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大班教育活動方案(精選3篇)
幼兒大班教育活動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繞口令的韻味,體驗學說繞口令的樂趣。
2、在圖譜的幫助下,嘗試用輪流接念的方式并有節奏地說繞口令。
3、初步學說繞口令,發準易混淆的字音“夸kua”“瓜gua”。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學說繞口令,發準易混淆的字音“夸kua”“瓜gua”。
難點:嘗試用輪流接念的方式并有節奏地說繞口令。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認識冬瓜,聽過繞口令。
2、物質準備:繞口令圖譜,符號;西瓜隊、冬瓜隊的隊旗。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故事,激發興趣,引出兒歌。
——今天,有兩支隊伍要開始進行一場種瓜比賽,比比哪個隊伍種的瓜兒大!它們分別是西瓜隊和冬瓜隊,這兩支隊伍接到這個比賽任務之后都在家里緊鑼密鼓地種起瓜來,今天就是比賽結果揭曉的時候拉!它們都帶來了自己種的最大的瓜。西瓜隊看見冬瓜隊的`瓜之后伸出了大拇哥直夸獎說:“哇!你們的冬瓜真大呀”冬瓜隊看見西瓜隊的瓜之后也伸出了大拇哥直夸獎說:“你們種得瓜也很大呢”
大家看了兩個隊種的瓜之后,覺得兩個瓜都很大,“西瓜大些吧”“我角色還是冬瓜大些”……大家猜來猜去,到底哪一隊才能贏得這次種瓜比賽呢?
——答案就在我的兒歌《瓜兒大》里。
(二)通過圖譜,學說部分繞口令,發準易混淆的字音“夸kua”“瓜gua”。
1、第一次傾聽教師念繞口令,初步感知繞口令的韻味。
——聽了這首兒歌,你覺得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兒歌有什么不一樣呢?
——你能聽清楚我兒歌里的每一句嗎?
——這首兒歌聽上去有很多字發音很像,比如說瓜和夸,念的時候舌頭在嘴巴里繞來繞去,而且這首兒歌念的時候是有節奏地,所以我們把這樣的兒歌叫做繞口令。
——那在念繞口令的時候,有什么辦法才能讓你們聽得更清楚呢?
2、第二次傾聽,揭示圖譜,初步學說部分繞口令。
——這一次你聽清楚了嗎?你聽清楚了哪一句?(根據回答揭示圖譜)
——都聽清楚了嗎?怎么證明你們都說對了?
3、第三次傾聽,驗證與補充完整繞口令的部分圖譜。
——這一次我們要邊聽邊看圖譜,看看我們是不是每一句都聽清楚并且說完整了。
(三)通過對符號、圖片的觀察與理解,進一步完整學說繞口令。
1、觀察理解問號,萌發好奇心。
——咦?那到底是哪一隊的瓜兒大呢?答案就藏在這個問號的后面。
——先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偷偷地看,看過之后告訴大家,你發現的是冬瓜大還是西瓜大?(請2個小朋友)
2、觀察理解圖片,揭示結果。
——最終的結果是什么呀?這是什么意思?
——原來今年瓜兒個個大!
(四)進行“種瓜”比賽,嘗試用輪流接念的方式并有節
奏地說繞口令。
1、自主選擇隊伍,分隊比賽。
——給你們5下數的時間,選擇你想在的隊伍坐下來,西瓜隊坐這邊,冬瓜隊坐這邊。比賽說繞口令時聲音響亮、清楚正確的隊伍得一個瓜,說錯的就不得瓜,三輪比賽結束后瓜多的那一隊為勝利隊!
2、觀看教師示范游戲,了解游戲規則。
——我們剛才比賽的時候是怎樣念這首兒歌的?每一句都是輪流念的嗎?
3、進行“種瓜”比賽,逐步挑戰比賽難度,體驗學說繞口令的樂趣。
——第一次我們分西瓜隊和冬瓜隊進行比賽,西瓜隊先開始,冬瓜隊接。
——這一次我們請兩位高手來進行比賽,其余的朋友在旁邊聽哦,看看哪一隊說得好哦!你覺得誰說得好?哪里好?
——最后一輪比賽了哦,這一次我的難度會有提高哦,我給的速度會越來越快,有信心贏嗎?
4、宣布結果,結束比賽。
(五)活動延伸,萌發再一次挑戰的欲望。
——想不想下次再把比賽贏回來,讓我們帶著今天學到的繞口令《瓜兒大》回到班上繼續練習,相信你們會越說約好!
附繞口令:瓜兒大
西關隊種冬瓜,東關隊種西瓜。
西關隊夸東關隊的西瓜大,東關隊夸西關隊的冬瓜大。
冬瓜大,西瓜大,西瓜大,冬瓜大,今年的瓜兒個個大。
幼兒大班教育活動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服裝與季節的關系。
2、根據自己意愿設計夏天的服裝。
3、在設計與表演活動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幼兒穿各式夏裝并準備一些夏天的服裝:吊帶衫、短褲、汗背心泳裝等
2、廢舊報紙若干(數量大于幼兒數)、剪刀、畫筆
3、適合于表演的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夏天的服裝
1、講講夏天服裝的特點:薄、少、短
2、介紹自己服裝的名稱:女小朋友以裙子為主、男小朋友以短袖短褲為主
二、展示自己的服裝
隨著音樂展示自己的夏裝
三、設計服裝
1、激發幼兒設計服裝的愿望:“這些漂亮的衣服都是別人設計的,我們自己動手來設計一套服裝吧?”
2、幼兒構想
3、幼兒動手設計服裝:
(1)教師重點協助能力差的幼兒
(2)提醒能力強的幼兒還可裝飾服裝
四、服裝表演
1、幼兒相互幫助穿好自己設計的服裝
2、展示自己設計的服裝
活動反思:
夏天到了,每天有小朋友圍在一起議論自己的衣服,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次綜合性的半日活動。活動在幼兒的談話中拉開序幕,幼兒興致勃勃地討論著自己的衣服,到模仿模特兒表演時掀起了一個高潮。從而激發了幼兒自己想設計服裝的愿望,在設計服裝時,幼兒都欲欲而試,拿著報紙量體裁衣,經過一番努力,每個幼兒的身上都穿上了自己用報紙做成的服裝(盡管有的還不像什么衣服,只是挖了個領子套在了身上),活動室里洋溢著一片歡笑!幼兒不在乎最后的結果,而注重的是活動的過程,這就是與成人評價標準的區別!
活動意圖:
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每當在午點吃水果時,孩子們都吃得津津有味,有時還會談論到很多自己見過的水果。對于中班的孩子而言,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讓他們掌握一些生活小常識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對于現在的獨生子女,很多事情都是家長包辦代替了,缺乏自己動手的機會。于是,我開展此次活動,讓幼兒親自嘗試制作水果沙拉,鍛煉孩子們手部精細動作,學習切水果、制作沙拉,了解水果的多種吃法,并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從而促進孩子能力和情感的發展。而且本次活動是面向家長的開放活動,我也想通過活動讓家長能夠改變以往對孩子過多包辦代替的做法,把更多的動手機會還給孩子。
幼兒大班教育活動方案 篇3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民族的未來決定在每一個母親手里。為此我們啟動了家庭道德教育,希望廣大父母關注孩子的成長,與孩子共成長。
一、和諧家庭,親子共成長
1、親情一句話:將自己在家里關心、孝敬父母的話用簡潔的語言記錄下來,利用晨歌后2分鐘的時間交流,供其他同學學習。
2、在家長中掀起記“家庭周記”的熱潮。每周搜集一次,可以記錄母女的感情溝通,生活中令人感動的小故事,也可以記錄自己的心靈感受以及深沉的父愛,如果家庭成員經常一起出去游玩或舉行家庭娛樂活動,還可以記錄活動感受和游藝經過。以次激發父母與孩子間純真細膩的感情,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班主任將優秀周記匯總、裝訂,利用晚點時間進行交流,暢談感受。
3、幽默匯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曾說過許多適合其年齡特點,但在我們成人看來卻風趣、幽默的話,它折射出孩子純真的心靈。每每讀到它,眼前就浮現出孩子天真活潑的笑容,耳畔回響起那銅鈴般的稚嫩話語,因此讓孩子互相講一講家庭中的幽默故事,能在班級中營造出家庭般的溫暖。
4、我是知心父母。現在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物質享受,而是精神財富。因此我們在家長中提出“我是知心父母”的口號,規定家長每天與孩子的溝通時間不得少于半小時,并在家長會交流溝通的內容、效果、出現的問題。
5、同讀一本書。繼續營造“書香家庭”,讓濃郁的書香浸潤每一個家庭,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能從書中受益。
二、同研一節課,共寫心理案例
九月份,每個年級確定一個共同研究的課題,每位教師分別上課,其他教師聽課、評課,并推薦出一名教師參加學校的展示,十月份,級部推選出的教師參加學校的比賽,全體班主任參與聽課、評課,并確定出一名區優質課參賽選手。每位班主任老師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搜集案例,整理案例,學期末學校進行“心理案例”評選。
三、家長進校周,讓孩子感悟社會,了解社會
家長們來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他們對每份工作的酸甜苦辣感受最深,有許多警示、勸戒、鼓勵孩子的話,因此我們準備舉行“家長進校周”活動,每天邀請一、兩位家長走進學校,走進班級,和孩子們聊一聊自己的工作,談談工作環境、工作壓力、工作艱辛、工作前景,讓孩子們了解父母工作的情況,激發他們好好學習的動力。四、“陽光家庭”申報、評選規范化
第一次“陽光家庭”的評選,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得到了無數家長的熱切關注。11月份,我們將進行第二次“陽光家庭”評比活動,并規范申報、評選程序。首先由各個家庭申報,寫出申報理由,接著由教師和學生對每個家庭進行嚴格審核,并考察孩子近半年的進步情況,最后由學校對班級推薦的“陽光家庭”進行橫向比較,擇優去劣,并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
四、經驗共享,家長會搭建平臺
每學期我們都要召開一次家長會,本學期的家長會主題是“陽光里的‘關愛’”主要由“陽光家庭”成員交流自己為創建“陽光家庭”所做出的各種努力,孩子身上發生的巨大變化,良好家庭氛圍應如何形成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在孩子成長中起著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讓我們家校攜手,為家庭道德教育助學校素質教育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