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思想政治提升工程(精選3篇)
實施思想政治提升工程 篇1
去年以來,西藏昌都市啟動實施思想政治提升工程,在全市深入開展思想引領、忠誠感恩、政治純潔、作風整頓四項活動,大大提升了黨員干部黨性修養。
該市大力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萬家活動。抽調骨干力量組成宣講團,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機關、進學校、進農家、進社區、進企業。各級黨委(黨組)開展理論中心組學習2.5萬余次、“三會一課”3.6萬余次、主題黨日2.6萬余次、干部周末大講堂6700余次,實現全市2.6萬余名機關黨員全覆蓋。
結合西藏開展的“四講四愛”(講黨恩、愛核心,講團結、愛祖國,講貢獻、愛家園,講文明、愛生活)群眾教育實踐活動,在全市開展忠誠感恩教育活動。截至目前,全市共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3100余場次、新舊西藏對比宣傳教育4200余場次,舉辦“砥礪奮進的五年”成果展示。大力實施以“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主題的鄉村振興戰略和黨員干部進村入戶、結對認親交朋友活動,引導各族干部群眾自覺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該市開展政治純潔教育活動,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在全市開展反分裂斗爭教育4500余場次,引導全市黨員特別是農牧民黨員自覺與黨同心同德、同心同向。
進一步加強作風整頓,該市將每年7月作為反腐倡廉宣傳月,持續加強基層黨員黨性黨風黨紀教育。開展“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自查整改活動,組建督導組開展8次專項督查,覆蓋11縣區、73個鄉鎮、72個村居、7個寺廟管委會、19家市直單位、122家縣直單位,將發現的問題建立整改臺賬,實施銷號管理。把作風建設融入干部管理全過程,形成選拔看作風、培訓看作風、管理抓作風的導向。
實施思想政治提升工程 篇2
黨的十九大以來,廣東省南雄市南畝鎮黨委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黨建為引領,以特色農業產業為紐帶,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壯大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致富,探索出一條粵北山區的鄉村振興之路。
增強組織核心,延伸黨建覆蓋。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隊伍。南畝鎮黨委大力實施“能人管理+好人治理+強人帶領”三位一體的“頭雁工程”,不斷創新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的選拔培養、教育培訓、監督管理和激勵保障機制,充分激發黨支部書記干事創業的熱情與活力,為各黨支部輸送優秀人才。延伸黨組織網絡覆蓋。南畝鎮黨委以特色農業為主攻方向,以土地流轉為突破口,依托現有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制定了“一鎮一業”產業發展規劃,在引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同時,在產業鏈上建立黨支部。目前,南畝鎮在農業產業上成立了3個黨支部,涵蓋了1家農業公司和2個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實現了黨旗飄在茶園中,黨員聚在產業上。加強黨組織陣地建設。南畝鎮黨委為突出黨支部戰斗堡壘的作用,著力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多方籌集資金,打造了集服務群眾、黨員活動、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等四合一的黨群服務中心,為黨員和群眾提供 “一站式”多功能服務。至今,已完成6個村黨組織陣地的重建與擴建,3個村黨組織陣地正在修繕或籌建中。預計20xx年底,全鎮12個村(社區)陣地建設可全部完成。
培育先進黨員,營造良好氛圍。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在魚鮮村,由黨員牽頭成立茶葉合作社發展茶葉種植,組織骨干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戶,解決茶葉種植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帶領他們脫貧致富。采取“黨員+重點項目+農戶”模式,把鎮村兩級黨性覺悟高、辦事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的黨員分配到重點項目上,在土地流轉、項目建設、糾紛調處等事務中發揮好黨員模范先鋒作用,保障各項目快速推進。在鎮黨委的主導下,將精準扶貧資金投入南雄市山與山間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種植茶葉,以委托經營的方式分配資產性收益,一方面增加了貧困戶及村集體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擴大了龍頭企業的種植規模。創新黨員培養模式。近年來,南畝鎮黨委大力推進鄉賢文化,吸引鄉賢返鄉創業,不斷發掘致富能手,將他們發展成為黨員,讓技術型人才引領發展。期間,先后將2名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3名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兩委干部,以黨員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走上致富路。20xx年南雄市優秀共產黨員葉秋華,在黨委培養指導下,成立了南畝果品廠,流轉了400畝土地,種植貢柑,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整合周邊地區的特色水果種植,帶領群眾致富。
突出黨建引領,夯實農業基礎。南畝鎮黨委按照中央及省市農業產業發展戰略和規劃要求,大力實施“兩茶一涼果”產業發展思路,對南畝鎮農業產業進行全面、系統、科學地規劃,優化并豐富種植品種,擴大種植面積,提升產量和質量,促進南畝農業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先后引進多個重點農業項目,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作用,帶動鄉村產業振興。目前,南畝鎮通過黨建示范帶動,建成茶葉種植基地2500畝、油茶種植基地1.5萬畝、板栗種植基地1000畝、貢柑種植基地400畝、香芋種植基地300畝、中草藥種植基地100畝、草莓大棚2個以及農家樂1個,為全鎮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吸引70余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形成“山上水果茶葉?山下香芋草藥”的發展格局,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實施思想政治提升工程 篇3
3月10日中午,剛剛結束代表團會議的湖北省保康縣堯治河村黨委書記孫開林代表,一打開手機,就發現了幾十條微信提醒。
“孫書記,鄉村文化重點抓什么?”“咱村的綠色礦山建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下一步如何抓特色、抓亮點?”“四好公路建設,我們堯治河任務還非常艱巨,書記你要多多爭取政策。”……
孫開林代表在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村委會的黨員們也沒閑著,爭相在“我是黨員向我看齊”的微信群里,向孫開林代表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
孫開林代表向村干部們傳達起參加內蒙古、甘肅、河南等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精神,以及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新要求。
“鄉村振興要求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前,堯治河村的產業興旺已經有了明確的路子,生態宜居也在大力推進,這幾天,大家也在全國兩會的相關報道中看到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性,下一步,堯治河要在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下足繡花功夫,苦干實干加油干。”孫開林代表對堯治河村的發展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要通過黨建引領,把鄉村文化與鄉村旅游、鄉風文明建設結合起來,使文化成為堯治河發展的生產力。”“村里的綠色礦山建設目前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下一步,我們要做好再提升,實現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針對村干部們提出的問題,孫開林代表結合最新精神一一進行解答。
“一定要想好綠色發展這個最大的事,抓好環境污染防治、生態宜居等具體事,推動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把堯治河建成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農村。”孫開林代表信心滿滿。