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方案 > 策劃方案 >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通用17篇)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發布時間:2022-12-01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通用17篇)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一些固體物質的內部有一定的結構,如果構成這些物質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間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規則的幾何外形,這就是晶體。

  過程與方法:

  1、用放大鏡觀察常見固體物質的晶體。

  2、用圖記錄觀察結果。

  3、自制食鹽等晶體。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激發了解和探索晶體世界秘密的興趣。

  2、在欣賞各種晶體的過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觀察放大鏡下的晶體。

  【教學難點】制作晶體。

  【教學準備】

  分組觀察器材:放大鏡、食鹽、味精、燒杯、滴管、玻璃片、礦物晶體……

  教師演示器材:各種晶體及晶體用途的圖片或多媒體課件,制作好的大晶體及器材

  【教學過程】

  一、觀察美麗的晶體

  1畫一畫我們記憶中的白糖、鹽、味精的小顆粒

  上節課我們用放大鏡觀察了小小的昆蟲,今天我們要運用放大鏡來看一些物質。糖、鹽、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質,首先請你在科學記錄本上畫一畫這三種物質的小顆粒。

  物質糖鹽味精

  記憶中

  放大鏡

  2、放大鏡下的白糖、鹽、味精的小顆粒

  借助放大鏡觀察糖、鹽、味精這三種物質的小顆粒分別是什么形狀的。將放大鏡下的顆粒形狀畫在科學記錄本上。(也可畫在書上第7頁方框中)

  3、關于晶體

  交流借助放大鏡觀察到的食鹽、白糖、味精的顆粒形狀。(食鹽和白糖都是立方體狀的顆粒,味精是柱狀的顆粒。)像食鹽、白糖、味精那樣,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

  閱讀第8頁關于晶體的內容,欣賞第8頁各種晶體的圖片。老師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體圖片讓學生欣賞,讓學生感受來自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

  二、制作晶體

  1、晶體的形成

  師:同學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晶體是怎么形成的?像糖、鹽、味精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廠用機器將它們切碎成了這樣的形狀?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體從溶液中誕生,如海水蒸發得到鹽的結晶。有的晶體是在一定的壓強和溫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噴發巖漿冷卻后形成礦物的晶體。我們可以嘗試著用蒸發水分的方法來制作鹽的晶體。

  2、制作我們的晶體

  師:(出示其他班級已經制作的晶體)瞧,這便是用蒸發的方法得到的鹽的晶體,讓我們也來試一試好嗎?

  師提供一些濃食鹽溶液,讓學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酒精燈慢慢烘干。待水分蒸發后用放大鏡觀察它們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跡。(注意,玻璃片需遠離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熱量烘,老師自己要先試驗一下,用這樣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體。)

  3、拓展活動

  師:我們得到的晶體很小,你們看老師這里卻有一個很大的鹽晶體,你知道是怎么制成的嗎?參考第9頁的方法,課外嘗試制作一個更大的晶體。

  板書設計:

  放大鏡下的晶體

  晶體:像食鹽、白糖、味精的顆粒那樣

  規則幾何外形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螞蟻的身體特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能夠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問題,不斷改進觀察的方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愛護小動物,珍惜生命。

  教學準備 小組或個人觀察用的裝在玻璃瓶里的螞蟻,白紙、放大鏡、小盆子、小瓶蓋或小木塊,搭"橋"用的小紙條,記錄用的紙和筆。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觀察過螞蟻嗎?螞蟻是怎樣的?能畫一只大螞蟻嗎?讓我們仔細觀察觀察螞蟻吧!

  二、觀察哪一只螞蟻。

  1.選擇觀察瓶里的螞蟻,還是放在白紙上的螞蟻?

  2.選擇瓶里的螞蟻觀察,有利與不利的地方;選擇白紙上爬的螞蟻觀察,有利與不利的地方;

  三、把螞蟻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

  1.把螞蟻放在什么地方觀察,既能看清楚,又不會到處亂爬?

  2.用什么辦法可以看得更清楚?用什么辦法可以使螞蟻不亂爬?

  3.在盆子里倒一點水,水中央放一個小瓶蓋或小木塊,讓一只螞蟻爬到瓶蓋上。螞蟻只能停留在瓶蓋上,不能到處亂爬了。不過,用什么辦法讓螞蟻爬到瓶蓋上去呢?

  四、用放大鏡觀察螞蟻。

  1.小組內交流一下,怎樣觀察螞蟻的身體。

  2.分發放大鏡觀察螞蟻。注意控制觀察時的呼吸,別吹走了螞蟻。

  五、討論螞蟻身體的特點。

  1.螞蟻的身體是怎樣的?

  2.和蝸牛比較,螞蟻的身體有什么特點?

  3.和蝗蟲比較,螞蟻的身體有什么特點?

  六、試一試。

  1.看看瓶蓋上的螞蟻的行動,試著解釋螞蟻怎么不到處亂爬了。

  2.如果再放一個瓶蓋,在兩個瓶蓋上搭一座"橋",猜猜螞蟻會怎樣?

  3.試一試。

  4.怎么解釋螞蟻的反應呢?螞蟻想家了吧?如果把螞蟻放在教室地面上,螞蟻能找回自己的家嗎?

  七、送螞蟻回家。

  這些螞蟻原來住在什么地方,我們就把它們送回什么地方吧。在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中,請別忘了送小動物們回家,讓它們回到各自的生活環境中去。在送小動物回家的過程中,我們還可能會有新的觀察發現呢!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二課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初步感知可以從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現象來描述天氣;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

  2.過程與方法:能對各種天氣現象進行分類;運用感官觀察天氣,并學會用簡單的詞句把它記錄下來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天氣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提該關心天氣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

  教學準備:

  1.用天氣符號標注城市天氣情況的中國地圖一張;

  2.每組一套天氣符號卡片;

  3.天氣現象歸類表格和關于天氣網狀圖各一份;

  4.每個學生科學記錄本各一本。

  教學過程:

  一、認識天氣現象

  1.出示一張“城市天氣預報圖”:這是一幅中央氣象臺的天氣預報圖,圖中顯示了哪些天氣現象?

  2.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貼相應的天氣符號并寫上名稱。

  3.提問:你們還知道哪些天氣現象?(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符號)

  4.發給每一組一套天氣符號:請大家對這些天氣現象進行分類。

  5.匯報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氣怎樣?

  1.今天的天氣怎樣呢?我們一起到外面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出示觀察要求:請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天氣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實小組長進行管理。

  3.帶上科學記錄本和筆排隊到操場上分組進行觀察,教師巡視。(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

  4.回到教室進行交流:請同學來匯報一下你們觀察到天氣現象。

  5.學生匯報,教師展示學生的記錄。

  6.提問:今天的天氣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問:你覺得今天的天氣我們應該穿什么衣服?)

  7.認識“網狀圖”的使用:剛才同學們在匯報的時候想到一點說一點,有沒有辦法把天氣和我們生活的關系更直觀地表示出來的方法呢?打開書本第45頁,看看書本上向我們介紹了怎樣的一個好方法?

  8.帶讀提示語。

  9.看明白了嗎?有不明白的請提問。

  10.請你學著書本上的方法,在科學記錄本上為今天的天氣和我們生活的關系作一張“網狀圖”。

  三、總結

  剛才我們觀察的是今天的天氣,那么明天又會天氣怎樣呢?后天呢?一個月內我們杭州的天氣又在發生怎樣的變化呢?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請大家每天都能把觀察到的天氣現象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能了解在這段時間里我們這里的天氣變化是這樣的。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4

  科學概念: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

  過程與方法:使用放大鏡觀察身體結構的細部和活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使用工具觀察擴大了人們的視野,可以觀察到更細小的物體

  2、發展使用放大鏡觀察昆蟲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通過放大鏡觀察到更多關于昆蟲的細節

  【教學難點】用圖或文字記錄放大鏡下的昆蟲肢體及生活習性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昆蟲或昆蟲器官標本、放大鏡

  教師演示器材:有關昆蟲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的多媒體課件或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奇特的身體構造

  1、科學家故事或多媒體課件導入:

  師:在地球上有一個龐大的昆蟲家族,它們種類數量繁多,每一種都有著特殊的身體構造與特有的生活習性,由于它們個頭太小,常常被我們忽略。但有一些執著的研究者,他們常與這些小家伙為伍并以觀察它們的生活為樂。比如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爾,他用整整一生的時間在田野里對昆蟲進行觀察,發現了許多昆蟲的趣事,寫出了的《昆蟲記》。現代的研究者運用更為先進的攝影設備對昆蟲世界進行拍攝,讓我們來看看攝像機鏡頭下的奇妙的昆蟲世界吧!(師播放有關昆蟲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的多媒體課件。)

  2、用肉眼觀察昆蟲肢體

  1)師:昆蟲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們能發現些什么?把你們的發現用圖或文字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2)分組觀察:提供給學生各種昆蟲的標本或昆蟲肢體的標本。(因這個寒假的凍災,估計開學時不會有太多的昆蟲,可以利用儀器室原有的標本和蚊蠅蟑螂等常見昆蟲及其肢體為觀察對象。估計肉眼觀察學生的興趣不會太濃,而且因觀察對象小,肉眼的發現可能不會很多。可能的發現:昆蟲的身體有頭、胸、腹,有的昆蟲翅膀是透明的,昆蟲足上有勾……)

  3、用放大鏡觀察昆蟲肢體

  1)師:(待學生觀察得差不多不再有興致時,發給每組至少兩個放大鏡。如果每個學生自備的,可事先讓材料員收起來,等觀察時再發給大家)這些家伙比較小,讓我們用上放大鏡,看看會有什么新的發現,同樣把你的發現用圖或文字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2)交流觀察發現:學生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自己的觀察記錄,交流自己組的觀察發現。通過觀察發現,輔之以學生的相關課外知識,豐富學生對昆蟲世界的了解,激發學生研究昆蟲世界的興趣。教師事先也可以準備一些關于昆蟲資料,在學生交流時用以補充。

  二、昆蟲的生活習性

  1、閱讀第6頁觀察實例:蚜蟲和它的天敵——草蛉

  2、課外觀察實踐:選擇一種昆蟲作為你們的觀察對象,看看它們是如何吃食、活動、筑巢……把你們的發現記錄下來。可供觀察的昆蟲(供參考):蒼蠅、蚊子、蝴蝶、螞蟻、蟑螂、蚱蜢、蚜蟲、瓢蟲、蜜蜂……

  (為使學生能堅持觀察,可在科學活動室內布置一個“昆蟲世界”,以小組為單位將學生的觀察發現和課外閱讀的摘抄進行展示,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學識,而且小組間的競賽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如果條件好的話,可以在網上開辟一個這樣的空間。對于學生的發現和成果老師因及時進行表揚或展示,及時的反饋有助于讓學生保持持久的研究熱情。)

  板書設計:

  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奇特的身體構造:復眼——由小眼組成

  觸角——形狀結構各異

  足——密布細毛,有鉤爪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了解一些動植物正在滅絕或已經滅絕了。

  2、認識一些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3、進行調查研究活動,了解一種珍稀動植物的生存狀況,提出我們保護性的建議。

  4、認識到愛護珍稀動植物的意義,樹立愛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我國一些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教學難點:會寫一份關于某種珍稀動植物的調查報告

  教學準備:課前做的資料收集。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談話:你們知道地球上已經滅絕或正面臨滅絕的動植物嗎?

  把你們了解到的情況向其他同學介紹。(教師補充介紹:19世紀,朱鹮在中國和日本等東亞地區廣泛分布,由于戰爭和環境破壞,到20世紀60年代人們認為朱鹮已經滅絕了。直到1981年,人們在陜西秦嶺重新發現7只朱鹮,經過20多年的努力,朱鹮現存248只。)

  二、探究過程

  1、認識了解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1)請學生說出書上圖中珍稀動植物的名稱,說一說這些珍稀動植物的情況。

  (2)請學生介紹其他珍稀動植物的情況,也可以介紹當地有特色的動植物。

  (3)教師要做好相應準備,進行必要的補充介紹。

  2、寫一份關于某種珍稀動植物的調查報告。

  (1)自主選題,可以選珍稀動植物,也可以選本地有特色的動植物。

  (2)交流調查活動計劃。

  (3)調查活動安排課后進行。

  3、小結。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

  流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使用,節約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

  【學習重點】

  用簡單測量方法比較材料的柔韌性。

  【學習難點】

  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征。

  【學習準備】

  學生(每小組):

  1.一套寬度、厚度一樣的塑料、不銹鋼、木頭尺(每種材料的一端打一個孔)

  2.一套寬度、厚度不一樣的塑料、不銹鋼、木頭做成的物品。

  3.測量彎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鉤碼一個,回形針一個。

  老師:同樣寬度、厚度的粗塑料條、木條各一根,兩桶水。

  【學習流程】

  一、柔韌性的認識

  出示兩根長度、厚度和寬度一樣的塑料條和木條。

  師:請兩位同學上來各取一根,分別去取同樣重的兩桶水,觀察塑料條

  木條的變化情況。

  兩名學生上來演示,其它同學觀察,然后匯報觀察到的情況(木條斷,

  料條沒有斷;塑料變了,沒有斷,木條先是彎了,最后斷了)

  老師指出:我們把像剛才這樣塑料條受力變形后,不易折斷的特點叫做柔韌性。

  二、比較3種不同材料的柔韌性

  1.提供三種物體,找一找它們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頭、塑料、不銹鋼)

  2.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柔韌性,并把比較的結果排一排序(提示學生材料不要弄斷)

  3.學生匯報比較結果,當各組意見分歧時,引導學生發現:比較的材料由于寬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這樣比較它們的柔韌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師出示寬度、厚度相同的木條、塑料條、不銹鋼條,問:可以怎樣研究它們的柔韌性?

  5.學生小組討論、匯報,教師引導,最后邊小結邊演示操作步驟:

  ⑴把木條、金屬條、塑料條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壓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針掛上鉤碼,觀察它們的前端彎下去了多少。測量材料前端彎下的距離時,眼睛要平視。

  ⑵分別測量木條、金屬條、塑料條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彎下的距離,把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6.學生分組實驗后匯報實驗情況。

  三、認識塑料

  1.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種塑料制成的物品圖片,觀察后思考:這些塑料制品分別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記錄在氣泡圖上。

  四、討論了解塑料的循環使用

  1.閱讀教科書,說說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標志",認識可回收標志。

  3.討論:我們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7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對于影子的產生和特點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他們知道影子的產生必須要有光和物體,影子隨著光的改變而改變,等等,但是他們的這些認識還比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過教師的指導,實際地去觀察、去發現光和影子之間的規律。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影子產生的條件:光、遮擋物和屏;

  2、可以之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3、影子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4、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5、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6、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

  過程與方法

  按教科書要求有目的、有步驟地做光和影的實驗,并將觀察結果用線條和圖形準確地進行記錄。能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子間的關系。培養空間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真細致,實事求是,善于合作交流。

  【教學重難點】

  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實際地觀察,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光和影子之間的規律。

  【教學思路】

  從生活現象出發,引出相關概念,然后通過活動探究規律,最后用規律解釋現象,同時深化對規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器材準備】

  每組一個手電筒(自帶)一張4開的白卡紙、一塊5厘米高的小木塊,鉛筆、尺子各一。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

  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新的單元——光,我們學習第一課。板書課題“光和影”。

  二、探究影子的秘密

  1、影子產生的條件

  教師:同學們做過手影游戲嗎?你們會做什么樣的手影?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做影子游戲,做這個游戲需要什么器材呢?我們怎樣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呢?

  (后兩個問題一方面是提示觀察的器材準備和方法,另一方面是了解學生的初始想法。學生可能說需要光源、物體,忽略了需要“屏”,也不一定會說出物體要擋住光才能產生影子。這時教師不要急于糾正,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自己發現問題,自己總結影子產生的條件)

  教師:各組準備好器材后可以開始實驗了,還缺什么,可以到講臺上領取。實驗成功的小組要準備匯報:看到手影了嗎,怎樣做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的,影子的產生需要什么條件。

  學生準備材料,開始實驗。教師巡視。

  大組匯報:通過匯報討論,得出影子的產生需要光、擋光的物體、屏。

  教師:剛才同學們提到影子的產生需要光,我們平時看見過哪些發光的物體?其中哪些是自己發光的呢?大家把見到的發光物體寫出來,然后在自己能發光的物體上做記號。

  小組活動。

  匯報、總結:像電燈那樣自己能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強調:不僅自己能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影子的特點

  教師:在影子游戲這個活動中,我們除了知道影子產生的條件外,還有什么發現嗎?

  下面我們再通過一些活動繼續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大家能看懂教科書上三個活動的實驗方法和步驟嗎?

  活動一 影子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提示:光源位置的改變包括光線照射的角度和方向。角度可通過目測光線和水平桌面之間的夾角大致估計,方向用左、右、前、后描述。

  教師示范并演示實驗和記錄方法。

  活動二 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提示:光屏和光源位置一定,只改變遮擋物離光源的距離。

  活動三 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提示:當光源垂直照射在物體的上面時,要使物體離開桌面才能看到影子。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記錄。

  總結:

  (1)、光源的位置發生改變時,影子的方向和長短都會發生改變。光源照射角度小時,影子就長;光源的角度大時,影子就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的。

  (2)、當屏和光源位置一定時,遮擋物離光源越近,它擋住的范圍越大,在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3)、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教師:像活動三中這樣,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比如街道上的交通標志。

  三、鞏固運用

  教師:回顧一下我們今天學習了光的哪些知識?我們再做一次影子游戲,驗證一下我們發現的這些規律:

  1、改變光源的位置,影子發生了什么變化?

  2、改變物體離光源的距離,影子發生了什么變化?

  3、讓光源照射自己的手的不同側面,得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了解植物對我們人類有哪些用途。

  教學重點:植物的用途

  教學難點:植物的用途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我們的許多食物來自植物。

  2、新課教學

  1、哪些食物來自植物?這些植物長什么樣?如:玉米、水稻、小麥、大豆等。

  2、植物還有哪些用途?穿的、用的、住的、行的、治病的、玩的等等。

  3、植物對我們很重要,我們應該怎樣珍惜和保護植物?學生思考作答,教師認真小結歸納。

  三、拓展與應用:神奇的植物——黃花蒿。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9

  第二課校園樹木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整體形態一般由樹冠、樹干、樹根組成,樹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

  樹生長在一定環境里,有一定生存需要。

  過程與方法:

  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

  用簡圖描述樹整體形狀。用拓印樹皮觀察樹干。

  用實物來補充語言描述不足。

  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現象,能繼續關注樹木變化。

  【教學重點】能嘗試通過對樹有序觀察描述和比較后指向樹木作為生命體特征。

  【教學難點】比較討論樹木相同之處。

  【教學準備】

  校園中選定一些大樹供各小組觀察所需,同時為各小組準備:一張觀察記錄紙,一支蠟筆,一把軟尺,一個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觀察樹木方法

  1.總任務:分小組進行觀察,每個小組盡量觀察不同樹木;小組內要分工明確,每個人要有觀察任務;描述一棵樹,完成一篇觀察筆記。

  2.分任務:我們所要觀察樹長在校園哪個地方?我們怎么按順序來觀察一棵樹?(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

  3.交流:我們可以用哪些新觀察方法來觀察新內容?(畫簡圖、測量樹干粗細、聞樹葉、看果實、拓印樹皮、撿拾標本、對比法……)

  4.比較:我們能比書上觀察記錄記得更好嗎?(先用簡單詞語記錄下來,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觀察筆記。)

  二、觀察記錄一棵樹

  1.從遠處觀察整棵樹,我們怎樣記錄?(樹冠形狀、樹高度等)

  2.從近處有序觀察樹各個部分,我們會有哪些新發現?

  生:這棵樹真大!看看我撿到樹葉和果實。這是樹果實。這是我樹皮拓片。

  (拓印樹皮圖案方法:把白紙緊壓在樹干上,先用手指在紙上反復按壓,再平捏蠟筆在紙上涂擦,使凸起部分染上顏色。)

  3.讓我們一起來把觀察到內容記錄下來吧。要寫出觀察時間、地點、小組成員。要按觀察順序來記錄。能貼上收集到實物標本。

  三、整理我們觀察記錄

  1.整理:分小組根據觀察記錄整理成觀察筆記。

  2.描述:分小組描述一棵樹:這是我們組觀察記錄,能猜出是校園里哪一棵樹嗎?

  3.比較我們觀察記錄,思考、交流:

  我們觀察了哪些樹?這些樹生長需要什么樣條件?

  不同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總結:通過深入討論,我們發現了這么多大樹之間相同點和不同點,請選定一棵你喜歡大樹,在課外繼續觀察它,它會怎樣變化?把你意外發現都記錄下來,同時把精彩發現張貼于科學學習欄目內。(對總結內容須得從學生實際觀察基礎上進行,學生能發展到什么程度就總結到什么程度,書上總結內容僅作樣本供參考。)

  樹不同之處:樹冠有大小樹干有粗細有樹皮光滑,有粗糙結果實不一樣葉片不一樣……

  板書設計:樹相同之處:

  它們都長在泥土里

  都需要陽光、水

  都有樹干、樹皮

  都有樹葉、果實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液體具有一定的體積,液體的體積是可以測量的。

  非標準單位的測量會導致結果的多樣,標準單位的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使用標準和非標準單位測量液體的體積。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比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對比較的方法進行分析和統一,有助于確立科學的標準。

  【教學重點】通過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能較規范地使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

  【教學難點】用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明確用標準單位測量使信息交流成為可能。

  【教學準備】

  給每組的材料:3個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個玻璃杯、1個量筒、1條紙帶、膠水、記錄紙若干。

  【教學過程】

  一、比較哪個瓶子水最多

  1、出示三個不同的瓶子,里面裝有不等量的水。請學生猜測,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多,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少,并說明理由。

  2、怎樣才能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并說明為什么這么想。(師可適當提示前面所學的關于水的特性,如會流動、有重量、有體積等,鼓勵方法的多樣性)

  3、交流討論,比較不同的方法,選擇操作最簡單的方法進行實踐操作。

  4、生實踐操作后匯報結果。(如出現結果差異較大或不同,引導學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二、比較水多多少

  1、師:現在我們已知2號瓶中的水最多,但它比其他瓶中的水多多少,知道嗎?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

  2、學生討論測量方法

  預設1:生可能會直接說用有刻度的杯子,師需追問:杯子上的刻度有什么用?假如沒有有刻度的杯子,該怎么辦?

  預設2:生可能一時想不出用什么辦法,師可直接出示小杯子、瓶蓋等材料提示、引導,交流這些材料可怎么用。

  預設3(可接預設2):生知道借助一些更小的容器幫助測量,師可追問:用小杯子量了,還多出半杯怎么辦?如果想知道得更精確,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3、自制刻度線測量

  1)如果我們要給一個杯子畫刻度線,這些刻度線有什么用?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刻度間距要相同)

  2)生實踐:自制的刻度條,并貼到一個玻璃杯上,再次比較三個不同瓶子里的水,并將測量結果記錄下來。

  3)交流測量結果,發現并討論問題:

  測量的結果相同嗎?

  你們認為是什么原因導致測量結果不同呢?

  我們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三、認識并使用量筒

  1、師介紹量筒,并提示“測量要求”,問:

  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多少?和我們自制的刻度比較,有哪些區別?

  為什么量筒要平放?

  為什么視線要與液面保持水平?

  2、請學生用量筒測量三瓶水的多少,并匯報測量結果。(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量筒,或上課時間不夠,可采用教師演示方式進行)

  3、師:你們知道這樣一瓶礦泉水、一桶食用油有多少嗎?(出示食物或照片)這個數值就表示了一瓶礦泉水或一桶食用油的體積了。

  4、師:5毫升水大概是多少呢?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11

  第一課我看到了什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是活植物,生長在一定環境里,是有生命物體。

  過程與方法:

  初步認識真正觀察應該是有目,制訂觀察方法和步驟有利于觀察進行。

  用各種感官觀察大樹。

  借助放大鏡、皮尺等簡單工具對大樹進行觀察和測量。

  用簡單詞語記錄觀察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從圖片上獲得信息是有限,親自觀察事物會對事物有更多認識。

  發展觀察大樹興趣,體會到生命體給我們帶來生機勃勃感受。

  在觀察過程中,培養與他人合作習慣。

  【教學重點】了解觀察目標和方法,認識到觀察重要性。

  【教學難點】對大樹觀察要指向生命體這個核心概念。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一些觀察用測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鏡等),觀察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引言

  1.校園里、大路旁、山坡上……到處我們都能看到植物,同學們對校園里植物最熟悉是哪些呢?

  2.就讓我們從身邊熟悉植物——大樹開始觀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大樹

  1.教師講解:這是一幅梧桐樹照片,請大家仔細地看圖,你能發現有關這株梧桐樹哪些特點?(你能發現幾點?)

  2.學生匯報:從圖上看大樹,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細傾聽,并大膽說出新發現,同時區分哪些是真正從照片上獲得信息。)

  三、回憶中大樹

  1.教師引導: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們從照片上發現東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經看到過大樹與這照片上有什么不一樣嗎?

  2.學生匯報:回憶我大樹,我曾經看到過什么?

  3.教師激趣:同學們匯報內容真豐富,有內容大家都看見過,有內容有人還從來沒看見過,而有人可能從來都沒真正看過一棵大樹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細細地看一棵真正大樹嗎?

  4.學生交流:為什么想看真正大樹?(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內容!會不會也有樹瘤?是不是也有小動物?是不是還有其它東西?)

  5.教師總結:這樣帶著目去仔仔細細看大樹時候,我們觀察活動就開始了。

  6.學生小組交流并匯報:如果現在來到一棵大樹下,我想觀察什么?我們怎樣才能觀察到更多內容?

  四、觀察真正大樹

  1.交流:教師引導孩子們交流在頭腦中制訂好觀察大樹個人計劃。(觀察內容、觀察方法、需要借助工具等)

  2.活動:現在讓我們一起去觀察一棵真正大樹,我們肯定有更多發現。同時把觀察到信息,用簡短詞語記錄下來。(在保證安全情況下老師帶學生按計劃開展真正實地觀察活動。)

  3.評價:回教室后每小組互相欣賞各自觀察內容,說說從不同記載中如何體會到觀察大樹是一個生命體。同時推選一位同學記錄單張貼于科學活動專欄內供大家欣賞,其它同學記錄單上交給老師閱讀欣賞。(張貼記錄單要有典型特色。)

  4.總結:觀察一棵樹讓我們獲得了這么多信息,觀察一棵樹讓我們發現了一個生機勃勃生命世界,那么,觀察更多樹呢?請在課外繼續觀察不同樹。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12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2、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

  3、人們很早就知道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來測定時間

  過程與方法

  1、推測陽光下物體影子怎樣變化

  2、利用簡易的日影觀測儀,觀測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長短和方向的變化,并收集相關的數據。

  3、一天中影子長變化的數據作出影長隨時間變化的柱狀圖

  4、根據觀察數據,發現陽光下物體影子在一天中的變化規律

  5、運用陽光下物體影子變化的規律,解釋人們為什么能用影子計時。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斷變化的,事物的變化之間是有聯系和有規律的

  2、能夠按活動要求堅持觀察如實記錄數據

  3、能夠根據數據和現象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日晷的圖片或課件

  分組實驗:簡易的日影觀測儀、指南針

  三、教學重、難點

  探究影子的特點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1)上節課我們學到了哪些知識?

  2)陽光下物體的影子也有變化嗎?是怎樣變化的?

  3)看書上第26頁,根據我們上節課的研究,推測一下大樹的影子在一天中發生的變化情況,并讓學生說說理由。

  2、觀察陽光下影子的變化

  1)讓我們通過實際的觀測來驗證我們的想法

  2)學生認真閱讀科學書上的說明,明白觀察的目的和觀察記錄的方法

  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但每個人都要記錄小組的觀測結果

  3、整理我們的記錄

  1)各小組匯報自己的觀測數據

  2)教師講解如何把影長隨時間變化的數據整理成柱狀圖:縱軸表示影長,橫軸表示時間

  3)每個學生自己將數據整理成柱狀圖

  4)分析柱狀圖:一天中陽光下的影子是怎樣變化的?什么時候最長?什么時候最短?我們還有什么發現?

  5)關于祖國西部地區,影子最短時不是12時的說明

  4、日影觀測儀

  1)古人曾經利用日影觀測儀計時,能說說其中的道理嗎?

  六、作業設計

  作業本上的配套作業

  七、板書設計

  2.2陽光下的影子

  鉛筆影子的變化

  觀察時間

  太陽位置和方向

  影長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動手與動腦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讓學生在觀看國產飛機圖片的同時,增強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激情;

  3.讓學生學會紙飛機的一些兒常用折法;

  教學內容:

  1.引題:有人說,理想是一盞明燈,指引我們由黑暗走向光明,走向成功。老師想問一下,你們的理想是什么呢?(注:可以讓學生思考1分鐘,然后讓大家舉手發言,亦可點名發言。總之,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教師總結:同學們的理想都很好,希望你們以后多多努力。剛才某某同學說想當一名飛行員,請問誰能描述一下飛機的樣子?你能說出幾種比較的飛機的名字嗎?

  2.向同學們展示一些兒的飛機的圖片,并對中國的飛機予以重點介紹。

  3.小學一年級科學教案《學習折紙飛機》:在生活中,我們通過網絡、電視等多種途徑見過飛機,但是大家可能沒有親手沒過飛機。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紙飛機的折法,滿足大家的愿望。(由教師示范幾種折疊紙飛機的方法,讓大家觀摩)

  4.讓學生6人一組,運用創造性思維,集思廣益地去學習和創新紙飛機的折法。(可以點名讓每個小組到講臺上展示成果,由大家進行評選。然后,讓大家相互贈送紙飛機,并寫上祝福語)

  5.可以向學生簡單講述一下紙飛機的飛行原理,但不要求學生掌握。(紙飛機的飛行原理與實際真飛機的飛行原理是一樣的。即飛機在飛行時,機翼上下的空氣運動速度不一樣,機翼上快,機翼下慢,根據伯努利流體力學方程(流體速度越快,其壓力越小),機翼上下就有壓力差,其差就是上升力,將飛機上舉而飛行了)

  6.結束:時間過得真快,這節課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今天我學習了紙飛機的不同折法,并欣賞了一些兒飛機的圖片。希望大家課后積極思考,創新幾種紙飛機的折法,老師可是會獎勵一朵小紅花的哦!好了,下課!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14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大樹的年輪知道自然界中的一些事情能夠記錄時間的長短。

  2、經歷一次運用各種方法尋找時間留下的各種痕跡的活動過程。

  3、使學生初步認識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的事物正悄悄地發生著變化。

  教學重點:會尋找時間的痕跡,知道時間的可貴。

  教學難點: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事物所發生的變化。

  教學準備:自己以前的照片、作品、舊衣物等,搜集能夠記錄自己生長過程的植物與動物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我們都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時間不以我們人的意愿而停留,在這個世界里,是否存在一些事物能夠記錄自己所經歷的時間呢?

  揭示課題:尋找時間的痕跡

  二、探究過程

  1、能夠記錄自己生長過程的生物。

  (1)請學生介紹記錄時間的事物。

  (2)師:剛才有同學講到大樹的年輪能夠記錄自己生活時間的長短。觀察書本上P40頁的大樹年輪,你能說出這棵大樹生長幾年了?

  2、尋找時間的痕跡。

  (1)時間是看不到摸不著的,你能不能從你周圍的事物中尋找時間留下的痕跡?

  (2)小組討論時間在哪些地方留下了痕跡,利用學生帶來的物品,全班匯報。

  (3)參觀學校(或教室)并記錄時間在學校(或教室)留下的痕跡。

  (4)交流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3、小結。

  三、板書設計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15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

  流程與方法:

  1.調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

  【學習重點】

  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學習難點】

  用適當的詞語描述木材的特性

  【學習準備】

  6種用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學習流程】

  一、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1.這個單元我們將開始學習"材料",板書"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稱?什么物品是用這種材料做的?教師將學生說到的材料一一板書出來。

  2.看看自己和小組里的同學,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攜帶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試著把它們寫在書中的表格中。

  3.交流記錄的情況,看看有沒有出錯。

  4.這些材料在我們身邊應用很廣,書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們又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調查表,對于難以判斷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請作出標記。

  5.調查結束后,在小組內討論以下問題:

  ①調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種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種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種材料制成的。

  ③哪種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們身邊被廣泛使用著,為什么大量使用它們呢?

  二、觀察描述幾種常見材料的主要特點

  1.我們周圍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種材料組成的,比如一扇門,就使用了木頭、玻璃、金屬等材料,不同的部位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舉例說說你的想法。

  2.四人小組選擇兩種材料討論它們分別有什么主要特點和用途,并記錄下來。

  3.交流各組的記錄情況,有不同意見的及時補充,若認同其他組的觀點,及時將它補充在自己的記錄單上。

  4.請保管好記錄單,下次還要再使用。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顏色、氣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狀、重量等方面有差異,但它們都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

  過程與方法:

  運用不同感官仔細觀察比較水和油;用圖表方式記錄比較的結果,并進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愿意與他人合作,樂于交流尊重事實、重視證據。

  【教學重點】觀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顏色、氣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狀、重量等方面具有差異,但它們都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

  【教學難點】運用不同感觀比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圖表的方式記錄比較的結果,并進行分析和交流。

  【教學準備】

  給每個小組準備:2個塑料杯、1片玻璃、1張蠟光紙、1支筷子、2個試管、2根長木條(可以是長一些的牙簽)1個玻璃杯、1個塑料瓶(礦泉水瓶)、1個水槽。

  給每個學生準備:

  記錄紙兩張。

  【教學過程】

  一、觀察水和食用油

  1、導入:水是一種液體,你們知道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液體?

  這些液體是否都一樣呢?今天我們以水和食用油為例,進行研究。

  2、學生觀察:提供給每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兩者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并把觀察到的結果填寫在維恩圖中。(提示:在科學觀察中,一般不用嘗的方法)

  3、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師板書展示。

  二、滴液比較

  1、師:水和食用油除了我們剛才所觀察到的不同之外,還有不同之處嗎?比如,我們分別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蠟紙、玻璃片和報紙上,它們的狀態一樣嗎?

  2、生猜測,并討論:在實驗中需要注意什么?(師適當提示:每一次將液滴滴在不同的物體上時,為了實驗的可靠,需同時多滴幾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簡單演示;要注意觀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體上后形成的形狀是否一樣)

  3、生實踐,將觀察到的液滴狀態畫下來,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體上。

  4、展示學生的記錄,并交流討論。

  三、比較水和油的輕重

  1、師: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種物質更重?我們有什么辦法比較?

  2、生交流方法,并討論、判斷方法的可行性。

  3、提供材料,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方法進行實踐,判斷水重還是食用油重。(這一實驗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為演示實驗)

  4、交流實驗結果,并嘗試根據實驗現象進行解釋。

  5、請學生將觀察所得的結果補充到維恩圖中,師補充到板書中。

  四、借助多種容器,進一步觀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點

  1、師演示,將水和食用油分別倒入一些形狀不同的容器中,請學生觀察它們有哪些相同的特點。

  2、生交流、小結。將兩者的相同點補充到維恩圖中

  五、總結提升

  1、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處,又有哪些相同之處?

  重點討論它們的相同之處其他液體也具有嗎?這些相同點,固體具有嗎?

  2、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對于水是怎樣的一種液體,你們又有哪些新的認識?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 篇17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學生要知道產生影子的條件:光源、遮擋物和屏,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

  2、明白判斷光源的標準:正在發光而且是自己發出的光

  3、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隨著光源位置、方向的改變而改變;物體影子的大小與物體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物體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

  4、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

  過程與方法

  1、做光和影的實驗,并將觀察結果準確地進行記錄

  2、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之間的關系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變化是有聯系的,也是有規律的。

  2、在實驗觀察中養成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態度

  二、教學準備教師演示:有窗簾的教室分組實驗:手電筒、4開的白卡紙、長方形的小木塊、鉛筆、尺子

  三、教學重、難點:探究影子的特點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1、引入。引導語:對于光,我們都很熟悉,那么對于光,我們都已經知道些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我們這個單元的學習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關于影子產生的條件

  1)誰玩過影子的游戲?我們怎樣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想一想:影子是怎么產生的,親自做一做,看看需要有什么條件?

  3)在實際操作、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學生知道影子的產生不僅需要陽光、擋光物體,還需要屏(墻面、地面等)

  3、關于“光源”的教學

  1)影子的產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體能發光呢?學生列舉

  2)引導學生進行分類,自己發光和反射其他物體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4、影子的特點

  1)在剛才的影子游戲中,我們除了知道影子產生的條件外,還有什么發嗎?

  2)我們再通過一些活動繼續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現自學科學書第25頁,看看是否明白實驗的方法、步驟、要求。

  3)教師著重提示、演示第一個實驗

  4)分組實驗,先在屏上畫下影子,最后再畫到課本上相應的地方

  5)分組匯報,交流實驗發現影子會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距離的關系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側面的關系

  5、回顧和總結

  1)引導學生回顧:我們今天學了光的哪些知識,發現了什么規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戲,驗證一下我們發現的這些規律。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通用17篇) 相關內容:
  •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精選25篇)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通過參與觀察、記錄動植物的變化的活動,感受大自然在春天發生的美妙變化,激發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欲望與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 小學科學睡眠管理方案范文(精選21篇)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作要求,落實落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并優化學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學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睡眠管理做具體方案...

  • 小學科學教研活動方案范文(精選7篇)

    一、主題的提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而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即原有認知結構)與從環境中主動選擇和注意的信息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發的認知結構的重組。...

  • 小學科學主題活動方案范文(精選5篇)

    一、指導思想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為重點,豐富小學生的暑假生活,重在過程,貴在參與。激發小學生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展示小學生的創造才能,張揚個性,促進中小學科技教育的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 小學科學實驗室突發事故安全應急預案(通用3篇)

    為了保障實驗操作中師生的安全,促進實驗室各項工作順利開展,防范安全事故發生,切實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市教育局有關要求及有關法律法規,從學校實際出發,特制定本安全應急預案。...

  •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方案(精選28篇)

    一、教學目標1.科學知識:了解剪子和刀具的特征、結構,知道剪子和刀具有不同用途。2.科學探究:經歷使用剪子和刀具完成制作紙制物品的過程,總結剪子的使用方法。模仿設計制作小掛件。3.科學態度、STSE樹立安全使用工具的意識。...

  •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科學教案(精選31篇)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螞蟻的身體特點。教學重點 讓學生能夠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問題,不斷改進觀察的方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愛護小動物,珍惜生命。...

  •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2023(通用31篇)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樹整體形態一般由樹冠、樹干、樹根組成,樹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樹生長在一定環境里,有一定生存需要。過程與方法: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用簡圖描述樹整體形狀。...

  •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精編(精選31篇)

    【學習目標】科學概念蝸牛有一些與生命活動相關的生活習性:運動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流程與方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遇到的不同問題。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細致觀察對獲得信息的重要性。...

  •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創意教案(精選30篇)

    第二課校園樹木【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樹整體形態一般由樹冠、樹干、樹根組成,樹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樹生長在一定環境里,有一定生存需要。過程與方法:用各種方法觀察一棵樹,描述一棵樹。...

  •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小學教案(精選30篇)

    【教學目標】1.科學概念目標:知道月相每月有規律的變化。知道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2.科學探究目標:能觀察描述月相,推理月相有規律的變化。3.科學態度目標:增強觀察月相的探究興趣。...

  •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2023小學教案(精選29篇)

    【學習目標】科學概念: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流程與方法:1.調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 小學科學活動方案方案匯編(精選10篇)

    教學目的:1、通過觀察池塘里生物環境資料,認識自然環境下的生態系統,以此為藍本設計生態瓶的建造方案。2、能根據設計方案及實際條件制作生態瓶,并堅持對生態瓶進行管理和觀察。...

  •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精編(通用29篇)

    【學習目標】科學概念蝸牛有一些與生命活動相關的生活習性:運動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流程與方法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遇到的不同問題。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細致觀察對獲得信息的重要性。...

  • 小學科學教案設計方案創意教案(通用27篇)

    一、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學生要知道產生影子的條件:光源、遮擋物和屏,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2、明白判斷光源的標準:正在發光而且是自己發出的光3、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隨著光源位置、方向的改變而改變;物體影子的大小與物體和光...

  • 策劃方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偷窥自拍五月天 | 秘书在办公室被躁到高潮 | 成人在线视频国产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 农民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午夜 | 欧洲黄色录像 | 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年龄确认18 | 午夜免费福利 | aaa一级毛片 | 玩护士睡老师勾搭女下属 | 日本肥妇 | 人妻斩り56歳无码 | 五月婷av综合网色伊人苍井空 |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 一级做性色a爱片久久毛片欧 | 免费多国毛片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一二 | 老司机免费视频 |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的张开腿让 | 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se94se亚洲精品setu | 国产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 | 日本中文不卡视频 | 亚洲热综合 | 国产ktv交换配乱婬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无套免费观看大象视频 | 国产精品人妻99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 亚洲高清成人 | 天天艹逼| 欧美操穴 | 在线免费国产精品 |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播放 |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 国产网红主播精品av | 人妻被修空调在夫面侵犯 | 福利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高清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