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策劃方案(精選3篇)
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策劃方案 篇1
為規范街道機關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街道范圍內發揮好機關公共機構示范引領作用,經黨工委、辦事處研究決定,現制定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和治理工作實施方案,請機關各辦、各科室、各單位做好宣傳和落實工作。
一、背景及意義
20xx年底前,全縣黨政機關公共機構率先實現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建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體系并規范運行。按照中央和省、市有關部署要求,扎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分類利用、分類處理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工作,推動我街道黨政機關公共機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全街道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提供有益經驗。
二、分類標準
(一)有害垃圾
主要品種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等。
(二)餐廚廢棄物
主要品種有:食堂產生的餐廚廢棄物,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
(三)可回收物
主要品種有:廢棄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掃描儀、投影儀、電視機、空調機、公開發行的廢舊報刊書籍,廢塑料,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金屬,廢玻璃等。
(四)其他垃圾
主要品種有:衛生紙、餐巾紙、煙頭、果皮果殼等不可回收垃圾。
三、分類投放指南
(一)可回收物投放方法
紙張類:硬紙折好壓平、報紙雜志等用繩索捆牢收集。
塑料類:塑料瓶瓶蓋要擰開、瓶內殘留物用水洗凈,瓶身壓扁;塑料桶、塑料盒等洗凈曬干。
玻璃類:玻璃瓶要去掉瓶蓋、撕掉瓶身標簽,瓶內殘留物用水洗凈;破玻璃片用紙張包住并用膠紙纏好;玻璃應裝入透明塑料袋。
織物類:廢舊紡織品洗凈,折好壓平后用繩索捆牢。
金屬類:易拉罐、罐頭盒等踩扁壓實,金屬尖利器物用硬紙包裹捆綁,軟管類進行簡單剪裁。
(二)有害垃圾投放方法
廢電池:廢電池保持完整,防止有害物質外漏,采用塑料袋封裝,防止風吹、雨淋、暴曬。
廢燈管:廢燈管保持完整、清潔、干燥,用硬紙包好,防止燈管破碎。
過期藥品:軟膏類藥品將藥膏從容器中擠出,收集在信封內封好;玻璃容器類藥品撕掉完整標簽,分門別類裝入不透明的塑料袋內;針劑、水劑類注射藥品不開啟,連同其完整外包裝一起,封入密閉的紙筒內,針頭另外放入密閉紙筒內;噴霧劑類藥品在戶外空氣流通較好的地方,避免接觸明火的條件下徹底排空;其他類藥品撕掉藥品標簽及相關個人標簽,用不透明塑料袋裝好。
殺蟲劑罐:殺蟲劑要用完或排空,在通風良好避免明火的地方在罐身上打孔后投放。
(三)餐廚垃圾投放方法
餐廚垃圾濾水袋裝后投放到指定收集容器,避免混人包裝袋、餐巾紙、保鮮膜等物品,投放時袋口要扎緊。
(四)其他垃圾投放方法
將其他垃圾單獨區分,避免將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混入袋裝后投放到指定收集容器內,投放時袋口要扎緊。
四、工作要求
(一)認真領會,提高認識。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是一項利國、利民、利己的大事,各辦、各科室、各單位要牢固樹立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
(二)擔好責任,抓好落實。各辦、各科室、各單位要做好分管領導負責、責任科室牽頭、全員參與進來的管理體系,確保工作有序推進。全體工作人員要做好宣傳帶頭作用,
(三)加強監督,取得成效。督查室將對各辦、各科室、各單位垃圾分類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表揚工作成效顯著的各辦、科室、個人,確保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成效。
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策劃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作為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的實際行動,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切實增強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序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貯存工作,著力提高師生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環境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為實現“美麗中國”和“美麗校園”做出積極貢獻。
二、工作目標
學校通過多種形式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教育工作,規范校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貯存工作,做好與社會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資源化利用和終端處置等環節的銜接,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和校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貯存的管理體系。
根據實施計劃,穩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xx年基本實現校園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的全面普及,師生具有較強的校園生活垃圾分類意識,基本形成自覺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投放的行為習慣。
三、組織領導
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由總務處、學工處、系部負責實施。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辦公室主任:
辦公室設在后勤服務中心,負責組織、協調、監督檢查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并及時匯總提出有關意見建議等,負責學校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擬定及日常具體工作。
四、責任分工
(一)陳家時:負責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統一部署相關工作,負責組織開展宣傳動員,督導、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二)周曄:負責協調全校各部門、單位做好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三)姚迪:負責利用宣傳櫥窗、校園網站等宣傳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努力營造全校師生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濃厚氛圍。
(四)李碩何昊沈慧:負責對學生的宣傳教育和學生自我監督,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學習和比賽活動。提高學生對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切實宣傳倡導綠色健康和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將垃圾分類行為納入學生日常考核,引導減少垃圾產生和垃圾分類行為的養成。
(五)費蘭:大力培育生態文明實踐學生社團或志愿者團隊,充分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六)唐劉:負責做好校外人員的管理,禁止外來拾荒者進入校園拾荒。
(七)王華:負責學校各類實驗室廢棄物等有毒有害垃圾的回收處理工作。負責校園內建筑垃圾清運。
(八)系部:負責本部門、單位所轄區域的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加強對師生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和監管。
五、實施步驟
(一)第一階段為準備、推廣階段(截止到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末)
1.明確管理責任。根據學校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明確責任領導,納入重點工作,細化管理職責,確保責任到人。
2.開展教育培訓。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宣傳教育,宣傳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意義,明確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的具體要求,強化黨員干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表率意識,著力提高廣大師生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環境保護意識,形成一個師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一個社區、引領整個社會的良好氛圍。組織開展面向不同層面的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培訓,在全校師生中普及相關知識。
3.建立管理機制。制訂生活垃圾分類有關工作的'制度,逐步將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情況列為考核指標,分批成立學校垃圾分類督導員、志愿者隊伍,加強對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情況的管理監督和檢查考核。
4.設置分類設施。在公共區域按要求設置、清潔維護生活垃圾收集設施;規范分類標識和顏色,對目前已在使用的垃圾收集容器,若容器顏色與現有分類標準色一致時,采用加貼分類標識的形式進行規范,逐步自然淘汰更新。
5.開展績效評估。要及時總結垃圾分類推進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對階段性的工作及時做好績效評估,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并抓好問題及時整改,鞏固成效。
(二)第二階段為實施、鞏固階段(20xx年1月開始—)
1.進一步完善硬件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相關標識,結合實際,配齊、配足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與暫存空間,徹底淘汰更新雜色桶,保障分類設施統一規范。
2.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日常管理制度。持續開展培訓教育,將生活垃圾分類教育作為干部職工培訓的重要內容,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實現教育培訓的常態化;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切實推行,把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與學校創建最清潔校園工作相結合,加強自查自糾,主動分析問題、查找原因、及時整改,形成長效管理機制。
3.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監管和考評制度。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先進評選,注重培育典型示范,對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的部門(單位)、班級、寢室、教師、學生給予表彰,以此促進全校師生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處理;加強日常監督檢查,成立垃圾分類學生志愿隊和師生監督隊,開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和垃圾分類檢查督促,定期對不良行為進行通報批評。通過獎懲結合的方式,把垃圾分類處理工作與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
全體師生以及教職員工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高度重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切實從思想上行動上重視垃圾分類工作,抓好工作落實,打贏“垃圾治理”攻堅戰。
(二)建立長效機制
學校專項工作組領導并統籌組織實施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相關職能部門協同聯動;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加強協調,密切配合。要制訂完善有關工作制度,明確內部管理崗位和職責,落實專(兼)職人員;逐步建立多方參與的生活垃圾分類協同配合常態化工作機制,形成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合力。
(三)強化督查考核。
學校專項工作組會加強督促、指導做好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定期檢查垃圾分類工作落實情況,對垃圾分類工作落實有力、成績明顯的予以表揚,對落實不力、工作滯后的予以通報。各責任人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自查自糾,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確保分類質量。
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策劃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我校有36個班級,900多生員工,每人每天都要產生一些垃圾,如廢紙、舊書報、食品包裝、廚余物品等,其中以廢紙為最多。這些垃圾如果混雜在一起被運走,一方面是對資源的浪費,如廢紙、塑料等完全可以再生利;另一方面,垃圾中有可能混有少量有害物品(如廢電池),會造成環境污染。另外,少數學生平時亂扔垃圾,既影響校園環境,又會養成不良的習慣,這也不利于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
鑒于上述情況,學校在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思想指導下,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讓垃圾分類成為一種習慣。同時進行環保宣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學生影響家庭、社區,為我區實施垃圾分類打好基礎。
二、活動的口號
資源回收,清潔校園,保護環境,和諧發展。
三、活動的宣傳
1、在校長室、教導處的領導下,由少先隊大隊部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書,號召人人參與。每人在倡議書上簽名,并轉化為自己的直接行動,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力(附后)。
2、發放《垃圾來源及學生處置方式的問卷調查》(附后),讓師生反思自己的行為。
四、具體分類收集工作安排及要求
(一)人員配備:
1、加強領導,由校長室牽頭,各部門協作,大隊輔導員負責每天的垃圾分類情況和監督計量工作。
2、各班由班主任、環保小衛士負責,各辦由辦公室主任負責,對垃圾分類的要求進行監督執行,每周進行小結,每天定人、定時進行垃圾清倒。
(二)工具配備:垃圾收集處3處,分別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班級發垃圾桶2個,為可回收,不可回收。學校大廳配有廢舊電池回收專用箱。實驗室配有實驗廢液回收缸。
(三)垃圾收集的類別: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師生產生的垃圾主要為:
A類:廢舊報紙和草稿紙、作業本、各類產品的紙質包裝。
B類:食品包裝、各種產品的塑料包裝、各種塑料袋、飲料瓶等。
C類:廢舊電池、廢油墨盒、實驗廢液。
D類:不可回收垃圾(含食品、教室打掃后的殘存物等)。
(四)垃圾收集的方法:
1、教室產生的垃圾,分類后在統一時間送交學校垃圾收集箱。
3、廢舊電池、實驗廢液由學校統一收繳后交上級部門處理。(特別是廢舊電池一定要放在專用收集箱內,家中使用的電池也可帶來。)
4、文印室的廢墨盒由文印室人員統一保管集中處理。
五、加強監督、強化管理
1、總務處、少先隊大隊部對分類情況進行統一檢查評比。
2、每周對垃圾分類的情況進行評比,對可回收垃圾的計量進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