合同法》的要求,簽訂規范的施工合同,督促施工單位認真履行合同,要求中標單位到場施工,不得轉包、掛靠。鎮、村要根據工程管理的相關規定,加強施工管理。建立工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做到每個環節都要有檢測,有驗收,保證按照項目批復和合同約定按圖施工,因實際情況確需變更圖紙的要履行圖紙變更手續。加強工程質量監管,繼續實行"工程監理、竣工驗收、質量檢測、決算審計"等規定,鎮要聘請有資質的監理機構對工程施工進行專業監督,鎮村也要成立工程質量監督小組,對工程實施進行全過程的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加強一事一議財政獎補信息監管系統管理,及時做好數據錄入上傳工作。
5、認真組織竣工驗收。項目竣工后,鎮政府、村委會組織對工程要進行質量檢測,竣工驗收時應做到隱蔽工程驗收資料、施工環節驗收資料、相關材料及檢測資料齊全,并出具工程質量總體檢測報告,做出工程質量是否合格的結論意見。村要成立由村支兩委干部、村民代表、村監督小組成員參加的驗收小組,對已完工工程進行初步驗收,對工程質量是否合格的.總體評價并出具有驗收人員簽字的驗收報告。村驗收合格后,向鎮申請驗收,鎮政府成立由鎮負責人、財政、農經、水利、農業、紀檢和監理人員組成的驗收小組對項目工程質量和工程量進行實地驗收,并出具有驗收人員簽字的驗收報告,報告要對所驗項目工程提出驗收意見。對驗收合格項目經鎮村兩級主要負責人簽字蓋章后上報縣綜改辦,申請工程審計和撥付獎補資金。
6、加強資金監管。財政獎補資金,專項用于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不得挪作他用,嚴格按照規定安排使用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規范財政獎補項目資金管理,保障資金安全,發揮資金使用效益。村民籌資、社會捐贈、村集體投入等村級自籌資金,按照有關規定納入鎮一事一議財政專戶管理。
7、精心操作,按時完成任務。4月10日以前完成項目申報、審批、工程設計;4月底前完成招投標并簽訂合同;5-7月份施工;8月份驗收;9月份審計。
七、完善機制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鎮、村必須高度重視,要把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堅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層層落實責任,確保財政獎補工作取得成效。
2、明確職責,建立機制。堅持規范操作,推進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項目審批要嚴格按照村級申報、鎮審核、縣級審批的工作流程,做到手續齊全、有據可查。
鎮政府要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負責組織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實施。認真編制項目規劃,建立項目庫。現場勘察設計施工圖紙、組織或委托項目招投標、組織簽訂施工合同、下達工程施工開工令、聘請項目監理、積極主動監督項目施工、組織對項目進行驗收、審查工程決算,協調質量檢測及工程審計、結算獎補資金。
村民委員會負責組織開展村民議事,按照規定程序申報立項,做好村民自籌資金的收繳,成立一事一議監督驗收小組和理財小組,對項目實施進行協調、監督和驗收,落實項目和資金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3、宣傳引導,營造氛圍。把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作為民生工程的重要宣傳內容,充分運用明白紙、宣傳手冊、橫幅、廣播、電視、通訊、網絡等廣泛宣傳一事一議一財政獎補政策和成效,提高知曉度和滿意度,讓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4、科學規劃,有序推進。鎮、村要根據"十三五"總體規劃,結合農村公益事業的發展現狀,與美麗鄉村建設、鎮村道路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等有機結合起來,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按照"統一規劃、突出重點、急事急辦、易事先辦、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推進"的要求,科學制定項目年度實施計劃。
5、嚴明紀律,落實責任。
鎮鎮政府是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責任主體。鎮、村要嚴格按照政策辦事、按程序操作,堅持做到"七規范",即:規范村民議事、規范籌資籌勞、規范資金管理、規范項目管理、規范后期管護、規范績效考評、規范規劃編制。在選擇項目時,要符合總體規劃,兼顧多數群眾的利益,不搞面子工程和低標準不實用的工程。不得超越政策規定的范圍,不得超越農民籌資的上限標準。不得平調、挪用籌集的資金和財政獎補資金。對違反政策規定和操作程序,造成農民上訪等不良影響的,將依照相關規定追究責任。
一事一議實施方案 篇3
為進一步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根據《湖南省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財政廳、農村工作辦公室關于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的通知》(湘財綜改〔〕3號)的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完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政府資助、農民參與、社會支持”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新機制,切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基本原則:一是農民自愿,量力而行。尊重農民主體地位,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充分考慮農民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受能力,處理好農民籌資籌勞與減輕農民負擔的關系,防止農民負擔反彈和新增鄉村債務。二是民主決策,村民受益。本方案所稱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是指村民通過規范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開展的村內公益事業建設項目,政府采取以獎代補、民辦公助的方式,給予適當財政獎補。其目的是以農民自愿出資出勞為基礎,以政府獎補資金為引導,建立多方投入、共同促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確保農民群眾直接受益。三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搞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的總體規劃,優先支持農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強烈、利益最直接的項目,提高項目實際效果。選擇基礎較好的村開展試點示范,以點帶面,重點突破。四是加強管理,規范操作。嚴格執行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政策,建立健全相關制度,項目議定、村民表決、籌資籌勞和獎補資金、項目預決算等都要公開透明、公平公正,接受群眾監督。
二、組織機構
成立一事一議工作領導小組,由常務副區長任組長,分管農業的副區長任副組長,各鄉、涉農街道辦事處、城建局,農村工作局負責人為成員,具體負責一事一議項目的組織、實施、協調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財政局,財政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農村工作局局長任辦公室副主任。各鄉、涉農街道辦事處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由單位負責人負責一事一議項目的組織落實工作。
三、財政獎補范圍和標準
試點范圍:xx年蘆淞區確定試點村5個,即:五里墩鄉百井村、羅塘村,楓溪街道辦事處湘江村,龍泉街道辦事處農興橋村、南華村。20xx年將全面鋪開。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實行事前預撥和事后報賬制度,一年一定,由區級人民政府統籌安排,區級財政設置專戶,進行專戶核算,專項用于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項目獎補。
(一)獎補范圍:以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為基礎,目前支農資金沒有覆蓋的自然村村內道路、小型農田水利、人畜飲水、環衛設施、植樹造林、文化體育設施等村民迫切需要并直接受益的投資小、見效快的公益事業建設項目。跨村和村以上范圍的公益事業建設項目投入應主要由各級政府分級負責,由現有的投入渠道解決。村民房前屋后的修路、建廁、打井、植樹等投資投勞應由村民自己負責。不得以部分列舉或將道路建設定義為道路硬化等方式縮小獎補范圍;也不得以“村民認為需要興辦其他公益事業項目”等名義和用于現有支農資金已覆蓋的項目,擴大財政獎補范圍。對于不符合規定的程序和政策、舉債等興辦的村內公益事業項目,不予獎補。
(二)獎補標準:
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主要由中央和省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安排,按照農民一事一議籌資總額1︰3的.比例給予獎補。區級財政原則上按省財政補助資金的50%配套安排,將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列為年初預算,加大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力度,推進新農村建設。各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積極調整支出結構,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共同推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要在財政獎補基礎上,建立部門定點幫扶制度,倡導社會各界積極捐贈贊助,鼓勵和支持村級組織發展集體經濟,提高自我發展和自我建設的能力。形成政府獎補、部門扶持、社會捐贈、鄉(街道辦事處)村自籌和農民籌資籌勞相結合共同推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新機制。
四、財政獎補工作程序:
(一)項目建設申請。由擬開展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村通過所屬鄉(街道辦事處)向區農村工作局(農民負擔監管部門)和財政部門(農村綜合改革辦)提出一事一議項目建設申請,區農村工作局(農民負擔監管部門)和財政部門(農村綜合改革辦)會同城鄉建設局等相關部門審批后,村民委員會收繳籌資,組織籌勞,開展項目建設。
(二)獎補資金的申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實行報賬制。財政獎補項目完成后,首先由議事主體組織民主監督管理或民主理財小組對項目支出情況進行審核并公示,審核公示后村民無異議的,向鄉(街道辦事處)財政所提請報賬,報賬時需提交原始單據(鋼筋、水泥、管材和炸材必須有原始發票),鄉(街道辦事處)財政所審核無誤后,報區財政局(農村綜合改革辦)進行復審,經復審無誤后方可進行項目決算。
(三)獎補資金的撥付。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采用貨幣方式進行補助,直接用于項目建設。由區財政局(農村綜合改革辦)根據區人民政府審核批準的獎補標準,按照獎補項目的實施進度,將獎補資金分項目撥付到“村帳鄉代管”核算中心,核算中心將獎補資金直接列入到項目村,實行“村帳鄉代管區監督”。
五、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監督管理
(一)建立健全一事一議民主議事機制。區農村工作局(農民負擔監管部門)和財政部門(農村綜合改革辦)要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決策、合理限額的原則,規范議事程序,明確議事范圍,確定限額標準,細化管理措施,正確引導農民自愿出資出勞。
(二)建立健全監管制度。一是建立財務公開制度。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的內容、籌資籌勞的數量、獎補金額等應作為村務財務公開內容,及時向村民公布。二是建立檔案管理制度。建立一事一議獎補項目檔案,將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會議記錄、村民簽字、籌資籌勞方案、獎補項目的申請等相關原始材料匯總歸檔,規范管理。三是建立監督檢查制度。對一事一議獎補項目及資金使用的合規性、規范性和有效性不定期的進行檢查。確保專款專用,對違規操作、截留挪用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資金和獎補資金的行為,要責令糾正,追回資金,并按照規定,追究相關當事人的責任。
六、工作要求
1、總體要求:建立健全分工責任制,加強溝通協調,精心組織實施,相關部門要積極支持配合,共同推動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的落實。
2、加強領導、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確保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順利開展。
3、嚴格落實責任,加強資金的管理和監督,管好用好財政獎補資金。
4、建立健全監管制度,建立一事一議財務公開制度,接受群眾監督,規范檔案管理。
一事一議實施方案 篇4
為充分體現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鼓勵村民參與直接受益的公益事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富裕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十字鄉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鄉發〔〕111號)文件精神,結合本村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籌資籌勞原則、對象
1、籌資籌勞原則:堅持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決策、合理限額、公開公平的原則。
2、籌資籌勞對象:籌資對象為本村在冊戶籍人口,籌勞對象為在冊戶籍人口中男性18-55周歲、女性18-50周歲的本村勞動力以及社會志愿捐助者。
二、籌資籌勞范圍
1、籌資籌勞主要用于村民認為需要興辦的村內小型農田水利、道路橋梁、村莊整治中的公共建設項目以及教育文化、環境衛生、植樹造林、農業綜合開發有關的.土地治理項目等集體公益事業。
2、對符合當地農田水利建設規劃、政府給予資金支持、相鄰村共同直接受益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項目,經涉及村議事通過,報鄉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后,也可納入籌資籌勞范圍。
3、除因防洪、搶險、抗災等緊急任務,村里可臨時動用勞力外(事后須經鄉人民政府核準并報縣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要求村民無償出勞或以資代勞。
4、下列事項不納入“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范圍:
(1)非本村的集體生產公益事業建設所需資金和勞務。
(2)農村電網改造、學校建設和維護、五保戶供養等項目。
(3)償還村級債務、集體企業虧損、進行經營性開發生產等不屬于村內集體公益事業的資金和勞務。
(4)各種形式的達標升級和檢查、評比活動。
三、籌資籌勞標準
根據我村實際,按鄉發〔〕111號文件精神,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的籌資額度最低標準為10元,也可以志愿捐助。從xx年開始,可以分年籌資,也可以幾年累計籌資(不得超過三年)。籌勞標準為:每個勞動力每年不得高于5個工,每工工價最高額度為50元,出勞或以資代勞由農民自愿選擇。
四、籌資籌勞程序
興辦村民直接受益的集體生產公益事業確實需要向農民籌資籌勞的,按以下程序進行“一事一議”。
1、提出事項。村級組織年初或事前,提出“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事項。籌資籌勞事項可由村民委員會提出,也可由1/10以上村民或者1/5上村民代表聯名提出。
2、形成方案。籌資籌勞事項提出后,必須向村民或村民代表公告征求意見,修改后形成初步方案(包括籌資籌勞事項、預算、分攤辦法、減免措施等),提請村民代表會議討論,經三分之二以上代表簽字同意,形成書面決議。
3、方案審核。方案、決議和會議紀錄經村委審核后,報鄉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4、公布方案。審核通過的方案在村務公開欄公布,公布時間不少于15個工作日。
五、籌資籌勞減免
現役軍人、軍烈屬、退役傷殘軍人、病故軍人家屬和因公犧牲人員家屬等優撫對象、在校就讀學生、計劃生育手術后遺癥及并發癥患者(鄉級以上醫院出具證)、孕婦、分娩未滿一年的婦女、五保戶等不承擔出資出勞任務。低保戶可不承擔出資任務。對因病、因傷、因殘及家庭經濟有特別困難等原因不能承擔或不能完全承擔出資出勞任務的,經本人申請,村民代表會議三分之二以上代表討論通過,可以減免。
六、建立健全領導機構,搞好籌資籌勞監督管理
(一)成立以村支書為組長,村主任為副組長,村支兩委成員和各小組組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搞好籌資籌勞監督管理。
1、資金管理。籌集的資金應單獨核算,專款專用,使用村組織統一的收據。上年度所籌資金結余部分,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可以結轉下年度繼續用于興辦集體公益事業。
2、勞務管理。籌集的勞務原則上應按排在農閑期間。村民外出務工等原因無法出勞的,可以請人代為出勞和以資代勞。村民自愿以資代勞的,應當由本人或者其親屬向村級組織書面提出。
3、工程決算管理。籌資籌勞單項工程竣工并形成的決算,應在15個工作日內在村務公開欄內公布,并在下年度的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上通過。
(二)使用監督。
1、鄉人民政府負責我村籌資籌勞情況進行監督,對違規籌資籌勞或擅自改變用途的,要責令限期糾正,并督促其及時退還所籌資金,或將違反規定的用工,按照標準給予村民相應的報酬。情節嚴重的要依法、依紀處理相關責任人。
2、村支部、村委負責籌資籌勞管理使用情況的審核、監督,并在村務公開欄定期公布籌資籌勞使用情況。
3、對無正當理由拒絕承擔出資出勞的村民,要批評教育并督促其履行。
本實施方案自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后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