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慶元旦主題策劃活動方案(通用3篇)
學校慶元旦主題策劃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1、結合“民族精神代代傳”活動,號召少先隊員廣泛傳唱革命傳統歌曲和愛國歌曲,讓隊員們在歌聲中體驗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
2、通過歌唱形式,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給學生提供展現才華的舞臺。
3、通過活動,在全校范圍內渲染節日氣氛,在活潑、愉悅的氛圍中傳遞新年的祝福和歡樂。
二、活動對象
xx小學全體學生
三、比賽形式
以班級為單位參加合唱比賽。
四、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31日(暫定)
五、活動要求
1、合唱曲分必唱曲和選唱曲兩首。必唱曲為革命、愛國歌曲(由學校提供備選歌曲),選唱曲由班主任自由選擇,要求全員參與。
2、活動排練由班主任老師、音樂老師組織,副班主任老師配合。
3、各班自選曲目需自備歌曲伴奏帶,也可以自行組織伴奏。參賽班級在比賽前天提前將配樂光碟交到大隊部處。(磁帶倒好)。
4、各年級利用課余時間自行組織練習,力爭以的狀態展現本年級的精神風貌。
5、服裝統一,編排有特色。
6、指揮需由本年級同學擔任。
六、活動評委
合唱評委:全校老師
七、獎勵辦法
本次比賽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3名)
八、場地安排:
學校操場。
學校慶元旦主題策劃活動方案 篇2
為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文化交流,集中展示多姿多彩的傳統民間藝術和近年來我校紙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著力營造新春佳節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現將元宵節慶祝活動安排如下:
活動目的
1、讓學生體驗、熟悉我國傳統的元宵節活動的熱鬧氛圍,體會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烈向往,親身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進而尊重我們的民間風俗習慣,熱愛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學生心中樹起民俗文化之根。
2、在元宵節活動中能表現出探究的意識,發現元宵節活動的新鮮事,有趣事;學習收集與元宵節活動相關的資料,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分工合作、積極參與、樂于表現的意識和樂于與他人分享的態度。
3、培養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環境衛生的行為;學習在人多擁擠環境中進行自我保護的方法。
4、根據學校《民俗節慶》的活動主題,展示我校風俗紙文化教育風貌,傳承弘揚民族文化,打造民間藝術精品,激發全體師生熱愛田小、建設田小的熱情,構建“和諧田小”,創造和諧穩定的校園文化環境。
活動思路
1、動員:召開班會,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討論如何辦好這次活動。歸納總結活動方法,鼓勵大家積極籌備,簡單分工。(比如哪些同學重點搜集跟“牛”有關系的詞語,哪些同學重點搜集喜慶的詞語,或是跟元宵節有關的知識等。)指導學生通過寒假時間搜集資料,制作燈謎、燈籠。
2、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準備活動,在籌備過程中,鍛煉能力。為了落實活動中的知識能力目標,教師一方面做好引導,一方面也要參與到活動中去、可以參與設計制作一些燈謎。
3、家長:充分調動家長這支好幫手隊伍。請所有家長積極參與孩子收集、制作的活動,以便讓家長從中體會新課程的理念,是民俗節慶活動能達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活動重點
1、通過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祖國民族文化的熱愛、認同,獲得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民族文化、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從而形成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變革所要求的基本品質。
2、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分工合作、積極參與、樂于表現的意識和樂于與他人分享的態度,懂得親情的可貴,能融入集體中,促進學生之間的友情,為溫馨教室的進一步建設奠定基礎。
3、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加強公共安全教育,增強學生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和求助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活動時間
1月17日——2月15日
活動內容
一、找一找、做一做:1月17日——2月8日(寒假期間)
1、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調查研究,從“元宵節的由來、元宵節的習俗、元宵節的詩歌”3個方面了解元宵節的來歷、演變過程以及相關習俗(如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踩高蹺、舞獅子等),收集相關的文字、圖片資料。(新學期可通過小報、日記、繪畫等不同形式進行成果展示。)
2、用在學校《風俗紙文化》自主拓展課程中學到的紙藝技能技巧,與父母、長輩一起動手制作元宵花燈。(新學期可參與全校元宵花燈“紙藝小能手”評選。)
二、誦一誦、說一說:2月9日(周一)
1、班隊會課上每個班級學生交流元宵節的來歷,講講關于元宵節的故事,朗誦一些關于元宵節的詩詞。
2、學生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教師引導學生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制作方法及特別之處等;評選出最能代表班級水平的花燈參加學校元宵花燈“紙藝小能手”評選。
三、猜一猜、玩一玩:2月13日(周五)
下午第1節課學校組織開展“賞花燈、猜燈謎”活動。(每個年級選出30——45個花燈和燈謎參加活動,周五上午布置在操場上。)
四、嘗一嘗、寫一寫:
1、2月9日(周一,元宵節)學生與父母、長輩一起做元宵、品嘗湯圓,觀賞電視元宵慶祝晚會(或游覽上海豫園傳統元宵燈會),讓他們感受一下漸漸淡去的年味,體驗元宵節的快樂;同時也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更好地融入到民俗文化中來。
2、2月14日——15日(雙休日)以“今年的元宵節”為主題,寫一段話或一篇文章來記錄難忘的元宵節,抒發自己的感受。
活動評價
1、學生評價
學生參加本次活動后,教師就指導學生實事求是地填寫《成長記錄冊》中“限定拓展活動記錄”,認真進行自評和他評;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自己活動的成果進行反思(可在日記中體現)。
2、教師評價
教師評價應以激勵為主,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氛圍。
3、學校評價
活動結束時,結合學校自主拓展課程推進工作進行元宵花燈“紙藝小能手”評選,結合“溫馨教室”建設工作進行年級“最佳組織獎”評選和班級“最佳文化墻”評選;并及時進行表彰。
學校慶元旦主題策劃活動方案 篇3
一、 活動背景
1939年11月17日,侵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國法西斯匪徒屠殺了布拉格大學9名學生和2位教授,其他各校的男女學生也遭到機槍掃射、毆辱和監禁。1946年11月17日,為了在大學生中倡導追求和平、民主和自由,也為了紀念反法西斯的大學生運動,建立了第一個世界學生日(又稱國際學生日、國際大學生節),以激勵全世界大學生共同建設一個和平、民主、自由和進步的社會而努力。如今,國際大學生節的意義早已超越了銘記歷史的初 衷,已成為張揚大學生個性,展現校園文化的一個基點。
二、 活動目的
為了慶祝國際大學生節,引導學生放眼世界,開闊視野,同時更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加強學校學風建設,緩解辛苦學習帶來的緊張疲勞,使大學學習生活充滿樂趣,而全力打造獨具學生特色的慶祝活動,通過為同學們營造一個自由展現的空間,允許全體同學在我們大學生自己的節日里盡情地綻放風采,旨在激發同學們表現自我的熱情,反映出新一代大學生的魅力風采,從而達到使同學們在自我展示中自信自強進而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
三、 活動主題
放飛夢想,激揚青春
四、 活動時間
20--年 11月 17日
五、 活動地點
學校三食堂前
六、 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團委
承辦單位: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七、 活動內容
本次大學生節慶祝活動內容豐富,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板塊:
1. 傳遞夢想活動
邀請參加活動的同學們在精美的明信片上寫下自己璀璨的夢想,封入 信封后投入一個充滿著象征意義的夢想的箱子——夢想搖籃中。同時,寫下了夢想的同學可以從夢想搖籃中帶走一個陌生人的夢想。這個活動既可以讓大家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不忘夢想,努力奮斗。更可以給大家一次分享夢想的機會,結交到新的朋友。
2. 現場T恤涂鴉大賽
參賽者一組兩名。隨機安排兩名同學,一名設計服裝,一名做模特,互相配合。每組參賽選手發放一件純白T恤,由其自由創作。結束后衣服歸參賽選手所有,評出優勝獎若干名頒發獎品。此活動給了充滿青春活力與想象力的大學生們一個展示自我風采的平臺,同時可以給自己留下一份特別的節日禮物,激勵自己刻苦奮斗,努力綻放自我!
3. “國際大學生節”萬人簽名活動 “我的節日,我做主!”,通過簽名活動,使更多的大學生切身的體會到和平、民主、進步的思想,更加堅定了自信、自敬、自強、自立、自主的信念。同時,簽名活動可以讓我們的大學生銘記自己的節日,讓大學生們懷著感恩的心在自己節日里激揚青春!
八、 活動開展
11.5—11.6 完成活動前期準備規劃并確定相關安排。
11.7—11.13 聯系宣傳部設計海報,聯系新聞部門在學院網上發布相關消息。
11.14 打印宣傳海報,制作活動簽名橫幅,準備活動所需相關資料。
11.15 于各食堂前宣傳欄張貼活動宣傳海報,辦公室采購活動所需用品。
11.16 實踐部成員做活動最后準備,借一間晚會多媒體教室,聯系新聞中心成員活動當日進行活動采訪。
11.18 在學院新聞網站上對活動進行報道。
九、 經費預算
十、注意事項
1、各部門積極配合,做好海報、新聞、活動現場的相應宣傳工作。
2、團總支內部各部門密切聯系、相互協調,在活動確立后,明確分工,做到有條不紊。
3、及時聽取領導老師及同學意見,做足充分準備再開展活動,把活動做到實處,確實起到引導作用。
4、系列活動結束后,指導各相關部門注意總結,以便下次活動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