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_心理減壓團體活動策劃方案(精選3篇)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_心理減壓團體活動策劃方案 篇1
一、團體方案名稱:良好課堂,友好關系——我可以
二、團體規模
由7—9人一小組、 9個小組組成
三、參加對象
贛師附中初三<四>班全體同學,贛南師院09心理學部分學生
四、活動時間:20xx年12月2日下午4:00——5:30
活動地點:贛師附中校內(具體待定)
五、團體整體目標
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初三學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問題和壓力,特別是中考臨近,初三學生的精神壓力大。我們發現,部分學生還存在上課不用心聽講,注意力不集中,有的還有早戀現象。這些對他們今后的發展是不利的。為此,希望通過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營造一個真誠、理解、支持的小組氛圍,使同學們通過活動和分享,學會認識自我、悅納自我、調節自我,及時化解沖突與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戀愛觀,促進心理健康,以更加積極的心態面對 學習,工作和生活。
七、團體活動具體安排:
第一單元促進認識 加深了解
活動一 : 串名字游戲(大約15分鐘)
游戲方法:小組成員圍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學員自我介紹姓名、興趣愛好,如我叫A、喜歡寫作;第二名學員要說:我是喜歡寫作的A的左邊(右邊)的喜
歡看書的B;第三名學員說:我是喜歡寫作的A的左邊(右邊)的喜歡看書的B的左邊(右邊)的喜歡音樂的C,依次下去,最后介紹的一名學員要將前面所有學員的名字、興趣愛好復述一遍。(人數不多的可以反過來輪一圈)
分享交流:
1、你是怎么記住其他學員的名字及興趣愛好的?
2、這個游戲中,你學到了什么?
第二單元 端正學習態度 建立友好關系
活動二 心有千千結(大約15分鐘)
目的:使參與者能夠認識到,在遇到看似復雜問題的時候,只要通過換位思考以及團隊的合作就可以順利的解決問題
活動程序:
1、要求所有的參與者圍成一個圈
2、從任何一個人開始要求(她)他將兩只手分別與不相鄰的兩個人相握;然后這兩個人再各自與不相鄰的人握手,按此順序繼續,直至所有人的手都與其他的人相握
3、這時,所有人的手連接起來形成一個交錯的套,此時要求大家再部松開手的情況下通過移動自己的身體變換自己的位置,來解開交錯的套。
交流分享:
1、面對“死結”,你們一組同學的態度有何不同?
2、你們是如何解開死結的?有何感想?
3、在學習和生活中,有哪些“死結”?我們該如何面對?
第三單元正面壓力 樹立良好的心態
活動三 你說我說(大約35分鐘)
活動程序:
1、由主持者開始,發起話題,引導小組成員針對上課玩手機、開小差等現象,談自己的看法;對于部分同學的早戀現象,引導小組成員發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是如何處理異性關系的。
2、針對小組成員的發言,主持者可以引導其他組員進行反饋。
3、幫助小組成員發現適合自己的應對方式,并總結分享。
交流分享:
1、從交流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談談你可以有什么改進的地方?
第四單元 舒緩壓力 以自信飽滿的心去迎接未來
活動四 放松——兔子舞
活動順序:
1、讓小組成員站成一列縱隊,要求后面的成員雙手搭在前面成員的雙肩上。
2、主持人站在一邊為他們發號施令:如左腳跳兩下,右腳跳兩下,雙腿合并向前跳一下,向后跳一下,再連續向前跳兩下 全體成員聽從統一口令,全神貫注的作出統一動作。
3、伴隨著音樂,全體成員共同跳兔子舞,體驗放松操放松的感覺。交流分享:
1、在玩的過程中,什么時候會出現步調不一致?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2、當出現步調不一致時,你們的心理感覺如何?游戲后是否感覺放松?*注意事項:
1、 除了主持人需要技巧外,參加者也需要加入很大的注意力,不僅注意傾聽主持者的命令,還要注意前后同伴的動作,免得踩到別人的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個人的不專心很可能影響到他前后幾個人的情緒,甚至擾亂他們的步伐。因此,作為主持者,發現這種情況時,要及時用幽默的語言提醒那個走神的人,以保持整個團隊的游戲效果。
2、游戲一開始的時候是可以由主持者發號施令,隨著游戲的推進,主持者可以將這個權力交給某個游戲者,讓他左右大家的步伐。這樣會增加游戲的難度,因為主持者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有利于把握全局,說出的命令會照顧所有人。當這個權力轉交給游戲者時,他只能憑感覺感受大家的需要,難免出現不協調的命令,這種更有難度的方法,會更有利于幫助成員體會協調與合作的重要性。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_心理減壓團體活動策劃方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1、體會深呼吸放松心靈,舒緩壓力的效果;
2、將非理性觀念趕跑,學會用理性的觀念替代非理性觀念。
二、活動時間:
60分鐘。
三、活動道具:
紙,彩色筆。
四、活動場地:
室內或室外草地均可。
五、活動順序:
1、準備:可以采用三種姿勢:
坐姿:身體坐在椅子上,挺直,腹部微微收縮,雙腳著地,與肩同寬,排除雜念,雙目微閉;
站姿:雙腳立地,分開,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排除雜念,雙目微閉;
臥姿:平躺在床上,兩膝分開20公分,腳趾稍向外,雙手自然地伸直,放在身體的兩側,排除雜念,雙目微閉。
2、把注意力集中在腹部肚臍下方,用鼻子慢慢地吸氣,吸氣的同時,想象氣流從口腔里順著氣管進入腹部,腹部慢慢地鼓起來;
3、吸足氣后,稍微屏住一下,以便使氧氣與血管里的濁氣進行交換;
4、用口和鼻同時將氣從腹部慢慢地自然一吐出來,好象在輕輕地將所有的緊張和壓力吹出去,口、舌、腭感到松馳;
5、重復以上步驟,直到感到輕松為止。
(這個練習每天可1-2次,每次10分鐘。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你不僅會感到心情舒暢,放松,而且,在面臨緊張的應急狀態下,你可用此方法達到迅速解除壓力,消除緊張的目的。)
6、主持人分發紙和水筆,每人一份,彩色筆放在場地中央公用。
7、成員在紙上寫出或畫出自己學習工作中感受到的壓力,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六、交流分享
1、當你改變自己的想法時,是否感到實際上也減輕了壓力?
2、你學習生活中是否還有其它的一些非理性想法妨礙你?分享和討論你的同事們一些的非理性的觀念:如我什么都做不好;我身邊的人都不稱職;我在工作上再也無法長進了;我每次都要做到最好等等。
3、分享和討論”替代的'理性觀念“:如”我有的事處理得不錯,有一些則不行“;”我的同事們每個人都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我需要找出能取得進步的新策略“;”在許多場合我都表現得很好"。
七、注意事項:
1、每個人完成圖畫或書寫后,將所有的紙片掛到墻上,成員分別闡述他們的壓力和背后的觀念。
2、主持人可示范引導成員認識非理性觀念的影響,使大家明白人的思維方式各有不同,換一種角度思考問題也是一種緩解壓力的方法。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_心理減壓團體活動策劃方案 篇3
本指南根據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xx年修訂)》(教基一〔20xx〕15號)的精神和國家有關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制定。適用于全國中小學心理輔導室的建設、規范、管理與督導評估。
一、建設目標
心理輔導室建設應堅持立德樹人,以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為根本,心理輔導室軟、硬件設施配置遵循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心理健康教育規律,重在提供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服務。通過向學生提供發展性心理輔導和心理支持,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可持續發展,有效適應學校生活和社會公共生活,為他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二、功能定位
心理輔導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開展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幫助學生疏導與解決學習、生活、自我意識、情緒調適、人際交往和升學就業中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排解心理困擾和防范心理障礙的專門場所,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其主要功能是:
1.開展團體心理輔導。關注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開展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2.進行個別心理輔導。對有心理困擾或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個別輔導,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支持;或根據情況及時將其轉介到相關專業心理咨詢機構或心理診治部門,并做好協同合作、回歸保健和后續心理支持工作。
3.監測心理健康狀況。了解和監測全體師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特點和發展趨勢,及時發現問題,有效監控、防范和應對各種突發事件,減小危機事件對師生的消極影響。
4.營造心理健康環境。對有需要的教職工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支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營造積極、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舉辦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幫助家長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長的特點、規律以及教育方法,協助家長共同解決孩子發展過程中的心理行為問題。利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服務社區,發揮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輻射作用。
三、基本設置
心理輔導室建設應堅持科學、實用原則,保證基本配置,滿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學有效開展,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拓展心理輔導室功能區域和相關配置。
1.位置選擇。心理輔導室應選擇建在相對安靜又方便進出的地方,盡量避開熱鬧、嘈雜區域。樓層不宜太高。
2.環境要求。心理輔導室環境布置應充分考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青少年身心發展特征,體現人性化設計和人文關懷,富于生機。心理輔導室可選擇親切、生動、貼近學生心理,易于學生接受的名稱。室外可張貼輕松的歡迎標語,圖示圖標簡明醒目。內部環境應溫馨、整潔、舒適,以清新、淡雅、柔和的暖色調為主,合理運用色彩、燈光和裝飾物,光線適中,自然光、燈光強度合理。個別輔導室要充分保障學生隱私性要求。
3.基本配置。心理輔導室應設置個別輔導室、團體活動室和辦公接待區等基本功能區域,有條件的學校也可單獨設置心理測量區、放松室、自主自助活動區等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區域。心理輔導室的使用面積要與在校生人數相匹配。學校可結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際需要與學校其他場所共建共享,在不影響心理輔導各功能區基本功能的情況下,心理輔導室各功能區域也可以相互兼容。心理輔導室外應設有心理信箱。
區域基本配置個別輔導室面積要求10-15平方米/每間基本設施配有咨詢椅或沙發,教師咨詢椅或沙發與學生咨詢椅或沙發成90度或60度擺放。可根據條件配備放松音樂、心理健康知識掛圖、錄音設備等。團體活動室面積要求20平方米以上/每間基本設施配有可移動桌椅、座墊、多媒體設備。可根據條件配備團體心理輔導箱、游戲心理輔導包等。辦公接待區面積要求15平方米以上基本設施配有電腦、打印機、電話、檔案柜、期刊架、心理書籍等。其他拓展區域(依需要和條件建設)配備學生心理測評系統和心理健康自助系統等工具,沙盤類、繪畫類輔助輔導器材,放松類、自助類器材等。
四、管理規范
1.開放時間。心理輔導室定期對學生開放,可視學生數量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際情況確定具體開放時間。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均應開放,課間、課后等非上課時間應有一定時間向學生開放,并安排專人值班。
2.人員配備。心理輔導室至少應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并逐步增大專職人員配比。專兼職教師原則上須具備心理學或相關專業本科學歷,取得相關資格證書,經過崗前培訓,具備心理輔導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并定期接受一定數量的專業培訓。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3.經費投入。學校應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經費,納入年度經費預算,保證心理輔導室工作正常開展。心理輔導室應免費為本校師生、家長提供心理輔導。
4.成長記錄。心理輔導室應為學生建立成長信息記錄。一般包括學生的基本情況、家庭情況、心理狀況、輔導記錄等。輔導記錄一般包括學生目前的心理狀況、輔導的主要問題及問題的評估和鑒定,并有相應的分析、對策與輔導效果評價。學生成長信息記錄、測評資料、信件、錄音錄像和其他資料,應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保存。心理輔導室應根據學生成長信息記錄,有針對性地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或個別心理輔導。
5.輔導倫理。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堅持育人為本,著力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在學生出現價值偏差時,要突破“價值中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輔導過程中嚴格遵循保密原則,保護學生隱私,但在學生可能出現自傷、他傷等極端行為時,應突破保密原則,及時告知班主任及其監護人,并記錄在案;謹慎使用心理測評量表或其他測試手段,并在學生及其監護人知情自愿基礎上進行,禁止強迫學生接受心理測試,禁止給學生貼上“心理疾病”標簽,禁止使用任何可能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的儀器設備。
6.危機干預。心理輔導室應建立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明確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流程,出現危機事件時能夠做到發現及時、處理得當,給予師生適當的心理干預,預防因心理危機引發的自傷、他傷等極端事件的發生。
7.及時轉介。心理輔導室應與相關心理診治部門建立暢通、快速的轉介渠道,對個別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或發現其他需要轉介的情況,能夠識別并及時轉介到相關心理診治部門。轉介過程記錄詳實,并建立跟蹤反饋制度。
8.加強研究。心理輔導室應定期組織教研活動、典型案例討論、組織參加專家督導,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健康調查研究,不斷提高心理輔導的科學性與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