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節不走動的倡議書(通用3篇)
2024年春節不走動的倡議書 篇1
眉縣廣大群眾: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國內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態勢,高中風險地區持續增多,特別是春節臨近,人員流動性大,市場交易活躍,聚集性活動增多,加之冬季氣溫較低,易于新冠病毒較長時間存活,疫情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
為全面扎實做好近期和春節前后疫情防控工作,防止我縣發生新冠肺炎病例或聚集性疫情,鞏固我縣疫情防控成果,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安全,眉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發出以下倡議:
1.減少人員流動,降低傳播風險。
近期及春節前后,請廣大群眾不要出境,不要前往國內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減少跨區域流動。確需前往,請提前了解當地風險等級,遵守防控相關要求,錯開人流高峰,途中做好個人防護,妥善保存車票等以備查詢。老年人、兒童、有呼吸系統疾病人員應減少外出流動。春節期間,提倡在外工作、學習的人員留在當地過年,減少路途風險,縣內廣大居民春節期間減少走親訪友,提倡以網上視頻、電話問候、微信互動等方式網絡拜年,以實際行動保護好自己和家人,共同守衛自己、家人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做好外出防護,減少路途風險。
廣大群眾外出時,要嚴格按照防控要求,做好個人防護,減少路途感染風險;外出前,應佩戴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減少與他人交流和肢體接觸,注意手衛生;乘坐交通工具時,應保持與他人安全距離,減少途中用餐、喝水等頻次和時間,到達目的地后,應及時對行李箱等外表面進行消毒,嚴防路途感染。若出現發熱、咳嗽、胸悶等癥狀時,第一時間向村(社區)報告并及時到就近醫療發熱門診就診,就醫過程中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減少人員聚集,降低傳播風險。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廣大群眾應減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動,減少前往人員密集場所頻次,減少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逗留時間,盡量不要前往人員密集和密閉場所。倡導紅事緩辦、白事簡辦,婚喪嫁娶要提前向所在村(社區)報備,控制參與人數,保障食品安全,嚴格落實防控要求。春節期間,廣大群眾應減少家庭聚會和聚餐,個人家庭聚會應控制在10人以下。
4.養成良好習慣,做好個人防護。
廣大群眾要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用公筷、分餐制、一米線等良好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加強個人健康監測、注意家庭環境衛生,室內開窗通風、垃圾日產日清。外出務必戴好口罩,盡量減少觸碰門把手、貨架、攤位等公共物品表面,觸摸后應及時洗手或對手進行消毒。接收快遞時,要佩戴手套、口罩,打開外包裝前,對外包裝進行預防性消毒,嚴防接觸性感染。購買冷凍食品時,應佩戴一次性手套或使用一次性購物袋套在手上進行挑選,避免徒手接觸冷鏈食品;冷凍食品要與果蔬、熟食等其它食物分開包裝,回家后用75%酒精消毒外包裝表面;烹飪冷鏈食品時,要注意生熟分開,蒸熟煮透,并注意洗手消毒,避免污染家庭環境。
5.時刻保持警惕,主動做好報備。
國境外及國內中、高風險等重點地區來眉返眉人員,要第一時間向所在社區(村)和單位登記,如實報告個人行程、健康狀況等信息,自覺接受核酸檢測,自覺遵守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等有關規定,配合做好社區隨訪管理和健康監測工作,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監管人員報告。
6.樹立防控意識,遵守防控規定。
廣大群眾要牢固樹立每個人都是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意識,從自身做起,自覺遵守公共場所疫情防控要求。當您被測量體溫、掃碼或者詢問相關情況時,請積極配合,并告知您的接觸史和旅居史。及時了解新冠病毒感染的發病機制、傳播途徑和防護知識,獲取官方和權威部門發布的疫情動態信息和地區風險等級,不信謠、不傳謠,不轉發任何未經權威機構和權威媒體認證的疫情信息,自覺制止發布不實信息的行為,樹立科學、理性態度,盡力維護社會公共秩序。
生命高于一切,預防勝于救治!多一分用心,少一分風險。讓我們攜手共進,保護自己,關愛家人,筑牢抗疫防線,共迎新春到來!
2024年春節不走動的倡議書 篇2
廣大市民朋友:
再過幾天,中華民族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就要到了。在春節來臨之際,為弘揚優良傳統,樹立文明新風,共同度過一個衛生環保、文明節儉、孝老愛親、平安祥和的春節,市文明辦向全體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讓我們過一個衛生環保的春節!倡導減少煙花爆竹的燃放。燃放煙花爆竹是春節的一個儀式,寄托著人們對好日子越過越紅火的期望。但是過度燃放會引發重度霧霾,嚴重污染環境,為了您和家人的身心健康,讓我們減少煙花爆竹燃放,為改善空氣環境質量做貢獻。
讓我們過一個文明節儉的春節!倡導文明、科學、健康的餐飲方式,自覺參與文明餐桌行動。親友團聚或招待客人總想把家里最佳的美食進行分享。但是,熱情好客不等于一定要造成浪費,每一口飯菜都凝聚著辛苦的付出,讓我們秉承勤勞節儉的傳統美德,給家里的小朋友做個好榜樣。
讓我們過一個孝老愛親的春節!忙碌了一年,在這最溫馨的時刻,平時遠方的子女終于團聚在父母身邊。我們應該珍這一惜難得時光,少出去應酬,多陪陪父母。在這幾天的閑暇娛樂時間,自覺參加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活動,以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來豐富節日生活。自覺抵制黃賭毒,反對封建迷信,摒棄陳規陋習,進行文明祭掃。
讓我們過一個平安祥和的春節!春節期間,更要注意安全第一。不酒后駕車,不疲勞駕駛,不爭道搶行,自覺禮讓行人,杜絕車窗拋物。行人不亂穿馬路,不闖紅燈,公共場合自覺排隊。增強安全意識,注意家庭用水、用電、用氣安全,注意防火、防盜、防爆。
新年新氣象,新年新風尚。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自覺按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要求,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講文明,樹新風,做一個文明的傳播者!
祝廣大市民朋友身體健康、闔家歡樂、萬事如意、新春快樂!
20xx年1月15日
2024年春節不走動的倡議書 篇3
環衛工盼少放鞭炮照片熱傳
“年青人,少放點鞭炮!讓我的老伴早回家過年!謝謝體諒!”近日,一張環衛工人手捧心愿卡的圖片在微博、微信上廣泛轉發。據悉,圖片中的兩位環衛工人是周素琴和艾紹立夫婦,兩人都是寶塔區柳林鎮燕溝社區火車站片區的環衛工人。67歲的周素琴和66歲的老伴艾紹立每人每月拿著1100元的工資,為延安城區“美容”。2月2日晚,李薈把周素琴和老伴艾紹立的照片發到網上,周素琴老人并不知道。
“我不知道照片發網上了,是社區工作人員在延安火車站馬路中間給我們拍的。”昨日,周素琴告訴華商報記者,她做保潔員已經XX年了,老伴也有四五年了,除夕夜里一般零點左右才能回家。由于除夕夜和初一早上是放炮高峰期,大年初一早上四五點就得起來打掃炮灰。在周素琴看來,放鞭炮不僅浪費錢,還污染環境,更是給他們增添了不少工作量。“每年兒子都等我們倆回家吃年夜飯,等不到很生氣。”說起年夜飯,對于周素琴和老伴而言,是種“奢侈”。他們希望通過這種呼吁的方式,今年除夕夜能早點回家。
春節不放少放煙花爆竹倡議書
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春節、元宵節就要來到了。
為加強對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保障國家和市民人身財產安全,特別是減少煙花爆竹對大氣環境的污染,近日,市委宣傳部、市環保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安監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文明辦聯合倡議并號召廣大市民朋友不放或少放煙花爆竹。
倡議指出,燃放煙花爆竹在為我們增添節日氣氛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人身財產安全隱患,特別是不加節制的燃放煙花爆竹,與廣大市民期盼的藍天白云,與倡導的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社會新風尚都不相符。希望廣大市民朋友轉變觀念移風易俗,過一個文明、健康、環保的節日。大家要自覺樹立保護環境、愛我臨汾意識,主動選擇電子爆竹、喜慶音樂、鮮花等安全環保低碳的方式歡度佳節,努力營造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文明和諧的節日氛圍。
倡議希望市民在以下六個重點控制區域,自覺做到不燃放煙花爆竹。1.東起建設路、西至中大街,北起坂下村(含)、南至向陽路區域;2.臨鋼生活區及九州堡村所在區域;3.東起秦蜀路、西至濱河東路,北起五一西路(信合西路)、南至山西師大實驗中學生活區區域;4.東起平陽廣場、西至鼓樓廣場,北起向陽路、南至貢院街區域;5.東起鼓樓大街、西至濱河東路,北起向陽路、南至貢院街區域;6.東趙村及南機場所在區域。
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街道辦事處、社區(村)、黨員干部、共青團員、婦女同志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帶頭響應倡議,自覺成為低碳生活的倡導者、傳播者和踐行者,共同呵護我們的美好家園。
建設生態文明、宜居宜業的新臨汾是每一位臨汾人民的共同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弘揚美德,摒棄陋習,努力建立和形成文明和諧的新秩序、新風尚、新常態,為我市成功創建國家級環保模范城做出應有的貢獻。
春節活動捐款倡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