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社會公德倡議書(通用6篇)
踐行社會公德倡議書 篇1
尊敬的居民朋友們:
為進一步深化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切實增強廣大居民文明行為意識,引領崇尚文明、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社會風尚,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和文明程度,特向廣大居民發出倡議如下:
一、講究文明禮貌。尊重他人,講究禮節;衣著整潔,舉止文雅;文明和氣,不講臟話。
二、遵守公共秩序。搭乘公交車自覺排隊,前上后下;辦事自覺排隊,不大聲喧嘩;不酗酒鬧事,不噪音擾民;不攜帶寵物進入公共場所;不在公共場所(禁煙區)吸煙。
三、愛護公共設施。愛護花草樹木,不踐踏草坪,不攀折樹木,不違法張貼小廣告,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不隨地大小便。
四、遵守交通規則。機動車司機禮讓行人,不闖紅燈,不亂鳴笛,不違章停車;開車時系好安全帶、不接打手機,按規定使用燈光,不向車外拋灑物品,杜絕酒后駕駛、無證駕駛、疲勞駕駛、超速行駛行為。非機動車駕駛人不走機動車道,不橫穿馬路,不亂停亂放。行人橫穿馬路時走人行橫道,不闖紅燈,不翻越道路隔離護欄。
五、遵守經營秩序。商品擺放有序,衛生整潔,設施齊全,不亂倒垃圾(泔水);杜絕假冒偽劣、以次充好、缺斤短兩行為;不無證經營、店外經營、占道經營。
居民朋友們,為讓我們的共同家園更加美麗、生活環境更加舒適、人際關系更加和諧,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做文明人、說文明話、辦文明事,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旅游強縣貢獻我們的力量。
踐行社會公德倡議書 篇2
尊敬的市民朋友們:
9月30日,聊城市公共自行車項目正式啟用,開啟了市民綠色出行的新篇章。改善中心城區交通條件,建設城市公共自行車出行系統,是《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十大民生實事之一,以期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對項目建設作出指示,進行調度,推進實施。首批1500輛公共自行車投入運營以來,受到廣大市民廣泛好評和高度贊揚,廣大市民也殷切期待進一步加快站點建設。截至目前,我市已開通運營公共自行車站點140個,累計辦卡近8千張。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加快建設進度,11月底之前,我市公共自行車運營站點將達到300個,投放自行車總量達到8000輛。力爭年底之前建成站點350個,投放車輛達到1萬輛,實現網絡監控全覆蓋。屆時,我市將成為全國第一家實現公共自行車監控系統與公安監控系統共享的城市,也是第一家具備自行車站點今后可擴展成充電站點的城市。然而,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故意破壞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的不文明行為,比如:偷盜和損壞公共自行車車座、腳蹬、車鏈子;撞壞、打砸、強拉公共自行車;占用停車位;劃傷顯示屏,在車樁上粘貼小廣告;在公共自行車上嬉戲打鬧等等。對此,我們痛心不已。這些不文明行為,不僅給公共自行車的正常運營帶來極大影響,而且也嚴重損害了聊城和諧文明城市的形象。為此,聊城市交通運輸局、聊城公交集團,聯合聊城報業傳媒集團旗下聊城日報、聊城晚報、聊城新聞網、掌中聊城APP,聊城電視臺,聊城市人民廣播電臺,共同發出倡議,倡議廣大市民:
一.遵德守法,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愛護公共自行車。不損壞、不破壞,以自身行為帶動身邊人,以自身良好的風尚影響身邊人。
踐行社會公德倡議書 篇3
黨的xx大提出要積極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廣大干警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重要基石。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院黨組向向全體干警特發出如下倡議:
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響應黨的號召,做到“知行合一”,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遵循社會公德、堅守職業道德、弘揚家庭美德、涵養個人品德,用模范行為和高尚人格引領社會風尚。堅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在學習、工作、生活等具體實踐中,大力弘揚民族精神、青海精神和時代精神,在矢志奮斗中砥礪意志,在千錘百煉中升華品格,讓光榮傳統和核心價值觀代代相傳、薪火永續。樹立良好家風,為家庭謀幸福。倡導“講究道德,誠實守信;重視學習,崇尚知識;勤儉持家,尊重勞動;家庭和睦,科學教子;尊老愛幼,鄰里互助”,傳遞示范力量,做文明和諧家庭的典范。
二、積極參與各項志愿服務和道德實踐活動,為他人送溫暖。以“相互關愛、服務社會”為主題,圍繞扶貧濟困、應急救援、環境保護等方面,圍繞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兒童、殘疾人等群體,參加各類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爭當優秀志愿者,向社會傳遞“助人為樂、崇尚友善、愛在人間”的正能量,讓各類困難人群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社會”的良好社會風氣。
三、建功平凡崗位,為社會做貢獻,作為一名人民的檢察官,終身的追求和唯一的使命,就是正確履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西寧的經濟建設、社會的和諧安定,還有人民的幸福安康,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做弘揚中華美德的參與者、傳播者、推動者,用實際行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為實現“中國夢”,建設幸福城市貢獻出我們的力量。
踐行社會公德倡議書 篇4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積極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廣大干警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重要基石。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院黨組向向全體干警特發出如下倡議:
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響應黨的號召,做到“知行合一”,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遵循社會公德、堅守職業道德、弘揚家庭美德、涵養個人品德,用模范行為和高尚人格引領社會風尚。堅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在學習、工作、生活等具體實踐中,大力弘揚民族精神、青海精神和時代精神,在矢志奮斗中砥礪意志,在千錘百煉中升華品格,讓光榮傳統和核心價值觀代代相傳、薪火永續。樹立良好家風,為家庭謀幸福。倡導“講究道德,誠實守信;重視學習,崇尚知識;勤儉持家,尊重勞動;家庭和睦,科學教子;尊老愛幼,鄰里互助”,傳遞示范力量,做文明和諧家庭的典范。
二、積極參與各項志愿服務和道德實踐活動,為他人送溫暖。以“相互關愛、服務社會”為主題,圍繞扶貧濟困、應急救援、環境保護等方面,圍繞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兒童、殘疾人等群體,參加各類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爭當優秀志愿者,向社會傳遞“助人為樂、崇尚友善、愛在人間”的正能量,讓各類困難人群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社會”的良好社會風氣。
三、建功平凡崗位,為社會做貢獻,作為一名人民的檢察官,終身的追求和唯一的使命,就是正確履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西寧的經濟建設、社會的和諧安定,還有人民的幸福安康,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做弘揚中華美德的參與者、傳播者、推動者,用實際行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為實現“中國夢”,建設幸福城市貢獻出我們的力量。
踐行社會公德倡議書 篇5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廣大干警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重要基石。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院黨組向向全體干警特發出如下倡議:
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響應黨的號召,做到“知行合一”,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遵循社會公德、堅守職業道德、弘揚家庭美德、涵養個人品德,用模范行為和高尚人格引領社會風尚。堅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在學習、工作、生活等具體實踐中,大力弘揚民族精神、青海精神和時代精神,在矢志奮斗中砥礪意志,在千錘百煉中升華品格,讓光榮傳統和核心價值觀代代相傳、薪火永續。樹立良好家風,為家庭謀幸福。倡導“講究道德,誠實守信;重視學習,崇尚知識;勤儉持家,尊重勞動;家庭和睦,科學教子;尊老愛幼,鄰里互助”,傳遞示范力量,做文明和諧家庭的典范。
二、積極參與各項志愿服務和道德實踐活動,為他人送溫暖。以“相互關愛、服務社會”為主題,圍繞扶貧濟困、應急救援、環境保護等方面,圍繞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兒童、殘疾人等群體,參加各類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爭當優秀志愿者,向社會傳遞“助人為樂、崇尚友善、愛在人間”的正能量,讓各類困難人群感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社會”的良好社會風氣。
三、建功平凡崗位,為社會做貢獻,作為一名人民的檢察官,終身的追求和唯一的使命,就是正確履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西寧的經濟建設、社會的和諧安定,還有人民的幸福安康,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讓我們攜起手來,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做弘揚中華美德的參與者、傳播者、推動者,用實際行動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為實現“中國夢”,建設幸福城市貢獻出我們的力量。
踐行社會公德倡議書 篇6
為了美化、凈化我們的家園,進一步促進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向全體少先隊員發出如下倡議:
一、做創建文明城市的宣傳員。
通過報刊、圖書、網絡、影視、展覽等多種渠道學習“創城”知識及相關要求,并在此基礎上用板報、墻報等多種形式宣傳“創城”的重要性和“創城”知識。
二、做身邊環境的清潔員。
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墻壁上亂涂亂畫,旅游時將廢物倒進垃圾箱里,做到“人在一方,凈一處環境,美一處環境”。
三、做誠實守紀的好孩子。
誠信做人,誠信辦事;以誠待人,說話算數,有錯就改;遵規守紀,踐行社會公德,遵守公共秩序。
五、做健康向上的好學生。
熱愛書籍,熱愛學習,熱愛生活。拒絕不健康讀物、童謠和網吧,遠離和危險游戲,人人健康成長,讓家長和社會放心。
少先隊員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一項十分光榮、艱巨而又緊迫的任務。我們要做到人人參與、人人動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人人爭做文民小公民,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