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殘疾兒童工作實施方案范文(精選3篇)
關愛殘疾兒童工作實施方案范文 篇1
普及殘疾兒童義務教育,是提高殘疾人整體素質、使他們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基礎和前提。我校一直高度重視特殊教育,堅持普及與提高并重,形成以學校隨班就讀為主體,以“送教到家”為補充的比較完善的特殊教育體系。為了加大工作力度,把我學區內適齡殘疾兒童的教育搞好,進一步推進并促進教育公平、切實保障殘疾兒童受教育權益的高度,我們結合學校自身實際,特擬寫現階段“送教到家”工作實施方案。
一、基本情況分析
我校共有1名適齡殘疾兒童。肢體三級殘疾的王鑫同學是我校初一年級(2)班一名學生。
王鑫同學在今年年初又做了一次手術,因此本學期不能到校接受系統的教學,為此我們開展了“送教到家”的活動,希望能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二、成立領導小組
組 長:陳步錦(學校校長)
副組長:王 馴(學校副校長)
翟展強(教務主任)
王智俊(德育主任)
成員:
初一二班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師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
1、送教前,送教老師要寫好了個別化計劃,針對學生殘障情況寫好教案,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教授、康復訓練和心理輔導等。
2、經常與家長聯系,了解孩子的成長情況,做到活動有跟蹤。
3、整理并收集關于家庭特殊教育系列系統知識,幫助家長掌握輔導孩子的具體方法。
4、鼓勵家長認真學習教育殘疾子女的信心,讓他們有信心、有干勁參與對子女的教育中來,做到不放棄、不遺棄。
四、送教安排
1、每月由教務處負責對送教教師的送教內容進行審批后再到學生家送教。
2、送教教師請認真填寫好送教記錄表。
五、活動總結
每學期期末學校通過參看送教資料或訪談等對送教教師工作進行考核,并把考核納入教師績效考核內容。學校根據送教得失整理送教工作總結上交教育管理中心。
關愛殘疾兒童工作實施方案范文 篇2
一、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活動,弘揚人道主義精神,營造團結互助、平等友愛的良好環境,對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好處。在活動中使學生了解殘疾兒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為生存是怎樣克服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的,感受殘疾人的艱辛生活和頑強意志,有助于學生學習殘疾人身殘志堅,勇敢拼搏的精神和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頑強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有助于學生學會尊重、理解、關愛他人,具有重要的現實好處。
二、活動主題:
加強殘疾人文化服務、保障殘疾人文化權益
三、活動資料及安排
1、我校根據本次助殘日主題,召開班主任會議,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助殘日活動方案,部署助殘日活動。
2、學校大隊部向全體師生發出助殘活動倡議。
3、加強主題宣傳,用心靈感受社會關愛。在“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學校將充分利用升旗儀式、主題班會、學校宣傳欄、校園小廣播等宣傳主陣地,加強宣傳“全國助殘日”的重要好處,大力宣傳黨和政府、社會各界多年來對殘疾人事業的關愛,使聾生感受到他們并沒有被社會所遺忘,而是有那么多賦予愛心的人在幫忙他們,深切體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4、開展“紅領巾手拉手愛心助殘”募捐活動。以中隊為單位,利用自己的零用錢、賣家里的廢品錢,為殘疾兒童買他們喜歡的東西,送他們一份愛心。
5、5月20日獻愛心送溫暖。在助殘日(5月17日)當天,學校部分學生代表,帶著全體師生的祝福,把捐贈的禮品送到了殘疾朋友的手中。
6、手拉手共度六一。在六一當天,將殘疾兒童請進校園和同學們一齊歡慶六一,讓殘疾兒童與學生一齊活動,共享童年的歡樂。
四、活動要求:
1、要加強對“愛心助殘”募捐活動的領導。廣泛宣傳情系殘疾兒童、奉獻一份愛心、的重要好處。要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的作用,本著自愿的原則,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激發廣大師生參與“愛心助殘”活動的熱情,切實做好此項工作。
2、各中隊要為獻愛心活動設立愛心箱,募捐的禮品經學校察看后,要整齊裝箱封好,并在愛心箱上寫上一句溫馨的話。各班要在5月25日前將獻愛心禮品箱上繳學校大隊部。
關愛殘疾兒童工作實施方案范文 篇3
一、指導思想:
為了深入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十五期間進一步推進特殊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和市上工作交流會議精神,推進我縣特殊教育的發展,我校將本著為了每一個殘障孩子,為了殘障孩子一切的原則,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讓每個殘疾孩子享受教育的權利。專門成立殘疾兒童班級是殘疾兒童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二、工作目標和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營造殘疾兒童受教育的良好的社會環境。
1.保障殘疾兒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權利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對于促進社會文明,加快小康建設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校將按照《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殘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實施特殊教育。通過深入學習《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開展全國助殘日、志愿者助殘、手拉手等活動,弘揚人道主義,宣傳現代文明社會的殘疾人觀,倡導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兒童少年的新風尚。
2.學校將特殊教育工作納入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規劃,成立殘疾兒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朱勝利(校長)
副組長:王國華 敏曉良
組員:唐致平 常學智 各班班主任
為加強特殊教育工作,同時建立由校長室牽頭,教導處、政教處、班主任、任課教師等參加的學校特殊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并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二)強化管理,深化改革,保證特教班工作的實效性。
1.規范鑒定程序,建立殘疾生學生檔案學籍
學校將嚴格執行原國家教委《關于開展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的試行辦法》和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四類《殘疾標準》,加強對三類(視力、聽力、智力)殘疾兒童少年的篩查和鑒定,鑒定結論不予公開。僅由有關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和任課教師掌握,不在學生中擴散。對三類殘疾兒童少年為其健全教育檔案。
2.依法治校,確保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入學
學校將增強依法治校意識,不拒收區域內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讀;招收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的入學年齡與普通兒童相同;并安排適當的時間與殘疾學生與普通學生一起學習、活動,補償生理和心理缺陷。
3.加強個別教學,提高殘疾學生的整體素質
學校對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制定和實施個別教育計劃,確保特殊兒童與普通孩子一樣享受平等的優質教育,努力采取多種形式和方法,激發殘疾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其學習潛力。要求各科教學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在教授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注重對殘疾學生適應社會生活能力的培養和心理、生理缺陷的矯正、補償。教師在班級的課堂教學中,要處理好與殘疾學生的關系,應當以集體教學為主,并要對個別殘疾學生加強個別輔導,切實做學生的個別化教學.加強殘疾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其逐步樹立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真正使其受到適于自身發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訓練,在德、智、體諸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無特殊原因,任何人不得將殘疾學生停學停課或停止參加學校和班級的各項活動.殘疾學生學習期滿,學校將發給畢業證書或義務教育證書.
4.注重家長培訓,家校聯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學校校將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殘疾學生家長的培訓,使他們了解其子女的心理、生理特點,基本的教育訓練方法和輔助用具的選配、使用、保養常識,對其子女做好家庭教育訓練工作。
5.嚴格評估標準,切實做好考核評估工作
學校按照《殘疾兒童少工作評估指標》的要求,注重過程管理。加強對殘疾學生的'考核評估,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知識缺陷矯正和補償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對班級教師工作的考核評估,充分肯定他們為殘疾學生付出的勞動并在獎金發放、評優、評先、晉職等方面有所傾斜。每學期定期進行總結自查,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
(三)增加投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推進特教工作。
加強對承擔班級的任課教師特殊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訓,了解班級教育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同時選派熱愛殘疾學生,思想好、業務水平較高的教師擔任。除按要求積極參加區統一組織的教師培訓外,還組織教師到外區參觀學習,開闊眼見,豐富經驗,提高認識。校內定時、定點進行培訓,并開展交流活動。定期開展教研活動,學習特殊教育理論,研究探討工作的方式方法。架起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之間的橋梁,利用教室的設備與校內外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為特殊學生服務與協助,為教師提供特殊教育需求的資料經驗和個別輔導的場地和設備。同時為家長提供協助,給他們提供有關的書籍,聽講座,讓他們認識到智力落后是人口常態分布中必有的現象,幫助他們逐步從痛苦中走出來,加深他們與孩子感情的親近,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掌握一些輔導孩子的方法,使資源教室成為家長與孩子、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溝通的橋梁,使我們的教育更加主動。并安排專職或兼職老師專門負責這項工作。和班級教師要與殘疾學生家長建立經常的聯系,隨時交流學生情況,以取得家長的配合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