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致全縣家長的公開信
尊敬的家長:
這是縣教育局寫給全縣家長的一封公開信,主要宣傳的是高效課堂建設方面的一些常識。不管您的孩子在小學還是中學,不管您的孩子所在學校是不是推行了高效課堂,縣教育局都希望您能耐心地看完這封信,這樣,您可能就了解了高效課堂,會對您的家庭教育、您孩子的成長直至考大學都有好處的。
高效課堂只有會寧在推行嗎?
高效課堂不是咱們會寧創造的,大家可以通過各種信息了解,全國很多中小學已經搞了很多年了,客觀地說,我們不但不是開創先河,而是已經落后了很多年,在那些早已實施高效課堂的地方、學校,因實施高效課堂,高考升學率大幅提高,最終成了全國的課改名校,像原先考不上二本的學生考上了二本院校,原先能考上二本的學生考上了重點大學,就同一地方,同一學校,自從實施高效課堂以后,高考上線人數比沒有搞高效課堂時侯的人數增加了很多很多。目前全國許多地區和學校都在學習和借鑒這種模式。
什么是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相對于原先的低效課堂而言的。原先的課堂老師不管學生會不會,理解不理解,老師只管自己完成自己的任務,一個人只是往到底講,不管學生是不是在聽,是不是聽懂了,老師認為是學生自己的事。再說即使學生聽,也只是麻木地聽,即使認真聽了也印象不深,課后又忘得一干二凈了,即使背上多少遍,雖然死記下了知識,但考試還是用不上,學生最終還是考不上學校,因此學習效率很低。高效課堂以學生自己主動學習為主,在老師的引導和指點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通過自學、討論、講述、訓練各個環節,學生對學習內容不需要死記硬背,也記得很牢,對不會的問題,隨時可以向老師提問、同學交流。尤其是這種學習方法,學生不僅可以學會了如何學習,還可以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一定能考上好大學。
高效課堂是不是不讓老師講了?
這是部分老師沒有理解高效課堂、為不實施這種教學模式而找的借口,給學生家長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高效課堂不是不讓教師講了,而是要求教師一堂課不要講到底,不要不顧不管學生的實際地講,而是要把學習的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考、理解、體驗、表達和解決問題,簡單的問題交給學生解決,難點的問題教師要重點講,要講就要講到點子上。要處理好老師教和學生學的關系,學生是演員,教師是導演,要會引導學生學習,啟發學生思考,指導和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樣的課堂一定是高效的,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力一定不會弱的。
高效課堂對校長、教師的要求變多了還是少了?
高效課堂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各種能力,能夠讓更多的學生考上大學,當然要求校長和教師下更多的苦。和原來的教學相比,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的負擔大大增加了,就像農民種地一樣,誰下的苦多,誰的收入就多。校長不僅要會管理學校,而且要成為會上課的好教師,時時刻刻為家長著想。教師必須更扎實地備課、上課,盡可能用最好的辦法引導和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發言,時時刻刻要為學生全面發展,要為學生考上理想的大學著想。
高效課堂為什么要把學生編成學習小組?
高效課堂模式中,學生的學習是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的。學習小組不是隨便亂編的,小組編排有一定的規則,就是綜合考慮學習成績高、中、低以及性別、性格、特長等因素將學生按每組6至8人合理搭配,分成小組。這樣分組的好處,一是在小組內可以讓學習好的學生幫助差的學生共同進步;二是同學們在相互討論、交流與啟發中快樂地學會了不懂的問題,并且這樣學會的知識比老師講解學會的知識印象要深刻的多。三是同學之間的情感會更好,小組凝聚力更強,小組學習的好處很多很多。但由于教師引導不到位,關注度不高,會有個別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但和原來課堂相比,這樣的學生數量大大減少了。
高效課堂為什么要把老師講的一部分內容讓學生走上講臺去講?
高效課堂的關鍵是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發揮,如果學生沒有真正進入學習狀態,教師講得再多再好也沒有多大作用。讓學生走上講臺去講好處是,學生每講一遍,對內容就記得越牢,對知識理解就越深,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膽量、勇氣和自信心,讓每個上講臺的學生有成功感,更大的好處是可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各方面肯定很優秀。
高效課堂學生沒有作業嗎?
高效課堂是有作業的,只不過是作業在課堂上就要完成,課堂上專門有一個環節就是作業訓練,老師根據教學目標、內容、重點、難點和容易弄錯的知識點,精心設計一定數量的作業訓練習題,當堂來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當堂的問題當堂就得到解決。高效課堂的高效就體現在這里。這樣做的好處是減輕了學生的課外負擔,讓學生在課外有更多的自學時間,從而培養學生學會獨立學習的習慣。當然教師可以根據情況給學生布置適量的課外作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