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除夕的故事(通用8篇)
有關除夕的故事 篇1
從中午到太陽快要落山了,木日諾就這樣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屋外不時響起的一陣陣鞭炮聲,讓他越發索然。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在殺豬宰羊,放鞭炮吃團圓飯,惟獨木日諾家顯得格外冷清,既不放鞭炮,也沒生火煮飯。家里就木日諾一個人,獨自過年有什么情緒?他索性躺在床上不起來了。
木日諾心里憋得慌:到外面打工的年輕人都回來了,就他的兒子沒回來。那天,鄰居家在外打工的三兒子臘弟回來說:“挖第(大爹),你兒子不回來了,他說要多掙一點錢,把欠別人的錢早點還了。”木日諾當時聽了很不是滋味,心里想:這過年過節的,怎么就沒想到回來看一看我這個糟老頭子呢?
現在木日諾睡在剛建蓋好的新房里,可他覺得今天的天氣特別冷,把門窗都關好后,他把兒子的被子搬來鋪在自己床上,然后用被子把身體裹得嚴嚴實實的,但還是感覺到時有寒風吹進屋來,冷得全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木日諾年輕時家里窮,母親多病,常年臥在床上,全靠父親供養他們兄妹六個。他三十多歲也沒說上媳婦,父母雖然心里著急,可家里沒有剩余的錢討媳婦,后來好不容易把大妹嫁出去了,用嫁大妹的彩禮錢才討了一房媳婦,可討回來后才發現他的女人神經有點問題,不但不會干農活不會做家務,還動不動就哭哭啼啼,沒事就癡癡呆呆自個兒說話,這可真是“龍配龍,鳳配鳳,烏鴉配臭蟲”,家里本來就困難,又討了個傻媳婦就更是雪上加霜了。過了兩年,傻媳婦生了個男孩,讓他高興了好幾天。可他的傻媳婦不會帶孩子,他忙完地里的還要回家帶孩子,真把他給累壞了。父母健在的時候還替木日諾分擔一些勞務,他的孩子三歲時父母相繼撒手而去,四個妹妹也遠嫁到外地去了,家里就剩下他們三口人。年復一年,一家人的生活就這么沒著沒落地過著。
后來有一天,木日諾背著孩子到地里干活,天快黑時才回到家中。打開房門一看,他的傻媳婦睡在屋中,不但沒有生火也沒有喂豬,又累又乏的木日諾頓時火冒三丈,氣不打一處來,掄起拳頭揍了傻媳婦幾下,沒想傻媳婦卻哭得個昏天黑地。木日諾心里生氣就沒理她,晚上傻媳婦睡在火塘邊哭了半夜,攪得他也沒法入睡。不想第二天早晨發現傻媳婦死了,她在后半夜木日諾睡著后喝了半瓶農藥。
傻媳婦就這么走了。木日諾沒有再婚,帶著孩子既當爹又當媽,含辛茹苦拉扯孩子長大。那時孩子小,木日諾常常是雞剛叫就上山扛竹子,回到家中兒子還沒醒,白天他就帶著孩子編花籃賣幾個錢,或是背著孩子到別家幫工換口飯吃。雖然日子過得很苦,可他從來不讓兒子受半點委屈,他時常給孩子買新衣褲,自己的衣褲破得不成樣子了,卻舍不得買新的;他給孩子買喜歡吃的東西,讓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一樣,享受童年的快樂。
孩子漸漸長大了,傻女人生的孩子卻聰明伶俐,讀書也很用功,常拿獎狀回家。可木日諾卻因為風里來雨里去、日夜不停地操勞患上了風濕病,一到陰雨天或是冬天就下不了床。孩子初中畢業后,木日諾的風濕病越來越嚴重,再也沒有能力供他讀書,兒子含淚輟學回家了。孩子也懂事,知道父親身體不好就主動承擔起了家里的農活。父子倆的生活漸漸有了好轉,可光靠家里的三畝責任田還是難以滿足他們的生活所需。木日諾和兒子一直住在父母留下的老房子里,這房子快要塌了,墻周圍用十幾根木樁子頂著,上面的茅草全都是窟窿,雨水天無法住人。家里不但要蓋新房,兒子已經二十出頭,過兩年也該找女人結婚了,木日諾只好同意兒子出外打工。兒子一去就是兩年多,去年春節也沒有回家。
天色越來越晚了,木日諾睡在床上還是不想起來,他知道兒子不回來是想省點車費錢,也知道兒子是為了還債拼命干活,可看到別人家兒孫滿堂熱熱鬧鬧地過年他心里還是無名地憋氣。他真希望兒子此時能回來,也好乘著喜慶給他侃一侃家里近年來的變化呀。
木日諾原打算五年之內蓋一間新房,沒想到去年縣扶貧辦的領導了解到他家的困難后,主動提出幫他解決一部分建房款。木日諾聽到這個好消息,馬上拿出兒子寄回的一萬多元錢,加上縣扶貧辦給的扶助款,抓緊時間蓋了一間磚瓦房。
木日諾的風濕病也治好了。去年他加入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村組長建議他到縣醫院治療,起初他怕花錢不想去,寨子里所有的人都來勸,他就去了。到醫院住了一段時間,病就好了,因為入了保險,自家也沒花多少錢。
木日諾也不用為打針吃藥犯愁了。過去從寨子到鎮上的路不好走,他的腿又不好使,每次有個小病小災就覺得天都要塌了。去年國家在村委會旁邊建蓋了醫療所后,又修了彈石路,木日諾和寨子里的老人都很高興。他把這消息寫信告訴了兒子,兒子回信說:那我就放心了。
現在,木日諾看到自己的新房就樂,想起兒子就愁。他不知道兒子過得怎么樣,是不是吃得好睡得好,要不是因為蓋房子欠了些錢,他真不愿意讓兒子到外面受苦。不過,他知道兒子過幾個月就能回來,兒子回來就種甘蔗,他已經和村干部商量好了,承包給他一片地種甘蔗,他打算以后還要種草果、種堅果,有了錢就替兒子討一房好媳婦。
就在木日諾正為兒子不能回來而傷心的時候,門外傳來了鄰居的喊叫聲,鄰居是來喊他去吃年夜飯的,他想拒絕,鄰居硬拖著他去了。木日諾剛坐上鄰居家的飯桌就聽到了自家的狗叫聲,他出門一看,是村主任一行人來了,手里還提著很多禮物。村主任拿出叁佰元錢說:“我們是代表鎮黨委和政府來看你的,因為先去了其他村寨來晚啦,請您多包涵。這是一點慰問金,請一定收好。”聽到村主任那么客氣,還給他錢,木日諾一時慌了手腳,眼淚不爭氣地往下掉。正和村主任說話間,村小組干部們也來了,手里提著酒菜和鞭炮。木日諾剛招呼他們坐下,他的幾個好朋友也來了,接著來的人越來越多,都沒有空著手的,有些人還帶了糯米和水酒。剛才還死氣沉沉的房屋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木日諾家的飯桌不夠用,又到鄰居家搬來了三張才勉強能坐了。三杯酒下肚后,木日諾也精神起來了,來了這么多人不知道說什么好,他就望著大家“嘿嘿……”地傻笑。
木日諾家的喧鬧聲持續到天亮都沒有停,天亮之后,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有關除夕的故事 篇2
今天是除夕,小朋友們都很高興,因為到了晚上就能看到美麗的煙花了。
到了晚上,吃過晚飯后,小朋友們有的在大街上看煙花,有的在家看春節聯歡晚會,有的在路邊放煙花……
看到別人放煙花,我也情不自禁的對爸爸說:“爸爸,我們也去放煙花吧?”爸爸說:“好啊!”到了樓下,我就把自己珍藏了好久的火箭炮拿出來放。爸爸把火箭炮放在地上,我拿著一根香,小心翼翼的點著后,急忙跑開。只聽得一聲尖銳的響聲,火箭炮就不見了蹤影。正在我思考火箭炮跑哪去了的時候,東邊傳來一聲巨響,我急忙望去,只見東邊的天空上開出了巨大而又美麗的煙花,看著這朵美麗的花朵,我和爸爸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今天玩的真開心啊!這真是一個難忘的夜晚啊!
有關除夕的故事 篇3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斗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于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里,"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彩,飲酒擺宴,慶祝勝利。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以后每到冬天的這個時間,家家戶戶都貼紅紙對聯在門上,電燈籠,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煙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賀道喜。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成了"過年"。 除夕的高點是年飯后長輩發"壓歲錢"。接著就是張貼春聯和門神,并關上大門。到初一的早上才開門"接財神"。接下來就是全家人守歲到凌晨。 除夕夜的燈火,通宵不熄,俗稱"光年"。
各地的除夕風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風俗很有特點,如蘇州、北京、中國臺灣等。蘇州的除夕守歲時,都要等待從楓橋寒山寺傳來的洪亮鐘聲。當鐘聲穿過沉沉夜色,傳到千家萬戶時,就標志著新春的來臨。 無論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時,寒山寺中就會傳出這口巨鐘的洪響,民間稱為"分夜鐘"。這口鐘,已成為蘇州城鄉方圓數十里人民生活的時間信息。寒山寺鐘聲還出現在詩中,流傳最廣的就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有關除夕的故事 篇4
今天除夕的故事作文200字年的最后一天,也是除夕節,這一天人們貼春聯、掛燈籠、放鞭炮、吃餃子。
我們全家吃完熱氣騰騰的餃子后,我和姐姐出去看扭秧歌。大街小巷都掛滿了紅彤彤的大燈籠,還有一閃一閃的彩燈,像天上星星在眨眼睛。把大街小巷都照得亮堂堂的,還有時不時從哪兒冒出五彩繽紛的煙花,好看極了!
我們到了扭秧歌的地方 ,這里已經有許許多多的人了。扭秧歌的人穿著粉紅色的衣服,系著綠色的腰帶,手里拿著兩把扇子,有紅色的、青色的······頭上還戴著花卡子呢!他們隨著音樂的規律擺出了各種各樣的花型。
八點了,我和姐姐回家看春晚,春晚的節目可好看了,我最哦喜歡《空空拜年》這個節目了。除了我喜歡的節目還有動聽的歌曲、神奇的魔術、搞笑的相聲和小品。
這個除夕夜我很開心!
有關除夕的故事 篇5
守歲民俗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其中之一是“歲火與燈燭”,也就是堂屋或者庭院內的燈火燭光,在除夕夜通宵不滅。在中國的南方和北方,這一表現有所不同。南方守歲以家族為主,一家人圍坐在堂屋燃旺的炭盆周邊守歲祈福;在北方,守歲則是以宗族為主,在祠堂門口空曠之地燒起煤炭、木柴火,人們從旺盛的火堆上跳過去,以燎除身上的邪氣,祈求新年好運興旺。
守歲的另一個表現方式是“點燈照歲”,就是把蠟燭、燈籠點亮一直燃燒到天明。在明代,屋里屋外所有的房間都要點亮蠟燭,甚至床下、縫隙中都要照亮,并用漏孔的小蒲包袋,內裝生石灰粉,在糧囤周圍以及戶外四周地面,打印起密密匝匝的石灰印子,以達到祛除“虛耗”、財源充實的愿望。
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人們在守歲之日還戴著“儺面具”跳舞,以祛除鬼邪。在中原、西北地區,也有這種在室外戴著面具跳舞驅邪的風俗。在東南地區,人們熬夜守歲,為防止坐著打瞌睡,便用些茶點瓜果,邊吃邊談。也有的人家開始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嘩笑鬧之聲造成了除夕守歲歡樂的點。
有關除夕的故事 篇6
今天是除夕,要過年了,我們要放鞭炮、要貼對聯,能穿新衣服、還能吃好多的餃子,可是大家知道,今天為什么叫除夕呢?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兇猛異常。經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有一天,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村外來了個長得特別漂亮的小孩子,他來到村東頭見著一位老婆婆問起大家為何驚慌。老婆婆告訴孩子“夕”又來做亂,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夕獸,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年,讓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獸趕走"。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子里,它發現村東頭老婆婆家,門口貼著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嚇得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人們知道了年把夕趕走了,都去拜會年,也就是現在的“拜年”(拜年的由來),把年的圖像帖在門口或窗前,叫“年畫”(年畫上的那個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來)。
有關除夕的故事 篇7
上古時期,有一個怪物叫:“夕”,每到臘月三十都要出來禍害百姓,他讓灶王爺送來吃的,不然就要吃人。灶王爺又要保護百姓,又斗不過夕,于是就請來了神農的孫子——“年”。年是個咱們這么大的孩子,他有兩樣武器,一條紅綢,意志爆竹。他可不怕夕,他的本領可大了!
剛一見到夕,年就跳到夕的頭上,夕左顧右盼,就是找不到年,年又攀上樹枝,夕往上一撲,年跳到地上,樹被夕撲到了,砸在他的頭上,夕疼的哇哇直叫。年掏出紅綢,在空中一抖,紅光迸現,夕立即倒在地上,而后跳起來跑了。
年以為勝利了,就跑到灶王爺跟前報喜。這個時候,夕又回來了,他推到百姓的房屋,百姓四散奔逃,突然,幾個爆竹打在夕的身上,夕疼的蹦起來,他顧不上傷人,調頭就跑。原來呀,年聽見房屋倒的聲音和百姓的求救聲,就趕過來,這次,年沒用紅綢而改用爆竹,夕的背上失火了,他趴在地上動不了了,終于被大火燒死了。百姓得救了!
大家為了慶祝這次勝利就把臘月三十叫除夕,為了紀念年代功績,就把正月七年級就年。大家的風俗一直流傳到目前,不過燒爆竹變成了放鞭炮,紅綢也變成了對聯了。
有關除夕的故事 篇8
相傳,古時候有個文人叫韓文玉,韓文玉年輕的時候,家里很窮。有一年夏歷臘月三十,左鄰右舍都歡歡喜喜地過起了年,韓文玉卻窮得沒肉下鍋。鄰居的娃兒出來耍,手上拿著油膩膩的香雞臘肉啃;韓文玉的娃兒見了,哭著回家向韓文玉要肉吃。韓文玉的妻子沒辦法,只好到鄰居家借了兩坨肉來煮。誰知肉剛下鍋,鄰居的當家人回了,怕韓家日后還不起,硬叫韓夫人去把肉提回來。韓文玉哄著娃兒,一家人有勉勉強強地過了個素年。天快黑了,鄰居早已點亮了年燈,全家老小圍著火堆,說說笑笑地開始守歲了。而韓文玉這時還在山上砍準備燒火守歲的柴。韓文玉妻子縫了一下午破爛,又去房后撿煮飯的柴。一位好心老太婆看見了,對韓夫人說:“我們還有一堆辣椒桿送給你,還可以煮幾天飯。”她謝過這位好心的老太婆,就去把辣椒桿背了回來。這時韓文玉也在山上挖了一個大樹頭撈了回來。韓夫人燒辣椒桿煮飯,煙子嗆人得很,吃飯后生火守歲,她又用辣椒桿做引火柴。這時正是亥時,天上的兇神奉了玉帝之命去人間降災,陰司中的無常鬼也奉了閻君之令到人間給人類定生死。兇神出了南天門,剛到凡界,辣椒味嗆得他們直打噴嚏,眼淚水長淌,兇神說:“凡人真歪!我還沒下去,就整得我夠受,要是真下去了,不知我還有沒有腳桿回天庭呢!”想到這,嚇得躲到天上不敢下來。無常鬼也縮在陰間不敢出來了。
再說韓文玉挖的那個樹頭,原來是根萬年沉香樹,著火燃,香氣四溢,直沖天庭。玉帝聞到沉香大喜,贊揚凡人竟燒如此異香敬供,便派善神下凡,減了天下人七分罪,并且遍灑甘露,降福人間。同時派文曲星官下凡,暗助韓文玉考上狀元第二年,天下果然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類過上了好日子。韓文玉也考上了狀元。從此,人類每逢過年守歲,到了亥時,總先要燒一陣辣椒桿,希望能驅逐兇神免災。然后又燒沉香樹頭,希望善神降福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