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開展“敬老月”活動實施方案范文(精選3篇)
小學開展“敬老月”活動實施方案范文 篇1
今年10月13日,是我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為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以下簡稱《老年法》),在學校進一步營造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圍,根據金堂縣教育局《關于開展20xx年“敬老月”活動的通知》要求,經學校支部、行政、工會研究,決定在全校開展“敬老月”系列活動,現結合學校工作實際,特制定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本次活動將以“貫徹老年法造福老年人”為活動主題。在全校廣泛開展“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宣傳教育活動,提高老教師的生活生命質量、營造關愛老年人的濃厚氛圍,培養孝道文化。
二、活動內容
1、學校德育處利用國旗下講話進行敬老愛才專題教育。
2、各班利用朝會進行專題宣傳教育活動,注重活動實效,要求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要求每個學生做一兩件敬老的事,并寫出心得體會。
3、學校利用紅領巾廣播宣傳敬老活動動態,出一期專版宣傳《老年法》,弘揚孝道文化。
4、學校在“敬老月”期間,結合“中國夢”實踐活動,由工會牽頭對學校困難、高齡、失能老教師開展一次走訪慰問活動。
5、學校將于10月12日(周六)上午在學校召開退休、離崗待退教師座談會,程序如下:
⑴、座談會由學校工會委員張玉巧主持。
⑵、學校工會主席王方清組織學習《老年人權益保護法》。
⑶、學校支部書記、校長曾遠華講話。(向老教師通報學校發展情況)
⑷、教師代表王春燕發言。
⑸、學生代表羅新婷發言。
⑹、老教師座談。
⑺、曾校長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
小學開展“敬老月”活動實施方案范文 篇2
一、指導思想
讓學生了解父母長輩為自己所付出的艱辛,懂得感激和報答長輩的`養育之恩是自己的職責,結合日常生活,為長輩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孝敬長輩的感情,進而擴大到愛老師、愛學校、愛社會、愛祖國,進一步樹立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二、活動目標
1、知恩:讓學生了解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老師的培養教導之恩和親人、同學、好友的幫助之恩
2、感恩:讓學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父母、老師以及所有有恩自己的人心存感激。
3、報恩:讓學生學會報恩,增強報答有恩自己的人的能力,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三、活動時間:
20xx年10月——“敬老月”
四、活動步驟:
第一階段:開悟知恩
讓孩子學會感恩,首先必須要讓學生學會感動,學會為父母的關心而感動,對父母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恩之心。
1、10月9日對全校學生發出倡議,進行感恩父母長輩的專題教育,教育學生體會父母長輩的辛苦與勞累,從而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由鄭舟校長做動員。
2、召開“算算親情賬,感知長輩恩”的主題班會(許先鋒督辦,10月17日完成)
①了解母親懷孕及生產時的痛苦情形,知道自己的生日即為“父憂母難日”。
②聽長輩講述自己的.成長過程,記錄下父母長輩關愛自己的感人事例,體會他們為自己所付出的心血。
③了解父母長輩的工作情況,體會父母為家庭、為撫育自己所歷經的辛苦。
④將自己的學費、書雜費、生活費、交通費、零花錢等支出加起來,算出從出生到現在家長為自己的投資。
3、開展“孝親敬老”主題黑板報評比。各班在10月17日前完成,政教處將組織評比。(陳武督辦)
第二階段:覺悟感恩
以實踐體驗活動為載體,完成親情家庭作業,為學生創造表達感恩的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1、組織為學校困難學生、社會孤寡老人獻愛心活動。10月17日之前舉行愛心捐獻。(陳喆副校長督辦)
2、組織學生到石鎮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給他們送去關心和溫暖。幫助老人們打掃衛生、表演節目、贈送小禮物等。時間初定為10月19日。(陳武督辦)。
3、開展學校“十大小孝星”評選活動,表彰和獎勵在活動中的先進個人(每班推薦1—3名候選學生),獲得十大小孝星的學生,學校將以宣傳欄形式進行展示。在班級考核中予以獎勵。10月26日前完成。(許先鋒督辦)。
第三階段:感悟報恩
1、每位同學寫一則“感恩”日記,記錄“孝親敬老”活動的實際過程和感受,也可寫自己所要感謝的人。每班2篇在10月28日之前交政教處組織評比。(余海燕督辦)
2、向家長作“知恩報恩”承諾:(余海燕督辦)
①敬聽父母長輩教誨,不頂撞長輩,不做讓長輩擔心的事;尊敬師長,友愛同學,文明有禮,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②將每個雙休日、節假日等定為“孝敬日”,與長輩溝通交流,匯報自己的學習思想情況,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③每逢父親節、母親節、父母(爺爺奶奶)生日、自己生日,給長輩贈送一份小禮物。
3、完成親情作業(周遠斌督辦)
①為父母泡一杯茶,道一聲溫馨的祝福;向長輩深鞠一躬,說一句“感恩的話”;
②給父母長輩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次腳;
③記住父母(爺爺奶奶)的生日,了解他們的成長經歷;
④給父母(爺爺奶奶)寫一封主題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你們辛苦了”的家信或親手制作一張感恩卡,送給家里的長輩;
五、總結
總結本次“敬老月”活動開展情況,各班針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報告,于10月30日前交政教處進行評比。
小學開展“敬老月”活動實施方案范文 篇3
為進一步樹立我校教育工作者良好的職業形象,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素養,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經校務委員會研究,決定在全校開展以“立德樹人”為主題的“校長亮臺”活動,現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活動目標
以解決當前在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問題為突破口,圍繞“以什么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核心,強化我校教職工的師德師風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致力于打造一支品德高尚、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有助于促進我校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活動內容及步驟
1.動員部署階段(3月10日—3月31日)
學校召開“立德樹人”主題活動動員會,對活動進行安排部署,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要求,落實責任,做到層層發動,全員參與。同時結合實際,制定活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活動步驟、活動重點和工作要求。
2.學習研討階段(4月1日—6月30日)
(1)學校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相關文件,采用集中與分組相結合、討論交流與寫心得筆記相結合等方式,從個人思想、工作實際出發,在不同層面上進行總結、反思。
(2)學校定期開展師德教育專題活動,組織教職工聽取師德模范的事跡報告,觀看弘揚師德的影視作品,撰寫學習先進典型的體會等。
(3)學校緊扣“立德樹人”的主題,圍繞立怎樣的“德”、樹怎樣的“人”、怎樣“立德”與“樹人”等問題展開大討論,集思廣益,凝聚共識,提煉形成學校關于“立德樹人”的核心理念。
3.落實措施階段(7月1日—8月31日)
(1)學校依據《中小學教師違反師德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和《**市中小學教師師德考核辦法》,結合實際制定符合本校的師德考核辦法和標準,把師德考核結果作為績效考核、職務聘任、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要與每位教職工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并將承諾書報送區教育局備案。
(2)學校深入開展如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課題研究,著力引導學生把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制定適用于本校學生的《一日常規》、《日常行為規范》等制度;要認真思考如何將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到德育工作中去,把文化傳承和禮儀教育相結合,推陳出新,制定符合本校實際的《文明禮儀常規》、《校園文明條例》等制度。
4.整改實踐階段(9月1日—12月10日)
學校結合實情積極開展以“立德樹人”為主題的系列活動,邊實踐、邊論證、邊整改。
(1)學校將采用問卷調查、開座談會、綜合評議等多種形式,廣征意見,查找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問題;發動教職工深入開展自查自糾活動;發掘身邊的師德典型并開展向身邊典型學習的活動;發揮黨員教職工的示范作用,開展幫困助學等活動。
(2)學校將認真開展“二十四字”的主題實踐活動,切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為貼近學生的具體要求,引導他們將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扎實推進“三愛三節”的主題教育,舉辦多姿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德育活動中受到熏陶;積極推行“八禮四儀”教育,注重學生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并將文明禮儀的日常表現納入學生綜合素養的評價體系。
5.總結交流階段(12月11日—12月30日)
學校圍繞“立德樹人”的核心理念、具體措施、制度規范、實踐成效等方面形成專題總結報告,通過參加校長論壇活動,交流經驗,分析不足,研究對策,合力探索深化教育改革的道路,促進我校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活動要求
本次活動務必從實際出發,認真查糾問題,重在整改提高,加強制度建設。具體要求如下:
1.學校緊密聯系實際,從本單位實情出發,提出活動的重點,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首先解決什么問題,從體制機制、方式方法上研究和改進發展思路,提出改進措施,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
2.學校圍繞“立德樹人”的主題在師生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有效的活動載體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教職工的師德水準,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確保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3.學校及時將本次活動的做法、經驗和取得的成績通過高港教育網、校園網以及微博等媒體進行宣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