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端午節的活動策劃方案范文(精選3篇)
幼兒園端午節的活動策劃方案范文 篇1
一、設計思考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主題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感受端午節的節日氛圍;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嘗嘗,共享節日的快樂。
三、主題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環境創設
(1)園內大廳布置"賽龍舟"的場景;
(2)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
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②小班則可以以"我們在端午節里"為題展出幼兒的活動情況;
(4)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
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5)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資源利用
(6)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7)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嘗嘗的快樂;
(8)在本地組織"賽龍舟"活動時,組織師幼前往參觀并攝像
四、主要教育活動方案
活動一:參觀端午節的環境
主要涉及領域:社會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園內環境,感受節日氛圍。
2、初步了解端午節的一些習俗。
活動準備:
園內布置的端午節的環境。
活動過程:
1、談話,激發參觀興趣。
2、參觀園內環境,自由交流、講述與端午相關的物品。
3、集體交流,了解端午節的有關習俗。
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幼兒園里為什么要掛這些東西?
活動二:好吃的粽子
主要涉及領域:科學
活動目標:
1、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通過觀察,了解粽子是由粽葉、糯米等包成的。
2、喜歡吃粽子,通過品嘗活動進一步感受節日的愉快。
活動準備:
1、粽葉、糯米、棉線。
2、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動過程:
1、觀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激發活動興趣。
2、進一步觀察粽子的外形、氣味等特征。
3、觀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過程。
(1)知道材料的名稱,了解其用途。
(2)觀察老師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
4、品嘗粽子,體驗快樂。
(1)探索剝粽子的方法。
(2)品嘗粽子,與同伴說說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動三:綠豆糕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油泥自制"綠豆糕",感受做做、玩玩的快樂。
2、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凈,有良好的活動習慣。
活動準備:
小盒、油泥、裝綠豆糕的塑料盒、各種玩具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觀察綠豆糕的外形,激發興趣。
2、討論制作綠豆糕的方法及要求。
(1)討論制作綠豆糕的方法。
(2)討論制作綠豆糕的要求。
幼兒園端午節的活動策劃方案范文 篇2
活動背景: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里,最高興的莫過于天真活潑的孩子們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隨之而來,例如: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我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當地有哪些風俗習慣……針對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我們設計了"端午粽飄香"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學習包粽子,進一步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3、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每個小朋友帶30個粽葉,帶一點綁繩(盡量用草繩或麻繩等環保材料),伙房準備質量上乘的糯米和紅棗(不能再用黑米,很難煮)。
活動過程:
1、教師向幼兒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說。
2、親子一起包粽子,體驗勞動的樂趣。
3、幼兒品嘗粽子,體驗端午節的快樂。
4、離園時帶一個粽子回家讓大人品嘗,體驗成功與分享的快樂。
活動時間:本周午上午。
溫馨提示:各位教師和伙房工作人員,盡量早做準備,9點以前包完,保證午餐按時進行。
幼兒園端午節的活動策劃方案范文 篇3
一、主題來源: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有獨特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囊,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來開展,既能鍛煉和發展孩子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有一個著名的起源。通過讓孩子知道屈原的故事,可以喚起孩子最初的民族自豪感。因此,配合每年的端午節,幼兒園都會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愿意了解一些端午節的習俗和起源,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最初的民族自豪感。
三、環境創造:
1.科普區:放艾草和菖蒲。展示不同形狀的香包。
2.美術設計區:擺放制作當歸、紙團子的材料。
3.閱讀區:貼出關于端午節的圖片和資料。
4.表演區:提供布條和扎著頭的紙棒給小朋友表演龍舟賽。
四、主題活動:
小班活動:我們一起過端午節。
(1)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
2.了解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和起源。
3.與老師和孩子們一起玩耍、品嘗、分享節日的快樂。
(2)活動準備:
準備粽子,艾蒿等實物以及端午節的相關圖片和動畫。
(3)活動過程:
1.學習兒歌《五月五日》
“五月五日是端陽;插入艾葉,掛上香囊;五顏六色的線,手腕打結;吃粽子,蘸糖;龍船樂在水中。”
2.通過轉角環境營造的端午節主題,給孩子講端午節習俗。
(1)掛艾葉。
(2)賽龍舟。
(3)吃粽子。
(4)佩戴香包。
(5)彩色繩子。
3.活動目標:
①欣賞端午節傳說中關于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中國古代的一位愛國詩人。
②能夠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故事,愿意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關于屈原故事的圖片。
不及物動詞活動流程:
1.看圖片,聽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起源。
說明:你知道你為什么在端午節吃粽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仰。
說明:
①人們為什么慶祝端午節?為什么要紀念屈原?
②人們用什么方法紀念屈原?
③如果你是屈原,君主不采納建議,你會怎么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用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3.拓展交流: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