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節水小區倡議書范文(精選5篇)
創建節水小區倡議書范文 篇1
全縣各級公共機構、干部職工及廣大居民: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水作為與糧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戰略資源之一,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我縣水資源緊缺,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量8120萬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為4730萬立方米,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23。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水資源和水環境形勢日趨嚴峻,不論是縣城還是農村都面臨水資源短缺的矛盾,給全縣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另一方面,全縣節水意識薄弱,用水浪費嚴重,用水效率低下。水資源短缺已成為我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為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保障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我們向全縣各級公共機構及其廣大干部職工倡議:
一、增強節水意識。認真貫徹《節約能源法》、《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法律法規,不斷促進廣大干部職工愛水、惜水、節水,充分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扎實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
二、強化節水責任。公共機構及其廣大干部職工要自覺肩負節水責任,從自己做起,從帶動身邊的同事做起,帶頭遵守節約用水規定,樹立人人節水、人人護水的良好風尚。教育機構應不斷強化節水教育,從小培養中小學生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并在廣大青少年中傳播節水理念,樹立節水意識;重點工業企業應廣泛推廣和使用節水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開展節水技改,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減少污水排放,努力創建節水型企業;一般公共場所和用水單位,應從一點一滴做起,抑制浪費用水,實現科學用水,做到節水器具普及率100%,努力創建節水型單位;居民家庭應堅持一水多用,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做到每月節約1噸水,努力創建節水型家庭、節水型小區。
三、做好節水工作。加強用水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杜絕“跑冒滴漏”,杜絕“長流水”。切實抓好節水改造,推廣新技術新產品,提高節水效率。機關單位內部綠地用水盡量利用回收水和集流雨水,采用先進節水灌溉方式。改善高耗水的消費結構,科學合理利用水資源,爭創節水型單位。
四、養成節水習慣。廣大干部職工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計劃用水,節約用水,重復用水,自覺培養科學、文明、節約的用水習慣。
五、加強節水宣傳。經常開展節水宣傳教育活動,形成人人關心節水、處處注意節水、時時自覺節水的局面,影響和帶動全社會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共建美好新西吉。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珍惜生命之源,人人節水護水”,倡導低碳綠色生活,節約每一滴水,共譜人水和諧,共創綠色幸福西吉!
西吉縣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西吉縣水務局
二0xx年七月
創建節水小區倡議書范文 篇2
如果我們不節約用水,后果就會不堪設想。所以相對于不斷發展的工農業生產和不斷增長得人口,供我們使用的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節約用水勢在必行。
時至今日,在越來越多的志愿者與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水資源的節約與保護情況早已改善了許多,然而現實仍不允許我們有多么樂觀。事實上,世界上70%的人——包括我們自己,所飲用的都是不安全、不衛生的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無一幸免,僅僅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水平不同而程度不同而已。
一、轉變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觀念,牢固樹立惜水、節水意識。
二、社區率先垂范,切實強化節水措施和管理責任,做節約用水的示范者、推動者。
爸爸接著說,每到夏天,他總喜歡和一幫玩伴在泉邊嬉戲,冰徹到底的泉水濺到身上,涼涼的,很清爽;家里的大人則喜歡把瓜果啥的浸在泉水中,幾個小時過去,拿出來如同冰鎮一般。
三、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愛水、惜水、節水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要求大家對發生在身邊的用水浪費現象,敢說敢管,互相監督,共同保護利用好水資源。
四、大力宣傳節水知識、傳播節水理念,為建設節水型社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五、節約用水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人人要把節約用水放在首位,充分認識節水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樹立良好的節約用水意識,養成良好的節約用水習慣,杜絕長流水。
節約用水,造福人類,利在當今,功在千秋。節約用水,從您我做起,從點滴做起。點滴節水,只要全體居民共同努力,人人參與節約用水,必能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創建節水小區倡議書范文 篇3
尊敬的全校師生員工:
水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資源之一,也是地球上一切生命之源,創建節水小區倡議書。世界上真正能夠被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只占地球總水量的0.26%,水資源問題將會是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最大危機之一。切實保護水資源、合理用水、節約用水已成為當今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中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
上海是水質型缺水城市,優質水資源缺乏和水環境惡化已成為上海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上海正在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全市各行業、各部門和廣大市民有責任、有義務積極投身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根據20__年5月10日印發的《上海市水務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開展節水型學校(校區)試點創建活動的通知》(滬水務[20__]375號)的精神,我校被確定為上海市首批創建節水型學校(校區)的十所高校之一。
節水型學校(校區)建設是創建節約型校園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是造就人才的搖籃,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發源地,她在傳播知識和文明的同時,理應也成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先導。
近兩年來,我校立足校情,結合用水現狀和形勢,積極推進“定額補貼、全額收費、超額自付”的水電管理制度改革,加強組織落實、完善管理網絡、健全管理制度、增加經費投入、普及節水器具、強化工程改造、加大宣傳力度、建立激勵機制……在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建設節水型校區的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績,07年節水87萬噸。面對發展需求以及浪費現象的存在,建設節約型校園任重道遠。做為百年老校,尤其是老校區,地下管網交錯復雜,市政供水管道又相互環通,有些用水設施、設備年久老化,跑冒滴漏現象時有發生,局部用水點和個別單位資源浪費現象依然存在,全校節水節電意識與行為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宣傳節水知識,提高節水意識,注重生活細節,養成節約用水、循環用水的好習慣,例如:洗手之后主動將水龍頭擰緊;洗漱過后的廢水可以用來擦地或沖廁所等等。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發現水資源跑冒滴漏現象及時制止或告知我們。讓我們共同營造“人人參與、人人知曉、珍惜每一滴水”的良好氛圍,為推動節水型學校建設共同努力。
節約監督隊
20xx年4月8日
創建節水小區倡議書范文 篇4
全縣各級公共機構、干部職工及廣大居民: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水作為與糧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戰略資源之一,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我縣水資源緊缺,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量8120萬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為4730萬立方米,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23。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水資源和水環境形勢日趨嚴峻,不論是縣城還是農村都面臨水資源短缺的矛盾,給全縣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另一方面,全縣節水意識薄弱,用水浪費嚴重,用水效率低下。水資源短缺已成為我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為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保障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我們向全縣各級公共機構及其廣大干部職工倡議:
一、增強節水意識。
認真貫徹《節約能源法》、《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法律法規,不斷促進廣大干部職工愛水、惜水、節水,充分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扎實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
二、強化節水責任。
公共機構及其廣大干部職工要自覺肩負節水責任,從自己做起,從帶動身邊的同事做起,帶頭遵守節約用水規定,樹立人人節水、人人護水的良好風尚。教育機構應不斷強化節水教育,從小培養中小學生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并在廣大青少年中傳播節水理念,樹立節水意識;重點工業企業應廣泛推廣和使用節水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開展節水技改,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減少污水排放,努力創建節水型企業;一般公共場所和用水單位,應從一點一滴做起,抑制浪費用水,實現科學用水,做到節水器具普及率100%,努力創建節水型單位;居民家庭應堅持一水多用,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做到每月節約1噸水,努力創建節水型家庭、節水型小區。
三、做好節水工作。
加強用水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杜絕“跑冒滴漏”,杜絕“長流水”。切實抓好節水改造,推廣新技術新產品,提高節水效率。機關單位內部綠地用水盡量利用回收水和集流雨水,采用先進節水灌溉方式。改善高耗水的消費結構,科學合理利用水資源,爭創節水型單位。
四、養成節水習慣。
廣大干部職工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計劃用水,節約用水,重復用水,自覺培養科學、文明、節約的用水習慣。
五、加強節水宣傳。
經常開展節水宣傳教育活動,形成人人關心節水、處處注意節水、時時自覺節水的局面,影響和帶動全社會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共建美好新西吉。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珍惜生命之源,人人節水護水”,倡導低碳綠色生活,節約每一滴水,共譜人水和諧,共創綠色幸福西吉!
xx縣水務局
二0xx年xx月xx日
創建節水小區倡議書范文 篇5
全縣各級公共機構、干部職工及廣大居民: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水作為與糧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戰略資源之一,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我縣水資源緊缺,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量8120萬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為4730萬立方米,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23。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水資源和水環境形勢日趨嚴峻,不論是縣城還是農村都面臨水資源短缺的矛盾,給全縣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另一方面,全縣節水意識薄弱,用水浪費嚴重,用水效率低下。水資源短缺已成為我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為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保障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我們向全縣各級公共機構及其廣大干部職工倡議:
一、增強節水意識。認真貫徹《節約能源法》、《公共機構節能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法律法規,不斷促進廣大干部職工愛水、惜水、節水,充分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扎實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
二、強化節水責任。公共機構及其廣大干部職工要自覺肩負節水責任,從自己做起,從帶動身邊的同事做起,帶頭遵守節約用水規定,樹立人人節水、人人護水的良好風尚。
教育機構應不斷強化節水教育,從小培養中小學生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并在廣大青少年中傳播節水理念,樹立節水意識;重點工業企業應廣泛推廣和使用節水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開展節水技改,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減少污水排放,努力創建節水型企業;一般公共場所和用水單位,應從一點一滴做起,抑制浪費用水,實現科學用水,做到節水器具普及率100%,努力創建節水型單位;居民家庭應堅持一水多用,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做到每月節約1噸水,努力創建節水型家庭、節水型小區。
三、做好節水工作。加強用水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杜絕“跑冒滴漏”,杜絕“長流水”。切實抓好節水改造,推廣新技術新產品,提高節水效率。機關單位內部綠地用水盡量利用回收水和集流雨水,采用先進節水灌溉方式。改善高耗水的消費結構,科學合理利用水資源,爭創節水型單位。
四、養成節水習慣。廣大干部職工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計劃用水,節約用水,重復用水,自覺培養科學、文明、節約的.用水習慣。
五、加強節水宣傳。經常開展節水宣傳教育活動,形成人人關心節水、處處注意節水、時時自覺節水的局面,影響和帶動全社會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共建美好新西吉。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珍惜生命之源,人人節水護水”,倡導低碳綠色生活,節約每一滴水,共譜人水和諧,共創綠色幸福西吉!
西吉縣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西吉縣水務局
五、加強節水宣傳。經常開展節水宣傳教育活動,形成人人關心節水、處處注意節水、時時自覺節水的局面,影響和帶動全社會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共建美好新西吉。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珍惜生命之源,人人節水護水”,倡導低碳綠色生活,節約每一滴水,共譜人水和諧,共創綠色幸福西吉!
xx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