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建議書
信息技術老師指導、班主任落實任務、級長落實評價
利用時間:信息技術、校本課程、活動課程、班會課、綜合實踐活動課
四年級:指導學生用各種形式(學校廣播站、校園報、標語、展板)制作、宣傳(到校園、家庭、社區去)做一個文明的學生
少先隊輔導員組織、美術、音樂教師指導、班主任落實任務、級長落實評價
利用時間:活動課程、校本課程、班會課、少先隊活動、勞技課、綜合實踐活動課
五年級:組織學生組織(安全小衛士、衛生監督員、紀律巡查隊),糾正校內不文明行為
政教處主任、班主任落實任務、級長落實評價
利用時間:活動課程、校本課程、班會課、綜合實踐活動課
六年級:了解國情、指導制定人生目標、制定學習計劃
政教處主任(聯系) 智囊團(專家講座、名人講座)、班主任落實任務、級長落實評價
利用時間:活動課程、校本課程、班會課、少先隊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
七年級:禮儀教育——行為規范的養成
第一學期:
9月:了解文明禮儀
了解方式:網上報刊收集,專家講座、光碟
利用時間:信息技術課、政治課、班會課、活動課
10月:學習文明禮儀行為、宣傳文明禮儀行為
宣傳方式:廣播站、升旗儀式、校門宣傳欄、班報、宣傳報
學習方式:專家教中華傳統文明禮儀行為,師生共同學習
藝術課、活動課、校本課程、班會課、綜合實踐活動課
11月:實際行動,運用文明禮儀
班主任、級長、學生會督促實施、班會課落實本班評價
12月:文明禮儀深化行動
學生會、教師、學校一同監督落實
學校以各種方式宣傳和評價
第二學期:注意加大宣傳、執行、評價的力度
3月:著裝月
1、衣著整潔、得體、協調、樸素、大方,不得穿奇裝異服,不得穿不符合通中學生身份的時裝,提倡平時穿衣服,參加升旗儀式和重要集體活動,一律穿校服。一律佩戴校徽。 2、男生理學生式、西裝式頭發,不留長發(頭發不遮住耳朵)和胡子,女生扎辮子或剪童花頭、短發,不留披肩發。男女同學都不許燙發、染發,不得化妝。 3、到校穿皮鞋或運動鞋,不得穿拖鞋、高跟鞋(一般不超過2厘米)、冰鞋等不適合在校穿著的其他鞋子。 4、帽子要戴端正,不得把帽舌戴歪。上課、參加集會一律脫帽。 5、雨衣雨傘要裝入塑料袋中,以免雨水滲出淋濕地板、地面。購物、作客、乘坐公共汽車要脫下雨衣,以防沾濕他人和座位。要注意拿傘姿勢,以免戳傷他人。 6、男女同學都不得騎高檔車,不得穿名牌服裝和名牌鞋,不得戴名牌手表,不得戴墨鏡。 7、每天佩戴校徽,團員還要佩戴團徽、校徽,團徽佩戴于左胸前校徽下。 8、男女同學一律不得佩戴任何飾件,不佩帶手機。
糾正時間:活動課、綜合實踐活動課、藝術課、校本課程
評價時間:班會課
4月:行為月
9、進校門主動下車,接受門衛和值勤同學的迎接和檢查,不在校園騎車。
10、進出校門或進出其他單位應主動出示出門證,受到門衛檢查時,不得作出粗暴的反應或其他不良表現。
11、在路上和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問好;進出門口、上下樓梯,遇到老師,要讓老師先走;在校外遇到老師時,應主動和老師打招呼,不得故意回避。
12、預備鈴響后,坐在位置上作好課前準備,靜候老師上課。遲到了要喊報告,經老師允許后,才能進教室。
13、老師示意上課后,班長號令“起立、立正”,老師喊“同學們好!”同學們喊“老師好!”待老師示意坐下后方可坐下。老師示意下課后,班長號令“起立、立正”,老師喊“同學們再見!”同學們喊“老師再見!”待老師示意解散后方可休息。有老師聽課,讓老師先離開教室。
14、舉手發言,起立回答,表情要大方,不得故作松垮姿勢或引人發笑的舉止。
15、對老師在課堂上的提醒和批評,不得頂撞。如有意見,可在課后與老師交換。
16、校園內禁食口香糖,提倡勤儉節約,用好一日三餐,嚴禁在食堂以外的地方吃零食喝飲料(教室內飲用純凈水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