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中秋節方案(通用6篇)
幼兒園大班中秋節方案 篇1
壽光寒橋社區幼兒園 馬麗萍 幼兒園環境的創設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 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 應注重教育性、參與性,結合幼兒的已有水平、興趣愛好和年齡特點,將知識與情感融于一體,體現幼兒與教師合作的過程,達到良好的效果,F依據大班幼兒的發展特點,對大班上學期主題教學活動《中秋節》的環境創設做一下活動安排:
一、主題墻的設計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以中秋節為主題設計和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于幫助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相關文化,感受花好月圓和合家團圓的美好氛圍。根據需要,將主題墻分為三個區域:
(1)、主題網絡圖的布置
制定主題網絡時,一定要詳細、具體,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要體現相關主題的特點。
(2)、與主題相關的圖片及食物呈現。
(3)、幼兒的作品展示區域。
二、區域布置
利用美術區域,讓幼兒進一步對中秋節進行了解,并產生興趣。美術區的布置:
1、目標:鍛煉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結合主題進行自由操作。
2、準備:各種紙、彩筆、油畫棒、各色橡皮泥、月餅盒等材料。
幼兒園大班中秋節方案 篇2
設計意圖:
中秋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中秋月圓象征著家人的團聚,吃月餅賞月也成為節日的一種習俗。而我們園的孩子由于生活經驗缺乏對中秋節的來歷及相關風俗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中秋節要吃美味的月餅,因此,趁此機會我們開展中秋節主題活動,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體驗中秋節傳統節日帶來的魅力。提高了幼兒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興趣,加深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的習俗,加深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識。
2、了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3、通過觀察月亮、動手操作、觀看PPT等活動,體驗中秋節美滿團圓和喜慶豐收的快樂氣氛,加深對父母和親人的感情。
活動重點:
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的習俗。
活動難點:
通過觀察月亮、動手操作、觀看PPT等活動,體驗中秋節美滿團圓和喜慶豐收的快樂氣氛,加深對父母和親人的感情。
活動準備:
圖片、PPT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圖片(月亮),想不想看一看呢?
師:看見圖片你想到了什么?(幼兒自由討論)
師:看到“月亮”你會想到什么節日呢?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中秋節是哪一天?
師: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人們在這一天都會居家團聚在一起。
師:關于中秋節你都知道什么?
幼:嫦娥、月餅。
2、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
師: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因處在秋季之中和八月之間,故此叫做中秋節。關于中秋節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人們為了紀念嫦娥,通過觀賞祭拜,寄托情懷,形成了一個傳統的活動。在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征團圓,又稱團圓節。
3、中秋節干什么?
師:中秋節應該做什么呢?(幼兒討論交流)
師:祖國各地是怎樣歡慶中秋節的?(幼兒討論交流)
4、觀看PPT、視頻,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和了解。
三、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學習了中秋節這個傳統節日,對中秋節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知道在這一天要賞月、吃月餅、聽美麗的故事,和家人團聚在一起體驗節日的快樂。
四、延伸部分
小朋友們,我們趕緊將中秋節這個美麗的傳統節日故事講給小班的小朋友聽吧!
幼兒園大班中秋節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活動重、難點:
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活動準備:
1、月餅圖片。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月餅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3、了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么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么?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A、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見到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B、月餅為什么是圓的呢?
C、老師小結。
D、分享月餅。
5、聽故事《嫦娥奔月》。
三、結束部分
品嘗月餅。
幼兒園大班中秋節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傾聽錄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說說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3、感受傳統節日的風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鄉情。
4、引導幼兒在故事中學習,感悟生活。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1和2
難點:目標3
活動準備
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
1、導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導入活動主題
2、傾聽《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3、引導幼兒說說中秋節的習俗,大人,小孩怎樣過中秋節。
4、說說課本里的小動物怎樣過中秋節?并著重認識“中秋節、團圓”這兩個詞。
5、老師講解中秋節的象征意義:中秋節是一個美好、團圓的節曰。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6、結束:老師,幼兒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幼兒園大班中秋節方案 篇5
內容與要求:
1、嘗試表現人物抬頭時的動態。
2、回憶中秋賞月,體驗看月亮的快樂。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顒。
活動重難點:
能表現出人物抬頭時的動態。
活動準備:
教師范例、鉛畫紙、勾線筆等。
活動流程:
討論演示——操作表現——分享體驗
活動過程:
一、討論演示
(1)討論對比畫1、出示范例1,師:猜猜畫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上面的時候頭要怎么樣啊?
2、出示范例2,師:抬頭看的小朋友和正面站著的小朋友有什么不一樣?
3、幼兒共同討論:通過比較來發現頭發、眼睛、嘴巴等畫的位置不一樣。
4、小結:原來抬頭看的時候我們五官的位置不一樣。
(2)討論示范畫
1、請個別幼兒來示范抬頭時的頭部特征。
2、出示范例
3、師:中秋節,有好些小朋友都在看月亮……
二、操作表現
1、教師提出要求:把看月亮的人畫大,注意五官的位置;把賞月的人都打扮一下。
2、幼兒創作:人手一份繪畫紙,幼兒進行繪畫。
3、教師指導:根據幼兒繪畫表現進行鼓勵與幫助。
三、分享交流
1、共同欣賞,師:小朋友都看到月亮了嗎?
2、互相肯定:大家畫的小朋友都能看到月亮啦!真棒!
(延伸活動:出示其他范例,引導幼兒在個別化學習中繼續探索……)
幼兒園大班中秋節方案 篇6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幼兒已經有中秋節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開展中秋節慶;顒,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如中秋節的歌曲、賀卡、動畫、精美的月餅盒等。
中秋的月兒圓圓、中秋的月餅香香,中秋的話兒甜甜,中秋的快樂多多……希望通過中秋節的系列主題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孩子學會分享、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吧。
一、主題目標
大班: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以及我國人民過中秋節的一些風俗習慣,感受我國民族文化的豐富。
2、積極參與中秋節的民俗活動,感知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體驗親情、友情以及與家人團圓的幸福感。
3、引發幼兒觀察月亮的興趣,培養細心、持久的觀察態度。
4、欣賞不同的月餅盒、袋作品,能用多種材料和使用。
二、系列活動
1、聽一聽:聽一個關于月亮的傳說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節的由來》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個月餅。
3、畫一畫:"小手畫月餅","月亮婆婆",鼓勵幼兒以繪畫的方式設計月餅圖案。
4、讀一讀:學習朗讀一首中秋節的古詩或者宋詞。例如:唐詩《靜夜思》、《中秋夜》、宋詞《明月幾時有》等。
三、主題環境創設
1、中秋節前,各班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及渲染以"快樂中秋"為主題氣氛的環境。例如"團團圓圓慶中秋"圖文并茂的主題環境創設,或者是關于"中秋節的傳統故事"的圖文并茂資料或者"中秋詩詞"等等。
2、"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適合大班)
3、"慶中秋燈籠大匯演"親子制作比賽。(適合中班)
4、"慶中秋燈籠大匯演"作品展示。(適合小小班、小班)
5、舉辦小小作品展示"我設計的月餅圖案"。(適合大班)
四、家園共育
1、建議家長給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2、鼓勵家長幫助收集各種各樣的月餅盒、月餅禮品袋、中秋節賀卡、圖片、燈籠等資料創設班級環境。
親子活動:
1、級組自助餐——月餅品嘗大會(小、中班級組)
2、親子花燈制作大賽!ㄖ邪嗉壗M)
五、活動內容建議
結合教學活動和區域活動展開
1、社會:《節日的街道》、《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大家一起吃月餅》、《一起過中秋》
2、語言:《月亮的遐想》、兒歌:《我與月亮的對話》、《漂亮的月餅盒》、《月亮船》、《各種各樣的月餅》、古詩《靜夜思》《月餅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幾時有》
3、科學:《會變的月亮》、《月亮上面有點啥?》
4、美術:《欣賞各種各樣的月餅盒包裝》、《設計月餅圖案》、《我為媽媽做燈籠》
5、音樂: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月亮婆婆喜歡我》
6、數學:小班《數月餅》、分類;大班統計《月餅品牌》、《月餅的生產廠家》、《等分月餅》
六、特色教學活動——畫兔爺
在介紹中秋祭月、賞月、食月餅、供兔爺等一系列習俗的基礎上,以兔爺為主題,通過學習中秋節及兔爺的起源,觀摩與兔爺相關的展陳,設計制作兔爺的形象與月餅的花樣,加深兒童對中秋節的理解,拓展對傳統節日與傳統風俗的認識,同時享受動手動腦的樂趣,過一個融知識與娛樂于一體的中秋節。
兔爺的傳說:
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幾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難過,就派身邊的玉兔去為百姓們治病。玉兔挨家挨戶地走,治好了很多人。
人們為了感謝玉兔,紛紛送東西給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別人借衣服穿,每到一處就換一身裝扮,有時候打扮得像個賣油的,有時候又像個算命的……一會兒是男人裝束,一會兒又是女人打扮。
為了能給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騎上馬、鹿或獅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內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宮中去了。
于是,人們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騎鹿的,有乘鳳的,有披掛著鎧甲的,也有身著各種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態,非常可愛。大家親切地稱她為“兔兒爺”。
幼兒園大班中秋節的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能回憶我吃過的月餅,在月餅上畫出圖案。
2、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引起對中秋節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水彩筆、范例、紙環境:幼兒在家嘗過各種各樣的月餅
活動過程:
1、回憶講述:我吃過的月餅是什么樣的?月餅上有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幼兒、老師一起在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上畫出圖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按規律排列的。
3、幼兒練習,鼓勵幼兒能大膽作畫。
4、展示講評:我畫的月餅數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