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方案范文(精選3篇)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方案范文 篇1
活動目標:
知道尊重殘疾人,并樂意幫助殘疾人。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舞蹈視頻片段。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片段,引出話題。
1、談話引發幼兒關注。
2、出示課件,認識殘疾人。
二、體驗殘疾人生活的困難,激發幼兒同情心。
1、活動一:體驗盲人。
請幼兒蒙上眼睛,教師組織活動,幼兒參加后說說自己的感受。
2、活動二:體驗斷臂殘疾人。
請幼兒單手操作"疊手絹",幼兒參加后說說有什么困難的地方。
4、體驗聾啞人。
請幼兒不說話表達,幼兒參加后說說自己的感受。
三、討論如何關愛殘疾人,鼓勵幼兒獻愛心。
1、幼兒自由討論幫助殘疾人的辦法。
2、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發言。
(1)、盲人過馬路。
(2)、肢殘人乘坐公共汽車。
(3)、用手語關愛聾啞人。
小結:孩子們,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好孩子,想了那么多的辦法幫助殘疾人,有了你們的.幫助,他們就不會感到孤獨和無助了。
四、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在生活中關愛幫助殘疾人。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安全工作以及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責任重于泰山。組織幼兒參觀福利院是一次很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也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活動,并且把認知、情感、意志、品質、行為等教育融為一體,孩子們感觸深,記得牢。通過活動使孩子知道,應該正確對待殘疾人,同情、照顧、關心、幫助殘疾人,從身邊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使幼兒從中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的重要性,感受到幫助他人,奉獻愛心所獲得的快樂。同時,要學習殘疾人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可貴精神。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方案范文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殘疾人,了解并體驗殘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2、培養幼兒關愛殘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幫助他們。
活動重點:培養關愛殘疾人的情感并愿意幫助他們。
活動難點:體驗殘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活動準備:
1、課件
2、蒙眼睛的布條、玩具熊、玉米糖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跳《幸福拍手歌》
師:小朋友玩的開心嗎?可是你們知道嗎?在我們身邊有些人卻享受不到這樣的快樂。他們有的看不見鮮花和美景,有的聽不到歌聲與歡笑,有的無法開口說話,有的行走不方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是些什么人。
二、觀看課件,了解什么是殘疾人。
提問:他們是些什么人?他們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盲人、聾啞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礙的人都是身體有缺陷得人,我們叫他殘疾人。
三、觀看課件,了解殘疾人的生活。
提問:這些殘疾人在生活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
小結:這些殘疾人,有的靠賣藝為生,有的生活需要別人照顧,還有的外出、過馬路、坐公交車都需要別人幫助。
四、體驗殘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1、請一位幼兒扮盲人上來拿玩具。
請小朋友說說盲孩子走路和拿玩具的樣子。
小結:是啊!拿玩具這么容易的事,盲人做起來卻那么難,那么的不容易。
2、單手剝糖。
師:失去光明的盲人生活這么不容易,如果失去了手會怎么樣呢?現在我們大家都來當一回斷了手臂的殘疾人,請將一只手背到身后,用另一只手來剝糖。
師:今天有些小朋友為什麼剝不下糖紙呢(原來一只手不好剪)
小結:拿玩具、剝糖這么簡單的事,對于盲人、和失去手的殘疾人來說卻是非常的困難,非常的不容易。
五、討論怎樣幫助殘疾人。
提問:殘疾人這么可憐,他們的生活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做點什么呢?
師:小朋友們想了這么多的辦法幫助他們,現在全社會的都在關心幫助殘疾人,設計師也為他們設計了許多方便他們生活的用具,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
觀看課件,了解殘疾人用具。
六、延伸活動: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來為殘疾人設計一件生活用具,幼兒進區角嘗試利用各種材料為殘疾人設計用具,在《愛的奉獻》歌聲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關愛殘疾人方案范文 篇3
殘疾人,并不是我們生活中特別的人,生活中,幾乎處處可以見到殘疾人的身影。殘疾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并不知道上帝為他們關閉一扇窗,就會為他開啟另一扇門。所以,殘疾人應該要以樂觀向上,積極向上的精神來面對自己的人生。在我們學校中,就有一位身殘志不慚的殘疾人。這位殘疾人的名字叫沈奕揚。沈奕揚由于腿殘疾而導致了走路時搖搖晃晃,走路的走姿勢極不自然。他經過爸爸媽媽的開導與教育,仍舊不依不饒地,堅持不懈地上學。每天上學,他總是早早地起床,爸爸用電瓶車接他到學校,然后由他自己背著書包,慢慢地走進校門。他走路是那樣得艱難,每走一步,都很吃力。他走平坦的路都這樣,走樓梯就更艱難了。每次沈奕揚背著沉重的書包走樓梯,先用兩手抓牢扶梯,再用健康的右腳踏上第一級樓梯,然后慢慢提起殘疾的左腳踏在第一級樓梯。就這樣一步一步走樓梯。雖然行動不便,但沈奕揚從不自卑。他的快樂感染著身邊的同學,同學們親切地稱他“陽光男孩”。
同學們很關心沈奕揚。早上,有同學幫他拿書包。中午,有同學幫他打飯,幫他洗飯盒。在同學們的幫助下,沈奕揚和同齡的我們一樣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但并不是所有的殘疾人都擁有健康的心理。他們有的自暴自棄,有的作繭自縛,把自己關在自閉的小小空間,不與外人接觸,甚至拒絕他人的幫助。我們應該呼吁全社會有愛心的人們,更多地關心這樣的殘疾人,幫助他們早日走出自閉的陰霾,做身殘志不殘的快樂一族。讓我們行動起來,用我們真誠的微笑,親切的言語,幫助關心每一個殘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