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疏解整治促提升方案(精選3篇)
2024年疏解整治促提升方案 篇1
為貫徹落實《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組織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20xx—20xx年)的實施意見》(京政發〔20xx〕8號)精神,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加強考核,切實抓好20xx年“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點任務
(一)拆除違法建設
全市拆除違法建設4000萬平方米以上;堅決遏制新增違法建設,確保新增違法建設零增長。加大城六區違法建設拆除量,拆除違法建設1417萬平方米,其中核心區拆除24萬平方米,石景山區基本消除違法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圍內違法建設兩年內全部拆除。在全市開展100條主要街道和胡同、100個重點社區拆違示范試點。優先重點整治沿街連片違法建設,恢復并改善街道立面景觀、暢通交通功能、優化步行體驗,“還街于民”。優先拆除低效利用的工業、倉儲及區域性專業市場等產業用地上違法建設。建立“拆建掛鉤”機制,將拆除違法建設占地面積與城鄉建設用地指標掛鉤,拆除進度與項目審批和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掛鉤,促進“減量發展”。加大違法建設拆除后綜合整治和管控力度,及時處理建筑垃圾,將拆除后用地的綠化實施率作為年終考核重要指標,確保還綠、復耕比例。
(二)占道經營、無證無照經營和“開墻打洞”整治
加大占道經營違法行為執法檢查力度,舉報查處率達到100%,實現1009處重點點位100%銷賬;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
依托無證無照經營行為綜合治理系統平臺,強化工商、城市管理、安全監管、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綜合執法,隨時發現、隨時治理,確保存量無證無照經營行為明顯下降。
全市整治“開墻打洞”行為約1.6萬處,其中城六區整治“開墻打洞”行為約1.56萬處。
(三)城鄉結合部整治改造
開展100個市級掛賬城鄉結合部重點村(社區)綜合整治,鞏固提升已整治地區治理成效。其中,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整治51個重點村(社區)。通過專項整治,使城鄉結合部地區重大安全隱患問題基本消除、治安秩序明顯好轉、環境面貌明顯改善、基層綜合治理能力明顯提升。
加快城鄉結合部地區改造建設,完成第一批朝陽區來廣營、太陽宮、將臺、南磨房、豆各莊、常營等6個鄉試點任務,全面推進第二批朝陽區東壩、東風、三間房、平房、管莊等5個鄉和大興區舊宮鎮試點工作,拆遷騰退建筑面積305萬平方米。研究編制海淀區海淀鎮和東升鎮、豐臺區盧溝橋鄉和南苑鄉、昌平區東小口鎮、首農集團南郊農場“一綠”地區城市化試點實施方案。實施新增建設用地與現狀低效用地盤活減量掛鉤機制,完善農民轉居、就業安置、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措施,控制新增產業和住宅建筑規模。推進“二綠”地區集體土地集約利用試點工作。
(四)中心城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
開展新階段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配套提升和長效管理試點,在東城區選擇2個小區,西城區選擇3個小區,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各選擇1個小區,突出抓好抗震加固、節能改造、加裝電梯、架空線入地、上下水改造、補建停車位等工作,適當提高改造標準,完善小區配套服務功能,引入專業化物業服務管理,實現小區安全、便利、宜居。同時,積極推動城六區其他具備條件的老舊小區開展綜合整治。
(五)中心城區重點區域整治提升
圍繞東城區簋街片區、隆福寺地區、東四三至八條、故宮周邊、南鑼鼓巷地區,西城區月壇街道、金融街街道、西長安街街道、什剎海街道等重點地區開展綜合整治,拆除違法建設,實現無違法經營、無違法出租房屋、無地下空間“散租住人”。繼續推進瀏陽會館等11處文物騰退,切實提升人居環境,著力建設和諧宜居示范區。圍繞朝陽區廣渠路沿線、長安街延長線、蕭太后河水系、十八里店鄉重點區域、崔各莊鄉南皋村和黑橋村,海淀區中關村大街、寶山地區、永定河引水渠、圓明園21號院,豐臺區南苑地區大紅門片區、麗澤客運站地區,中關村科技園區石景山園周邊地區、首鋼主廠區北區周邊地區,綜合開展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綜合治理、產業轉型升級等工作,提升區域發展質量和環境品質。
(六)疏解一般制造業和“散亂污”企業治理
疏解退出一般制造業企業500家,其中城六區疏解退出一般制造業企業148家。進一步加大對環保不達標、無證無照經營、違規經營、安全隱患嚴重的一般制造業和低端服務業企業清理整治力度,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2570家,其中城六區清理整治612家。
(七)疏解區域性專業市場
推進區域性專業市場和區域性物流基地疏解,加快相關市場和物流中心升級改造,疏解提升市場120個,包括疏解清退市場77個、升級改造市場43個;疏解提升物流中心38個。其中,城六區疏解提升市場100個、疏解提升物流中心13個。加快重點地區疏解提升,完成動物園地區、大紅門地區、天意、永外城等批發市場撤并升級和外遷,基本完成官園、萬通、雅寶路地區等批發市場調整疏解和升級改造。積極引導和推動農副產品、基礎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倉儲物流功能外遷。新建和提升規范化、連鎖化社區菜店及生鮮超市等蔬菜零售網點200個。
(八)疏解部分公共服務功能
制定實施推動部分教育資源疏解促進協同發展工作方案,加快疏解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職業教育,積極引導各類培訓機構控制在京培訓規模。20xx年全市壓縮培訓機構31個,其中城六區壓縮20個。加快優質教育資源在郊區布局發展,推動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新校區、北京工商大學良鄉校區二期新建工程和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開工建設,建成北京城市學院順義校區二期工程,支持部分中央屬高等學校新入駐沙河、良鄉高教園區。
制定實施市屬醫療衛生資源率先疏解促進協同發展工作方案,加快建設友誼醫院順義院區、同仁醫院亦莊院區擴建工程,實現天壇醫院新院試運行。加快推進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口腔醫院遷建項目選址、立項等工作,力爭安貞醫院通州院區20xx年底前開工。推動市屬醫療衛生資源優先向薄弱地區疏解,切實降低中心城區就診數量。
(九)地下空間和群租房整治
清退“散租住人”和存在安全隱患的地下空間684處,其中城六區669處,全市實現地下空間“散租住人”清零。試點整治集體宿舍、旅館274處,其中城六區269處。研究制定清退后地下空間再利用相關政策,鼓勵公益性使用。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全市20xx年以來整治完成的地下空間進行全面核查。
依法取締違法群租房7000余戶,其中城六區5600余戶,城六區違法群租房實現動態清零。聚焦醫院、學校、市場商圈、產業園區和交通樞紐等重點地區周邊,持續開展違法群租房整治,發現一處、整治一處。
(十)棚戶區改造、直管公房及“商改住”清理整治
全市完成棚戶區改造3.6萬戶,其中城六區完成3萬戶。完成大興區、房山區、順義區、昌平區承接東城區和西城區定向安置房地塊的規劃編制工作,確保全部地塊于20xx年底前具備開工條件。加強對棚戶區改造項目定向安置房、回遷房和用于平衡資金的商品房建設所產生人口變化的跟蹤監測。
嚴格清理直管公房轉租、轉借及改變用途行為。研究清理整治存量“商改住”項目政策措施,并建立長效管控機制,嚴格控制“商改住”項目增量。加強對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等重點區“商改住”項目的集中治理。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專項任務由分管副市長牽頭,加強市級統籌、縱向領導、橫向協調,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各牽頭部門每月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分管副市長每季度進行檢查調度,并將任務落實情況報市政府。各牽頭部門要切實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加大組織協調、建章立制、政策創新力度,積極研究解決專項行動實施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各專項任務涉及的其他部門要主動參與、積極配合,確保上下銜接、整體聯動。各區政府要建立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對納入年度計劃的項目,要細化時間節點和進度要求,并主動與市級牽頭部門對接,形成合力。各牽頭部門、各區政府要立足早部署、早行動,加大工作力度,力爭超額完成任務。
(二)創新政策措施。實施支持疏解騰退的差別化土地管理政策。嚴格控制商品房開發規模和強度,研究制定棚戶區改造、商品房開發與疏解功能、調控人口相銜接的工作計劃。進一步完善棚戶區改造政策,推進貨幣化安置、實施定向安置房與住房限購政策銜接、加快定向安置房建設等綜合性措施。研究制定城鎮集中建設區與周邊城鄉結合部地區建設捆綁實施政策,建立健全以基本規劃實施單元進行區域統籌的機制。制定促進市場疏解升級的指導意見,加強政策資金支持,分類推進區域性專業市場轉移疏解和相關市場轉型升級。制定實施加強本市戶籍管理工作的意見。建立嚴格的直管公房管理制度,健全直管公房收回機制和轉租轉借清理機制。推進《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辦法》修訂工作。完善有利于鞏固治理成果、建立治理長效機制的執法綜合考核評價機制。
(三)發揮國有企業模范帶頭作用。積極推動市、區兩級國有企業在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中轉型升級。研究制定市屬國有企業支持“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重點項目清單。強化中心城區市、區兩級國有企業非經營性房屋資產管理,嚴禁違規出租等行為。加強市屬國有企業用地管理,開展市屬國有企業土地利用狀況調查,統籌研究提出市屬國有企業存量用地利用方案。積極利用市屬國有企業存量土地支持城六區棚戶區改造,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四)加強督查考評。加強市級專項督查,引入第三方評估,并將專項行動落實情況納入市政府績效考評范圍,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充分發揮媒體監督作用,對環境秩序差、工作不嚴不實等問題及時進行曝光。廣泛開展“比、學、趕、幫、超”,選擇工作成效明顯的地區進行現場觀摩,總結經驗,推廣典型,推動專項行動深入有效實施。
2024年疏解整治促提升方案 篇2
為貫徹落實《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組織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20xx—20xx)的實施意見》(京政發〔20xx〕8號),根據北京市20xx年工作計劃,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思路目標
以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工作計劃為統領,立足懷柔發展戰略定位,堅持以服務人民群眾為工作出發點、疏解整治與優化提升并舉、專項行動任務與人口調控目標掛鉤、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的四項原則,著力疏解非首都功能,優化懷柔新城發展布局;著力推進城市綜合整治,提高和諧宜居水平;著力強化區域生態涵養功能定位,加快建設現代化生態新區;著力提高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擴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通過整體謀劃、系統推進、強化責任擔當,重點實現四個目標:一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顯進展,二是城鄉環境秩序整治取得明顯成效,三是城市建設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四是完成市級下達的40.8萬常住人口調控任務。
二、專項行動任務
(一)違法建設拆除專項行動
堅決遏制全區新增違法建設,確保新增違法建設零增長。繼續保持拆違高壓態勢,優先重點整治沿街連續性違法建設,恢復并改善街道立面景觀、暢通道路交通功能、優化步行體驗“還街于民”。優先拆除不符合城市戰略定位和低效利用的工業、倉儲和區域性批發市場等產業用地上違法建設,促進騰籠換鳥。全年拆除違法建設35.4萬平方米。加強拆后綜合整治和嚴格管控,及時處理建筑垃圾,確保還綠、復耕比例。
(二)占道經營、無證無照經營和“開墻打洞”整治專項行動
加大占道經營執法檢查力度,落實舉報查處率100%,全年查處占道經營違法行為515件。實現“門前三包”靜態管理責任書簽訂率、知曉率、履約率、檢查率均達到100%。依托區無證無照經營行為治理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工商、城市管理、安全監管、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聯合執法、綜合執法,隨發現、隨治理,全面排查取締全市掛賬的無證無照經營行為,全年清理整治36戶,嚴禁新增無證無照經營。集中整治臨街房屋“開墻打洞”,清理違規底商,封實開鑿門窗,恢復原有外觀,全年整治“開墻打洞”違法行為22戶。
(三)產業疏解轉型和“散亂污”企業治理專項行動
嚴格執行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組織落實懷柔區疏解非首都功能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年度重點任務。加大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工藝和污染環節)疏解退出力度,全年退出或轉移18家。加強鎮村產業集聚區整治,全年整治2個。加大對環保不達標、無證無照、違規經營、安全隱患嚴重的一般制造業和低端服務業企業的清理整治力度,全年完成“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53家。有序退出高耗水種植業,全年調減糧食種植面積1萬畝。對禁養區內、重點河道、市級考核斷面的河流周邊,其他區域無法達到環保要求的養殖場戶進行清理,全年依法關閉、清退128個。深入推進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規范管理,組織相關部門對全區非法回收站點全面摸排,并依法取締。加強群眾演員市場規范整治。加強對已騰退土地的規劃再利用和管控。
(四)商品交易市場升級改造專項行動
加強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推動傳統商品交易市場升級改造,全年對2家商品交易市場進行購物環境改善和經營結構調整。
(五)加強入園入學管理和疏解教育培訓機構專項行動
加強入園入學管理,全面開展非法辦園專項整治,全年依法取締2所未經審批的自辦幼兒園,規范幼兒園管理;加強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服務管理,做好對其在京接受義務教育證明證件材料的審核工作。加大一般性培訓機構的疏解力度,全年壓縮教育培訓機構1家。
(六)棚戶區改造專項行動
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大力推進廟城村,劉各長村,下元、釣魚臺及東關約23.9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項目。
(七)城鄉結合部和勞務市場整治專項行動
加大城鄉結合部綜合整治,健全城鄉結合部管理常態化機制。加強勞務市場整治,鞏固自發型勞務市場整治成果,防止反彈和異地重現;加強日常巡查和監管,杜絕新生自發型勞務市場。
(八)出租房屋和地下空間整治專項行動
加強出租房屋規范管理整治,全面治理各類違法出租行為;加強房屋租賃經紀機構監管,提高出租房屋規范化管理水平。加強普通地下室和人防工程管控,防止出現散租住人違法違規使用行為。
(九)加強用工管理和促進本地勞動用工專項行動
加強勞動用工管理,全面開展勞動保障監察,規范用人單位用工行為,對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依法予以糾正和查處,全年檢查用人單位400家。加強建筑業從業人員管理,鼓勵建設單位采取固定用工、整建制用工等方式,合理控制用工總量。落實《懷柔區進一步完善城鄉勞動力就業政策意見》,全年促進本地勞動力就業5000人。加強本地勞動力職業教育培訓,全年培訓本地勞動力20xx人。
(十)交通營運市場秩序整治專項行動
加強出租車市場規范化管理,大力整治非法營運違法行為,加強宣傳、強化執法、重點整治、持續嚴管,全年組織聯合執法70次。
三、工作步驟
(一)組織發動階段(20xx年2月中下旬)。區政府與各牽頭部門簽訂責任書。各牽頭部門按照任務分工,制定細化工作方案,建立任務臺賬,明確具體工作措施、完成時限,層層壓緊落實,確保各項任務迅速啟動。各牽頭部門細化方案要于20xx年2月底出臺,并報區政府督查室和懷柔區“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二)重點推進階段(20xx年3月1日—20xx年12月31日)。各牽頭部門、鎮鄉街道和開發區管委會要充分利用市區兩級資金政策支持的有利契機,結合高峰論壇環境保障、科學城建設等重點工作,強化系統思維,抓住有效工作時間,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方法,全力推進各項任務落實,對需要統籌協調解決的重點問題要及時向懷柔區“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反映,確保20xx年12月底前完成全年工作任務。
(三)考核收尾階段(20xx年1月1日—20xx年1月20日)。區發展改革委和區政府督查室對各牽頭部門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對全年工作進行總結。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成立懷柔區“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全區專項行動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現場調度。領導小組組長由區長擔任,常務副組長由常務副區長擔任,各分管區領導任副組長和專項組組長,同時按照區領導聯系鎮鄉街道分工做好所聯系鎮鄉、街道專項行動的督促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發展改革委,負責統籌協調、按月調度、督促落實、整體推進,區發展改革委主任任辦公室主任,區發展改革委分管副主任和區政府督查室主任任辦公室副主任。各牽頭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抓緊完善具體措施,明確目標任務和工作標準,及時跟蹤調度,研究解決問題。各配合部門要主動配合,積極參與。
(二)加強數據監測分析。組織牽頭部門建立專項任務工作臺賬,將計劃任務細化到項目、到點位、到時間節點。做好人口動態監測臺賬填報工作。完善“常住人口和常住外來人口賬”,充分利用常住人口統計監測平臺大數據成果,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項目跟蹤監測,掌握工作進展,分析人口流向,及時向區政府和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專項行動進展情況,為領導科學決策做好數據支撐。完善“戶籍人口、流動人口賬”,開展本區戶籍人口、流動人口形勢分析,研究提出加強人口調控的意見建議。規范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平臺數據采集工作,確保數據真實準確。
(三)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按照市級“疏解提升轉移支付引導資金”、“人口調控目標考核獎勵資金”管理相關規定,及時籌集落實區級配比資金并加強資金管理,建立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加大對區域疏解整治、優化提升和人口調控等事項的支持力度。
(四)強化督查考評。將專項行動納入區政府績效考評體系,細化量化考核指標,定期督查工作進展,確保列入臺賬的各專項任務能夠落實到位。
2024年疏解整治促提升方案 篇3
為鞏固第二輪市容百日行動的整治成果,保障市區市容環境秩序,全面提升市容環境質量,給市民創造一個整潔有序的市容環境,按照城管海陵分局的統一部署,在區范圍內開展主干道市容環境整治活動,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整治范圍
十條主干道
二、整治內容
對10條主干道的“三亂一占”現象進行整治,即整治亂張貼、亂涂寫、亂設廣告牌;取締占道經營、規范車輛停放;市容環衛責任區制度的落實。
三、整治時間
9月11日至9月20日每日下午半天
四、組織領導
1.成立主干道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執法工作的組織、發動、指揮、協調、督查、考核。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各科室、中隊負責人
2.牽頭部門:市容科,負責人:
市容管理科負責行動的整體部署、組織;督察科做好人員出勤情況及工作效果的督察,及時通報工作情況,編發活動簡報;基層工作科要合理調派人員參加整治行動;綜合科做好宣傳和后勤保障工作;各城區中隊負責做好轄區內各項整治工作,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及時匯報。
五、工作要求
1.路段所屬轄區中隊長為第一責任人;
2.參加人員需安排好目前手頭上的工作,不得請假,整治時著制服;
3.清理工具由基層工作科負責準備;
4.督查科做好跟蹤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