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留守兒童的倡議書(通用3篇)
關心留守兒童的倡議書 篇1
當您和孩子嬉戲玩耍時,您是否注意到身邊有一雙雙羨慕而失落的眼睛正注視著您?他們或因父母遭遇不幸而淪為孤兒,或因失去父母一方而淪為單親兒童,或因父母在外打工而成為留守、貧困兒童……他們小小年紀,卻受盡孤獨的煎熬,經歷生活的艱辛,無法享受正常家庭的親情和溫暖……由于親情的缺失,他們大多由年邁的祖輩或親戚照看,普遍存在學業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情感失落等問題,他們是需要社會各界給予特別關注的特殊群體,關愛留守兒童,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為此,棗莊市婦聯向全社會發出倡議:
1
愿您成為留守兒童的“愛心媽媽”。按照“一幫一”、“一幫多”或“多幫一”的形式,各盡所能,踴躍參與到與留守、貧困兒童結對關愛活動中來。針對他們學習、生活、心理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正確、適時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定期與他們的父母、監護人、托管人、任課老師等聯系溝通,做留守、貧困兒童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品德的教育人、成長的保護人,讓所有缺失親情的孩子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
2
愿您成為留守兒童快樂成長活動站的捐建者。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愛心人士等均可以集體或個人名義捐建活動站,也可與已建成的活動站牽手結對。只需要2萬元就可以捐建一個或多個活動站,也可多家單位聯合捐建,建成的活動站以捐建單位名稱命名,站內設立談心、視頻交流區、文體活動區、檔案存放區、圖書閱覽區、室外活動區等,配備電視、電腦、課桌椅、書架、圖書、電子琴、球類、棋類、跳繩、毽子及秋千、乒乓球臺等設施、器材等,為留守兒童課余、周末和假期提供學習交流、親子溝通、健身娛樂、提升素質的平臺和場所,發揮活動站應有的作用,打造留守兒童快樂溫馨的家園。
3
愿您成為留守兒童的愛心志愿者。請您抽出一點時間,節約一點開支,奉獻一片愛心,關心、關愛、幫扶留守、貧困兒童。呼吁各級各單位、社會組織,利用周末和假期閑暇時間,定期組織到留守兒童活動站、四點半學校、婦女兒童家園等與留守兒童一起開展多彩活動,給于生活上的幫助,傾聽他們的心聲,關心他們在安全,關注他們的成長,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他們融入集體生活,培養他們的交往能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互動交流,陶冶情操,開啟智慧,啟迪心靈,做新時代少年中國夢的引路人,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請您幫助留守、貧困兒童監護人樹立、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弘揚、涵養良好家風家訓,傳播、教授先進家教知識、方法,做家庭文明、家庭教育、家風傳承的宣傳員、踐行者和推動者。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一聲聲關愛可以聚成一座情感的堡壘,一顆顆愛心可以匯成一片愛的海洋。請伸出您的雙手,奉獻您的愛心,加入到關愛留守、貧困兒童的行動中來吧!您的愛心是責任,也是義務;是美好的情感,是無私的奉獻,更是博大的胸襟。為了同一片藍天下的孩子都能擁有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為留守、貧困兒童獻出一份愛心,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為建設自然生態宜居宜業新棗莊貢獻您的力量!
截止去年調查統計的數字,棗莊市現有留守兒童5749人需要您的關愛。
“愛心媽媽”不限性別,不限單位,不限年齡,只要有愛心,能夠給孩子物質、精神方面的幫助,就可以報名參加。
關心留守兒童的倡議書 篇2
小區的全體居民們:
大家好,我是住在本小區的一名少年,我曾為我們的小區感到驕傲。一幢幢粉色的居民樓有順序的排列著,小區里,還有一個百花爭艷的小花壇,嫩綠的小草富有生機,樹木一棵棵的挺立著,一切都多么美好!可是近些日子來,我們小區的環境衛生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
原本綠油油的草坪,被一些居民“霸占”了,他們把草刨了,種上了白菜、韭菜、蔥……公共草坪成了他們自家的“小菜園”,為了澆灌蔬菜,他們還打了井,原來立在草坪里的宣傳牌都被砍下來當廢品賣了,整齊的草坪被分離的支離破碎,亂七八糟。我看了,真心疼。大家難道喜歡這個樣子嗎?
環境和我們人類息息相關,亂打井,雖然有了短暫的利益,但以后呢?水資源是有限的!到地下水被抽干的那一天,我們怎么辦?
小區墻上明明印著大紅字:“人人都來講環保,共創優美好家園”,說的多好啊,可是我們做到了嗎?為了自己的利益,卻影響了整可小區的容貌!這些可惡的“毀容師”!
小區的全體居民啊!大家一起行動起來把!保護我們的環境,為我們,為地球做一點貢獻吧!
關心留守兒童的倡議書 篇3
各位留守兒童家長:
您們好!值此春節即將臨近,萬州區龍都街道婦女聯合會向您及您的家人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
您們身在異地,既牽掛父母又思念子女,我們理解您們養家的不易和打工的艱辛,理解您們背井離鄉的苦衷和深埋心底的那份對幸福生活的渴望。然而,當您們懷著一份樸素的夢想離家的那一瞬間,您們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個名字:留守兒童!孩子感到孤單、缺失親情,他們需要關愛、需要快樂、需要健康成長!
萬州區委政府實施了“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建立了關愛行動長效機制;探索確立了“寄宿制學校、托管機構、留守兒童關愛中心、愛心家長、牽手結對、親情室、親情電話”等關愛形式;營造了推動留守兒童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讓您的孩子在家鄉“學業有教、監護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護”。
雖然您的孩子得到了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愛,但是仍然無法代替血緣親情,家庭是孩子心靈的港灣,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您們的關心和教育。爺爺奶奶代替不了嚴父慈母,學校教育代替不了家庭教育。也許您們的拼搏豐富了孩子的物質生活,但滿足不了他們對親情的渴望。您作為法律賦予的孩子法定監護
人,應當切實履行好父母應盡的義務。希望您們,作為家長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您的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您們要有長遠眼光,要分清打工收入與孩子傷害之間的輕重,分清務工所得與教子成才之間的利弊,分清在外謀生與返鄉就業之間的權衡,目前,我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足以讓您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返鄉就業才是您長遠的打算。或者,作為父母,您們至少有一位家長留在家鄉就業創業,陪伴在孩子身邊!如果您還是要外出務工,就請您盡可能抽出時間,力爭每天給孩子一次通話、一次微信、一條短信,每周一次視頻,每月與老師聯系,多與監護人溝通交流,多方式多渠道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親情,您們的陪伴讓孩子健康成長的同時,化解孩子心靈的寂寞孤單與煩惱;過年過節時,盡可能回家看看,傾聽孩子心聲,共享天倫之樂,盡可能全方位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時值春節即將到來之際,請您們盡可能抽出時間陪孩子過一個愉快的節日,不能回鄉陪孩子過節的,也請您們給孩子打個節日祝福的電話、寫封信、或者買個禮物,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溫馨的關懷和無價的慈愛。或者,條件允許的話,讓孩子跟隨您們到打工的地方生活、學習。其實,孩子最需要的是您們全程的陪伴、傾聽、撫慰、鼓勵、教育與關愛,完整而溫馨的家才是孩子最大的期盼。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讓孩子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健康快樂成長!
祝出入平安!工作、生活如意!闔家歡樂!
**街道婦女聯合會
20xx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