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扶貧濟困日”募捐倡議書(精選6篇)
“廣東扶貧濟困日”募捐倡議書 篇1
廣大同學:
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要求。每年6月30日舉辦的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是我省推進扶貧濟困事業的一大創舉。2019年開始,我校根據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的有關工作要求,組織全校師生參與“廣東扶貧濟困日”募捐活動。我校所募集的扶貧濟困捐款,30%由廣東省扶貧基金會劃撥給省教育廳統籌安排,70%由廣東省扶貧基金會劃撥到我校扶貧點(南雄市湖口鎮三水村),作為扶貧開發“雙到”(責任到人,規劃到戶)資金。
南雄市湖口鎮三水村作為我校扶貧點,偏僻閉塞、土地干旱貧瘠、經濟基礎薄弱。目前,三水村總戶數359戶,總人口1310人,勞動力518人,貧困戶35戶116人,貧困人口占總人口8.8%。
同一片天空,給了我們同樣的夢想和不同的境遇。同學們,當我們盡情享受幸福,平靜快樂地在學校生活、學習的時候,我們是否知道,三水村的貧困村民有的仍居住在泥磚危房中;有的生了病沒錢治療,小病挨成大病,大病變成貧病交困;有的孩子讀書成績好,考上大學卻沒有錢去讀!眾人拾柴火焰高。捐款扶貧,是我們每一位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與義務。
為了繼續幫助三水村貧困戶盡快脫貧致富,生活得到根本改善,讓貧困家庭病者有所醫、想讀書者有錢讀書,幫助他們改善收入低、行路難、農田灌溉難、基礎設施差、危房改造任務重等實際困難。我們倡議:
每位大學生每月奉獻1元錢,每學年捐助10元錢!
把我們一瓶飲料、一碟菜、一包零食、一場電影的錢省下來,把大家的小錢聚在一起,讓點點滴滴的愛匯聚成愛心之河,去澆灌、滋潤那些因為貧困而枯渴的心田,助困境中的人一臂之力。
請有意捐款的同學于2019年6月18日前將募捐款交至本班團支部書記處,各二級團委匯總本學院捐款后于6月19日前交至校團委。
韶關學院
2019年5月21日
“廣東扶貧濟困日”募捐倡議書 篇2
同學們:
樂善好施、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助人為樂、患難相扶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扶貧濟困工作,自2019年以來,每年在全省范圍內廣泛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有力地推動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和全省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促進了我省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省委、省政府決定繼續開展“6·30”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動員和組織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濟困,對于加快改變貧困地區落后面貌、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全省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總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在6月30日第五個“廣東扶貧濟困日”即將來臨之際,學院團委、學生會向全院青年學生發出倡議:
倡議大家弘揚友愛互助、扶弱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向需要幫助的貧困家庭和困難群眾伸出友愛之手,奉獻愛心,踴躍捐款,以實際行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攜手邁進和諧安康的幸福生活。
捐款不分多少,善舉不分先后。我們相信,您出自心靈深處的慈愛與奉獻,將會化作一縷縷溫暖的陽光,讓貧困者亦能共享快樂、團結、仁愛、慈善、和諧的文明成果。您的深情厚意,將會贏得受助者的感激和社會大眾的尊敬。
讓我們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共創和諧廣東;讓我們撒下明天的希望和祝福,構筑起一道溫暖和諧的彩虹!
團委會 學生會
2019年6月25日
“廣東扶貧濟困日”募捐倡議書 篇3
各黨總支、黨支部、團委:
扶貧幫困,奉獻愛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及海大黨委《關于做好我校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黨[]23號)的要求,為進一步做好我院扶貧開發工作,院黨委號召全院師生伸出援助之手,捐資扶貧,奉獻愛心,開展 “扶貧幫困捐款”活動,希望學院廣大師生員工積極響應,慷慨相助。讓我們團結起來,發揚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美德,構筑社會主義農村和諧美好的明天。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1、各黨總支、黨支部、團委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動員廣大教職工、黨員以及團員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愿參與捐款活動,為扶貧幫困作出應有貢獻。
2、捐款以團委、黨支部、黨總支為單位來組織。
3、團委、黨支部、黨總支的捐款于10月14日(星期四)下午4時前將現金集中交學院黨委宣傳部。捐款活動結束后,宣傳部將對全院捐款情況進行公布,并將捐款匯總后統一上交院黨委,由院黨委捐贈給貧困地區的貧困戶。
“廣東扶貧濟困日”募捐倡議書 篇4
全省各級婦聯、各女性社團、廣大婦女姐妹:
愛心無止境,慈善見真情!經國務院批準,自20xx年起,每年6月30日為“廣東扶貧濟困日”。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是我省弘揚扶貧濟困優良傳統、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在全省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的通知》精神,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扶貧濟困工作,促進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省婦聯決定在全省婦女中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日”關愛行動。我們倡議:
一、廣泛開展“愛心捐贈”行動。各級婦聯要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優勢,多渠道動員廣大婦女積極參與愛心捐贈活動。善款可交給當地政府慈善機構或扶貧基金統一使用,也可以交到廣東省婦女兒童基金會(開戶行:工商銀行廣州市明月路支行;賬號:)或點擊“廣東女性e家園”網站在“愛心進行時”欄目網上捐款。捐款請注明“扶貧濟困”字樣。
二、積極組織“愛心幫扶”行動。采取扶貧扶志結合、助學助教結合、支持發展生產與解決社會保障結合的方式,幫助廣大困難、弱勢婦女兒童走出困境,脫貧致富。
三、踴躍參與關愛行動。女性社團組織和廣大婦女姐妹要不斷增強先富幫后富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團結互助、扶貧濟困,進一步培育樂善好施的社會風尚。
姐妹們,捐款不分多少,善舉不分先后。讓我們攜起手來,用行動播灑陽光,用愛心點燃希望,共筑愛的長城!
“廣東扶貧濟困日”募捐倡議書 篇5
各位村民、群眾:
您們知道嗎?由于地理區位、自然稟賦、經濟基礎和發展條件等諸多因素影響,我省目前還有2277個村176.5萬貧困人口,仍有很多貧困群眾特別是五保孤寡老人的居住條件急需解決,孩子們每天仍在十分簡陋的課堂里上課、學習;在一些貧困村,人們還未能喝上自來水……他們需要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幫助。
積極參加扶貧濟困日活動是每一位村民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我們真誠呼吁大家伸出您援助之手,節省平時買一瓶飲料、買一包煙的錢……去幫扶貧困村中的老人購買社會養老保險。
積小善成大善。不分你我,傳遞愛心。讓我們共同獻出一份愛心,一份真誠,為廣東的扶貧濟困盡心出力!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廣東扶貧濟困日”募捐倡議書 篇6
同學們:
樂善好施、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助人為樂、患難相扶是社會倡導的時代新風;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扶貧濟困工作,自20xx年以來,每年在全省范圍內廣泛開展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有力地推動了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和全省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促進了我省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省委、省政府決定繼續開展“6·30”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動員和組織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扶貧濟困,對于加快改變貧困地區落后面貌、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全省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總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在6月30日第X個“廣東扶貧濟困日”即將來臨之際,學院團委、學生會向全院青年學生發出倡議:
倡議大家弘揚友愛互助、扶弱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向需要幫助的貧困家庭和困難群眾伸出友愛之手,奉獻愛心,踴躍捐款,以實際行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攜手邁進和諧安康的幸福生活。
捐款不分多少,善舉不分先后。我們相信,您出自心靈深處的慈愛與奉獻,將會化作一縷縷溫暖的陽光,讓貧困者亦能共享快樂、團結、仁愛、慈善、和諧的文明成果。您的深情厚意,將會贏得受助者的感激和社會大眾的尊敬。
讓我們行動起來,以實際行動共創和諧廣東;讓我們撒下明天的希望和祝福,構筑起一道溫暖和諧的彩虹!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