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實干部黨性教育工作情況(精選4篇)
抓實干部黨性教育工作情況 篇1
在“亞洲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從22層落地窗望出去,陸家嘴和外灘的風光盡收眼底。這樣一處絕佳空間,是陸家嘴金融城黨建服務站所在地。工作日午間時分,這里聚滿了人。平時在外企、民企上班的年輕黨員們,會從上海中心、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等處趕來,聽一堂名人講座。
黨建活動具有開放思維
作為區域黨建服務平臺,像這樣的黨建服務站,在陸家嘴有30多個,樓宇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陸家嘴金融區集聚著5500余家金融機構,其中多數是民營和外資企業。數十萬企業員工中,有8000多名黨員,其中35歲以下黨員占86%,本科以上學歷的黨員占九成以上。針對轄區內黨員年輕化、學歷高、流動性大、需求多元化等特點,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綜合黨委從20xx年開始,在金融城各個樓宇里設立黨建服務站,為這些黨員量身訂制活動和服務。
金融城的特點在于開放性,這里的黨建活動也有開放思維。寸土寸金之地建設黨建服務站,并不是靠行政指令,而是企業自發支持,由企業出場地,整合社會資源,為黨員和企業員工提供有效服務。威可楷投資有限公司黨員張瑾說,服務微信號里專設需求一欄,大家有鍛煉方面的需求如練瑜伽,培訓方面的需求如金融知識講座,通過這個端口發上去,很快就能得到反饋。
探索“樓宇黨建”升級版
在“浦西第一高樓”白玉蘭大廈,隨著今年2月白玉蘭廣場黨建服務站的建立,這里成為本市首家接入社區事務專線的甲級寫字樓。不少企業員工利用工歇時間,辦理就醫記錄冊更換、個人信息初始化和更改、人才引進檔案查詢等事務。與他們生活工作最密切的44項全市通辦的個人社區事務,都能在這里辦妥。
白玉蘭廣場黨建服務站位于虹口區白玉蘭大廈20層,有20xx平方米,聚焦新建樓宇、新入駐企業和青年白領的成長發展需求,為他們提供黨務、政務、事務、醫務、法務等“五位一體”的多元服務,成為企業員工身邊的“解憂雜貨鋪”。黨務,即提供黨群接待、黨組織關系轉接以及黨費收繳情況咨詢等。政務,即與區投促辦、人才服務中心聯動提供企業政策咨詢等服務。事務,即提供個人社區事務受理服務,業務范圍將根據青年需求逐步擴充。醫務,即對接優質醫務資源,開展白領健康講座和養生保健指導等活動。法務,即對接虹口法院、司法局、優質律所等,提供訴調對接、法律咨詢等服務。
無論是陸家嘴金融區,還是白玉蘭大廈,一年來,上海探索“樓宇黨建”升級版,不斷創新組織設置方式和管理體制,把黨的工作做到經濟社會發展最活躍的細胞上,增強“兩新”組織黨建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陸家嘴金融城的黨組織推出“海歸精英”“金融之星”等品牌活動,建立把骨干發展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骨干的雙向培育機制。近幾年,已把300余位骨干發展成為黨員,把100余名黨員培養成企業骨干,為金融城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虹口區通過樓宇黨建匯聚促進樓宇經濟發展的動力,商務樓宇企業間的橫向聯系、互動合作和雙向服務不斷增強。
抓實干部黨性教育工作情況 篇2
近年來,上海建工集團黨委將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升到戰略高度,積極探索開展區域化黨建聯建的多種實現形式和工作路徑,扎實推進各級基層黨組織加快融入區域化黨建大格局,不斷優化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實現企業與地區聯動、互利共贏。
提高政治站位,以參與地區黨建聯席會議為載體,形成互聯互通、共謀發展的共識。集團黨委充分認識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因,并著力從市場競爭、行業發展、社會需求等多視角深入理解企業應履行的社會責任。集團自總部入駐北外灘以來,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參與虹口區委各項區域化黨建的實踐,利用參加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雙月例會、區域化黨建工作論壇和列席虹口區委黨代會等平臺,明確區委對區域化黨建工作的各項部署和要求,全面把握地區黨的建設、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和目標任務。集團所屬各單位和基層黨組織廣泛參與所在地區黨建聯建的實踐,變適應型為主動型。近日,安裝集團與北外灘街道黨建五中心舉行區域化黨建集體簽約儀式,明確將通過開展黨建聯建,提高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促進地區優勢資源的整合利用,增強區域經濟發展、環境改造品質。
提升項目黨建組織力,以參與區域黨建聯盟為載體,助推重大工程、重點區域建設。集團持續堅持“支部建在項目上”,積極探索項目黨建多種組織模式;堅持“施工不擾民”,積極推出隊伍管理和文明施工新舉措;堅持“圍墻內外是一家”,積極拓展工地區域化黨建聯建新路徑。在各工地,項目黨組織積極融入所在地區的區域化黨建聯建,尤其是涉及與市民生活相關的“民生工程”或在居民密集的施工區域,項目黨組織與周邊的街道、居委等社區黨組織簽訂黨建聯建協議,邀請公安、環保等單位參加相應的黨建聯建活動,共同推進工地內外的和諧穩定。近年來,一建集團黨委針對在徐匯區參與重大工程比較多等實際,主動融入徐匯區委區域黨建促進會和各工地區域黨建聯盟各項活動,一建徐匯濱江恒基H地塊項目黨支部與徐匯濱江建設者之家簽訂“黨建聯建”協議,并積極與徐匯區龍華街道黨工委、上海西岸集團黨委等社會各方建立互動式的黨建特色活動,從而也有效推進徐匯濱江、徐家匯中心等一批重大工程的節點任務進展順利。
豐富基層主題黨日活動,以整合區域紅色資源為載體,提增黨員學習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黃浦、虹口等中心城區是黨的早期活動的重要區域,有著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集團總部及所在二建、機施、材料、房產和總承包部等單位在開展黨員學習教育和支部主題實踐活動中,利用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貫徹落實黨的十九的精神”學習實踐活動,結合“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等載體,與所在區域加強聯系,充分利用中共一大、四大紀念館和四行倉庫紀念館、魯迅公園和多倫路文化名人集聚地等紅色資源開展學習教育工作。聚焦“新時代、新目標、新發展、新要求”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主題,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通過參觀革命教育基地,重溫入黨誓詞,銘記光輝歷程,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責任擔當意識,進一步激發黨員意識和務實拼搏、創新創業的精氣神。
抓實干部黨性教育工作情況 篇3
“今天分紅啦!我們入股中潮異地置業生豬養殖項目今天分紅啦!”貴州黎平縣岑紀村貧困群眾奔走相告這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夏永貴4000元,吳財喜4000元,夏永新4000元……”分紅群眾激動地領取分紅“大禮包”,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黎平縣德化轎子山合作社負責人吳忠進簡單介紹合作社異地生豬養殖項目運營情況后,從提包里拿出一大摞嶄新的百元大鈔時,現場一片掌聲……
今年,貴州省委組織部列出了村級黨組織抓黨建促脫貧攻堅4類10項的“一個基本任務”、村黨支部書記6類11項和村第一書記4類9項的“兩個履職要點”,為抓好抓實基層黨建指明了方向。該縣制定縣委、鄉鎮(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支部抓脫貧攻堅責任清單和任務清單,梳理了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責任清單共34條、任務清單44條,明晰工作任務,亮明“標尺”,確保各級黨組織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考核評估有章可循。
“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是我們一直持續在抓的工作,就是效果不怎么理想。現在手里有責任清單和任務清單,為建強基層組織,決戰脫貧攻堅提供了標準。”八柳村黨支部書記劉定朝說,結合責任清單和任務清單,八柳村組建了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和駐村第一書記組成的脫貧攻堅“三人組”,示范帶領群眾“攻占山頭”干事創業,贏得了群眾的信任。
近年來,該縣探索運用“黨支部+”,以“黨建+”做活脫貧攻堅大文章,335個村級合作社建立或聯建黨支部,成立25家鄉鎮工貿公司和148家村集體經濟公司,推動黨的建設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
中潮村是黎平縣成功運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的典型縮影。該村通過流轉建設—務工學習—倒包生產,有效實現了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防止農戶陷入易轉難包、低轉高包的困境。“異地置業+村集體經濟”是解決貧困戶異地脫貧的方法之一。下洋村利用100萬元財政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資金,在縣城購置門面,產權和經營權歸集體所有,租金收益按比例分配給村集體和貧困戶,實現村集體收入和貧困戶增收“雙贏”。
“想不到合作社真的能夠分錢,原先我還在猶豫,現在放心了,以后我就好好地在合作社養豬。”“第一批400頭已經出欄,賺了8萬多元,為兌現特惠貸入股貧困戶的分紅承諾,首批出欄利潤全部用于兌現入股分紅。”德化鄉轎子山合作社負責人吳忠進說。
該縣266個村自愿以村級集體經濟的方式入股股金服務社,年底按照6.8%-10%給予分紅,每村年底預計分紅5000元以上,投資資金既安全,又有保障。“接到分紅通知,我都不怎么相信,現在這個從中潮那邊‘飛’來的‘紅包’實實在在地砸在手上了,之前的種種擔憂也就煙消云散了,利息政府補貼了,本金合作社自己償還,我們只到信用社簽個字,錢就來了!”岑紀村社員吳志宏拿著手中分到的現金開心地說。
抓實干部黨性教育工作情況 篇4
近年來,江蘇堅持把黨性教育擺在干部教育培訓的突出位置,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黨性教育的內在規律和有效路徑,推動各級干部擦亮“黨性底色”,著力鍛造一支不忘初心、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
強化頂層設計,凸顯黨性教育地位。在干部教育培訓五年規劃、年度工作要點中,重點明確黨性教育要求。在兩個月以上省級主體班次中設置黨性教育獨立單元,一個月班次設置黨性教育模塊,推行“六個一”模式,即進行一次紅色教育基地現場教學、開展一次廉潔從政教育、制定一份黨性鍛煉計劃、撰寫一篇黨性分析報告、進行一次黨性分析交流、召開一次組織生活會。出臺主體班學員黨性修養量化考核辦法,考核結果記入培訓情況登記表。不定期對各地各單位黨性教育情況開展督查調研。近5年全省干部教育培訓中,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占比達72.1%。
強化項目支撐,筑牢黨性教育根基。一是領導帶頭抓示范項目。在建黨日、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等關鍵節點,省委常委帶頭,到雨花臺烈士陵園、周恩來紀念館開展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省委書記、省長每年帶頭講黨課。二是突出關鍵抓重點項目。開展“旗幟鮮明講政治”專題輪訓,近20xx名省管干部參加;分7期實施省管干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集中輪訓。三是區分對象抓特色項目。實施年輕干部黨性教育計劃,舉辦新任省管干部任職培訓班、省級機關處級干部年訓、省屬國有企業黨組織書記培訓班、高校書記校長暑期研修班等。黨的xx大以來,共組織各級各類干部605萬人次參加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
強化教學質量,提升黨性教育實效。啟動實施“黨課名師”工程,建立5000人左右的專兼職黨課師資隊伍,遴選97名省級名師。加大精品課程開發力度,推出百部微視頻、百部微黨課、百部微動漫黨性教育教材。推行“情境—環境—實境”三位一體教學模式,建設黨性教育主題教室,舉辦黨建主題展覽,建構特定“情境”育人;打造紅色走廊、紅色廣場,張貼名言警句和宣傳標語,營造周邊“環境”育人;運用省內外黨性教育基地,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通過生動“實境”育人。
強化資源整合,完善黨性教育平臺。一是共建品牌基地。由中央、省、市三級共建共享,打造南京雨花臺干部學院、淮安恩來干部學院、鹽城新四軍干部學院3個黨性教育基地。黨的xx大以來,全國1900多批次11.5萬名黨員干部前往接受黨性教育。二是打造精品線路。南京市開發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梅園新村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專線”;徐州市打造淮海戰役紀念館、淮塔黨性教育基地、碾莊圩戰斗紀念館主題黨性教育線路。三是建好網絡平臺。用活用好“江蘇省干部在線學習中心”網站、“江蘇移動課堂”APP等新媒體,黨性教育課件占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