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獻血獻愛心倡議書(精選3篇)
無償獻血獻愛心倡議書 篇1
獻血對人體的益處
從血液新陳代謝看:血液和其他有生命的東西一樣,經(jīng)歷著新生、成熟、衰老、死亡這么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一次獻血200——400毫升不但沒有什么影響,甚至也不需要過多地動員“貯血庫”中的血,反而還可刺激血液的再造。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愛是生命的曙光!
獻血是愛,是關懷,你能為你的同胞作出的最大奉獻就是拯救他的生命。
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國際紅十字會一直向世界各國呼吁“醫(yī)療用血采用無償獻血”。無償獻血是血液最科學、最合理的來源,是最安全的血液,是預防經(jīng)血液傳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無償獻血是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行為,能使病員解除病痛甚至挽救他們的生命,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科學獻血有益健康。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占人體總血量的10%以內(nèi)時,貯存在肝、脾等器官的血液會釋放出來參與血液循環(huán),迅速恢復血容量,同時刺激人體造血功能增強,有利于血液的新陳代謝,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無償獻血者免費用血。無償獻血相當于一種輸血醫(yī)療保險,獻血者本人及其配偶、直系親屬有相應的免費用血的待遇。無償獻血體現(xiàn)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愛心奉獻的新型人際關系,是聯(lián)結(jié)人們友誼的橋梁和紐帶,是一種高尚的人道主義。
青年人是無償獻血的主力軍,是年輕有為、朝氣蓬勃的一代,很多網(wǎng)友已多次參加獻血。今天,我們倡議更多的網(wǎng)友們加入到無償獻血者的行列中,你捐獻的血液可以挽救一個垂危的生命!用我們的`愛心重鑄生命的綠洲!
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更為高尚,讓我們的脈搏一起跳動!!!
無償獻血獻愛心倡議書 篇2
無償獻血是一種獻愛心的行為,這是一種正義之舉,我們應該提倡,呼吁。
是什么讓我們血脈相連,是什么讓我們熱血澎湃,是那生命的希望,連著多少無私的關懷。生命呼喚血液,愛心需要奉獻。為此,我們以學校團委、學生會和青年志愿服務隊的名義向全體師生發(fā)出倡議:讓我們以履行公民義務為光榮,本著關心社會,關愛他人的精神積極參加到光榮的無償獻血隊伍中來,捐一份熱血,獻一片愛心。
朋友,你知道嗎?大量科學研究證明獻血有益健康。獻血后,由于血細胞數(shù)量減少,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促使血細胞的生成,經(jīng)常按規(guī)定期限獻血,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造血活力。反復按規(guī)定獻血會使血液粘滯性下降,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積極的意義,對減少冠心病的發(fā)生率有積極的預防作用。專家鼓勵體內(nèi)鐵質(zhì)過多的男士多獻血,不但可防止癌癥,而且還有助身心健康。朋友,你知道嗎?無償獻血既是團結(jié)友愛、無私奉獻精神的具體表現(xiàn),也是一種互救互助的方式。無償獻血者一次性獻血滿200毫升及以上者,自獻血之日起,五年內(nèi)可以無償享用獻血量3倍的醫(yī)療用血;累計獻血量超過600毫升的,自獻血滿600毫升之日起的3年內(nèi),無償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可無償享用獻血量2倍的醫(yī)療用血。
捧出你的心,捧出我的心,滴滴熱血播成愛,血里流著情,情深連血脈,生命與愛同在!
鮮血有量,愛心無價。青年朋友們,讓“奉獻、友愛、進步、互助”的志愿精神與實際行動牢牢結(jié)合在一起,心系天下、關愛生命,就從身邊做起。請你勇敢地伸出臂膀,來托起生命的太陽!
共青團新會陳瑞祺中學委員會
中學學生會
20xx年6月8日
無償獻血獻愛心倡議書 篇3
各位朋友、各界愛心人士:
你們好!
也許你們并不相識,但當他掙扎于生死邊緣之時,正是你的鮮血,將他留在了人間,留在了親人的身邊,留在了這個充滿陽光的美好的世界里。
"我不認識你,但我謝謝你",應該是他醒來后最真誠的表達。而也正是這句樸實的話和那張幸福的笑臉,讓你的生命,有了新的意義。
這將是另一種血緣。你所付出的,只是5%的鮮血。而你得到的,卻是一個人深埋在心里的一生的感激。小姑娘走在海邊,將被海浪沖到沙灘上的海星一個個拋向大海。有人說:"你這樣,也救不了所有的海星。"而小姑娘卻說:"我救不到所有的,但至少我可以救起我能救到的.。"每天有多少人因為少了這份熱血而離我們而去,我們不得而知;每天又有多少人因為有了這份愛心而重獲新生,我們也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因為你的一份熱情,便又會多了一個人,可以幸運的留下來,享受這陽光雨露和美麗人生。
你還需猶豫嗎?血,是彌足珍貴的,而你的熱情會賦予她新的意義。你的奉獻能重塑瀕臨的生命,你的熱血能溫暖人們的心靈。不要再猶豫。我們相信你有100%的愛心,你所需的,只是一點勇氣。
來吧,拿出你的勇氣,獻出你的愛心,這是我們這個年齡應有的熱情和沖動。
來吧,加入我們的行列。讓我們一起,將自己沸騰的熱血化作一個個跳躍的音符,為整個世界譜寫出更加美麗和諧的樂章。
倡議人: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