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團活動月策劃方案(精選3篇)
黨團活動月策劃方案 篇1
一、活動主題:樹文明新風,昭愛國之心
二、活動目的:
為迎接祖國母親71華誕,提高我班團員的服務意識以及參與文明建設,充分發揮團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提倡文明從我開始,響應學校主題團日活動的要求,我班團總支策劃開展以“樹文明新風,昭愛國之心”為主題的團日活動,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在青協校外輔導隊的積極努力下,能感染浴化小朋友的思想和行為,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作為華夏未來花朵理應繼承和發揚的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希望能進一步地提高我校學生的文明素質,塑造文明形象,以文明的舉止,良好的形象和一流的`素質,為祖國華誕增光添彩。
三、活動時間:20xx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
四、活動地點:第一小學
五、活動對象:給排水091團支部全體團員、青協校輔隊
六、活動內容:
(一)活動負責人
(二)活動人員:給排091全體團員及青協校輔隊
(三)活動步驟:整個團日活動分為校內和校外兩大部分,校內為本校的文明禮儀宣傳活動,包括橫幅簽名活動和圖片展。校外為濱江中第一小學的文明禮儀宣傳活動。
(四)活動準備:
負責人:
黨團活動月策劃方案 篇2
一、活動主題:
【春意盎然,傳承民俗——清明青團制作體驗活動】
二、活動目標:
1. 通過親手制作青團,讓大家深入了解和體驗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的民俗文化。
2. 提升大家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3. 增進對中國傳統美食文化的認知與熱愛。
三、活動內容與流程:
1.活動預熱:介紹清明節的歷史淵源和青團的象征意義,展示并講解青團的制作過程和材料準備(如糯米粉、艾草汁、豆沙餡等)。
2.材料準備與分發:提前準備好所有制作青團所需的原材料,并按照參與人數分發。
3.現場教學與實操:由專業人員或熟悉青團制作技藝的人進行現場演示教學,指導參與者如何和面、包餡、搓圓、蒸煮等步驟。
4.制作體驗:參與者以小組形式進行青團制作,互相協助,享受手工制作的樂趣。
5.分享品嘗:完成制作后,將青團統一蒸煮,待熟后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品味春天的味道。
6.互動交流:在品嘗過程中,鼓勵大家分享制作心得,講述自己家鄉清明節的故事或者對青團的情感記憶。
四、活動后續:
收集活動照片、視頻和感言,發布在相關平臺進行宣傳推廣,讓更多人了解這一傳統文化習俗。
五、安全注意事項:
確保食品原料新鮮衛生,操作過程符合食品安全規范;注意活動現場的用火用電安全,特別是蒸煮環節需專人負責,避免燙傷等意外發生。
以上是一個初步的清明節青團制作活動方案,具體內容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黨團活動月策劃方案 篇3
一、活動背景與目的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民俗文化。青團作為清明節傳統的食品,寓含著人們對先輩的懷念之情和對生活的熱愛。通過組織清明節做青團活動,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進參與者對中國傳統節日習俗的了解,同時增強團隊協作能力和親子互動。
二、活動對象
面向全校師生、社區居民、企事業單位員工及家庭成員
三、活動時間
清明節前一周的周末,具體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四、活動地點
學校食堂、社區活動中心或公司食堂等具備烹飪條件的場所
五、活動流程
1. 活動啟動:主持人簡述清明節和青團的由來與寓意,引導大家了解和尊重傳統文化。
2. 材料準備:提前準備好糯米粉、艾草汁、豆沙餡等制作青團所需原材料,并確保食材新鮮、衛生。
3. 現場教學:請經驗豐富的師傅或烹飪老師演示青團的.制作過程,包括揉面、包餡、蒸煮等步驟。
4. 動手制作:參與者按照教程動手制作青團,過程中可以互相幫助,增進彼此感情。
5. 分享品嘗:制作完成后,共享勞動成果,品嘗自制青團,分享各自制作過程中的趣事和心得。
6. 文化交流:圍繞清明節的習俗,開展故事分享、詩歌朗誦等活動,進一步增強大家對清明節的認識和理解。
六、活動安全保障
確保活動場地整潔、衛生,提供必要的防護用品,如圍裙、手套等。全程關注食品安全問題,確保所有參與者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中進行活動。
七、活動后期
活動結束后,可以收集參與者的作品照片、心得感悟等資料,通過線上線下媒體進行宣傳報道,擴大活動影響力,讓更多人了解并參與到傳統節日文化傳承中來。
八、活動預算
根據參與人數、原料采購、場地租賃等因素預估活動預算,并爭取得到學校、社區或單位的資金支持。通過本次清明節做青團活動,我們期待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從中收獲快樂、增進友誼,并在實踐中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