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促銷方案
策略四:差異促銷 激發售賣潛力
節日營銷主角就是“價格戰”,廣告戰、促銷戰均是圍繞價格戰展開。能否搞好價格戰是一門很深的學問,許多商家僵化地認為節日就是降價多銷,其實這種做法就落進了促銷地誤區,結果往往是賠錢還吆喝。作為節日營銷的慣用方法,諸如“全場特價”、“買幾送幾”的煽情廣告已司空見慣,千篇一律,對消費者的影響效果不大。因此,如果真要特價也要處理得當,講究點創意和藝術,這其中“梯子價格”就足以堪道。我們在農歷的冬至節,策劃的梯子價格銷售就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們拿出450克香菇鮮肉水餃、面點做促銷,在促銷臺上只標明價格、售賣時間和“數量有限,售完為止”字樣吸引消費者。具體做法是在距冬至18天按全價銷售,從倒數第15天到10天降價25%,倒數第10天到第7天降價35%。倒數第7天到第3天降價50%,倒數第3天到冬至,如仍未售完,贈送給送老人、兒童福利院。之所以敢采用此法,原因就是消費者都存在這樣的心理:“我今天不買,明天就會被他人買走,還是先下手為強。”事實上,許多產品往往在第二時段或經降價就被顧客買走的。因此梯子價格既激活超市人氣,又延長節日效應,于前于后拉動產品銷售的黃金期。
其實,節日促銷的話題由來已久,但之所以長盛不衰,就是因為其中總有很多新問題,很多失敗的教訓。
一個“經典”的失敗案例
減肥品經銷商在浙江紹興下屬的××市舉辦了主題為“減肥效果萬人大公證”的促銷活動。希望通過這次活動,擴大產品的嘗試人群,從而形成回頭購買及口碑傳播。據經銷商講,這次活動為達到預期目的做了積極準備,促銷結果卻不盡人意,這使他大惑不解,垂頭喪氣。讓我們看一下促銷的全過程是如何進行的。
活動簡述如下:
1、時間 :“3.15”消費者權益日。地點:仁壽堂大藥店門口
2、內容 :3月15日只須花18元就可以購買價值49元的減肥膠囊。
3、活動前媒體宣傳
(1)3月12日、14日分別在當地《××日報》作促銷活動宣傳。
(2)在當地人民廣播電臺,從3月10日?15日開始發布促銷活動廣告。時間從早8:00?晚9:00每天25次滾動播放。
(3)在仁壽堂門口掛跨街橫幅一條,內容為活動通知,時間為3月8日?15日(一周)。
4、活動經過
(1)現場促銷員6名,由于報酬高,加上臨時做了培訓,積極性很高,一開始就基本進入狀態。
(2)為了增加活動氣氛,讓咨詢顧客對活動及產品能快速清晰明了,現場設大展板兩塊。一塊介紹產品,一塊介紹活動內容。顧客來咨詢時,促銷員一邊發dm單,一邊介紹活動及產品。
5、活動結果
現場只來了50名咨詢的顧客,其中32人當場購買產品,合計銷售八十盒。據事后統計70%買三盒,15%買四盒,10%買二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