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保衛故鄉倡議書素材推薦(通用3篇)
共同保衛故鄉倡議書素材推薦 篇1
全體同學:
一個文明城市,能給市民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環境。建設一個文明城市,需要社會各界和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我們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是二十一世紀的新一代,建設一個美麗、富饒、文明的新浦城,迎接建國六十周年慶典,是我們每個少年兒童光榮的義務和神圣的責任。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許會看到我們有的同學,旁若無人地坐在公交車的老弱病殘席上;也許會聽到兩個高談闊論的伙伴,如何興高采烈地出口成“臟”;也許會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揚長而去。每當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這與我們物質文明的發展是多么不相稱!但是,仍然有些同學對于這些不文明禮貌的行為不以為恥、不以為怪,并且為之辯護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我們要向有這種思想的同學大喝一聲:“你們錯了!如果任其這樣發展下去,那么禮貌何在?文明又何在呢?”
我們偉大祖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傳誦,“融四歲,能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爭做文明小公民,就讓我們先從三件事做起吧!
第一件事:愛護環境,你丟我撿
優美的環境是人創造的,也要靠人來保護。廣場的綠色草坪上豎立的“警示牌”上寫著:“愛護草坪,人人有責”;“同是生命,需要愛惜”;“給我一點愛,還你一抹綠”……這里沒有“嚴禁”的呵斥,也沒有“罰款”的警告,只有對文明行為規范的引導和對社會公德的呼喚。因此,必須養成講文明禮貌的好習慣,不僅不亂扔垃圾,同時還要有“你丟我撿”的高貴品質,做一個文明小公民。
第二件事:遵守秩序,你擠我讓
文明的人都知道“在公共場所要遵守秩序”這個簡單的道理。買東西、上汽車、參觀展覽、進影劇院,都要排隊。而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對這種同學該怎么辦呢?我們主張不僅要制止,而且要“讓”,以“有禮”對“非禮”。“讓”并不是軟弱,“讓”不僅是一種風度,而且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和批評。
第三件事:待人謙讓,你好我學
謙讓,是一個人的美德。集體生活中人與人交往常常需要謙讓。一個人要做到待人謙讓,必須正確地認識自己與他人,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另外,我們還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別人,看到別人的優點,誰好就向誰學習,這樣的人不僅文明程度高、受人尊敬,而且自己會心情坦然,生活將愉快充實。
同學們,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我們每播下一個動作,將收獲一個習慣;每播下一個習慣,將收獲一個品格,讓我們把文明禮儀放在心上,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用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爭做文明小公民,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讓文明小公民在浦城處處可見!
浦城縣實驗小學少先隊大隊部
20_年x月x日
共同保衛故鄉倡議書素材推薦 篇2
你是否還能在記憶中找到,溫州還是江南水鄉時的印象?
你是否還能在令人瘐斃的城市中,找到仿佛只出現在故事中的木櫓舷歌?
曾經在白鹿城中縱橫交錯的水網,今日似乎已盡湮滅于泥土和柏油馬路之下;所剩之寥寥,也都被無盡的垃圾和瘋長的水藻所充斥,在油膩而發臭的墨綠色下茍延殘喘。
由于不斷擴展的市政建設,溫州已然失去了大多數的河道,僅存的河道和濕地,也因為大量生活和工業廢水大量排入而污穢不堪。那些養育了溫州的水道,正一步步地走向毀滅!作為溫州的子民,作為母親河哺育了的兒女,我們怎能不痛心疾首!
作為我們五十一中學的學生,校園之外就是與我們日日相伴的,有溫州綠腎之稱的三垟濕地,我們應當行動起來,為保護我們身邊的水資源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們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是要提高自身環保意識。不管在何處,亂丟、亂倒垃圾的人隨處可見。三垟濕地的臟亂,不環保的意識占了很大的責任。由于環保意識不夠高,許多人把垃圾倒入河道,造成河道上一直漂浮著各類生活垃圾,因此我們應該自我反省,不能再將三垟濕地當作垃圾的歸宿。
其次,學會監督他人。在完善自我的同時,也要提醒其他人。偶爾看到他人傾倒垃圾時,我們不能置之不理,應該上前勸說。而這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也是為保護三垟濕地、整治三垟濕地作出的又一貢獻。
很多人不看重對保護環境宣傳,而這是至關重要的。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因此,大家應該加強力度,大力宣傳。讓更多的人體會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提高沿岸居民的環保意識,起到發動全民參與,保護三垟濕地的作用。
不僅是三垟濕地,溫州所有的河道,都是溫州生態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保護母親河是我們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不應該讓我們的母親繼續哭泣。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一起關愛母親,一起保護母親。拾起身邊的不文明,把它們全部丟進垃圾桶。讓我們團結在一起,為整治母親河,為我們美麗富饒的溫州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倡議人:_X
時間:__年_月_日
共同保衛故鄉倡議書素材推薦 篇3
曾經,我們擁有一片清新濕潤的土地;曾經,我們擁有一汪純凈自然的清水;曾經,我們擁有一個秀美和諧的家園。可現在,這片土地,這汪清水,這個家園,已不再美麗,不再無暇。
如今,地球——人類共同的家園,原本幽藍廣袤的外衣,已光鮮不再;原本濃密柔順的秀發,已被荒蕪的沙漠所取代;原本甘甜醇厚的乳汁,已日漸渾濁枯竭。地球——人類共同的母親,曾為我們奉獻了多少啊!她賦予我們茂密的森林,碧藍的海水,清新的空氣和豐富的礦產,而我們,卻將它們當作上帝賜給我們的禮物,將它們當作一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寶而盡情揮霍。開墾田地、砍伐森林、濫采礦產,成了人們每天津津樂道的事情,也使地球變得渾濁骯臟,不堪入目。
針對這些問題,國家作出了相應的措施:呼吁全體公民保護秀美家園,保持水土資源,并在醒目的位置張貼了標語,在各大媒體播出系列報道但是,單靠這一切,我們可以實現目的嗎?不。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只有每個公民參與進來,才能托起頭頂這片蔚藍的晴空啊!
同學們,不要等到我們醒悟的那天,才發現人類已身處荒漠之中,不要讓最后一滴水成為人類的眼淚,才明白資源的可貴。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用實際行動來表達我們的決心,為地球,為人類,為世界的美容盡一份心意。首先,我們必須停止破壞水土的一切行為,帶上愛心和誠心,獻出你我的一份力量,把我們所毀壞的水土拯救回來。因為,我們要彌補我們所犯下的錯;其次,我們要在今后的生活中,改變自己對于水土的誤解,多關心國家時事,關心水土資源,關心我們的家園,盡自己最大力量來保護水土資源,保護我們的家園。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滴水,每一棵樹,每一片土地地球所給予我們的資源不僅有限,有的還不可再生,如果我們現在不珍惜,那么,將來,我們的子孫后代該怎么辦?
同學們,你們可曾想過,我們此時此刻用的任何物品,都是地球母親賜予我們的啊!是地球,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得如此美好!是地球,讓我們享受到了各種豐富的水土資源!我們的母親,現在正在倍受煎熬,正在痛苦中掙扎。醒悟吧,人類!不要再傷害地球,不要再傷害人類的母親了!從這一刻起,開始珍惜身邊的一切。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讓我們攜手并進,一起行動,“愛我家園·護我水土”!
倡議人:
_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